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推广泰山灰树花的栽培,以泰山灰树花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泰山灰树花栽培种培养基配方、菌丝发菌温度、出菇覆土与否以及出菇的温度和湿度。结果表明:泰山灰树花栽培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栗树木屑45%、棉籽壳33%、麦麸20%、石膏1%、白糖1%;栽培种最适发菌温度为24~28℃;出菇时需要进行覆土处理;出菇的适宜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为90%。  相似文献   

2.
对5个毛柄金钱菌菌株、6个培养基配方、4种出菇方式和3种不同菌种作生产菌种进行了毛柄金钱菌栽培试验研究,并从经济效益方面对其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金杂19菌株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可作为今后北方地区栽培的当家菌株进行推广种植;以培养基为棉籽壳45%,玉米芯40%,麸皮8%,玉米面6%,石膏1%的配方,生物转化率、产量、纯收益最高;选用玉米粒原种作为生产菌种接种栽培毛柄金钱菌增产明显;出菇方式以菌袋站立覆土栽培为最佳,较菌袋站立不覆土(常规栽培ck)增产鲜菇20%.  相似文献   

3.
头状秃马勃菌丝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其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母种驯化培养基优选配方为:木屑75g,麦粒50g,可溶性淀粉20g,酵母浸膏2g,KH2PO41g,MgSO4.7H2O 0.5g,VB110mg,琼脂20g,水1L。头状秃马勃原种和栽培种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杏鲍菇废料60%,木屑18%,麦麸10%,土壤5%,可溶性淀粉3%,葡萄糖2.5%,酵母浸膏0.2%,KH2PO40.3%,石膏1%。头状秃马勃熟料脱袋覆土荫棚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5月中旬进行栽培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就黑龙江等北方寒地气候等特殊环境设计了杏鲍菇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通过优化试验,最终确定了杏鲍菇最佳的培养基配方:1最佳母种培养基配方为土豆100 g、木屑100 g、麸皮5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蛋白胨8 g;2考虑到成本及产出等因素,原种、栽培种配方较好有2个,分别为:棉籽皮41 g、木屑41 g、麸皮15 g、蔗糖1 g、石膏2 g;木屑82 g、麸皮15 g、蔗糖1 g、石膏2 g。3培养基C/N以棉籽壳14%、木屑64%、麸皮20%、石膏1%、糖1%(C/N=60∶1)的配方最好。  相似文献   

5.
金福菇培养基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3~2006年对金福菇母种培养基、原(栽培)种培养料及栽培基质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以加富PDA培养基为最好;原(栽培)种培养料及栽培基质配方均以稻草43%加棉籽壳43%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春马铃薯膜上覆土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春马铃薯栽培过程中需要人工抠破地膜放苗。采用地膜覆盖露地栽培、一垄双行栽培模式,通过膜上覆土技术代替人工破膜,考查膜上覆土的时间和厚度对出苗率、生育期、商品薯率的影响,探索适合当地马铃薯的栽培方式。研究表明,处理7、8和9顶芽距地表2 cm时覆土,覆土厚度相同,出苗率最高、出苗时间较早,出苗率分别为89.24%、94.97%、95.33%;处理7和8平均生育期与对照一致,均为86天;商品薯率与商品薯产量、生育期、出苗率显著正相关,处理8和9的商品薯率比对照显著增加约5%,其他各处理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产,减产范围为6%~65%;处理8生育期为86天,商品薯率为96.40%,高于处理9,与对照相近,为最佳处理。结果表明,马铃薯顶芽距离地表2 cm时,覆土2~3 cm的处理最优。实施膜上覆土解决了人工破膜的弊端,对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栽培黑木耳最佳棉籽壳添加比例。[方法]通过对不同棉籽壳含量、不同辅料配方,结合黑木耳菌丝生长状况、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等性状,筛选出较适合黑木耳生长栽培的棉籽壳配方。[结果]棉籽壳用量范围在10%~60%时能显著提高黑木耳产量和质量;综合考虑,选择棉籽壳20%、麦麸10%、木屑67%、蔗糖1%、石膏1%、碳酸钙1%为栽培黑木耳最佳的棉籽壳培养基配方。培养料当天拌料当天灭菌为好。[结论]该研究为利用棉籽壳栽培黑木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覆土栽培及后期追肥对黄白侧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赵洪  马媛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9):233-234
比较不同厚度黄壤土、田园土、沙壤土覆土栽培对黄白侧耳产量的影响;并以蔗糖浓度、酵母粉浓度、KH2 PO4浓度为试验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追肥营养液配方.结果表明,覆土栽培黄白侧耳产量以沙壤土最高,田园土和黄壤土次之;覆土1 cm产量优于2~3 cm;1%蔗糖、0.1%酵母粉、0.5% KH2 PO4是最适宜黄白侧耳追肥的配方.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马铃薯膜上覆土最佳土层厚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铃薯高垄膜上覆土自然顶膜出苗栽培技术为近年来推广的一项马铃薯栽培新技术,具有自然出苗率高、产量高、杂草少等优点,其中膜上覆土的最佳土层厚度是影响马铃薯自然顶膜出苗的关键因素之一。本试验设0、1、3、5、7 cm 5个覆土厚度处理,结果表明: 3cm、5cm两个处理为最佳覆土厚度,3cm、5 cm两个处理采用的覆土厚度更有利于顶膜出苗,自然顶膜出苗率分别达到95.2%、98%,出苗整齐度分别为91.7%、91.4%,较对照产量分别增加了28.83%、27.72%,商品率分别提高了47.77%、49.64%,膜下杂草分别减少了44.74%、84.21%。同时,地膜回收也更为彻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平菇菌丝液体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方法]以平菇为试材,以菌丝干重为检测指标,筛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和氮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供试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供试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马铃薯淀粉4%、酵母粉0.100%、硫酸镁0.15%、磷酸氢二钾0.2%。[结论]供试菌株在优化培养基配方条件下,菌丝干重有显著提高,为平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和规模化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茶树菇反季节栽培品种比较和出菇方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个茶薪菇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实验,从中选择出在反季节栽培条件下适宜于以棉子壳为主要培养料的栽培菌株赣茶5。在反季节栽培条件下,通过配方和出菇方式的试验,得出最适培养基配方为:杂木屑25%、棉子壳25%、麦麸25%、稻草20%;最佳出菇方式为覆土出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培养基配方筛选和接种方法研究,得出金耳有效菌种制备的最佳母种和原种(栽培种)配方,及最佳的制种接种方法--组织块接种法,并总结出金耳有效菌种制备的技术规范.最佳母种配方:马铃薯(去皮)200 g,磷酸二氢钾3 g,蔗糖30 g,硫酸镁1.5 g,琼脂20 g,水1000 mL,pH自然;制备金耳有效优质原种(栽培种)最佳配方:中药渣90 %,玉米粉6 %,蔗糖2 %,磷酸二氢钾1 %,石膏1 %.采用不同的接种方法,筛选出最好的接种方法为组织块接种法.  相似文献   

13.
北方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地栽灵芝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灵芝反季节栽培,通过低温抗逆菌株、栽培基质、地热线温度调节与铺设深度的组合、出菇温度控制方法、光照强度的筛选,以获得冬季栽培灵芝的最佳搭配。试验结果表明,冬季栽培灵芝的最佳搭配为:日光温室覆土栽培鹿角灵芝,栽培料配方为棉籽壳78%、麸皮20%、石膏1%、蔗糖1%,灵芝畦铺设地热线升温,地热线深度为距覆土上表面13~15 cm,温度设为27℃,畦面搭建小拱棚保温,出菇最佳光照强度为5 000 lx。此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获得的灵芝产量高、质地好、整齐度高,适合北方地区冬季灵芝的栽培。  相似文献   

14.
以泥炭土为对照,筛选出椰糠、木屑、珍珠岩3种持水性较好的覆土材料,采用混料均匀设计将这3种覆土材料混合后以40%的比例添加到泥炭土中进行配方优化。以双孢蘑菇产量为响应值,筛选得到3种覆土材料最优配方:X_1(椰糠)=0.283,X_2(木屑)=0.427,X_3(珍珠岩)=0.290。在最优条件下,双孢蘑菇筐栽两潮菇产量预测值为1 519 g/筐,实际产量为1 636 g/筐。在床架栽培中,配方覆土三潮菇总产量36.5 kg/m~2,较对照提高11.6%;同时商品菇质量提高,子实体单重增加18.8%,商品菇率提高11.7%,商品菇产量增加5.6 kg/m~2。该覆土配方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覆土成本降低7%。对优化后覆土的持水特性变化规律分析表明:该配方覆土在覆土后到双孢蘑菇采收期间,饱和含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均高于对照覆土3%-5%,这可能促进了双孢蘑菇产量的提高以及品质的改善,并导致子实体含水量增加0.75%。  相似文献   

15.
白灵菇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时培养基配方、拌料方法、后熟期及出菇方式的试验,我们时白灵菇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母种培养基配方为棉子壳综合培养基;最佳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为麦粒培养基;最佳栽培袋培养基配方为棉子壳培养基;最佳拌料方法为堆积通氧发酵法;最佳后熟处理期为30d,菌株%不需后熟处理;出菇方式应根据生产目的的不同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16.
鸡腿菇不同覆土厚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壤土为覆土材料设置 6个不同覆土厚度栽培鸡腿菇 ,结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菌丝发满土面和现蕾天数与覆土厚度成正此 ;产量以覆土厚 5cm最高 ,从生产角度看 ,为省工 ,3~4cm也可  相似文献   

17.
以猪粪渣培养料(A)、覆土厚度(B)和播种量(C)的不同因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3因素4水平的投料处理正交试验,随机完全区组排列。结果表明:3个试验因素对菌丝长速的影响为播种量(C)投料量(A)覆土厚度(B);对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培养料投料量(A)播种量(C)覆土厚度(B)。综合菌丝生长、产量、优质率和产出投入比分析,最佳的栽培组合为A4B2C3,即猪粪渣培养料用量110 kg/m2、覆土厚度3.5 cm、播种量1 kg。利用猪粪渣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其主要重金属含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沈霞 《农学学报》2021,11(8):64-69
木屑是灰树花主要栽培基质,为缓解菌林矛盾,以芦苇、五节芒、斑茅和芒萁为栽培基质,以灰树花子实体产量为考核指标,通过混料设计优化灰树花培养基配方,以期能筛选替代木屑基质的栽培基质和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五节芒和芒萁通过合适配比,可以替代木屑栽培灰树花;最佳配方为45%五节芒、30%芒萁、5%麦麸,18%玉米粉、2%石膏,平均每袋产量为130.28 g,与对照配方平均每袋产量(130.47 g)持平。  相似文献   

19.
选用鸡腿菇、草菇、滑菇3种菇种,分别就果树下不同配方、不同栽培时间、不同灌溉模式、不同遮阴效果的生育特性及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分析,选出适合3种菇种的栽培方法,以实现果树林下套种食用菌的效益最大化。结果表明,鸡腿菇果树下栽培,以棉籽壳40%,麦麸30%,稻草20%,麦秸8%,石灰1%,石膏1的培养基配方,及全面积喷水灌溉、80%以上的遮阴率、春季4月下旬和8月下旬栽培的生育特性及产量最好;草菇在果树下栽培,以棉籽壳57%,石灰粉5%,麸皮3%,麦秸35%的培养基配方及中间喷水灌溉、80%以上的遮阴率、8月下旬栽培的条件下生育特性及产量最佳;滑菇在果树下栽培,以棉籽壳76%,麸皮10%,玉米粉10%,糖1%,过磷酸钙1%,石膏粉1%,石灰1%的培养基配方,及全面喷灌、80%以上的遮阴率、9月中旬栽培的条件下生育特性和产量最佳。  相似文献   

20.
以猪粪渣培养料(A)、覆土厚度(B)和播种量(C)的不同因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3因素4水平的投料处理正交试验,随机完全区组排列。结果表明:3个试验因素对菌丝长速的影响为播种量(C)>投料量(A)>覆土厚度(B);对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培养料投料量(A)>播种量(C)>覆土厚度(B)。综合菌丝生长、产量、优质率和产出投入比分析,最佳的栽培组合为A4B2C3,即猪粪渣培养料用量110 kg/m2、覆土厚度3.5 cm、播种量1 kg。利用猪粪渣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其主要重金属含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