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枣村生产中,有大量结果树是放任生长,从未进行整形修剪。因此,成龄结果枣树多是乱头形,层次不清,通风透光不良,树势表弱,结果与营养生长失调,枣头(发有枝)多年单轴延伸,造成分枝少、结构差,结果面积小,影响了枣树的寿命,产量和质量。为使枣树由衰变壮、恢复树势,提高产量、质量,现对枣树的更新复壮修剪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从枣树萌芽开始到新梢停止生长期间所进行的修剪,统称为夏季修剪;从落叶后至翌春萌芽前所进行的修剪为冬季修剪。目前,人们多重视对枣树的冬剪而忽视夏剪。其实,夏季修剪枣树,可控制枣头的生长发育,减少养分消耗,复壮树势,扩大结果面积,决不亚于冬剪效果。  相似文献   

3.
夏季怎样修剪枣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枣树萌芽开始到新梢停止生长期间所进行的修剪,统称为夏季修剪;从落叶后至翌春萌芽前所进行的修剪为冬季修剪。目前,人们多重视对枣树的冬剪而忽视夏剪。其实,夏季修剪枣树,可控制枣头的生长发育,减少养分消耗,复壮树势,扩大结果面积,决不亚于冬剪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 关于栗树的修剪,在产区历来流传着两种方法,一种是清膛修剪法,一种是实膛修剪法。经过多年的对比观察和生产实践的考验,实膛修剪比清膛修剪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一般可增产一倍以上。遵化县营坊公社河东大队现有栗树17,000株,其中成龄栗树1,300株,自1973年推广实膛修剪以来,产量逐年上升,1973年产栗13,000斤,1976年20,000斤,1978年达到25,000斤。建明公社接官厅大队有结果栗树3,000株,采用实膛修剪以后,产量由1973  相似文献   

5.
<正> 献县高官公社郝高官大队共有枣林360亩(枣粮间作),8,790株(其中结果树7,645株)。1970年以前,由于管理粗放,一般年产鲜枣8—9万斤,平均亩产259斤,株产仅11.8斤。为扭转这一局面,1971年以来,我们在该队通过搞样板田试验,采取施“三肥”(秋施基肥、花期喷肥、幼果期追肥)、浇“三水”(催芽水、助花水、催果水)、合理修剪和适时开甲等技术措施取得了丰产的良好效果(190株50年生大树,平均亩产鲜枣2354.6斤),并加以推广,从而使该大队的金丝小枣产量连年上升、趋于稳产(见表1),到1980年小枣总产量达到31万斤,为1970年的3.4倍。其措施是:  相似文献   

6.
柿树是太行山区主要栽培果树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果实营养丰富,具有多种用途,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果品。但长期以来,栽培管理粗放,从不修剪.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低而不稳。河北省磁县林业局为提高柿树产量,对当地主栽品种——满天红柿树,进行修剪试验,具体技术如下:一、修剪方法试验地点在磁县西部山区贾壁公社上庄大队,是柿子重点产地,共有柿树3932株。  相似文献   

7.
枣树是我县的一大干果,现有结果枣树80万株,人均7株。但是产量却很低,年总产140万至200万斤,平均株产2斤。为了探讨枣树增产的有效措施,于1980年在长泞公社南合流大队,进行了枣树增产技术措施的研究。南合流大队位于黄土丘陵区,全大队254户,1002口人,耕地2280亩,结果枣树12000株,主栽品种是榆次芽枣,树龄30至50年。1966年是最高产年,红枣总产24万斤,1979年是最低产年,总产只有1万斤,平均株产不足1斤。这里枣树产量低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8.
通过缩剪骨干枝、疏截结果枝组、选留新生枣头等修剪技术 ,复壮金丝小枣树势 ,恢复其产量 ,对金丝小枣的生产管理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千年古枣林树势极度衰弱,结果能力很差。利用更新复壮技术,即先更新树根、后更新树冠,通过断根、施肥、重剪、摘心、扶头等综合措施,使千年古枣树焕发青春,既达到了更新复壮、恢复产量的作用,又使古迹得到保护、利用和开发。  相似文献   

10.
杨梅(Myrica rubra)老树树势衰弱,影响果实产量与品质,增大采摘安全隐患。采取复壮修剪、高接换种、移株降密和补植,辅以土壤与肥料管理等配套措施,利于恢复树势,提高结果性能,经济效益显著。据估算,杨梅老树经更新复壮后,增加收入平均3万元/hm~2。  相似文献   

11.
花椒树的整形修剪技术花椒是我国分布很广的木本香料、油料树种,涉县又是花椒主要生产县之一,不但产量高,而且品质好,有涉县花椒“十里香”的美称。近年来,大力推广以花椒修剪为主的综合管理技术,树势达到了复壮,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将花椒树的整形修剪技术介绍如...  相似文献   

12.
交城县林科所开展的“骏枣老树更新复壮技术研究”,经过几年的试验,增产效果明显。初步掌握了老枣树更新后隐芽萌发和枣头枝生育的规律,提出了根据树龄、树势,分别采用轻、中、重更新方法,为改变老枣树低产面貌提供了经验。从试验中观察到,枣树结实力以3—6年生枣股最强,比10年生以上的高3—4倍。并对更新后植株生育规律,产量的构成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要提高老枣树产量,首先要提高3—6年生枣股比例。具体更新标准是:当树体内10年生枣股占枣股量35—40%左右、树龄在50—100年生的枣树,宜采用轻更新;树体内10年生枣股占枣  相似文献   

13.
<正> 板栗具有强枝结果的习性,而一般树的强枝都在树冠外围,因此形成外围结果。幼树结果枝少,产量低;成年树随着分枝增加,枝条越来越细,失去结果能力,这是板栗树低产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促进板栗外围长出强枝,北京地区以前多采用清膛修剪,结果更促使结果部位外移。为了达到立体结果、高产稳产的目的,三年来,我们在密云县高岭公社栗榛寨大队以13-16年生(嫁接后5-7年)的栗树为材料,在冬季采用促进板栗内膛结果的小更新修剪法并结合改接良种及其它管理措施,1982年该大队板栗产量达47,200斤(1979年仅7,024斤),获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现我省枣树栽培面积已达109余万亩,每年鲜果达0.9亿kg,是我省果树生产的一大优势。为了探讨枣树间作气象效益,我们1981年到1983年5月间在河南省中牟县八岗公社湛庄大队和谢庄公社前王大队的枣农间作网内进行了三年季节性小气候观测。现将所得资料分析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枣树开花量大,但座果率很低,一般仅占花量的千分之六左右,老枣树的座果率更低,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提高座果率的试验,收到良好效果。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方法: 一、花期喷植物激素。早花期由于干热风害严重,造成大量焦花,降低了座果率,于盛花初期,喷洒植物激素,如“九二○”,可大大提高座果率。喷洒激素的座果率相当于不喷激素的3—4倍,且结出的果肥大味美。 二、修枝。修剪可调整树势,有利于枣树通风透光,增加座果部位。枣树修剪主要采取截缩为主的复壮修剪方法,做到疏通过密枝,去掉交叉枝,剪去下垂枝,压缩过高枝。壮树轻回缩,弱树重回缩,老树适当去  相似文献   

16.
枣树落花落果严重,特别是花期如遇阴雨连绵,座果率极低,致使红枣产量很不稳定。为了尽快解决这一生产问题,提高红枣质量和产量,我们在省内外各地试验的基础上,于1981年6月13—14日(即枣树盛花期)分别在太谷县北洗公社南洗大队和井神大队,对两千多株郎枣、壶瓶枣树进行了大面积喷洒30ppm 硼酸和硼尿混合液(30ppm 硼酸加0.4%尿素)试验。喷洒后于6月17—21日连降4天小到中雨,于9月14—17日,在交城林科所技术人员的协助下调查了产量,其结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17.
一、低产老枣树的更新改造技术 1.更新复壮 枣树的更新复壮是通过修剪、清除衰老的枣头枝、结果枝和骨干枝的顶部枝梢,减少树上部分的生长点,刺激骨干枝中下部的隐芽萌发健壮枣头枝,培养新的结果枝.一般分为重度短截、中度短截、轻度短截.修剪时间为枣树落叶后至发芽前,夏季适当抹芽和摘心,即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05-2007年对因白蚁为害、生长衰老和管理粗放而造成产量下降的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古树分别采取整枝修剪、白蚁防治、培土及施肥等复壮措施.结果表明,各处理香榧古树枝叶性状、结果性能、株产量均有明显提高,与对照古树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新梢数量、粗度,叶片长度和宽度以及鲜质量和干物质质量的增加,树势旺盛,复壮处理单株香榧果实产量均增长1倍或1倍以上,而对照单株产量则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19.
我们北社大队林业队,遵照毛主席“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伟大教导,在各级党委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宋来喜同志的率领下,以路线斗争为纲,以革命大批判为动力、大胆试验,不怕嘲笑,不怕讽刺、不怕失败,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初步摸索到了枣树的修剪和柿、果树带根扦插的方法,提高了枣树的产量,减少了柿、果树嫁接的繁琐工序,现将做法介绍如下:一、枣树的修剪:随着枣树的发展,出现了枣树产量不高的新问题。群众说:“小宝变大宝,酸枣接大枣,满院枣树吃不上枣,小宝大宝差多少?”群众的话是尖锐的批评、击中了要害,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枣树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  相似文献   

20.
柿树自古多放任栽培,不行修剪。实践证明,它一旦修剪则效果显著。当年生长健壮,叶大而厚,果个整齐,二三年后产量激速上升。其主要措施是: 一、适当重剪,复壮树势幼树和初果树根冠比大,随树龄的进一步增大其比值降低,根系吸收力相对减弱,不能满足地上部所需,出现供不应求的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