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瘟病菌产孢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稻瘟病菌在6种产孢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量,发现米糠培养基是最适宜的稻瘟病菌产孢培养基;在确定米糠培养基为产孢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产孢条件的研究,在每天光照16~24 h,并连续培养5~7 d的条件下产孢量最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稻瘟病菌分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研究稻瘟病菌的常规分离、保存方法和稻瘟的病组织保湿培养法。[结果]将标样置于保湿的培养皿内保湿产孢后抖落到平板上挑取单一菌落,然后经过滤纸片法保存能够很好地分离和保存稻瘟病菌菌种。[结论]该试验方法降低了分离难度,提高了保存效率。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菌产孢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菌产孢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87年采用17种培养基和2种光照处理对41个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Cav.)菌株进行产孢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玉米粉稻秆琼脂培养基最适宜于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其次为稻叶马铃薯琼脂培养基、稻秆琼脂培养基和燕麦片琼脂培养基。光照条件以波长310~420nm的蓝黑光连续照射能显著地促进稻瘟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菌产孢遗传规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稻瘟病菌三个杂交组合及一个回交组合的约210个单孢菌株的产孢力进行测定,明确产孢力的变异是连续性的,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稻瘟病菌产孢力平均值约为5.04,个体产孢多少主要取决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其内的聚集情况。  相似文献   

6.
综述国内外近年来关于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在病害侵染循环中的作用、孢子形成附着胞的信号传导及其基因表达调节、产孢遗传规律和稻瘟病菌产孢相关基因鉴定与克隆分析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日本单基因鉴别品种,研究云南原有稳定粳稻、籼稻及日本鉴别菌系的致病性,结果表明,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变异方向复杂,但也有稳定的菌株存在,日本菌、云南籼稻菌和粳稻菌之间的致病性变也存在一定差异,提出了鉴别品种与菌株致病性的适合性.  相似文献   

8.
水稻稻瘟病菌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10.
稻瘟病菌产孢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
不同稻节培养基对稻瘟病菌产孢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对稻瘟病菌致病机制的认识将有助于更好地防治水稻稻瘟病.在明确多个Rho族小G蛋白在该菌营养生长、分化孢子形成以及侵染致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Rho族小G蛋白调控因子-鸟苷酸交换因子(GEF)的功能.以生物信息学和分子遗传学方法,研究了稻瘟病菌基因位点Mgg_11178.6所编码蛋白的功能.结果表明Mgg_11178.6编码一个假定的Rho族小G蛋白鸟苷酸交换因子(MoRGF1),与多种丝状子囊菌RhoGEF亲缘关系密切;基因敲除突变体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产孢量明显减少,但是致病力没有变化.说明该假定的Rho族小G蛋白鸟苷酸交换因子(MoRGF1)可能参与稻瘟病菌营养生长与产孢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对两亲本色素产生能力差异较大的杂交组合-6307组合色素遗传进行分析,证明稻瘟病菌的色素产生是由一个基因控制。通过6307R-9(深灰或黑)与6307-10(白)进行菌丝融合,较易形成色素产生能力不同于两亲本的新菌株。对5586组合、6515组合等4个组合共241个菌株色素产生情况的观察,进一步验证了稻瘟病菌色素产生由一个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4.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瘟病是最主要的水稻病害,分布广、流行快。损失大,做为气流传播病害,条件适宜可迅速蔓延流行。  相似文献   

15.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世界性的重要稻病,它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常发性水稻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流行年份,会造成水稻产量下降,品质低下,严重地块甚至绝产,颗粒无收。近几年稻瘟病发生比较严重,农民损失较大,通过几年实践观察及试验,将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筛选产孢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便的培养基。[方法]采用稻秸浸出液与PDA培养基为主要成分配制6组不同培养基,比较其稻瘟病菌的培养产孢情况。[结果]配组稻秸浸出液∶PDA培养基=1∶1具有最快的培养速率和最大的产孢量,并且与燕麦片培养基和大麦粒培养基相比在产孢效率和经济成本上也更具有优势。[结论]该新型培养基在水稻稻瘟病菌致病性与水稻品种抗瘟性鉴定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稻瘟病菌抗药性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查明影响田间防效的六大因素。依据病菌、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制约的密切关系,制定以品种、合理密植、施肥、管水等农业栽培技术为主,辅以科学、合理应用化学保护的一套综合防治措施,对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病害严重地区,连续多年进行综合防治,都取得较好的大面积防治效果。损失率降低到1%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