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海藻提取物对稻田化肥减施增效的效果,2018年在江苏省盐城市进行水稻田间试验,研究海藻提取物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提取物可显著提升水稻产量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与常规施肥养分相当的海藻掺混肥处理和减少20%养分的海藻掺混肥处理,相对于施用常规掺混肥分别增产36.29%和31.08%。与常规施肥相比,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都有显著提升,氮磷养分在糙米中的分配率显著提升,而钾在稻草中的分配率显著增加。减少20%养分的海藻掺混肥处理养分利用效果最优,相对于施用常规掺混肥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增加了61.87%,磷、钾的肥料偏生产力增加了63.85%。海藻提取物对稻田化肥减施增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巢湖流域化肥用量以及明确保持性肥料的施用效果,在本区域开展了保持性肥料减施增效试验。本试验设置3个施肥处理,分别为农民习惯施肥、保持性肥料常量施用和保持性肥料减量施用,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施用保持性肥料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常量施用处理增产15.30%、增收3 970.3元/hm~2,减量施用处理增产5.47%、增收1 949.6元/hm~2。本试验条件下,在水稻生产上施用保持性肥料可以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3.
侧深施肥对寒地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确保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寒地水稻种植过程中发挥最佳的节肥节本增效效果,试验以龙粳31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侧深施肥不用施用量对寒地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减量20%外,侧深施肥方式均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其中侧深施肥常量处理由于有效穗数较多,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较高,产量高达9.97 t/hm~2。肥料利用率则表现为,减量后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的偏生产力有所提高,而且氮素农学利用率在减量5%后达到最大。说明减量5%~10%不仅减少了肥料的投入,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同时也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达到了最佳的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水稻施用炭基高值复合肥田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炭基高值复合肥能够减缓水稻高峰苗,提高水稻成穗率及有效穗数,增产效果显著,较常规等量养分肥料平均增产14.7%,其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较常规等量养分分别增加4.53kg/kg、4.48kg/kg。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炭基长效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习惯施肥(对照)、稳定性肥料常量施用和稳定性肥料减量施用3个处理,研究了炭基长效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基长效肥常量和减量施用处理水稻产量分别较农民习惯施肥增加10.75%和10.74%,增产显著,主要通过提高水稻产量构成中的有效穗数来提高产量;炭基长效肥减量施用处理水稻产量低于常量施用处理,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合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性,炭基长效肥常量和减量处理纯收入分别较农民习惯施肥增加12.42%、14.40%,炭基长效肥减量施用较常量施用投入少、产投比高。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水稻生产上施用炭基长效肥料能够实现节本增效,且以减量基施炭基长效肥(450 kg/hm2)节本增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巢湖流域化肥用量,在本区域开展新型肥料减施增效试验,以期明确保持性肥料的施用效果。本试验设置3个施肥处理,分别为农民习惯施肥、保持性肥料常量施用和保持性肥料减量施用处理。利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施肥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施用保持性肥料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常量施用增产15.30%,增收3970.3元/hm2;减量施用增产5.47%,增收1949.6元/hm2。本试验条件下,保持性肥料施用在水稻生产上可以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水稻稳定肥的使用效果,于2019年4—10月在肥东县店埠镇进行水稻稳定肥、农民习惯施肥2个不同处理的大区对比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施用稳定肥水稻大田营养生长前期分蘖早发快发,中后期分蘖发生减少,有效穗适中,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产量结构合理,增产增效明显,稻谷产量9 961.7 kg/hm~2,比农民习惯施肥增产1 083.4 kg/hm~2,增产率12.2%,节本增收2 520.2元/hm~2,产投比为10.9∶1,高于农民习惯施肥的10.7∶1,生育进程基本同步。综合水稻产量、产投比、节本增收效果、减肥增效作用、是否实现化肥零增长等方面因素,稳定肥是新型肥料好产品,应加大应用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业科学》2020,(3):167-170
[目的]筛选适宜安徽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专用型新型肥料及土壤改良剂。[方法]以土壤改良剂和10种不同类型的新型肥料为材料,分析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及氮素利用的综合影响。[结果]不同新型肥料及土壤改良剂对小麦的增产效果不同,与常规施肥、推荐施肥相比分别增产2.1%~8.7%、1.3%~7.9%,净收入分别增加105.0~901.5、25.5~807.0元/hm~2,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1%~8.7%、0.6%~7.1%,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8.7%~77.0%、10.1%~64.2%。[结论]总养分含量为48%的增效肥、控失肥I和活性糖肥料3种新型肥料,其综合效果较优,一次性基施技术可替代推荐施肥。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对番茄产量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水肥一体化产量随施肥量下降而上升,追肥减氮30%产量、经济效益和肥料利用率最高,较常规施肥节肥64 kg/hm~2、增产4 950 kg/hm~2、增值15 174元/hm~2,肥料贡献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升4.5%、27 kg/kg和50 kg/kg。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节本增收、提质增效作用,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活性糖肽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本试验设置了低量活性糖肽肥、高量活性糖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3个处理,在安徽省水稻主产区布置田间试验,同田对比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要素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低量活性糖肽肥在水稻种植上施用肥效最好,其次是高量活性糖肽肥处理,农民习惯施肥效果最差;低量活性糖肽肥处理下水稻产量、收益和产投比相较于农民习惯施肥显著增加11.8%、16.2%和52.6%。由此表明,活性糖肽肥是一种节本增效的水稻种植优良肥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