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金针菇-金福菇轮作模式,是利用金针菇和金福菇适宜一高一低温度栽培的特点,将两菇轮作,在时间上正好形成一个不间断周期,充分利用栽培金针菇所搭建的菇棚及金针菇废菌糠,栽培金福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菇棚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据资料查证,每百克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26.81g,脂肪1.56g,总碳水化合物58.43g,还含有钙、铁、磷及18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和精氨酸具有促进记忆,开发智力的作用.因此,日本等国称金针菇为"增智菇".用金针菇加工成的罐头食品,食用方便,是目前市场上倍受青睐的罐藏品种.现把加工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适合工厂化栽培的浅黄色金针菇品种,以白色金针菇菌株QFC和黄色金针菇菌株Q100为亲本进行多孢杂交,获得24个长势较好的双核杂交菌株。对其进行工厂化栽培出菇初筛,结果 9个菌株未出芽,7个菌株产量低,8个菌株生长表现好、单瓶产量超过360 g。对8个优势菌株进行二次出菇筛选,得到菇形整齐、菇柄粗壮、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浅黄色杂交菌株ZX112。将ZX112与两亲本进行比较,结果为菌丝形态同黄色亲本较为接近,产量稍高于黄色亲本,低于白色亲本;菇形和菇体紧实度优于黄色亲本,与白色亲本相近。  相似文献   

4.
院本实验目的是研究金针菇菇根水溶性成分的提取技术。以金针菇菇根为原料,通过热水浸提法,提取金针菇菇根水溶性浸膏,并通过多因素正交试验优化了其提取的工艺条件。金针菇菇根水溶性成分获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提取温度为90益,提取时间为4h,浸膏得率为35.7%。  相似文献   

5.
白色金针菇F_(21)出菇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浙江省江山市栽培白色金针菇为1500万袋,鲜菇产量7000吨,产值2400万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白色金针菇生产、加工基地之一。现将白色金针菇F21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出菇管理阶段措施小结如下:1低温出菇白色金针菇F21出菇最适温度是5~15℃...  相似文献   

6.
江阴市璜土镇金针菇专业大户王青,每年栽金针菇5万袋以上,头潮袋产量600g以上,三潮菇总产有的超过1000g,且质量好,年产值10万余元,净得5万余元。现将他栽培技术上的独到之处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金针菇转潮是指从一潮菇采结束到下一潮菇形成的全过程。转潮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金针菇的总产量,下面就如何加快金针菇的转潮作介绍。  相似文献   

8.
宋富贵  段升杰 《食用菌》1995,17(1):27-28
近年来,金针菇在国内外市场比较畅销,是仅次于双孢蘑菇、香菇而占据国际市场第三位的食用菌。因此,发展金针菇生产具有美好的前景。但是在金针菇生产中普遍存在着菇体质量差、产量较低等较难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金针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菌袋缺乏水分、养分,使金针菇处于“半饥饿”出菇状态。为了探索金针菇优质高产的栽培新途径,笔者于1993年秋冬季节进行了以覆土栽培为主的大棚金针菇优质高产栽培研究,探索出了金针菇“立体覆土横向出菇”新技术,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晋江市栽培金针菇比较早,从70年代开始试生产,到现在单产不断提高,合格菇每袋产量从50g左右到近500g,生物效率从20%提高到140%~180%。产量的提高,除了合理的配方、优良的菌种外,其技术关键在于出菇管理。 笔者在晋江市供销社食用菌试验场栽培的金针菇,采用杂交19号金针菇菌株(原三明1号),收到了优质、高产、稳产的最好效果。现将两个技术关键介绍如下: (一)开袋要领 袋式栽培金针菇的开袋,国内外的许多菇场都是沿袭催蕾的开袋方法,即未见子实体有的甚至未现蕾就把袋开掉,让菌丝在空气的刺激下扭结。这样生长出的菇体数少,菌柄粗老,侧生枝多,外观不雅,产量不高,质量差,而且料面水分散失快,会延长出菇周期。 笔者经过多年的摸索,改用再生的开袋方法,即待  相似文献   

10.
转潮是从一潮菇结束到下潮菇发生的过程。金针菇转潮时间的长短、菇蕾发生的多少及整齐度,直接影响到金针菇的总产量。本文就金针菇的转潮技术要点作一简介。(一)清除老菇根当金针菇长至12~15cm 即可采收,采收后袋内的老菇根应尽量清除干净,但要注意不能损伤菌丝,这样有利于快速转潮。  相似文献   

11.
由于缺乏适宜的综合利用途径和技术,金针菇菇根除少部分作为饲料外,绝大部分被直接丢弃,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污染了环境。目前对金针菇菇根的利用研究主要以提取多糖为主,多糖提取后的残渣主要是不溶性粗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较低,品质较差,需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提升其品质及附加值。本研究以金针菇菇根水提残渣为原料,采用蒸汽爆破技术对金针菇菇根多糖进行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优化了金针菇菇根膳食纤维的蒸汽爆破改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对金针菇菇根膳食纤维改性的最佳工艺为料腔比5:8(L/L,下同),保压时间105 s,蒸汽爆破压强1 MPa,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含量为7.08%,较改性前提高了31.35%。  相似文献   

12.
在金针菇生产中普遍存在着菇体色泽深、产量偏低等问题.为解决这问题,笔者于1992年10月至1993年3月进行了袋栽金针菇用大塑料筒出菇试验.结果表明,用塑料筒出菇可改善金针菇的品质和提高产量.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一)供试材料 菌株为金针菇19号,引自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室.栽培料配方为棉子壳90%,麸皮10%,另加石膏粉1%,含水量70%,pH值自然.(二)试验方法 采用常规熟料袋栽,袋规格有两种,15×45×0.06cm的袋装干料250g,17×45×  相似文献   

13.
醋糟栽培金针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5,(6)
试验以醋糟为主原料,设计不同配方配制培养料,进行金针菇制种及出菇。结果表明,醋糟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态、采菇期和生物转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对于棉子壳,醋糟可以提高金针菇菌丝生长速度,缩短出菇期,提高生物转化率。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将金针菇菌渣按10%、20%、30%、40%和50%的比例代替部分粗木屑用于秀珍菇的栽培,观察秀珍菇菌丝生长,测定产量,探讨金针菇菌渣对秀珍菇栽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料中用20%~30%的金针菇菌渣代替部分粗木屑进行秀珍菇栽培,节本增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潘湖生  肖鸿勇 《食用菌》2011,33(3):46-47
金针菇营养丰富,有增智菇、"一休菇"的美称。江西赣西地区规模栽培金针菇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由于金针菇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又是较佳冬天吃火锅菜肴锅,使金针菇生产、销售一直呈现量多价高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杨中县联合儿童食品厂研制成功金针菇糖果巧克力系列新产品,已于12月16日通过省级鉴定,填补了我国儿童糖果食品的一项空白。金针菇又称为增智菇和智力菇。它含有多种维生索和人体8种必需的氨基酸,还含有抗癌物质——朴菇素。联合儿童食品厂在一些科研单位的指导下,经过三年试验,成功地拿出了五个金针菇糖果巧克力新产品,金针菇酥心糖、智力菇巧克力投放上海、南京等市场,很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17.
王兆生 《食用菌》1994,16(5):28-29
我曾在日本国大分县大山町BIO(生物遗传中心)进修一年。该中心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分四个部份:一是工厂化生产金针菇;二是工厂化生产滑菇:三是大规模代料生产鲜香菇;四是花卉、蔬菜的组织培养。此外,还有一个现代化的科研中心。本文主要介绍该中心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该中心从事金针菇生产者有10人,平均每天采收鲜菇480~500kg,早晨上班后即采收鲜菇,然后进行真空包装,每袋100g,中午有专车运送到城市出售。生产工艺流程:原料处理拌料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搔菌催芽抑制卷纸培育收获,整个生产期为55天。在金针菇的每个房舍内地上均无水迹,催蕾室湿度由超声波增湿器提供湿度,其它培养一般不再增湿,这样采收的菇质量好,菌伞见不到水印(有水印的卖不起价)。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菇是一种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菌。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已总结出一套既能高产稳产(生物转化率稳定在140%~160%),又能充分利用菇房栽培面积(比常规提高菇房利用率3倍以上)的技术,现简介如下,与同行磋商验正。 (一)采用优良菌株和高产配方 金针菇为杂交19,引自江苏江都县富民食用菌站,该菌株产量高,质量也好。培养料是棉子壳100kg,麸皮10kg,玉米面5kg,石膏1.5kg,尿素500g,25%多菌灵200g,水130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是一种高档食品,俗称智力菇和健美菇,营养价值很高,具有健脑、补脑、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金针菇的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金针菇的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控制好环境条件就可获得稳定、可靠的产量。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南方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存在甜菜渣成本过高问题,为明确椰糠替代甜菜渣用于金针菇栽培的可行性,以不同比例椰糠替代原基质中的甜菜渣,进行金针菇出菇试验。结果表明,椰糠配方对金针菇出菇单产、品质无较大影响,椰糠作为甜菜渣的替代物是可行的,可以满足金针菇生产所需物理结构和理化指标,且在南方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