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龙江省为黑木耳的主要产区,每年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大量的黑木耳产品,黑木耳的栽培生产已成为“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林区、农村脱贫致富的热门项目,发展速度很快。随着栽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在有的产区存在着制种过程中菌丝接种不复活或复活菌丝生长速度较慢,抵制外界不良条件能力差,在出耳过程中易导致细菌、侵染造成大面积烂耳;生长的木耳耳片的厚薄、大小及颜色都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烂耳是木段栽培黑木耳存在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了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木耳段资源的浪费,挫伤了广大耳农的积极性。因此,分析烂耳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是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烂耳的原因及其分析黑木耳烂耳的原因较多,大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1菌种问题菌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是造成烂耳的主要原因。当前各地菌种厂较多,有些厂家技术管理不严,栽培种内含杂菌较多,这些含杂菌的菌种在培养期间,有些能表现出特殊的颜色,如黑、绿、红、黄等,能和黑木耳纯白色的菌丝区别开,可随时…  相似文献   

3.
木耳的培养     
木耳又名黑木耳,是一种食用真菌,属担子菌纲、银木目、木耳科、木耳属。它的子实体(耳片)薄而有弹性,胶质半透明,呈耳状,直径可达三寸半,红褐色,表面有极短的绒毛。木耳是食用、药用的菌类,有益气强身,活血止血,镇静止痛的功效;有消化含纤维素食物的特殊功能,是纺织、理发等行业职工的保健食品;有“素中之荤”的佳称。我省生产木耳的方式有三种:(1)野生,包括砍好耳棒后不进行人工接种的自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苹果烂果特别严重 ,给果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对烂果原因进行分析 ,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1998~ 1999年 ,一般烂果率在 35 %左右 ,严重的达 80 %,而试点园烂果率均控制在 5 %以内。1 致病原因1 1 气候条件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条件是苹果烂果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病菌借风雨进行传播 ,同时高温高湿又给病菌孢子的繁殖散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如 1997年干旱、降雨次数较少 ,烂果发生晚而轻 ,大部分果园烂果率 10 %左右 ;而 1998年、1999年的 5~ 7月份降雨次数多 ,空气湿度大 ,烂果发生早而多 ,大部分果…  相似文献   

5.
姬松茸:具有杏仁的独特香味,其蛋白质和糖分的含量为香菇的2倍多,对肿瘤、痔疮等有神奇疗效,市场前景诱人。 盖囊菇:又名高温平菇,肉质香脆,夏季出菇,可弥补市场鲜菇不足的缺憾,是近年开发的新品种。 真姬菇:菌肉肥厚,菌柄脆嫩,香甜可口,栽培粗放简易,国际市场货源不足,是出口创汇的大宗食用菌。 白背木耳:耳肉鲜嫩,味美适口,售价比普通毛木耳高2至3倍,是适宜外贸出口的菌品。 紫木耳:耳肉脆嫩,味道独特,既有黑木耳的柔软性,又具毛木耳的清脆感,且鲜品和干品均可销售,栽培抗逆性强,产量高。 鸡纵:味道甜美,…  相似文献   

6.
木耳种植新技术延常才,陈化鑫种植木耳,历来是林业职工发展家庭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林业资源锐减,种植木耳所用的耳木越来越紧张,并且价格越来越贵。那么,如何摆脱目前木耳生产所面临的困境,减少木材浪费,降低成本,并且能生产出质优的木耳呢?在...  相似文献   

7.
木耳新品种"牡耳2号"是从黑龙江省牡丹峰自然保护区采集的野生黑木耳子实体,经过系统选育获得。其子实体耳状,小孔出耳表现为单片、无根、色黑、碗状、圆边、褶少。小孔栽培单片耳率比对照"黑29"高21.5%,生产试验产量为每100kg干料产鲜耳94.5kg,较对照品种"黑29"增产5.6%。  相似文献   

8.
苏铁镰刀菌球茎腐烂病症状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报道了苏铁的一种新病害-苏铁镰刀菌球茎腐烂病。该病危害成年苏铁,引起苏铁球茎腐烂,整株死亡,发病株率达25%。该病全年均可发生,高温高湿季节及下半年发病较重,在苏铁栽培区造成较大危害。通过对病组织分离、纯化、培养、接种及培养菌的致病性测定,鉴定其病原为茄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App.et Woll。  相似文献   

9.
代用料栽培黑木耳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木耳栽培方法.具有节约木材资源.生物学转换率高.不污染环境,重要的经济价值等诸多优点。但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田间管理阶段绿色木霉侵染一直困扰着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生产.经常造成一定损失,严重时造成绝产。研究绿色木霉侵染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于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生产具  相似文献   

10.
红松烂皮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余年来,在吉林省廷边地区普遍发生的红松烂皮病是由Cenangiumabietis (Pers Duby)侵染所致。该菌为弱寄生菌,以未成熟的子囊盘及菌丝在病皮上越冬。菌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0℃、PH值为4.0,子囊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PH值5.5,散光培养30~60天可产生性孢子器和性孢子。在离体水培枝上接种后4~6个月产生子囊盘。6月中、下旬为孢子主要传播时期。多雨,长期高湿,纯林密度大,通风不良是主要发病诱因。营造混交林,及时间伐抚育,合理修枝,保持林内卫生,通风状况,辅以1%氢氧化钠加25%石灰水或10%百菌清油剂加松焦油1:1,进行病部涂药具有显著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山楂扦播苗白绢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白绢病是山楂扦插苗上常见的病害。病原菌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Sacc.)。菌丝生长及菌核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在pH值2~13范围内,菌丝均能扩展并形成菌核;河北地区该病从6月底开始发生,一直持续到9月上旬,其中7月上旬至8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峰期,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药剂试验表明:50%退菌特、50%克腐特、36%甲醛、70%代森锰锌对菌核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木霉菌株T-88能有效地抑制病菌的菌丝生长和菌核的形成,也能抑制菌核的萌发。  相似文献   

12.
林区除了木耳生产外,还有多品种的其它菇类成了多种经营的主要项目.由85年春开始,经过三年平菇与黑木耳木段栽培的产值比较,发现平菇比黑木耳木段栽培平均产值高.1986年春接种,长1.5米,径级18厘米,弯曲度特大的一根段木,1987年秋,一次采菇28市斤,按当地湿菇售价六角计,合人民币16.8元;同样材长、径级,种黑耳最佳的千金榆(半拉子)树种第二年达不到这样高的产值.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地为了发展林下经济,服务三农,提高林农种植的经济效益,引导林农在林下间作黑木耳。我们吸收了国内外的代料木耳栽培先进技术,并在灭菌和接种、出耳管理等多个方面有所创新。2008年发展林地黑木耳栽培100亩,亩栽培黑木耳10000袋,成功率98%,平均每袋出耳50g,亩产值达20000多元。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我省鄂西北山区段木栽培食用菌历史悠久,数量不断扩大,主要栽培品种有香菇、木耳、银耳、猴头等,杂菌易在这些菇木、耳木上发生,给菇农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 段木上的杂菌发生特点影响段木栽培的杂菌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光线,由于菇场在山地、林地、荫棚下,...  相似文献   

15.
6月18日至8月31日,166种北京奥运花卉首次走上街头,在路人好奇与关注的目光中展开一场激烈的pk。此番较量的不只是花色和姿态,还要看谁能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依旧保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烟草加工行业制丝环节烟片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周转箱内衬材料的改进在真空回潮系统中的高效应用,通过采用尼龙网带+带孔的四氟板的材料组合安装技术,使盛装烟片的周转箱在高温、高湿环境频繁使用的过程中,杜绝了内衬材料易烂、更换频繁的弊病。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维修费用,而且提高了在线加工质量,降低了生产线原料的消耗。  相似文献   

17.
种植木耳,历来是林业职工发展家庭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林业资源锐减,种植木耳所用的木耳杆越来越紧张,并且价格越来越贵,那么,如何摆脱目前木耳生产所面临的困境,减少木材浪费,降低成本,并且能生产出质优的木耳呢?在这方面,天桥岭林业局经过一年的反复试验,终于探索出种植木耳不同木耳杆,要用吊挂和地栽木耳这一新技术,这一新技术的试验成功,是木耳生产历史上的一场传大革命,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解  相似文献   

18.
柑桔青霉病和绿霉病是柑桔果实贮藏保鲜运输期间最容易发生,危害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会使果实大量腐烂,烂果率一般占10%~30%,严重的达50%以上.常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现将这两种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红掌叶片挺立,叶色碧绿光洁,佛焰苞片硕大红润,盆栽红掌,是春节花卉选购的主要品种之一,家里摆上一盆红掌,会为居室增添许多喜庆气氛。在家庭栽培中,红掌会因多种原因造成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要想养好红掌,应该了解其生长习性,并进行合理管护。生活习性红掌性喜高温、高湿和半阴的环境;不耐寒、怕干旱、畏盐碱,忌强光暴晒。栽培基质应选择结构稳定,不易腐烂、疏松通气,保水性能好的植料,常用的基质配方为35%的3号泥炭颗粒和60%的2号泥炭颗粒以及5%的  相似文献   

20.
高温高湿的季节,正是枣果白熟期,这一时期最适宜各种病菌繁殖,炭疽病(俗称烧茄子病)发作开始,并有大面积发生的可能。经调查表明:那些用木质化枣吊结果的枣园炭疽病发生严重。受害的枣果肩部有浅黄色斑点,进而出现水渍状斑点后塌陷,病斑最后呈红褐色,使枣果提前脱落,不能食用。该病菌主要是由剌吸式口器害虫刺吸汁液后伤口感染造成的。如叶蝉、壁虱、蝽蟓等害虫危害极大,受害枣果遇高温高湿、阴雨天气时,发病早且重。因此,在防病治病的同时必须结合防虫治虫,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