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镇麦11号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1):134
  相似文献   

3.
镇麦11号     
<正>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2品种名称:镇麦11号选育单位: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扬麦15号/镇麦5号特征特性: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04天,比对照扬麦158晚熟2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叶绿色。株高82cm,株型紧凑,旗叶下弯。穗层较整齐,熟相好。  相似文献   

4.
5.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双低油菜新品种‘镇油6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万~18万株/hm~2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镇油6号'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单株分枝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总角果数、千粒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每角粒数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浩麦1号更好地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利用2010-2011年与2011-2012年国家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和2012-2013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生产试验数据,对该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浩麦1号的平均穗数505.13万/hm~2,平均穗粒数39.31粒,平均穗粒重1.56g,平均千粒重39.78g。经相关分析,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均与籽粒产量呈正相关,穗粒数千粒重穗数穗粒重;经通径分析,穗粒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Py=0.531),其次是穗数(Py=0.471),穗粒重的作用最小(Py=0.094)。浩麦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应在保证足够穗数和穗粒重稳定的基础上,主攻穗粒数,同时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7.
<正> 豫麦10号在我县示范推广以来,显示出较大的增产潜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试用数学模式对其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以进一步明确栽培中的主攻方向。一、材料和方法选用1987—1989年商丘县26块豫麦10号田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资料进行分析(表1)。其亩产量在±1s、±2s、±3s范围内的田块,分别占总田块的65.4%、96.2%、100%。与正态分布的概率值68.2%、95.5%、99.7%  相似文献   

8.
"扬麦11号"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大合作育成的大穗大粒型红皮小麦新品种.为探索该品种在本地的高产栽培技术,2000~2001年我们进行了该品种的密度与肥料试验.  相似文献   

9.
小麦新品种豫麦10号(原名豫西832)系我校1976年以山前麦与偃师号杂交,于1983年育成。属大穗型弱春性中熟品种,株高85—90厘米,茎粗叶宽,分蘖力中等偏弱,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1985—1988年  相似文献   

10.
豫麦10号(原名豫西832)小麦新品种在1985—38年三年地市、省及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以及1986—88年两年省示范中,平均产量最高,居各试验片之首位,对历年区域试验资料统计分析,其品种主效最大,而品种×地点互作的变异系数较小。上两类试验中该品种对环境指数的回归系数也较小。说明该品种不仅高产,而且稳产性也较好。在产量构成三因素中,千粒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亩穗数,而穗粒数较稳定。该品种获高产的主要途径,应走“低群体、壮个体、争穗重”的道路。400—500公斤产量范围较理想的产量结构:亩穗数28—32万,秽穗数40—45粒,千粒重41—45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为了解新麦36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利用2015—2016、2016—2017年度国家冬麦区黄淮南片区域试验和2016-2017年度国家冬麦区黄淮南片生产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区域试验和变异分析中新麦36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一致: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和总影响都最大,增加有效穗数是提高产量的关键。[结论]该研究可为新麦36的高产栽培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比较了普通小麦‘镇麦10号’和糯质小麦‘扬糯麦1号’不同生育期的生育特性、茎蘖动态、叶片生理特性、干物质生产及转运特性以及产量形成的动态差异。结果发现:‘镇麦10号’和‘扬糯麦1号’的生育期差异较小;‘扬糯麦1号’单位面积茎蘖数较‘镇麦10号’多39.7%;‘扬糯麦1号’的花后叶片功能持续期较长,且SPAD和LAI较大;‘镇麦10号’的营养器官干物质运转量较多,‘扬糯麦1号’的营养器官对籽粒的贡献率较多,但两者总转运率相近;从产量构成看,‘扬糯麦1号’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较‘镇麦10号’多,但千粒重较小;‘扬糯麦1号’和‘镇麦10号’的籽粒产量分别为7403.4kg/m2和6810.5kg/m2。通过比较普通小麦和糯质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差异,可以为不同应用条件下小麦栽培方式选择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大麦‘花22'品种在崇明东滩盐碱地高产群体特征,收集整理2012—2014年‘花22'品种试验资料,分析若干高产群体指标特征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崇明盐碱地区‘花22'品种高产(≥6 000 kg/hm~2)群体适宜基本苗和最高茎蘖数为预期有效穗数的36%—40%和1.60—1.90倍,大麦群体成穗率50%以上,齐穗期主茎绿叶数在(4.62±0.20)张,叶面积指数5左右,单株于物质控制在(4.01±0.25 g);不同产量类型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高产大麦群体在稳定适宜穗数基础上,提高结实率,以争取粒数为主攻目标。对不同产量类型中产量与产量因素间统计分析表明:产量与产量因素间的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异,这对调控产量构成因素以达到不同产量类型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镇麦3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质馒头专用,抗穗发芽白皮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为春性中熟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南麦区的中南部,无梭条花叶病地区种植,主要栽培技术为:适期迟播,防冻害;酌增播量,争足穗,足肥运筹,确保优质高产;适时防治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17.
18.
为探明小麦品种"罗麦10号"在上海市宝山区种植的高产群体特征,通过收集整理2012—2016年"罗麦10号"的高产示范资料,分析了其群体特征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罗麦10号"在上海市宝山区种植,高产(产量≥350 kg/hm~2)群体的适宜基本苗数和高峰苗数分别为有效穗数的0.57~0.62倍和1.38~1.49倍,成穗率在67%以上,个体主茎总叶片数在(10.36±0.39)张以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均与产量呈正相关,相关程度为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小。故"罗麦10号"种植应以确保足够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为主攻目标,同时注重穗粒重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黔油11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区域试验资料,采用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对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1号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黔油11号产量的贡献大小为单株生产力>单株角果数>分枝部位>千粒重>分枝数>角实粒数>株高;并建立了产量与各构成因素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261.15-1.22x^1 0.89x2-21.51x^3 0.22x4-3.85x5 10.40x6 8.72x7,运用产量主效应值,离回归系数和回归离差分析表明,黔油11号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宜在贵州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