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地表粗糙度与土壤风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
土壤风蚀度的综合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土壤风蚀方程(WEQ)的Chepil等认为,通过干燥筛分表层土壤样品就能确定任何土壤的风蚀度。此风蚀方程中所采用的数据基本取自于中部大平原。而其它地区应用此方程时仅是根据土壤质地来确定风蚀度。因此,为检验大平原以外地区土壤风蚀度,我们采集3000多个土样进行了筛分,并确定土壤风蚀度与土壤理化特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准东地区土壤风蚀现状及影响因子,通过实地采样,结合气象、土地利用数据、DEM、遥感影像,从气候因子、地形因子、土壤因子以及植被盖度4个方面进行分析,利用GIS平台结合WEQ经验模型对各因子叠加计算的土壤风蚀状况进行分级,并对各侵蚀等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土壤及植被盖度共同影响该区域的土壤风蚀状况。受各因子的影响,准东地区风蚀分级状况比较明显,侵蚀强度由南向北呈增强趋势,主要表现为重度侵蚀,占研究区面积的43.02%。该区域平均侵蚀模数为4 470.64t/(km2·a),风蚀量达9 969.53万t。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利用137 Cs示踪法推算的风蚀模数与模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137 Cs示踪法估算值间的平均相对误差7.78%,证明该模型在研究区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正>风蚀方程(WEQ)是近来美国使用的主要风蚀预测技术但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正开发一种新的风蚀预测系统(WEPS)。WEPS可估计每日由于风蚀引起的土壤流失,说明某农地风蚀产生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这种新的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可广泛使用已存的自然资源数据。系统的主要子程序将考虑气候、土壤、水文、耕作、作物、分解和侵蚀过程。  相似文献   

6.
风蚀     
  相似文献   

7.
8.
正在大规模农垦中的秦王一较强风蚀区。旱地改不地过程中完全清除了砂砾覆盖层的新垦区土壤抗蚀能力极差,土壤侵蚀机理与强度产生了本质性变化,90%左右的土壤物质有遭受负和参与大气的远程输送的潜在威胁,风的阵性波动和风热条件组合吻合于耕播过程构成较强的侵蚀力。  相似文献   

9.
黄淮海平原沙地风蚀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安  吴诗怡 《土壤学报》1996,33(2):183-191
本文研究了沙地风蚀的环境因素及风蚀造成的危害。实践结果表明,禹城沙河沙地经采用“水利调控,林草结合,生物覆盖和立体农业”等配套技术,可以固定沙面,降低风速,提高土壤抗风蚀强度,有效地防治风沙危害。  相似文献   

10.
<正>近50年来,侵蚀预报是水保工作者使用的一种有效手段。1940年A.W.Zingg求出了片蚀、细沟侵蚀与坡长、坡度的函数关系。方程式一发表,人们就认识到了侵蚀预报的意义。不久,Zingg的方程又加上了气候侵蚀力、作物及管理因子,并提出了允许土壤流失量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风洞实验来阐明有成行排列根的沙地表面砂化过程的特征及其对侵蚀率的影响。实验在一个横截面为 50cm× 4 0cm ,长 1 7m的室内风洞 (顺翼展方向的 )进行。准备了 6种砂样品 ,并放置在 6 0cm× 30cm的砂盘上。每种样品由细砂 (d <0 .84mm)和粗砂 (  相似文献   

12.
<正>土壤加速侵蚀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目前的问题在于向量——范围、侵蚀强度、侵蚀速率以及经济与环境的后果的可靠评价及其准确性。文献中的资料往往来自于勘察和调查以及根据大概的资料进行的推测。美国迪得逊计算出河流带入海洋中的泥沙量从有集中农业、牧业和其它活动前的100亿t增加到以后每年250亿~500亿t。杜得勒指出,由于土壤侵蚀以及其它因素影响,全世界现有农地退化速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葡萄种植区土壤风蚀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怀来县种植葡萄,入冬前须将葡萄枝埋入葡萄沟中以保证其越冬,春季又须将葡萄枝挖出来上架,如此反复导致了土壤严重侵蚀和土壤颗粒粗化,结果使土地生产力降低。据观测,风障在一定范围内削弱风势明显,怀来地区所建的风障应为西北向或北向;防雹网的减风效果显著,宜在怀来地区大力推广应用;玉米秸秆覆盖优于小麦秸秆覆盖,防治中应尽量采用玉米秸秆覆盖地表。  相似文献   

14.
风蚀引起大量植物营养的输移,导致土壤养分和土地生产力的变化。在加拿大Alberta南部建立了2个风蚀预测系统(WEPS)模型的试验区。从 29次风蚀事件中,选取了 400多个风积物样品。通过对风积物中营养物含量与相邻原始表土中营养物含量的比较及作物产量的监测,发现在试验1区,25 cm高处风积物中全氮的平均富集率(风积物中养分、有机质与侵蚀表土中养分、有机质的比值)为1.11,有机碳平均富集率为1.02;试验Ⅱ区,全氮平均富集率为1.08,有机碳为1.05。土地生产力的变化通过春小麦的产量反映出来,随着风蚀的加强,春小麦的产量呈线性下降趋势。结果表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蚀,以确保加拿大半干旱草原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正> 在美国,土壤风蚀仍很严重。虽然不象美国中南部曾经出现过的尘暴(Dust Bowl)天气那样,但目前有些地区不仅仅是天空浑浊,更严重的是几厘米的地表土被风吹走了。 并不是旷野阻止了再一次尘暴的发生,而是由于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研究推广的新的水土保持措施起了作用。 风仍然被认为是侵蚀作物地的一个外营力。1986年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以西的大平原风灾土地面积达340万ha,相当于美国中南部曾经出现过的尘暴受  相似文献   

17.
基于风蚀模型的河北省土壤风蚀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对河北省空间范围开展土壤风蚀风险评价研究,以期为研究区基于土壤风蚀的土地退化和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第一次全国水力普查中推荐的风蚀模型,对研究区2009年的土壤风蚀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河北省土壤微度侵蚀面积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河北省总面积的65.36%,主要分布在河北平原、太行山地和冀北山地;其次为轻度侵蚀,约占河北省总面积的12.46%,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和冀西北间山盆地;中强度侵蚀的风蚀面积最小,合计不足河北省总面积的0.1%,主要为分布在研究区北部的沙地类型;极强侵蚀和剧烈侵蚀没有分布。[结论]河北省土壤风蚀强度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干燥,风速大,植被覆盖度低的冀西北地区风蚀强度最大,湿润、风速小、植被覆盖度高的冀东北地区风蚀强度最小,南部平原和太行山区风蚀强度中等。  相似文献   

18.
植被去除对侵蚀环境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良    鲍凯强  王梦莹    郑柯    邱莉萍  魏孝荣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5):131-136
为探究侵蚀环境下植被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机制,在陕北黄土高原选择了3个小流域,在坡面和与之对应的沉积区布设2年的植被去除试验,分析了植被去除后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侵蚀—沉积作用显著影响土壤养分的分布,沉积区0—60 cm土层硝态氮、铵态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侵蚀区高75.3%,25.1%,11.8%和27.0%。(2)植被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形差异。植被去除2年后,0—1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在侵蚀区降低了1.75 g/kg,0.97 mg/kg,35.85 mg/kg,在沉积区降低了7.61 g/kg,1.47 mg/kg,90.74 mg/kg,硝态氮含量在侵蚀区增加了0.60 mg/kg,在沉积区降低了2.33 mg/kg。(3)植被去除后,沉积区土壤各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侵蚀区这种相互关系较弱。这些结果表明:植被去除对沉积区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的影响较大,对侵蚀区硝态氮、铵态氮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加强了对侵蚀—沉积过程中土壤—植被相互作用的认识,为水土流失区土壤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室风洞研究确定土壤流失、风速与植物茎秆数量、高度及直径的关系.用木钉模拟直立的植被.木钉突出土表,置于风洞中测试用的移动木槽中.试验用木钉直径为3mm或7mm,高为50、150或250mm,数量为每平方米20到400根不等.比较有“植被”的土壤流失与裸地的土壤流失.调节临界状态(Ut)下的自然流速(Uh)及采用木钉密度(N)、直径(D)和高度(H),其方程SL=-3.396+298(Uh+Ut)/√(NDH)就能解释变异为82%的土壤流失(SL).结果指出,即使是稀疏的直立植被也能显著减少土壤流失.  相似文献   

20.
以河北坝上地区作为典型研究区,采用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农田与邻近天然草地土壤性质之间的差异,研究了农田土壤细颗粒物的损失特征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风蚀较轻的天然草地相比,农田土壤中黏粒含量下降30%,粉砂含量下降14%;土壤细粒物质的损失粒径集中在0~40μm,其中1.8~24.0μm的细颗粒损失最为严重。由于土壤细颗粒物的损失,土壤砂粒含量相对增加7%,砾石含量相对增加75%,土壤平均粒径增大16%,农田土壤出现明显的粗化、沙化趋势。同时,农田土壤随着养分含量较高的细颗粒损失而变得贫瘠,表现为有机质含量减少29%,全氮含量减少24%,土壤C/N比明显下降,土壤肥力显著降低。土壤细颗粒物的损失对土壤的可风蚀性颗粒含量无明显影响,土壤风蚀可蚀性的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