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5年生桉树中大径材人工林生长规律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树干解析法和净现值法对桂南地区15年生桉树人工林生长规律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年生桉树人工林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达到25.40 cm(去皮)、29.7 m和0.732 1 m3/株;材积连年生长量在第14年达到最大值(0.092 1 m3/a),第15年时材积生长仍未数量成熟;人工林经营累计净现值为97 808.4元/hm~2,内部收益率为18.44%,年均利润为18 474.15元/hm~2,年均利润率为33.66%,中大径材人工林经营效益可观,投资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坡位5年生无患子人工林生物量及结实量差异,为无患子科学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无患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分析不同坡位对无患子生长量、生物量及结实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坡位无患子林分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变化范围在4 370.22~21 456.08 kg/hm~2,根系生物量变化范围在3 507.69~8 898.01 kg/hm~2,林下植被层生物量变化范围在11 167.23~18 084.24 kg/hm~2,林分结实量变化范围在180.01~384.03 kg/hm~2。[结论]无患子林分生长量、林分生物量及林分结实量均表现为下坡位最大,中坡位居中,上坡位最小。  相似文献   

3.
土贡优良种源马尾松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0):1247-1251
对55年生广西苍梧县天洪岭林场土贡站土贡种源马尾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贡种源马尾松不同径阶间单株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规律均为地上部分:树干大枝小枝叶;地下部分:根蔸粗根中根细根;生物量在树干上的累积增加量最明显;土贡种源马尾松人工林乔木层的总生物量为468.64 kg/株,其中,树干生物量最大,为343.14 kg/株,其次是根87.08 kg/株,叶的生物量最小,为6.10 kg/株。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8.52 t/(hm2·a),其中,树干净生产力为6.24 t/(hm2·a),占比为73.22%;根系净生产力为1.58 t/(hm2·a),占比为18.58%;各器官净生产力从大到小排序为树干根系大枝小枝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8年生卷荚相思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生物量和生产力。[方法]于2000年在广西南宁地区用卷荚相思实生苗造林,2008年设置3块标准地进行调查,分析卷荚相思的生长过程和生长量,测定其林分生物量,并调查林下植被生物量。[结果]卷荚相思胸径、树高的高生长期均在第2年,材积的成熟期在第7年后。8年生卷荚相思的胸径(带皮)、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1.79cm、15.64m和0.08299m3。8年生卷荚相思生物量平均达到了80.48kg/株,其中干材的平均生物量最大,为45.82kg/株。单株器官的生物量所占比例的顺序为:干材〉根〉干皮〉枝条〉叶子。卷荚相思人工林乔木层总生物量达到112.52t/hm2,乔木层净生产力为12.50t/(hm2.年)。[结论]该研究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适地造林与卷荚相思的生长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定标准地法探讨了广西宁明县国有派阳山林场尾巨桉萌芽林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生产力及其随林龄(1~4年生)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尾巨桉萌芽林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随着林分生长而逐渐积累,1、2、3和4年生分别为18.84、52.47、79.42和100.02 t·hm~(-2),其中干材所占的比例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树叶、树枝和干皮所占的比例则呈相反趋势。1、2、3和4年生尾巨桉萌芽林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分别为18.84、26.24、26.48和25.00 t·hm~(-2)·a~(-1),其中干材净生产力占64.53%~78.37%,树叶、树枝和干皮净生产力占21.63%~35.47%。  相似文献   

6.
马占相思人工林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物生产力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对马占相思人工林3个不同年龄阶段(4、7、11年生)的生物生产力进行的研究表明:马占相思人工林林分乔木层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大而逐渐积累,4、7、11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的生物量分别为63.06、169.22、213.44 t·hm-2,其中经济生物量(干材)分别为28.41、89.81、122.83 t·hm-2·a-1;林分乔木层净生产力分别为15.765、24.174、19.404t·hm-2·a-1,林下植被生物量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林龄增加,干材的组成比例增加,树叶、干皮、1年生枝、枯枝和粗根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短周期尾巨桉连栽林分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和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东门林场3.6年生尾巨桉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连栽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平均单株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3代>1代>2代,不同代数尾巨桉器官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干材>干皮>根蔸>粗根>光枝>叶>枯枝>叶枝>吸收根>细根,地上与地下部分的比例分别为84.48%~84.75%和15.25%~15.52%;不同代数林分乔木层生产力为3代>1代>2代,连栽对尾巨桉林分生产力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2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的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22年生马尾松林林分生物量不高,但林下植物生长发育较好。乔木层生物量空间分布不尽合理,枝叶生物量较少,且分布层趋向树冠顶部。22年生马尾松林林分生物量为166.52 t/hm2,其中下木层7.96 t/hm2、草本层2.95 t/hm2,下木层和草本层合占6.55%,所占比例较高。在乔木层中叶的生物量仅占2.59%,枝叶主要集中分布在顶部,小根主要分布在40 cm土层以下区域。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空间都给林下套种提供了较宽裕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连栽杉木林生长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通过对三明地区连栽杉木林的生长状况,地上部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表明,林分的高和胸径生长过程以及林分的地上部生物量和生产力均随杉木连栽代数的增加而下降。连栽多代的林分其高和胸径的连年生长量迅速下降;林分的生物量和生产力一组样地:一代为72.12t/hm~2、7.82t/(hm~2·a),二代61.01t/hm~2、6.51t/(hm~2·a);二组一代为129.51t/hm~2、8.17t/(hm~2·a),三代70.64t/hm~2、4.46t/(hm~2·a)。二代生产力比一代下降16.8%,三代比一代下降45.4%。  相似文献   

10.
厚荚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广西高峰林场界牌分场4.5 a的定位观测材料,对1.5~4.5 a生厚荚相思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树叶和活枝外,林分平均木及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均随林分年龄的增加而增大.1.5、2.5、3.5、4.5 a生的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10.64、28.70、42.15、75.45 t·hm-2,林分乔木层净生产力分别为7.951、16.357、17.145、21.554 t·hm-2·a-1,林下植被生物量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林龄增加,干材、干皮和枯枝的组成比例增加,树叶、活枝、粗根和细根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万寿菊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寿菊又名金盏花、臭芙蓉 ,千寿菊、蜂窝菊 ,属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人工栽培万寿菊主要是取其花朵作为提取黄色素的原料。在正常条件下 ,种植万寿菊可实现公顷产鲜花 2 2 .5t以上、产值可达 135 0 0元左右、利润可达6 0 0 0元左右 ,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陆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建立产销通路 ,并提及物流在流通环节的重要性。最后就大陆各地的招商引资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3.
从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自主研发的要求着手,阐述了笔者对农业科技自主研发的认识与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院校在彰显办学特色过程中如何着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自主科技研发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4.
苦荞的成分功能研究与开发应用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苦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它既能食用 ,又能防病、治病 ,为许多其它主要食物所不及。我国有丰富的苦荞资源 ,对苦荞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本文就苦荞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开发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蒲公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药食同源植物,其富含黄酮、萜类、多糖、绿原酸、果胶等化合物,在临床药用上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同时,蒲公英含有多酚、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生物碱等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保健食用价值。文章从药食同源的角度对蒲公英的加工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蒲公英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施磷量对黄秋葵生长、产量、品质及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能显著提高黄秋葵株高、茎粗及叶数等生长发育指标(P0.05)。施磷处理黄秋葵产量高于不施磷处理,随施磷量的增加,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当P_2O_5施用量为50 kg/hm~2时增产幅度最大。施磷还提高了黄秋葵可溶性糖、V_C及黄酮等品质指标,以P_2O_5施用量为25~50 kg/hm~2时品质较好。适量施磷也有利于黄秋葵植株氮磷钾含量的提高。因此,综合产量及品质等指标,黄秋葵较适宜的施磷量为50 kg/hm~2。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防治核桃病虫害的为害,提高农户种植核桃的效益和积极性,本文针对以地方优良品种‘安康紫仁核桃’为主要栽植品种的核桃示范园区和基地进行定点不定期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安康紫仁核桃’生产中的虫害共有9种,病害6种。同时对该示范园发生最为严重的“三虫一病”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旨在明确‘安康紫仁核桃’发生的病虫害情况、为该品种在本区域快速大面积的推广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同时也为核桃产业在安康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两门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独立设课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与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主要措施和今后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兴宁市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秸秆切碎灭茬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双轴击切式破碎秸秆和根茬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单轴压切原理和非等长刀切碎模型,并对秸杆切碎灭茬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机田间试验表明切碎率达91.4%,根茬破碎率达86.5%。该机的应用必将促进一年两熟平作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