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暴雨天气给水产养殖带来了严重危害,表现在:狂风暴雨使部分养殖网箱、围塘堤坝损坏倒塌,鱼虾蟹逃逸;使养殖网箱内的鱼类碰撞、擦伤、继发细菌性溃疡病等病害;使围塘养殖的养殖环境发生突变,如盐度、pH值急剧下降。暴雨后养殖塘水质已经不适宜于池内虾、蟹、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08,(6):13
山阳镇位于江苏省宝应县大运河两.南临宝应湖,西接自马湖,全镇水产养殖面积6万亩.水产养殖总量2万吨,其中,河蟹养殖4万亩,鱼鳖混养、菱角塘养鳖2万亩,高效渔业面积4.2万亩。全镇农民人均来自渔业的纯收入2500元,是水产养殖重点镇。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09,(3):10-10
“我放养了50亩(1亩=667平方米)太阳鱼,一年销售太阳鱼1.5万千克,产值60万元。”衢州市衢江区长河特种水产养殖场场长何玉祥,说起去年水产养殖收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何玉祥介绍说,现在养的是杂交太阳鱼,每千克售价稳定在40元左右。他说,太阳鱼属于广温性品种,养殖技术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夏季水温在33℃也能存活,十分适合农户养殖。  相似文献   

4.
王炜 《中国农垦》2012,(10):60-61
产业发展现状1.基本情况。湖北省小港农场拥有小龙虾养殖面积2万亩,养殖产量500吨,产值800万元;建有宏业等小龙虾加工厂,加工出口200吨,产值800万元;建有全国首家小龙虾良种选育基地,年繁育优良种苗5000万尾。养殖主要模式为虾蟹池塘混养,主要为小龙虾、河蟹、鳜鱼、黄颡鱼、花白鲢等鱼类的套养。2.发展优势。一是小龙虾在国内和国外市场需求量都较大。二是农场水产养殖资源丰富,全场2  相似文献   

5.
所谓“小水产”,就是过去难登“大雅之堂”的一些小型淡水鱼(虾)类,如黄颡鱼、塘鳢鱼、乌鳢、黄鳝、泥鳅、螯虾等。“小水产”属野生品种,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繁衍生息,其生命力强,容易进行人工驯化。这些“小水产”可主养,也可与其他水产品混养。尤其是混养,在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情况下,“小水产”能靠摄食主养池塘中的野杂鱼虾和剩渣残饵生长,可获得一定的额外效益。其养殖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专门建池养殖,也可利用废旧沟塘通过整治后养殖,网箱、稻田、庭院都可养殖。养殖规模可大可小,适宜千家万户养殖。这些品种的苗种可利用自然苗种资源,…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2005年在南京市六合区龙袍镇万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进行了该鱼的池塘高效养殖试验。自10月1日第一次起捕到年底干塘,共计生产成鱼12920.5公斤,其中斑点叉尾鮰10870公斤,亩均679.4公斤,鲢鳙1980公斤,亩均123.7公斤,鳜鱼70.5公斤,亩均4.4公斤。 生产期共投喂颗粒饲料19570公斤。总产值144840元,净利润44810元,亩均利润2800元,投入产出比1:1.45。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站为寻找城郊稻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路子,据余姚人喜食黑鱼的生活习惯,在双河村潘忠岳农户进行挖塘专养黑鱼的探索.2001年挖塘115/667m2,其中黑鱼专养塘3只,面积13/667m2,每亩收获商品鱼1250kg,市场平均销价13.6元/kg,产值达1.7万元,减去成本1.15万元,净收入达0.55万元.  相似文献   

8.
所谓“小水产”,就是过去难登大雅之堂的一些小型淡水鱼(虾)类,诸如黄颡鱼、塘鳢鱼、乌鳢、黄鳝、泥鳅和螯虾等,如今成了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其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毛(鳗鱼)、甲(鳖)、蟹(河蟹)。“小水产”将成为水产养殖业的新热点。“小水产”多属野生品种,生命力强,人工驯化养殖技术简单易行。“小水产”可主养,也可与其它水产品混养。混养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靠摄食主养池塘中的野杂鱼虾和剩渣残饵,能获得一定的额外效益。其养殖方式多种多样,可专门建池养殖,可利用废旧沟塘通过整治后养殖,网箱、稻田、庭院也都可养殖。养殖规模可大可…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2009,(19):61-61
虾蟹生态混养生产效益高,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虾蟹生态混养技术实施地区较为普遍.像江苏苏南地区.搞虾蟹混养的养殖大户较多。昆山、吴中等地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尝试该技术的推广,目前养殖面积已占到当地水产面积的50%左右。虾蟹混养亩均效益一般为3000-5000元.养殖效益突出.是养殖户增收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10.
顾志发 《农家致富》2007,(11):39-39
实行河沟鱼虾蟹生态养殖,可充分利用河沟水域资源,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亩产值达4000~5000元,亩利润超2000元。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一、河沟整治 对现有沟河进行整治改造,要求在养好鱼的同时,增养虾蟹,尽可能创造适合鱼、虾、蟹共同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开发利用贵州淡水水域及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对贵州宜养水域进行规划,到2020年养殖水库水域面积达13.92万hm~2(不含原种良种苗种场、休闲渔业、江河溪流放流增殖、流水养鱼等规划面积),水产品产量达到47万t,产值107亿元。其中,网箱养殖水库从现有的32座增加到108座(含山塘),水域面积达67 195hm~2;放流增殖水库2 376座,面积63 301hm~2;地下水出水点205处,养殖面积达358.77hm~2;池塘养殖面积达8 391hm~2。同时提出了贵州发展水产养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代农业》2009,(21):45-45
一、症状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尤其在苏北沿海滩涂大面积养殖异育银鲫,养殖者经常遇到自己所养殖鱼类生长速度缓慢或不生长的问题。通过对养殖现场水 环境巾各项水质指标的检测.均符合养殖用水的标准:对养琐鱼体检测、镜检,  相似文献   

13.
水产养殖中水质的好坏,不仅影响鱼虾类的生产性能,还影响作为鱼虾类食物的铒料生物的组成和丰歉,在虾蟹池塘养殖中,养虾蟹关键在养水。本文分析了池塘虾蟹养殖中常见水质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向楠 《农家致富》2014,(16):20-20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龙江水产苗种有限公司的养殖户们通过转变养殖方式,由传统的一年一季只育蟹苗转变为现在一年两季既育蟹苗又养虾。这种改变,既发展了循环型水产养殖,又获得了较大的利润空间。“我们的蟹苗已于5月中旬销售结束。今年行情较好,每公斤蟹苗均价卖到360元左右,像我手上有720亩蟹塘,按每个蟹塘40公斤的亩产来算,蟹苗销售就过千万元。”总经理王义江高兴地说:“蟹苗销售过后,我们就开始准备养虾前的各项工作,包括预购虾苗和水处理。选择虾苗是一项关键性工作,我们选用一代虾苗,生长快,同时发病率低。今年我们共放养800万尾虾,按去年行情推测,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海原县水产技术人员在关桥乡利用草肥资源和有限的水体进行水产养殖,已成功总结出一套适合南部山区的水产养殖技术,亩产鱼量可达350~400kg,产值3500~4000元。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修建利用库区下游或河流中上游的滩涂或重盐碱地改造成4~10亩池塘,深度1.5m~2m,能自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黄颡鱼池塘高密度高产高效养殖技术,通过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大规格商品鱼池塘主养试验,分析比较其养殖密度与生长速度及生产投入与产出效益,结果表明:8到9月放养鱼种18万尾/hm2(规格200尾/斤),次年9-10月可产规格150-200g/尾大规格商品鱼;使用饲料蛋白质含量40%-42%,饵料系数1.4;主养品种黄颡鱼平均单产18750kg/hm2,产值51.795万元/hm2,利润18万元/hm2;养殖的黄颡鱼生长快、成活率高、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07,(6):9-9
江苏省金坛市老姜生态甲鱼养殖场,成立于1994年,目前自有基地占地面积65亩,年产甲鱼1.5~2万公斤,年产值100多万元,年纯收入50多万元。目前基地存塘甲鱼1万多公斤。基地采取温室育苗,模拟野生甲鱼的生态环境,人工精养,放养4年出售,以优质的生态甲鱼占领水产市场,批发价格平均每公斤100元,比普通养殖高出40多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2012,(6):20
今年春节,绍兴县齐贤镇水产养殖户胡海元过得特别开心,他通过采用混养、搭养等技术,养殖的黄颡鱼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河蟹、青虾和花鲢总产达到210公斤。平均亩产值达2.34万元,利润8000元。  相似文献   

19.
草鱼池塘集约化养殖模式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池塘主养草鱼不同搭配种类和比例的放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投喂相同的草鱼配合饲料。试验结果为1#塘生产草鱼9754kg,鲤鱼1500kg,异育银鲫492.5kg,鲢鱼、鳙鱼共1383kg,平均每666.7m~2鱼产量1312.95kg,利润4786.40元,饲料系数1.70,投入产出比为1:1.70。2#塘生产草鱼4482.2kg,鳙鱼1760kg,平均每666.7m~2鱼产量624.22kg,利润-55.02元,饲料系数1.24,投入产出比为1:0.98。试验表明:合理的养殖模式是池塘主养草鱼成功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聚焦数字     
《农业与技术》2014,(4):8-I0004
<正>产值超10亿近年来,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变过去单纯用滩涂上苗柱插养的方式为近海深水扎筏吊养,使大蚝生长周期比插养缩短一年。目前,钦南区的大蚝产品畅销广东、福建、港澳等地,年产量19.56万吨,创产值10.06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