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的531份木薯种质进行朱砂叶螨抗性的评价.结果表明:高抗朱砂叶螨的木薯种质较少.其中,华南8号和C1115等32份种质可作为高抗的育种材料,华南8号、华南8013、华南7号、南植199、华南6号、华南11号、GR891、棒热3号、华南5号和GR911等品种的抗性较强.食用型品种的抗性较差,其中以华南9号的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不同木薯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为推广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螨性强的木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木薯品种(新选048、华南205、华南8号、桂热4号、D346和F50)为试验材料,于朱砂叶螨第1次危害高峰期调查不同木薯品种受朱砂叶螨危害程度,并对其抗螨性进行鉴定;测定不同木薯品种的叶片营养成分及叶片形态特征,分析不同指标与朱砂叶螨危害程度的关系,探讨木薯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机制;在木薯收获期对6个木薯品种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推选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螨性强的品种.[结果]新选048、D346和F50为MR级别,螨害指数为56.11%~61.41%;华南8号、华南205和桂热4号为S级别,螨害指数为74.26%~84.07%.木薯的螨害指数与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水含率、叶片厚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游离氨基酸总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SPAD值、叶片蜡质含量、最大裂叶长和最大裂叶宽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下同).木薯品种的螨害指数与块根产量及相关性状间均呈负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新选048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最强、产量相关性状较好、产量最高,可在朱砂叶螨高发区推广种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含量、水含率和叶片厚度等可作为木薯朱砂叶螨抗性的重要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木薯抗朱砂叶螨机理,以2个木薯品种‘新选048’和‘桂热4号’为材料,在朱砂叶螨发生危害时期,观察不同木薯品种受害程度并对其抗螨性进行鉴定,测定叶片单宁、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及叶绿素的含量,分析各生理指标与朱砂叶螨危害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新选048’对朱砂叶螨的抗性优于‘桂热4号’。不同木薯品种,叶片单宁、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及叶绿素含量不同;‘新选048’叶片单宁及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桂热4号’,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则反之;螨害指数与单宁含量、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木薯抗螨性与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单宁、叶绿素含量密切相关,这些指标可作为木薯对朱砂叶螨抗性评价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木薯品种在朱砂叶螨刺吸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为木薯的抗螨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调查华南8号、南植199和华南205等3个木薯品种朱砂叶螨的种群数量;采用盆栽法比较接螨叶片(处理)与健康叶片(对照)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差异.[结果]不同木薯品种的朱砂叶螨种群数量在调查期内同时出现一个高峰(10月30日左右),其中华南205朱砂叶螨高峰期种群数量最多(105.6±6.9头/叶),其次为南植199(53.2±8.6头/叶),华南8号种群数量最少(38.7±3.8头/叶).朱砂叶螨为害后,3个木薯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同期对照相比均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与同期对照的比值整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SOD和POD活性整体上有升高趋势.其中抗螨品种华南8号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及SOD和POD活性与同期对照的比值上升幅度较大,感螨品种华南205的上述生理指标较同期对照升高幅度较小.[结论]在朱砂叶螨刺吸胁迫下,不同木薯品种的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及SOD和POD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初步推测这几项生理指标变化可作为鉴定木薯品种抗螨性强弱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武鸣县木薯朱砂叶螨发生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0年,在广西区武鸣县开展不同木薯品种、不同栽培方式、不同间套种作物的朱砂叶螨(红蜘蛛)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朱砂叶螨有2个发生高峰期,第1次高峰期在7~8月份,第2次高峰期在11月份;耐朱砂叶螨危害的木薯品种是华南8号;起畦覆盖地膜和间套种短期作物,可减轻木薯上朱砂叶螨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15个木薯品种(材料)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14~2015年从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引进木薯品种(材料)15个,在贵州兴义市、贞丰县、望谟县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在兴义点出苗最早,望谟点次之;在贞丰点各品种的开花期最早;在兴义点和望谟点各品种果实的成熟情况较好;除E1424外,各品种的抗性较强;从淀粉产量来看,木薯品种新选048、GR3、SC5、GR911、SC8、GR6适于在贵州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朱砂叶螨对3种杀螨剂的抗性选育及抗性治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杀虫剂轮用和混用是当前害虫抗药性治理中最常采用的 2种用药策略。笔者在实验室抗性选育的基础上 ,研究了朱砂叶螨对 3种新型杀螨剂的抗性发展趋势以及杀螨剂轮用、混用延缓朱砂叶螨抗性进化的效果。分别用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和哒螨灵对朱砂叶螨单一汰选 2 8、30和 31代后 ,朱砂叶螨对上述 3种杀螨剂的抗性分别达 6 5 .6、7.2和 1.2倍。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的抗性发展速率明显快于阿维菌素和哒螨灵 ;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 ,朱砂叶螨抗甲氰菊酯品系 (抗性指数为 6 5 .6 )对哒螨灵、阿维菌素的抗性分别为 1.1和 0 .7倍 ;抗阿维菌素品系(抗性指数为 7.2 )对哒螨灵、甲氰菊酯的抗性分别为 1.2和 1.2倍 ;抗哒螨灵品系 (抗性指数为 1.2 )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的抗性分别为 1.0和 1.2倍。表明朱砂叶螨对 3种杀螨剂无明显交互抗性。轮换用药、混和用药抗性品系培育及抗性现实遗传力分析的结果表明 ,甲氰菊酯与阿维菌素混用能有效延缓朱砂叶螨抗性进化 ,两者轮用不能延缓朱砂叶螨抗性进化 ,反而加速了对甲氰菊酯的抗性发展 ;哒螨灵与阿维菌素混用、轮用都能有效地延缓朱砂叶螨对二者的抗性进化。  相似文献   

8.
于20142015年从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引进木薯品种(材料)15个,在贵州兴义市、贞丰县、望谟县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在兴义点出苗最早,望谟点次之;在贞丰点各品种的开花期最早;在兴义点和望谟点各品种果实的成熟情况较好;除E1424外,各品种的抗性较强;从淀粉产量来看,木薯品种新选048、GR3、SC5、GR911、SC8、GR6适于在贵州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采用室内喷药继代汰选法和生化分析法,以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木薯种质资源圃采集的朱砂叶螨为敏感品系(SS),用阿维菌素对朱砂叶螨进行15代抗性选育,获得抗性倍数为3. 25的抗阿维菌素品系(Ab-R)。经室内选育后,对Ab-R和SS解毒酶活性的测定表明,随着选育代数的增加,Ab-R15体内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s,简称Car E)、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简称GSTs)、多功能氧化酶(multi-functional oxidase,简称MFO)的比活力分别为SS的1. 27、1. 69、1. 92倍。此外,Ab-R5、Ab-R10、Ab-R15体内的MFO比活力与SS相比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筛选至10代时,Car E比活力与SS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筛选至5代时,GSTs比活力与SS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说明,MFO比活力显著上升是朱砂叶螨对阿维菌素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同时Car E和GSTs也参与了阿维菌素抗性品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建立木薯主栽品种的再生体系,获得更多的优质研究材料。[方法]根据细胞全能性理论,以木薯幼叶、腋芽为材料,优化培养基组分,诱导木薯体细胞发生、分化,器官等发育,培养再生株系。[结果]不同品种材料间的再生能力总体表现由大到小为:GR3、SC205、GR9891、GR911;腋芽诱导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的效果明显优于幼叶;IBA诱导木薯体细胞胚发生效果优于6-BA,且二者间具有互作作用;IBA与NAA激素组合对诱导木薯不定芽生根效果优于单一使用效果。[结论]建立了4个木薯主栽品种(SC205、GR891、GR911和GR3)高效的再生体系,为木薯种质保护、创新利用研究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5个木薯品种生长后期,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AD)含量随叶片衰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0月份木薯膨大期各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略有不同,11月份随着木薯不断成熟各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木薯的不断衰老呈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在木薯膨大期呈上升趋势并随着木薯的成熟逐渐下降。各衰老指标综合比较,5个品种抗衰老能力次序为:GR891>巴西种>SC124>南洋红>GR911。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木薯品种对红蜘蛛抗性的差异,2012年6~9月调查了木薯红蜘蛛对12个木薯品种的为害情况,同时设置红蜘蛛防治处理作为对照,收获时测定产量性状以了解非防治状态下木薯受红蜘蛛为害的程度.结果表明:不同木薯品种对木薯红蜘蛛的抗性程度不同,同时在不同生长时段抗性也有差异,9月以前抗性都在中抗以上,到了9月份随着红蜘蛛持续为害木薯抗性减弱,达到高感程度.木薯各品种产量受红蜘蛛为害后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减产,GR3、新选048减产最多,GR891、GR911减产较小.为木薯种植推广和品种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喷药继代汰选法对1.8%阿维菌素进行木薯朱砂叶螨抗性筛选。结果表明:在室内选择条件下,从F_0至F_(10)代试虫对阿维菌素药剂的抗性一直缓慢上升,说明木薯朱砂叶螨对该药剂不易产生抗药性;死亡率在25%~75%时,要获得2.0倍以上抗性,1.8%阿维菌素品系室内选育需要7~10代。  相似文献   

14.
以4个不同木薯品种(SC205、GR3、GR891、GR911)的无菌苗幼叶或带有腋芽的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组合对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对其离体保存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D和毒莠定对4个不同木薯品种的幼叶及腋芽均能诱导出胚性愈伤,诱导能力为GR3最高,其次为SC205。4个品种以幼叶或腋芽为试料,在毒莠定或2,4-D为12 mg/L时(除GR911幼叶、GR891腋芽),诱导效果最佳;相同木薯品种在不同激素组合的诱导条件下,IBA+6-BA浓度为(1.5+0.8)mg/L组合诱导胚性愈伤分化数量多于单独使用IBA、6-BA,表现出一定的显著差异性。在20℃条件下,将GR3木薯胚性愈伤组织保存在添加比久(B9)或烯效唑浓度为6 mg/L的保存培养基(含12 mg/L毒莠定+30 g/L蔗糖+6.5 g/L脂琼的GD培养基,p H值5.8)中,保存效果最佳,继代时间延长至80 d。  相似文献   

15.
9个木薯新品种(系)引种试种适应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当地栽培的当家品种SC205作对照,研究了国内外引进的9个木薯新品种(系)GR911、BRA12、SM4363、CM3555—6、广西4号、GR891、广西3号、CM385—6和COL1050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试种区,9个木薯新品种(品系)均表现出较强的抗风、抗寒和抗病能力;GR911和BRAl2的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SC205提高8.2%和9.7%,其余7个品种(品系)的产量比对照品种SC205的低,但9个木薯新品种(系)与对照的产量差异均不显著;GR911和BRA12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与对照品种SC205相当。  相似文献   

16.
几种食用木薯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食用木薯品种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筛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木薯品种,为在生产上推广种植鲜食木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试验方法,以华南205(SC205)为对照,研究不同食用木薯品种SC9、GR891、SC201、沙田木薯、ZM8229的出苗率、生长发育、节点数、节点距、产量、淀粉含量。【结果】SC205(CK)发芽快、出苗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SC201生长最快,其次是GR891,最慢的是SC9;SC205(CK)的节点数最多,节点距最短,SC201节点数最少,节点距最长;SC9产量最高,比SC205(CK)增产9.14%,其余品种均比对照低,以沙田木薯产量最低;淀粉含量SC201最高,为30.35﹪,其次是GR891,为30.12%,分别比对照增加32.71%和31.71%。【结论】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木薯品种是SC9,其次是GR891和SC201,沙田木薯和ZM8229居中,最差的是SC205(CK)。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5份香蕉种质对不同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为香蕉枯萎病抗性种质材料快速筛选和优良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苗期和田间抗性评价[方法]分别测试两份粉蕉品种(粉杂1号和海南KKF)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3份香焦品种(海南KK1、海南KK2和新北蕉)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结果]两份粉蕉品种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均表现为高抗,抗性较广西当家品种金粉1号(中抗)好;3份香蕉品种中,海南KK2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海南KK1和新北蕉表现为抗,3份香蕉品种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均优于广西当家品种威廉斯B6(感).[结论]测试的5份香蕉种质对枯萎病均有良好的抗性,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75份木薯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自然低温条件下观察记载不同木薯种质茎叶受寒害程度及等级,并分析了木薯各农艺性状与寒害等级的相关性,以期为筛选出适宜北移区的耐寒性木薯种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过自然低温天气后,木薯种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寒害症状。75份木薯种质寒害可分为5个等级,1~5级的品系数量分别为11、14、30、11和9个,其中SC205、GR4、NZ199等11份种质受寒害程度最低,表现出强耐寒性,而SC8、TG58、B716等9份种质受寒害程度最高,表现为低温敏感型。相关分析得出,木薯寒害等级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农艺性状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以75份木薯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自然低温条件下观察记载不同木薯种质茎叶受寒害程度及等级,并分析了木薯各农艺性状与寒害等级的相关性,以期为筛选出适宜北移区的耐寒性木薯种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过自然低温天气后,木薯种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寒害症状.75份木薯种质寒害可分为5个等级,1~5级的品系数量分别为11、14、30、11和9个,其中SC205、GR4、NZ199等11份种质受寒害程度最低,表现出强耐寒性,而SC8、TG58、B716等9份种质受寒害程度最高,表现为低温敏感型.相关分析得出,木薯寒害等级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农艺性状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贵州木薯引种区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用途广泛,综合效益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收入提高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选出适应贵州栽培的木薯品种,2010年引进的8个木薯品种进行区域试验,以SC201为对照,结果表明:木薯产量以SC5(48 474 kg/hm2)、GR911(44 187 kg/hm2)、GR3(44 148 kg/hm2)最好,鲜薯淀粉含量以GR3(32.17%)、GR891(31.84%)最好,从淀粉产量来综合评价GR3、SC5、GR911最好,可以作为贵州主要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