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研究蛇足石杉的芽胞特性及芽胞繁育技术。[方法]用植物解剖学方法对芽胞的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在充分了解蛇足石杉芽胞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芽胞繁育体系。[结果]蛇足石杉芽胞有5胞片和1幼芽构成,极易萌发成新植株。[结论]以芽胞为繁殖材料进行规范种植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对缓解其资源压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雪飞  罗建平  王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947-4949
[目的]研究蛇足石杉组织培养的灭菌方法和培养条件。[方法]以野生孢子体茎尖为外植体,先用不同灭菌液单独或配合使用对外植体进行表面灭菌,将表面无菌外植体转到添加多种抗生素和孔雀石绿的培养基上杀灭内生菌,然后将外植体分别接种到不同的培养基上,筛选茎尖培养的最佳灭菌方法和培养条件。[结果]最佳表面灭菌方法为70%乙醇灭菌40 s,0.1%升汞溶液灭菌8 min,70%双氧水溶液灭菌10 min,培养2周,表面无菌率为63%。适宜的杀灭内生菌方法为表面无菌的外植体在附加0.5 mg/L孔雀石绿和100 mg/L抗生素AAS的培养基上培养4~6周,无菌率达52%。适宜的培养基为1/4MS矿质元素+1/2MS有机元素+2%蔗糖+4.5 g/L琼脂,pH5.8。在此培养基上茎尖外植体可生长出新枝,并可再生根。[结论]建立了蛇足石杉茎尖组织培养的灭菌方法且筛选出适合其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为蛇足石杉组织培养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蛇足石杉是一种古老的蕨类植物,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该试验以蛇足石杉的孢子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繁殖以提高繁育速度,通过孢子不同接种方式及不同初代、增殖、生根培养基配方比较,最后得出,接种时最佳的接种方式是将1cm大小的孢子叶直接接到培养基上;初代诱导阶段选用MS+6-BA 1.0 mg/L+NAA 0.1 mg/L配方最好;增值阶段选用MS+KT 1.0mg/L+NAA 0.2 mg/L+GA3 1.0mg/L配方最好并能降低玻璃化;生根阶段选用1/2 MS+IBA 0.5 mg/L配方效果最好。希望该试验的结论能为整个蛇足石杉快繁提供依据,加速其工厂化育苗。  相似文献   

4.
以东方杉大树基部当年生的幼嫩萌枝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为75%酒精消毒30~60 s后用升汞0.2%浓度消毒10~15 min。采用茎段微型扦插和诱导丛生芽的方法来增殖扩繁,适宜东方杉芽增殖培养基为:MHJ BA 0.5 mg/L NAA 0.05 mg/L L-谷氨酰胺0.5 g/L 活性碳5 g/L 蔗糖2%,茎段腋芽萌发率可达90%。芽伸长生长的培养基为:MHJ L-谷氨酰胺0.5 g/L 活性碳5 g/L 蔗糖2%,35 d平均增高4.2 cm。试管苗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HJ L-谷氨酰胺0.5 g/L 活性碳5 g/L 蔗糖1%,最高生根率达75%,以沙为培养基质的效果比琼脂好。生根的组培苗先在沙床上进行炼苗,炼苗成活率达87%,然后移栽到带混合基质的营养钵中育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0%,育苗1~2个月后移栽大田。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蛇足石杉组培过程中的污染及生根问题,采集野生植株苗进行室内水培或土培,然后再取其茎尖组培,结果表明该操作可大幅减少组培苗的污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筛选诱导生长和生根效果最佳的培养基配方,结果显示以1/2MSCO培养基的效果较好,组培苗茎叶生长快、生根快;采用砂栽法对蛇足石杉的芽胞繁殖方式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蛇足石杉芽胞繁殖方式便捷,效果良好,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天津农业科学》2016,(8):27-31
蛇足石杉由于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等疾病,因而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蛇足石杉药用有效成分如生物碱、三萜化合物等的药理作用及其分离提取工艺,总结了其在医学、基因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为蛇足石杉药用有效成分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石杉碱甲是治疗老年痴呆症最好的药物,蛇足石杉的石杉碱甲是石衫植物中含量最高的。本文从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组培灭菌、药用成分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季节分别对药用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根、茎和叶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共得到内生真菌98株,根据形态学进行鉴定为12个属,其中Alternaria和Aspergillus在组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为其优势种群。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在蛇足石杉的组织中分布存在较大差别,具有一定的组织选择性。该研究丰富了内生真菌资源,为该植物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真菌对蛇足石杉扦插生根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真菌对蛇足石杉插条生根效应的影响,及其生根过程中吲哚乙酸(IAA)、酚类化合物(儿茶酚、槲皮素、绿原酸、阿魏酸)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真菌能够提高蛇足石杉的生根率,增加生根条数,原因是真菌提高了蛇足石杉扦插生根过程中IAA及儿茶酚、槲皮素、绿原酸等酚类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海南蛇足石杉居群特征和生长环境,掌握其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为蛇足石杉规范化和产业化栽培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09年2~12月,对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的蛇足石杉自然居群结构、原生境土壤养分、酸碱度及空气温湿度等进行调查测定。【结果】海南蛇足石杉居群分集中分布居群和分散分布居群,集中分布居群平均密度为83.1株/m2,以幼苗和幼株为主,占居群植株总数的78.2%,其土壤养分含量明显高于分散居群;分散分布居群密度远小于集中分布居群,且幼苗较少;两居群均为酸性土壤;测定期间样地除湿度有较大变化外,温度基本维持在20℃左右。【结论】海南蛇足石杉集中分布居群以幼苗为主,属于更新能力较强的种群;而分散分布居群幼苗较少,更新能力弱。酸性土壤、丰富的土壤养分及20℃左右的气温和90%以上的高湿度环境条件有利于蛇足石杉生长。  相似文献   

11.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药用植物蛇足石杉中分离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先在MS培养基上对蛇足石杉的茎、叶和孢子进行离体组织培养;然后在PDA平板培养基上,分别对茎、叶和孢子离体培养中产生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最后对照真菌鉴定手册,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生长速率、质地、生长培养基颜色变化,以及菌丝体和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结果从蛇足石杉的茎中分离出4株内生真菌菌株,分别属于顶孢霉属、头孢霉属、酵母属和束梗孢霉属;从叶中分离出2株内生真菌菌株,分别属于头孢霉属和青霉属.  相似文献   

12.
易学文  张利  罗容珍  杜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98-19799,19838
[目的]筛选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酶法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纤维素酶酶解细胞壁,从而溶出更多的蛇足石杉细胞中的物质,并设计正交试验选出酶法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0.125 g,酶解pH4.5,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提取率为0.589‰;各因素中温度对纤维素酶的酶解效果影响最大。与酸提法相比,酶法提取的石杉碱甲的提取率提高了40.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提取率高,可用来提取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海南蛇足石杉居群特征和生长环境,掌握其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为蛇足石杉规范化和产业化栽培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09年2~12月,对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的蛇足石杉自然居群结构、原生境土壤养分、酸碱度及空气温湿度等进行调查测定。【结果】海南蛇足石杉居群分集中分布居群和分散分布居群,集中分布居群平均密度为83.1株/m2,以幼苗和幼株为主,占居群植株总数的78.2%,其土壤养分含量明显高于分散居群;分散分布居群密度远小于集中分布居群,且幼苗较少;两居群均为酸性土壤;测定期间样地除湿度有较大变化外,温度基本维持在20℃左右。【结论】海南蛇足石杉集中分布居群以幼苗为主,属于更新能力较强的种群;而分散分布居群幼苗较少,更新能力弱。酸性土壤、丰富的土壤养分及20℃左右的气温和90%以上的高湿度环境条件有利于蛇足石杉生长。  相似文献   

14.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生物学性状及发酵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生物学性状及其液体发酵产物中植物激素和酶类,结果显示:推测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分别属于木霉属、曲霉、峡筒串孢霉属、聚孢霉属;从根毛细胞中发现内生菌菌丝,而在其他部位菌丝都以胞外菌丝状态存在;2株内生真菌能够分泌IAA,3株真菌发酵液具有PPO活性,3株真菌发酵液具有POD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测定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150 L×2.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与0.1%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15 min,流速为0.3 m L/min,柱温保持在40℃,在质谱正离子模式下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来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在4.38~70.00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8 9),回收率为96.0%~102.3%,RSD为2.18%;重现性好,变异系数为1.50%;定量检出限为0.438μg/L。[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对批量检测分析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含量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德新  郭凤根  王仕玉  苏芸芸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06-12107,12110
[目的]探索3种抑菌剂对蛇足石杉内生真菌黑曲霉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平板涂布法分离获得供试菌,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3种抑菌剂对黑曲霉的抑制效果。[结果]两性霉素B、苯甲酸钠、肉桂醛对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12.000 00 mg/L、4.00g/L、0.500 00 mg/L;EC50分别为1.910 00、150.000 00、0.120 00 mg/L,EC90分别为88.220 00、730.000 00、0.330 00 mg/L;3种抑菌剂中较优的抑菌剂为两性霉素B。[结论]该研究获得了3种抑菌剂的最低抑菌浓度,为蛇足石杉组织培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JSM 09的分离及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蛇足石杉为材料,经过严格的表面消毒,分离纯化得到1株内生真菌JSM 09.对JSM 09进行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JSM 09和Irpex属的3个Irpex lacteus 菌株聚在一个枝上,且与Irpex lacteus XSD-2距离最近,相似程度为99%,JSM 09应为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豫马铃薯 1号 (郑薯 5号 )和津引 8号马铃薯为外植体 ,应用不同的培养基对马铃薯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以所获得的无毒苗为材料进行快速繁殖研究 .结果表明 ,豫马铃薯 1号外植体在MS BA 2mg·L-1 NAA 0 .1mg·L-1 GA30 .1mg·L-1 蛋白胨 10 0mg·L-1培养基上成苗率较高 ;津引 8号马铃薯在MS BA 1.5mg·L-1 NAA 0 .1mg·L-1 GA30 .1mg·-1 蛋白胨 10 0mg·L-1培养基上成苗率较高 ;而 1/ 2MS IBA 0 .3mg·L-1,1/ 2MS IAA 0 .5mg·L-1培养基适宜于豫马铃薯 1号无毒苗的快速繁殖 ;1/ 2MS IBA 0 .3mg·L-1,1/ 2MS IAA 0 .3mg·L-1培养基适宜于津引 8号无毒苗的快速繁殖 .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生物碱的可能,采用定量滤纸过滤后冷冻干燥和经典总生物碱提取方法,研究了光照、温度、摇床转速和pH值对蛇足石杉内生真菌(2-S1和11-′S1菌株)生物量积累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散射光、25℃、pH5和摇床转速100 r/min时,2-S1菌株生物量积累较好;黑暗、25℃、pH5~7和摇床转速0 r/min时,2-S1菌株总生物碱含量较高;黑暗、25℃、pH6和摇床转速0~100 r/min时,11-′S1菌株生物量积累较佳;黑暗、15℃p、H 6和摇床转速0~100 r/min时,11-′S1菌株总生物碱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蛇足石杉生长土壤中矿质元素的特征特性,为蛇足石杉规模化的种植资源引种栽培提供参考依据,对湘西地区蛇足石杉及其生长土壤系统的12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蛇足石杉植株对P、S、K、Ca、Al和Zn的富集度很高,湘西地区土壤对这些矿质元素的浓集系数都较高,适合蛇足石杉生长;Ca、P、Al和Zn对维持湘西地区蛇足石杉适生土壤的化学特性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