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叶面积指数对“黄果柑”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叶面积指数(LAI)对黄果柑光合作用能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黄果柑为试材,设置LAI为2.0、2.4、2.8、3.2和3.6共5个处理,对各处理的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①随LAI降低,Pn、Gs和Tr年均值升高,Ci降低;②随LAI降低,F0、Fm和Fv/Fm显著升高,Fv/F0略有升高;③随LAI降低,单果重、横纵径、TSS、总糖和糖酸比显著升高,果形指数和Vc差异不显著,TA含量显著下降。【结论】LAI的降低有利于黄果柑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提高,LAI=2.0条件下,黄果柑光合能力和光合潜力较好,果实品质最佳,是黄果柑适宜的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大渡河干暖河谷区黄果柑果实有机酸积累与不同海拔高度的关联性,在同一山体选取了海拔为875 m、1 014 m和1 174 m的7年生黄果柑,研究有机酸代谢相关指标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果柑果实有机酸主要是柠檬酸,占比75%以上,其次是苹果酸和奎宁酸;柠檬酸在后期大量降解,并且海拔越高,柠檬酸含量越低;随着海拔升高果实柠檬酸降解阶段细胞质顺-乌头酸酶(ACO)活性和异柠檬酸脱氢酶(NADP-IDH)活性显著提升,同时海拔的升高提前启动ACO基因表达和增加NADP-IDH基因表达量。不同海拔间果实有机酸含量差异取决于果实发育中后期柠檬酸的降解量;引起不同海拔间有机酸含量差异的主要酶是细胞质ACO、NADP-IDH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海拔的升高可能会通过提前启动ACO基因表达和增加NADP-IDH基因表达量来提升细胞质ACO及NADP-IDH活性,以促进果实柠檬酸的降解。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海拔高度对软枣猕猴桃果实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以吉林省八家子林业局先锋林场老爷岭山体低海拔(600~800 m)、中海拔(800~1000 m)和高海拔(1000~1200 m)三个区段的软枣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结合各海拔区段测定的温度数据,综合分析了海拔对软枣猕猴桃果实品质及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相似文献   

4.
海拔对民乐紫皮大蒜植株光合特性及鳞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测定甘州城区(海拔高度1 500m)、六坝(海拔高度1 900m)、洪水(海拔高度2 300m)3个示范园民乐紫皮大蒜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曲线,以及大蒜鳞茎中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大蒜素和总糖的含量,研究了民乐紫皮大蒜光合日变化和品质对海拔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增高,民乐紫皮大蒜Pn,Tr,Gs和Ci的日均值降低,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增加.大蒜中维生素C、大蒜素的含量,与海拔基本呈正相关关系,均在洪水试验地表现出最大值.民乐紫皮大蒜对高海拔的自然环境变化呈现良好的适应性.高海拔环境可以促进民乐紫皮大蒜活性成分大蒜素的积累,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重庆烟区海拔高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重庆植烟区海拔高度对烟叶品质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分析了重庆不同海拔烟区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及化学成分协调性,并对其进行了感官评吸。结果表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以海拔800~1 300m的最高,而烟碱、总氮含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关系,钾含量则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关系;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的趋势;感官评吸结果显示,海拔800~1 300m的烟叶评吸质量最高。因此,重庆烟区的烟叶品质以海拔800~1 300m最优。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光合生理方面了解砧木对黄果柑的影响,以枳壳、红橘和香橙为砧木,黄果柑实生苗为对照,在果实成熟期测定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等日变化参数和光合响应曲线,以及核酮糖1,5 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含量、Rubisco活化酶(RCA)含量以及 Rubisco基因 (rbcS和rbcL)及其活化酶基因 (rc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嫁接的黄果柑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3种嫁接树的净光合速率均大于实生苗;其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此外,香橙嫁接的黄果柑叶片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Rubisco含量和RCA含量及较强的rbc和rca基因表达。综合比较分析,香橙砧适宜作为黄果柑的砧木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闽台不同海拔乌龙茶品质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闽台两地不同海拔乌龙茶的品质差异,分别对产自福建海拔高度为40、100、200、500、1000 m的铁观音茶和台湾海拔高度为40、1200、1500、1800、2200 m的乌龙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及内含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铁观音和乌龙茶感官品质得分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提高,产自海拔1000 m的铁观音和海拔2200 m的梨山乌龙茶品质最好,平地产乌龙茶品质相对较差;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海拔1800 m以上的奇莱山和梨山乌龙茶氨基酸含量达到4.36%和4.27%。低山产和高山产乌龙茶内含成分差异明显,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和酚/氨值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下降。在海拔均为1200 m左右的台湾阿里山和福建漳平,相同品种制成的乌龙茶品质相当。  相似文献   

8.
采用甲酯化和GC/MS法分析了云南8个烤烟品种和1个品种3个海拔高度烟叶中有机酸含量.结果表明,在8个品种中以红大品种的总有机酸含量最高,达79.82 mg/g,K 346品种次之,最低的是G 28品种(50.6 mg/g),其他品种中有机酸含量介于2者之间.海拔不同有机酸含量也不同:烟叶中总有机酸含量在海拔1 400~1 600m较高,而在1 200~1 400m海拔最低;丙二酸相对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但羟基丁二酸,2-丁烯二酸和柠檬酸的相对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不同海拔高度对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分布在四川省仁寿县、新都区、资中县等9个枇杷主产区的大五星枇杷为试材,比较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枇杷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在海拔高度为1 320 m处种植的枇杷单果重达68.48 g且显著重于其他海拔高度的果实,海拔高度为1 500 m处的果实更接近圆形,果皮色泽偏向于红色和黄色且色泽最鲜艳,商品性更好;海拔高度1 500 m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分别达12.30%、12.21%和0.079 mg/g,而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仅0.10%;在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果实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酚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对13个不同海拔高度枇杷的11个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枇杷果实品质综合得分排名前三的海拔高度依次为1 500、1 320和1 300 m,以海拔1 500 m处的枇杷果实品质最佳,更适宜大五星枇杷的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1黄果柑1. 1主要完成人汪志辉。1. 2所有权单位四川省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蔬研究所)。1. 3成果或技术介绍黄果柑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杂交柑。具有特晚熟、极丰产、花果同树的特性;其果实无核,风味浓、酸甜适度、品质优,耐贮运,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栽培。该品种商品性强,经济价值高,丰产期单产3500~4000kg/667m~2,市场批发价在6~8元/kg,每667m~2效益可达2万元以上。黄果柑适宜于省内外甜橙、宽皮柑橘、杂柑生产的干热河谷地带,海拔为1200m以下区域栽培。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选取泰山王母池、罗汉崖、中天门、南天门、花口顶5个不同海拔高度,长势相近古树(侧柏)下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N、P、K及微量元素(Ca、Mg、Cu、Zn)含量及pH。选取泰山王母池、罗汉崖、中天门、南天门、花口顶5个不同海拔高度,长势相近古树(侧柏)下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N、P、K及微量元素(Ca、Mg、Cu、Zn)含量及pH。结果显示:泰山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土壤pH逐渐降低,海拔165m以上,土壤中全氮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土壤全磷含量则是低海拔处最高达到25mg/kg,海拔300m左右为最低值;土壤含K量为先降低再升高的"U型"曲线,升高降低趋势明显,海拔847m左右为最低值;土壤含Ca量差异不显著,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有下降的趋势,总体含量在700~800mg/kg;而土壤中Mg的含量则随着海拔的升高明显升高,各个海拔高度差异性显著;土壤中Cu的含量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又下降的趋势,低海拔高度165m时,土壤含Cu量最高,高海拔1540m时最低;土壤中Zn的含量各个海拔高度差异显著,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300m处含量在1mg/kg以下。  相似文献   

12.
以黄果柑为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有机肥、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对黄果柑酚类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黄果柑果肉中,除柚皮素外的其他8种酚类物质均能检出,但不同处理差异显著(P<0.05)。每棵果树施用低水平(3 kg)的有机肥对提高黄果柑果肉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效果最好,施用适量(6 kg)有机肥或低水平氮磷无机肥(N,0.41 kg;P,0.90 kg)的效果次之。在实际生产中,为提升果实的保健价值,提高果实的综合利用率,需增加黄果柑果肉中酚类物质的含量。为此,建议适当减少无机肥中氮磷的施用量,配合增施有机肥,或适当增加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施入量。  相似文献   

13.
重庆烟区烟叶评吸质量对海拔高度和品种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重庆市2009年度不同海拔高度烟区和不同品种的烟叶样品进行了全面评吸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和栽培品种对重庆烟区烟叶质量评吸结果具有明显的影响,且不同部位烟叶表现各不相同。其中,上部叶(B2F)总体品质以中海拔高度较好,而低海拔品质指标总体较差;中部叶(C3F)品质则以海拔872~991 m较好,随着海拔高度升高,烟叶品质表现为下降趋势;下部叶(X2F)综合品质指标以中低海拔较好,而高海拔则较差。中部叶(C3F)综合品质指标则以云烟97、云烟87、云烟85、贵烟4号、贵烟11号和韭菜坪2号较好,以南江3号和秦烟96较差。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海拔高度对烟叶品质的影响,以马龙烟区145份烤烟样品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烟叶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含量、评吸质量特征、风格特色和烟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对马龙烟区烟叶的品质影响较大;其中,烟碱含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钾氯比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海拔高度对钙、镁、磷和硫等含量影响不大;挥发性酸、挥发性碱和芸香苷均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石油醚提取物和绿原酸随海拔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烟叶干燥感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海拔高度对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等评吸质量以及整体评吸风格特色和烟气特征评分影响均不大。综合来看,马龙烟区海拔2 050 m以上区域具有较好的生态条件,因此其烟叶品质好,为优质烤烟种植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木薯农艺性状及块根品质对不同海拔梯度的响应,进而明确海拔梯度变化对木薯生长的影响。以木薯品种‘SC205’、‘GR4’为材料,于800~1600 m的海拔上种植。同海拔木薯的株高、茎粗、主茎高和落叶高度随时间不断增加而增加,但同时间段,随海拔升高呈降低趋势,2个品种在8—10月生长最快,11月生长相对缓慢,到12月生长基本停止;随海拔梯度升高,同一木薯品种块根品质呈上升趋势,除粗纤维含量外,其他均差异达极显著;同海拔不同木薯品种间,除粗纤维含量外差异显著;块根品质含量最高多出现在海拔1400 m,最低在海拔1000 m或800 m。不同海拔下,海拔800 m、1000 m木薯生长旺盛,海拔1400 m块根品质相对较好,生产上应根据用途选择适宜的木薯种植海拔。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巫山烟区烤烟化学成分较为适宜的海拔区域,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海拔高度(700~1 100、1 100~1 300、1 300~1 700 m)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和协调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烤烟烟碱含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海拔700~1 100、1 100~1 300 m烟叶烟碱含量达到优质烟叶要求,海拔1 300~1 700 m烟叶烟碱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烤烟总氮含量与海拔高度无明显规律,3个海拔区域烟叶总氮含量均低于优质烟叶标准。烤烟钾含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海拔1 100~1 300、1 300~1 700 m烟叶钾含量达到优质烟叶要求。烤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海拔高度无明显规律,且3个海拔区域烟叶2种糖含量均高于优质烟叶标准。氮碱比和糖碱比均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糖碱比在3个海拔区域中均高于优质烟叶要求,而氮碱比在海拔1 300~1 700 m区域符合优质烟叶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析不同海拔高度下蕉园土壤理化特性和香蕉果实品质的变化,进而明确云南省高原山地高品质香蕉形成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品质组成的内部因子,为云南省香蕉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510、660和810 m不同海拔高度的香蕉园土壤和果实分别采样,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结合测定香蕉果实品质,明确不同海拔高度的蕉园土壤和果实品质差异。【结果】不同海拔高度的蕉园土壤理化性质存在差异;不同海拔高度的蕉园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呈显著差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土壤磷酸酶活性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增加,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随海拔变化差异不显著。与海拔510和海拔660 m相比,海拔810 m的香蕉果实的甜度和酸度显著提升,香蕉总糖含量分别提升了31.12%和12.87%,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升了49.45%和15.06%,总酸含量分别提升了30.85%和11.7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升了13.32%和8.10%,蛋白质含量分别提升了25.54%和11.68%,甜度分别提升了11.01%和6.47%,总体上香蕉果实品质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提升。【结论】不同海拔高度的蕉园土壤理化性质有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香蕉生长和果实的形成,分析认为果实品质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现显著性提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海拔和坡向对伊犁河谷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疆伊犁昭苏和察布查尔县海拔1 400~2 800 m不同剖面草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海拔和坡向对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南坡不同海拔全氮(0.33~3.24 g/kg)在1 400~2 000 m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其后在2 200~2 800 m显著降低(P0.05),硝态氮(1.43~76.33 mg/kg)、铵态氮(22.84~110.17 mg/kg)在1 400~2 800 m随海拔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5)。北坡不同海拔全氮(0.08~1.13 g/kg)在1 400~2 800 m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铵态氮(27.96~132.73 mg/kg)在1 400~1 800 m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其后在2 000~2 800 m显著降低(P0.05)。硝态氮(0.73~13.8 mg/kg)在1 400~2 800 m随海拔升高而增加。除北坡相同海拔相同土层铵态氮大于南坡外,全氮、硝态氮及其他理化性质均呈南坡大于北坡。南坡海拔与含水量、全氮呈正相关,北坡海拔与含水量、容重、硝态氮呈正相关。[结论]该研究对伊犁草原生态保护、土壤氮循环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静宁县不同海拔梯度‘富士’苹果光合生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究苹果光合生理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为静宁地区不同海拔区域制定不同的苹果生产措施,并为甘肃其他高海拔地区的苹果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个海拔梯度(1 340、1 483、1 980m)的‘富士’苹果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盛果期苹果树叶片结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日变化、叶绿素等指标.【结果】随着海拔升高,叶片厚度、栅海比、主脉最大导管直径逐渐增大,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胡萝卜素的含量呈先降后升.海拔1 980m的苹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是海拔1 340m苹果叶片的1.52、1.62、1.35倍,海拔1 595m苹果叶片的1.23、1.21、1.27倍.3个海拔苹果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叶片Pn日均值,Tr日均值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初始荧光产量(F0)日变化先升高后降低,且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最大荧光产量(Fm)随海拔升高先减小后增大.【结论】在海拔1 340~1 980m范围内,随着海拔升高,‘富士’苹果的光合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20.
在湖北省恩施市不同海拔区域(高度分别是800、1 160、1 500 m)对鄂烟1号、鄂烟6号、鄂烟209 3个白肋烟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内在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3个品种的农艺性状指标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海拔800 m区域鄂烟6号长势最弱,而在海拔1 160、1 500 m区域鄂烟1号长势最弱;调制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同一品种评吸质量均以生长于海拔1 160 m区域的烟叶最好、海拔1 500 m的最差;在海拔1 160 m区域鄂烟1号表现最好,而在1 500 m区域鄂烟6号优势突出。总之,恩施市烟区在海拔1 160 m区域是3个白肋烟品种最适宜种植的区域,海拔800 m区域适合栽培鄂烟1号、鄂烟209,海拔1 500 m区域较适合鄂烟6号的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