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兼抗棉花新品种陕619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抗棉花新品种陕6192李胄,王庭佐,刘友良,刘党培陕西省棉花所713800陕6192是陕西省棉花研究所从感病对照河南69中,在人工枯黄萎混生病圃多年连续系统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于1995年1月3日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特征特性1...  相似文献   

2.
中棉所60在陕西省关中植棉区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棉所60于2009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棉2009002号),2012年通过天津引种认定(津准引棉2011002);201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陕审棉2013001号),系当年陕西省审定的唯一棉花新品种。该品种在陕西省区试及试种示范中的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3.
陕早2786是陕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早熟、抗病、优质的辽棉7号为母本,以早熟、丰产的陕274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在枯黄萎混生病圃中连续筛选而育成的新品种1990年12月29日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4.
陕2234是陕西省棉花研究所以(陕5655×SP21)为母本,早756-57为父本,采用阶梯式杂交,在枯、黄萎混生病圃连续选择培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1999年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5~1997年陕西省中熟棉品种区试中,陕2234平均皮棉产量10245kg·hm-2,较对照中棉所19增产133%,居参试品种首位。1997~1998年,陕2234在陕西大荔,临渭、泾阳等重点植棉县进行了多点次生产试验,平均皮棉产量14175kg·hm-2,各点次均比对照中棉所19增…  相似文献   

5.
陕 40 80系陕西省棉花研究所用冀 2 32做母本、中 1 64做父本杂交 ,在枯黄萎病混生病圃连续种植 ,露地直播与地膜覆盖 ,水、旱地交替选择而成。 2 0 0 0年 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  1 998~ 1 999年参加陕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 8点次平均霜前皮棉产量每公顷1 32 0 kg,对照中棉所 1 9为 949.5kg,比中棉所 1 9增产 39.0 %。 1 999年生产试验 4点次平均 ,霜前皮棉每公顷 1 650 kg,中棉所 1 9为 1 354.5kg,比对照中棉所 1 9增产 2 1 .8%。2 纤维品质 纤维色泽洁白 ,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 …  相似文献   

6.
棉花新品种陕236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育过程陕2365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棉花研究所1998年在大荔县陕棉4080原种繁殖示范田发现自然变异株。该变异株抗黄萎病,果枝较硬,叶色绿,蕾铃脱落少,随即收获,于1999年在枯、黄萎病圃鉴定抗病性,选高抗黄萎单株。2000年在高水肥地膜覆盖条件下鉴定其丰产性与品质,2002年参加陕西省区试。2005年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特征特性陕2365全生育期138天,为中早熟品种。植株中等偏高较松散,株高90~110cm,茎秆较韧。第一果枝着生节位较低、果枝上仰、夹角大、植株塔形。叶片中等大小,缺痕深,叶色绿。铃重5.1g,衣分39.6%,种子…  相似文献   

7.
西农棉35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高产稳产棉花新品种,2009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抗枯、黄萎病,丰产潜力大,适应性广,在黄河流域棉区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优势以及良好的生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小麦新品种长武521是陕西省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的旱地小麦品种,2001年育成,2008年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原名长武521-7,审定正式定名长武521),审定证书编号:陕审麦2008010.  相似文献   

9.
陕单008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用自选系H145×H368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2012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45次品种审定会议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2012010),适宜陕西关中灌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0.
陕稻10号是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陕农3A与恢复系陕恢335配组育成的早熟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2020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新玉13是汉中市瑞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自育自交系B9901作母本、RY-01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单交种,2008—2009年参加陕西省陕南生态春播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陕西省陕南生态春播玉米品种生产试验。2010年4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陕审玉2010013号。  相似文献   

12.
高翔  董剑 《麦类作物学报》2006,26(5):F0002-F0002
陕715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最新育成的高产、优质、综合抗病性好的小麦新品种,于2005年8月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正>中棉所60(sGK中156)于2009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09002号),2012年通过天津引种认定(津准引棉2011002),201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棉2013001号),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4001)。1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生育期118.9d。  相似文献   

14.
李胄  唐保善 《中国棉花》2012,39(7):36-36
西北农大棉5392于2011年4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号:陕审棉2011001。1特征特性该品种子叶较小,前期主茎真叶叶片较大,叶色深绿,第一果枝节位6节,植株近筒形,株高约100cm,茎秆硬,抗倒伏,中后期不早衰;铃卵圆形,  相似文献   

15.
引进我国长江流域甘蓝型半冬性双低品种(系),在陕西关中生态条件下连续多年进行适应性选择,选育出适宜关中的双低自交系;用这类自交系与不育株测交和回交,育成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5%以上的不育系212A、218A、159A等。用多亲本复合杂交改良的单、双低恢复系116C、1102C与不育系测交,育成了陕油6号、陕油8号等品种。2000年陕油6号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陕油8号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秦棉1号是咸阳市农科所1977年在本所棉花枯黄萎病圃中,从美棉SR—1中筛选抗病单株,1979年选系,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原系号6083。1987年元月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定名为秦棉1号。该品种优质、丰产、兼抗枯黄萎病,并  相似文献   

17.
杂交稻新品种陕农优206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农优206是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陕农1A为母本、陕恢206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三系籼型杂交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倒、生育期短等特点。2017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陕审稻2017007号)。根据陕农优206在陕南地区亲本特征特性及多年制种试验,对陕农优206高产制种技术进行总结,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高淀粉型玉米新品种秦龙998(HD08—4)是陕西秦龙绿色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玉米新品种,2012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2012001。  相似文献   

19.
盐棉2号(原81—14)系四川省盐亭县棉花研究所与县棉协从(陕401×常杂1号)F_1×常杂1号后代中育成的棉花新品种。1989年通过省区试及省生产试验。1990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产量。1987~1988年参加省品种区试名列第一位,平均亩产皮棉99.76公斤与64.95公斤,分别比对照川73—27增产4.01%与9.82%,经统计分析达极显著水平。1989  相似文献   

20.
玉米新品种天丞288,是陕西天丞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高产、广适、抗病、抗逆性强为育种目标,用自育自交系TC020与TC019杂交选育而成。2009年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天丞288(参试代号新丰1号,审定编号:陕审玉200902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