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浙江省是农化产品生产大省,其带来一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稻田底泥对农药等大多数污染物有很强的吸附作用,会严重影响稻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检测和分析水稻田底泥农药等污染物的生态毒性对稻田生态评价十分重要。2014年3月下旬到4月下旬,在杭州余杭南湖区、临安官塘、余杭瓶窑、萧山浦阳先后采集底泥样品和水样,将热带爪蟾胚胎(NF10-NF11)暴露于1∶4底泥提取液和水样中48 h,观测其发育状况。不同采样点对热带爪蟾胚胎均有不同程度的致畸作用,包括尾部弯曲、肠道突出和腹部水肿等。其中,萧山浦阳地区X1采样点底泥提取液处理下热带爪蟾的畸形率最高达19.3%(P0.05),X3采样点水样处理下热带爪蟾的畸形率最高达30.6%(P0.05)。由此可见,萧山浦阳地区稻田的底泥和水样的毒性高于临安官塘、余杭南湖区、余杭瓶窑。研究表明,杭州稻田底泥对热带爪蟾胚胎的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生态毒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离子液体[C_(16)mim]Cl的生物毒性作用,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胚胎和仔鱼为受试动物,分别以胚胎发育的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尾芽期4个发育时期以及孵出期和孵出3 d的仔鱼作为处理的起始点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随着[C_(16)mim]Cl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泥鳅胚胎的孵化率逐渐下降,畸形率则在逐步升高;其中,刚孵出的仔鱼24 h与48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及安全浓度(SC)分别为0.555、0.453、0.091 mg/L;孵出3 d的仔鱼24 h与48 h的LC_(50)及SC分别为0.444、0.273、0.031 mg/L。表明在较低剂量内,离子液体[C_(16)mim]Cl对泥鳅胚胎及其仔鱼的发育表现出明显的致畸与致死作用,并且该毒性作用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常重杰  吴小华  赵旭  杜启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433-16435
[目的]研究油烟机清洁剂对水生生物安全性的影响。[方法]以胚胎孵化率、畸形率为指标,以胚胎发育的4个不同时期和仔鱼期为处理时间,研究了油烟机清洁剂对泥鳅胚胎及仔鱼发育的影响。[结果]油烟机清洁剂可诱使泥鳅胚胎孵化率降低、畸形率升高,对胚胎发育具有一定的致畸、致死作用。随着油烟机清洁剂浓度的增加,泥鳅胚胎孵化率逐渐降低,畸形率逐渐升高。尾芽期处理的胚胎孵化率和畸形率明显高于其他时期处理。油烟机清洁剂对泥鳅仔鱼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其24h半数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分别为1.23和0.05ml/L。[结论]油烟机清洁剂对泥鳅有毒,且具有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急性镉暴露对斑马鱼(Danio rerio)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设置了6个镉浓度组(0,4.44,8.90,17.80,26.70,35.60μmol/L),分别对2,6,10,24 hpf(hour post-fertilization)胚胎进行了检测,分析了镉暴露后各个发育阶段胚胎死亡率和畸形率的变化,以及MDA含量和SOD活性的改变。结果显示,2 hpf的胚胎在不同浓度镉暴露下其死亡率未见明显变化(P>0.05),而6,10,24 hpf的胚胎在镉浓度高于8.90μmol/L时其死亡率极显著增加(P<0.01);畸形表型统计分析显示,镉浓度高于8.90μmol/L时,2,6,10,24 hpf胚胎畸形率均极显著性升高(P<0.01)。进一步检测2,24 hpf胚胎的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表明,镉暴露后早期胚胎MDA含量均随镉浓度升高逐渐增加,尤其在较高浓度组(17.80,35.60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OD活性随镉浓度升高发生显著变化。由此推断,急性镉暴露对早期斑马鱼胚胎发育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并造成了严重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甘草黄酮对UVB照射后产生光老化现象的HDF细胞保护作用。[方法]采用30 m J/cm~2的UVB照射HDF细胞建立损伤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甘草黄酮,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用试剂盒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甘草黄酮浓度为10~(-9)、10~(-10)、10~(-11)mol/L时,能使受UVB照射损伤的HDF细胞活性增强;甘草黄酮浓度为10~(-9)、10~(-10)mol/L时,GSH-Px、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甘草黄酮浓度为10~(-11)mol/L时,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结论]甘草黄酮能减轻UVB对HDF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损伤、提高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李荣华  张媛  方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490-449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铜对紫色新几内亚凤仙(Impatiens hawkeri)开花性状的影响。[方法]在砂培条件下,设铜浓度为0、3.2×10-9、3.2×10-7、3.2×10-6、3.2×10-5mol/L,处理60 d后测定各项指标并对花瓣表皮细胞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当铜浓度为3.2×10-7mol/L时,紫花新几内亚凤仙花色深,开花数多且花朵直径大;当铜浓度为3.2×10-5mol/L时,花色最浅,花朵翼瓣向后卷曲。[结论]不同浓度的铜能适当调节紫色新几内亚凤仙的花形花色。  相似文献   

7.
许二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92-10893,10905
[目的]探讨重金属氯化汞和硫酸锌对鳜、鲢胚胎的毒性效应。[方法]在水温18~23℃条件下,采用半静止式生物毒性试验法,测定鱼胚胎对2种药物的最低全致死浓度、最高不致死浓度以及半致死浓度,探讨不同浓度的氯化汞、硫酸锌对鳜、鲢胚胎的毒性效应。[结果]鳜、鲢鱼的胚胎对Hg2+相当敏感,对仔鱼的致畸率也很大,特别是对刚出膜的仔鱼的致死率很高。鳜、鲢鱼的胚胎对Hg2+的毒性抵抗能力差别不大。鲢胚胎对Zn2+的耐受能力明显高于鳜胚胎。以安全浓度为衡量标准,Hg2+和Zn2+对鳜、鲢胚胎的毒性强弱顺序为Hg2+>Zn2+。[结论]该研究可为渔业健康养殖和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草甘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研究不同浓度草甘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蛋白合成的影响,并从铜绿微囊藻的抗氧化酶系统和对磷营养的代谢和转化两个方面,分析其影响机理。[结果]草甘膦浓度较低时(5或10 mg/L)刺激微囊藻生长和蛋白合成,高浓度(20或40 mg/L)时起到抑制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机理有两方面:一是草甘膦诱发了微囊藻的氧化损伤,表现为加药组的MDA含量显著增加,故微囊藻体内的抗氧化相关酶CAT、POD、SOD被大大激活;二是微囊藻细胞内外可生物利用的正磷酸盐比例因为该含磷除草剂的添加发生了变化,低浓度草甘膦有助于磷营养的吸收利用。[结论]该研究为草甘膦生态安全性的评估和铜绿微囊藻磷代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脾脏淋巴细胞中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进而探讨亚硒酸钠调节机体免疫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从BALB/c小鼠脾脏中分离淋巴细胞,采用MTS法检测不同浓度(0、10~(-8)、10~(-7)、10~(-6)和10~(-5) mol/L)的亚硒酸钠培养基培养48 h后的淋巴细胞增殖率并筛选出最适浓度的亚硒酸钠进行脾脏淋巴细胞培养,最后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48 h后培养液中IFN-γ、IL-1β、IL-4和IL-6的分泌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7) mol/L亚硒酸钠处理使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提高,且培养液中IFN-γ、IL-1β、IL-4和IL-6的分泌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0.34、2.15、1.06和6.68倍(P<0.05)。[结论]亚硒酸钠可能通过调节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苏丹红Ⅲ对泥鳅胚胎发育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水体中苏丹红Ⅲ的毒性作用,以苏丹红Ⅲ为诱变剂,以泥鳅胚胎为试验材料,选择泥鳅胚胎发育的4个不同时期(胚胎隆起期、原肠胚中期、神经胚期、尾芽期)为开始处理时间,用0.085g/L(1/12LC50,24h)、0.057g/L(1/18LC50,24h)、0.038g/L(1/27LC50,24h)、0.025g/L(2/81LC50,24h)、0.017g/L(4/243LC50,24h)等5个质量浓度梯度,探讨了苏丹红Ⅲ对泥鳅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苏丹红Ⅲ对泥鳅各发育时期的孵化率均产生影响;最低质量浓度组(0.017g/L)的孵化率与对照组(自来水处理)相比无明显差异;原肠胚中期和神经胚期对苏丹红Ⅲ最为敏感,在次低质量浓度组(0.025g/L)即开始表现出差异。尾芽期时,在中质量浓度组即0.038g/L时即开始表现出差异。苏丹红Ⅲ对泥鳅胚胎具有明显的致畸作用,胚胎的主要致畸症状包括体态异常、胚体浑浊或解体等。苏丹红Ⅲ对尾芽期胚胎的致畸作用表现最为明显,在最低质量浓度组(0.017g/L)时即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差异;胚胎隆起期,在中质量浓度组(0.038g/L)时,开始与对照组产生差异;原肠胚中期和神经胚期,只有最低质量浓度组(0.017g/L)与对照组无差异,其余组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4个不同处理时期的半数有效致畸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0.056、0.044、0.039、0.049g/L。苏丹红Ⅲ对泥鳅胚胎的发育有明显的抑制、致畸、致死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毒性,这可为苏丹红Ⅲ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