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读者服务工作始终是图书馆的核心和永恒的主题,文章以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从读者的投诉类型分析高校图书馆流通馆员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根源.从加强流通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的角度,探讨如何来提高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新媒体环境中,读者网络投诉是所有高校图书馆都会遇上的管理难题.从百度贴吧及微信上选取两个贴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正确引导读者投诉提出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读者投诉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读者投诉原因的分析,阐述了妥善处理读者投诉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积极应对读者投诉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完善各项功能,是提高图书馆效能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加强读者教育工作,增强读者的图书馆意识,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则是提高图书馆效能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成人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教育工作.一、培养读者的图书馆意识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读者图书馆意识的强弱,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反映,是图书馆图书资料利用率的决定因素之一.所以,无论从提高教学质量、学习水平的角度看,还是从提高图书馆效能的角度看,培养读者的图书馆意识,都是非常重要的.读者图书馆意识的强弱,既与兴趣、爱好等读者自身的主观因素有关,也有工作和学习的需要等客观因素有关.成人高校图书馆作为服务部门,应该从这两个方面着眼,培养读者的图书馆意识.一是全面揭示馆藏,在此基础上,针对读者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对馆藏进行重点宣传,引起读者广泛的兴趣.二是结合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提供文献资料服务,在服务中使读者逐渐加深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从而提高读者的图书馆意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图书馆馆员与读者关系现状的调查,论述了图书馆的义务与读者的权利,阐述了图书馆馆员与读者冲突的根源,提出了图书馆馆员与读者冲突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国际标准BS8600的内容为参考,系统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读者投诉,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读者投诉管理体系,以及处理读者投诉的主要技巧。为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投诉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读者对图书馆缺乏了解、检索技能不够、馆读缺乏沟通等是造成读者利用图书馆效率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开展读者体验周活动,多层次、全方位的读者培训,举行馆读交流会和聘请学生馆员等措施可以有效调动读者利用图书馆和参与图书馆管理的积极性。学校的支持、图书馆和读者的共同努力将促进高校图书馆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1 图书馆目录的重要性图书馆目录是揭示馆藏、宣传图书、指导读者阅读的重要工具,是连接知识和读者的桥梁,是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图书馆目录不论是从指引读者查找书刊资料或从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方面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读者要想迅速准确地查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资料,离不开图书馆目录的指引,它能沟通读者与图书馆浩如烟海的文献,离开图书馆目录任何一个读者要想很好地利用图书馆藏书那仿佛是大海捞针.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9.
读者是图书馆的生命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是图书馆的生存基础,“读者至上”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图书馆的核心工作目标就是“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读者决定着图书馆的前途和命运,贯彻“读者第一”的思想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是指图书馆紧密围绕图书馆内部读者使用藏书文献过程中的各种要求而进行的各种读者服务活动的总称。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对加速图书馆资源利用,开展文化知识传播、情报交流、读者教育都有着很大帮助。图书馆生存发展的起始点就是读者服务工作,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运营成败。在全新历史时期,读者阅读需求,获取信息途径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发展,大量新兴服务机构面向社会,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图书馆已经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唯一重要渠道。在新时期,就要求图书馆及时更新发展理念,不断完善服务工作,不断完善服务工作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有效吸引读者到图书馆阅读图书利用文献。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新时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然后论述了新时期下图书馆深化读者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莱阳三种食心虫年度发生情况的分析,初步确定了其化学防治适期。对桃小食心虫,若雨量较多,则于6月上旬雨后进行地面防治;若雨少,则视雨量情况相应顺延,此后15 d再重复进行一次。对桃蛀螟,应视气候及诱集成虫的量来决定施药时间,若发生重,则施药次数宜相应增加。对梨小食心虫,桃园应在5月防治,梨园应当在8月中旬~9月中旬防治。在大发生年份,莱阳梨掐花萼时,也要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2.
播期播量对强筋小麦济宁1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播期和播种量对强筋小麦济宁1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播种量对小麦群体虽有一定调节作用, 但播期影响更大,因此在栽培中一定要做到适期播种.在鲁西南地区, 济宁16适宜播期为10月5~20日, 最佳播期为10月10~15日;适宜播期内播种量以666.7m2基本苗13万~18万为宜,依播期调播量.  相似文献   

13.
DNS比色法测定污泥中淀粉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利用DNS比色法测试污泥中淀粉酶活性,以解决测试条件差异大和测试结果可比性低等问题。[方法]以水解酸化反应器中的污泥为原料,研究工作波长、显色及培养时间、培养pH值、灭菌时长等因素对测试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最大吸收波长处的背景干扰大且测试不稳定,工作波长应在背景干扰相对较小的长波方向选择。该研究的最适工作波长为510 nm;显色的适宜时间为8 min;在培养阶段添加的缓冲溶液pH值与原污泥pH值不一致,会造成实际酶活力的放大或缩小;灭菌时间过短则灭菌不完全,会造成测试结果偏低,该研究确定的灭菌时间为10min;同时确定了最适的培养反应时间为90 min。[结论]为DNS-淀粉酶测定方法的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棉铃虫是造成棉花减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使用转基因抗虫棉和化学防治,可有效控制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铃虫2代百株累计卵量在400粒左右时,第1次防治时间应在300粒左右,随后如百株幼虫超过5头时应进行第2次防治;3代百株累计85粒左右时,第1次防治应在50~70粒开始,第2次应在百株幼虫45头时进行。  相似文献   

15.
1981~1993年的十三年情况表明,安庆早稻穗颈瘟发生程度主要随着当家品种长期大面积种植而加重。据此,提出及时更换和坚持搭配抗耐病品种为根本措施,推广氮磷钾配方施肥和把握破口──齐穗期喷好关键药三大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针对科技论文中如何正确判断“年”、“天”是否为时间单位的问题, 通过实例对科技论文中如何正确使用时间“年”、“天”进行了详细分析, 指出“年”、“天”用于计量时, 为时间单位, 应用单位符号a、d;而用于表示时序、计数、习惯时间及特定的时间段等情况时, “年”、“天”并不是表达精确的时间长度, 不是时间单位, 不能使用单位符号, 应使用汉字“年”、“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鲜切菊芋在加工过程中菊糖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热水浸提的方法提取菊糖,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菊糖得率。[结果]鲜切菊芋在加工过程中菊糖受温度、pH值,贮藏时间、包装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结论]菊芋在加工过程中应避免高温条件,温度控制在80℃以下 避免强酸或碱性环境,pH值在6~8范围内 贮藏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6 d以内 包装方式最好用PE封装。  相似文献   

18.
随着以旋耕代替翻耕的出现,以及水田作业中链轨拖拉机老化与服役期限的延长,其更新换代问题已经日益紧迫.在深入调研并分析其现状及存在问题后,对辽宁省的水田作业链轨拖拉机提出更新换代的措施与建议.按土壤比阻及含水量选择机型与功率级,建立“三旋一翻”或“三旋一深松”的耕作制度,每年更新1000台左右链轨拖拉机,按轮式拖拉机与链轨拖拉机以3:1的比例更新,轮式拖拉机向四轮驱动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面条食用品质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25个中澳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影响面条品质评价结果的因素,以及客观性品质评价方法在面条食用品质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面条的尺寸、评价方法、加盐与否等都会对参试小麦品种(系)面条品质评价结果的绝对值和相对排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评价小麦品种(系)的面条加工适应性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各个操作步骤的一致性与标准化。用一种方法来评价不同小麦品种(系)所制面条的食用品质时,应采用的较优条件为:用细面条、不加盐、最佳煮制时间的样品准备方式,相同放置时间、相同样品评价前处理方式。当多种评价方法结合使用时,选用宽面条可以较好的保持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在用QTS-25型质构仪评价面条品质时,可用粘结性评价细面条的光滑性,用断裂力和咀嚼性评价宽面条的韧性。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植保工作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形势下植保工作的新机遇、新任务和新要求,指出当前植保工作的发展思路,提出更新观念,树立新型推广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机制的激励、约束和保障作用;创新方式方法,提高病虫信息发布和先进植保技术的传播速度;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植保减灾水平;壮大植保人员队伍,强化队伍素质;强化保障措施,为植保工作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