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2~8细胞期鼠胚细胞为供体核,选用注射hCG后15h、17h的兔卵母细胞为受体胞质,施加1.6 kv/cm、160、两次脉冲的电场条件,间隔20min,融合液为含Ca、Mg的0.3mol/L甘露醇,适于鼠、兔种间EOBC的融合激活。小鼠2—细胞、4—细胞期胚细胞与兔去核卵母细胞融合率高于8—细胞期胚细胞,分别为83%、80%及62.5%,桑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体细胞共同培养系统和Taurine能显著提高鼠、兔核质杂交胚的体外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2.
小鼠不同卵龄卵母胞细纺锤体位置及对去核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小鼠不同卵龄卵母细胞纺锤体位置与去核效率之间的关系。用Spindle-View观察小鼠不同卵龄卵母细胞纺锤体位置,然后对其进行去核操作。观察发现卵龄10,12h的纺锤体处于I,II,III区的比率分别为95%,3%,2%;33%,33%,23%。两组进行盲吸去核,去核率分别为90%和22%。在Spindle-View下去核卵龄10h的卵母细胞去核率为95%,其中有56%(n=59)的卵母细胞去不到1/6的卵胞质就可去核,而卵龄12h的卵母细胞去核率为87%,其中有76%(n=85)的卵母细胞吸去1/3的卵胞质才可去核。小鼠卵母细胞不同卵龄对纺锤体位置和核移植程序中去核效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波尔山羊胚胎克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波尔山羊早期胚胎卵裂球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比较受体卵母细胞来源以及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的卵裂球对核移植重构胚的融合率的影响,研究Vero细胞对重构胚体外发育的影响,检测重构胚发育成为个体的能力。结果表明:以体内成熟和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做核移植受体,重组卵的融合率分别为85.7%和88.7%,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来源于8,16,32细胞阶段的卵裂球做核供体,重组卵的融合率分别为91.6%,86%,89.2%,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融合后的重构胚与Vero细胞单层共培养,卵裂率65.5%和桑椹胚率32.7%均高于单纯TCM199培养的53.1%和10.6%(P<0.05);移植18枚融合后的重构胚于2只受体山羊输卵管,结果未获得妊娠;移植经体内培养得到的3枚桑椹胚于受体山羊子宫内,获得妊娠1只,总体的妊娠率为33%(1/3),怀孕的受体羊维持妊娠到期,产下1只母羔,初生重3.45 kg,一周岁时体重达到42.5 kg。通过自然交配产下一对波尔山羊羔。  相似文献   

4.
山羊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去核时间及方法对去核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不同时间,进行荧光(Hochest 33342)染色,一是确定极体和细胞核染色体的位置关系,二是分别采用盲吸法和荧光指导法去核,观察去核率.结果表明:在体外成熟培养18,20,22,24 h,A类卵母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72.7%,43.7%,27.5%,16.7%,B类卵母细胞分别为9.1%,3...  相似文献   

5.
随着同种动物克隆后代的不断降生,人们又开始尝试异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用兔的卵母细胞作为核受体进行牛的体细胞核移植,研究表明,颗粒细胞作为供核体与兔去核卵母细胞的融合率(60.5%,57.9%)稍高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融合率(52.2%,48.4%),但两者间差异并不显著。颗粒细胞与皮肤成纤维细胞均采用饥饿培养和接触抑制培养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诱导处理,融合卵在电激活后能够卵裂并发育的情况差异显著(72.6%对51.4%;70.4%对52.2%)。有少数重构胚发育至囊胚,证明在哺乳动物异种重构胚早期发育中,异种细胞核与细胞质间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探讨了绵羊卵母细胞成熟以及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的相应影响因素,以期优化绵羊ICSI的操作技术和体外成熟体系。本研究分别设定三组卵母细胞成熟时间(19~21h,23~25h, 28~30h),同时比较“6”, “12”点和“7”, “11”点注射位置对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后胚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绵羊卵母细胞在成熟23~25h之间进行单精子注射后,其囊胚率显著高于19~21h和28~30h(6.30±0.59%vs 4.05±0.63%,3.59±0.29),研究注射位置对胚胎发育影响时研究结果显示,在“6”, “12”点注射后其胚胎的卵裂率(54.17±3.24 vs 46.40±3.22%)和囊胚率(5.88±0.30 vs 2.77±0.15)均明显高于“7”, “11”点。因此,实验表明,应尽量使用成熟23~25h的绵羊卵母细胞进行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同时注射时应选择“6”, “12”点的位置,从而利于胚胎的后期发育。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牛体细胞核移植过程的去核方法、融合条件等对重构胚发育的影响,旨在探索一种简化的核移植操作程序.结果表明,添加FSH,LH,最高成熟率为81.7%.在电压为2.6 kV/cm时,融合率为93.96%.激活后重构胚在压制的WOW内进行培养,采用半卵法去核的卵裂率和8-细胞发育率分别为61.2%和3.27%,盲切法去核的卵裂率和8-细胞发育率分别是 70.8%和7.56%.  相似文献   

8.
为摸索牛体细胞核移植最优的联合激活方法,利用体外成熟22~24h的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质,牛耳部成纤维细胞作为供体细胞,注射到透明带间隙。在电融合参数为电场强度25N/C,脉冲宽度10μs,2次脉冲的融合条件下,对不同联合化学激活方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电融合参数不变的条件下,6-DMAP+CB的激活方式,融合率最高但差异不显著,后期发育的卵裂率(74.1%)和囊胚率(27.8%)也最高。笔者初步得到了较适合牛体细胞核移植的联合激活方法,为今后牛的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发育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冬小麦幼胚一步苗移栽于夏季大田加代,本试验以‘济麦20’、‘烟优361’、‘泰农18’、‘中优9507’以及(‘济麦20’ב烟优361’)F1的幼胚为材料,分别选用11~13天、14~16天和17~19天3种胚龄的幼胚接种在MB、A和B三种培养基上,经离体培养一步成苗。研究结果表明,在9种接种试验处理中,11~13天接种于A培养基上出苗率最高,平均出苗率为98.30%,14~16天幼胚接种于MB培养基上,获得较高的出苗率(平均95.80%),17~19天幼胚接种于B培养基上,出苗率最高,平均出苗率为95.20%;17~19天幼胚接种于MB培养基上,出苗率最低(平均16.20%)。14~16天幼胚接种于MB培养基上,不仅出苗率较高,而且胚苗根较长,侧根较多,表明14~16天幼胚适宜接种于MB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绵羊卵母细胞OPS玻璃化冷冻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绵羊卵母细胞不同发育阶段对OPS玻璃化冷冻效果的影响,同时比较了程序化冷冻与OPS玻璃化冷冻的效果。结果显示:成熟培养0h(GV期)、16h、24h、26h的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解冻后形态正常数差异不显著()P<0.05),培养24h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后,分裂卵数、囊胚发育数与培养0h、16h、26h试验组差异显著(38.3%VS13.3%、26.7%、28.3%;11.7%VS0%、5.0%、8.3%,P<0.05),而培养16h、26h两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程序化冷冻方法(参考胚胎程序化冷冻)、OPS玻璃化冷冻与不冷冻三组试验在形态正常数、分裂卵数和囊胚发育数上差异都极显著(20.0%VS54.1%、100%;6.7%VS37.5%、78.3%;0%VS11.4%、23.3%,P<0.01)。  相似文献   

11.
山羊卵泡卵母细胞的采集及体外成熟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取高质量的卵泡卵母细胞,提高山羊体外胚胎生产的效率,采用切剖法与抽吸法采集卵泡卵母细胞,并对获得的可用卵母细胞进行了体外成熟培养。结果表明,切剖法能够获得较多的可用卵母细胞,可以明显增加用于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数;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与卵泡直径密切相关,大卵泡与中卵泡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明显高于(P<0.05)小卵泡;山羊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液中FCS的添加比例以10% ~ 15%为益。在一定范围内,提高FCS的浓度,并不能提高卵母细胞的成熟率。  相似文献   

12.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photoperiod treatment and gibberellic acid concentration (0, 0.1 or 1.0 mg/l) on direct conversion of microspore-derived embryos (MDEs) to plantlets of winter oilseed rape was investigated. Physiologically mature, 21-day-old MDEs were transferred to a solid B5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gibberellic acid, and cultured at 24 °C, 4 °C or 1 °C for 14 days, and then at 24 °C for the next 21 days. Low temperature was linked with short photoperiod (8 h light/16 h dark), and high temperature was linked with long photoperiod (16 h light/8 h dark). The highest embryo conversion rate was at 1 °C with over 70%, compared to<20% at 4 °C.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confirm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photoperiod treatment. By contrast, gibberellic acid concentratio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stimulation of shoot development from apical meristems of MDEs. Roots developed from apical root meristems of MDEs very easily. The best obtained conversion rate of MDEs induced with cold treatment at1 °C for 14 days was 86.5%. Observations on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MDEs showed clear differences in reaction at various temperature/photoperiod treatment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3.
华南地区主要蔬菜氮肥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解决华南地区蔬菜高效生产问题,以华南地区主要蔬菜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试验方法对主要蔬菜的氮肥肥料利用率进行了研究。总结近年来在华南地区蔬菜生产区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分析目前蔬菜生产条件下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生理效率以及肥料和地力对蔬菜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叶菜氮肥偏生产力为173.1 kg/kg,农学效率为38.3 kg/kg,表观利用率为18.4%,生理利用率为291.5 kg/kg,肥料贡献率为38.6%,地力贡献率为61.4%;瓜类蔬菜氮肥偏生产力为145.5 kg/kg,农学效率为55.6 kg/kg,表观利用率为19.7%,生理利用率为315.3 kg/kg,肥料贡献率为36.6%,地力贡献率为63.4%;豆角氮肥偏生产力为204.5 kg/kg,农学效率为42.4 kg/kg,表观利用率为19.6%,生理利用率为228.4 kg/kg,肥料利用率为20.6%,地力贡献率为79.5%。从肥料利用率分布频率可以看出,叶菜氮肥表观利用率小于10%的试验样本有40 个,占总数34%,处于10%~20%的样本有43个,占总数36%,处于20%~30%的试验样本有19 个,占总数16%,大于30%的试验样本有16 个,占总数14%;瓜类蔬菜氮肥利用率小于10%的样本有48 个,占总数31%,处于10%~20%的样本有51 个,占总数33%,处于20%~30%的样本有32 个,占总数21%,大于30%的试验样本有25 个,占总数15%;豆类蔬菜氮肥利用率小于10%的试验样本有54 个,占总数39%,处于10%~20%的样本有36 个,占总数26%,处于20%~30%的样本有23 个,占总数17%,大于30%的试验样本有26 个,占总数18%。氮肥利用率小于30%的试验样本占总样本的80%以上,表明在目前蔬菜生产条件下各类蔬菜的氮肥利用率较低。生产上需同时解决蔬菜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山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比较了在卵母细胞成熟液中添加相同浓度(10ng/ml)的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EGF IGF后,不同生长因子对卵母细胞体外发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EGF后,其卵母细胞的成熟率(70.9%)与对照组(67.3%)相比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在成熟培养液中分别添加IGF、EGF IGF,其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分别为80.0%,82.4%,显著高于对照组卵母细胞的成熟率(67.3%)。2.比较了不同季节采集的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的情况。结果发现,12月份到来年的1月份,采集的卵母细胞,其体外成熟率最高,为81.0%;11月份采集的卵母细胞,其体外成熟率次之,为74.1%;3—5月份和9—10月份采集的卵母细胞,其体外成熟率为66.0%、69.6%;6—7月初采集的卵母细胞,其体外成熟率最差,为54.7%。3.比较了OM液pH值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当OM培养液的pH值为7.2和6.8 ̄7.0时,卵母细胞成熟率的为66.2%和61.0%,显著高于pH≥7.5时的成熟率(50.9%,P<0.05)。  相似文献   

15.
摘要 鱼类胚胎冷冻保存经过多年研究,尽管有所突破,但目前仍未达到应用水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鱼类胚胎体积大、卵膜通透性差等特点,导致传统的平衡法,无法使抗冻剂足够、有效的进入胚胎内部起到保护胚胎的作用。而在鱼类胚胎冷冻保存中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可直接将抗冻剂注射到鱼类胚胎卵黄囊内,这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普通平衡法的不足,提高抗冻剂对胚胎的保护程度。本研究主要对抗冻剂的选择、抗冻剂对牙鲆胚胎的注射剂量、注射浓度、以及注射后牙鲆胚胎的冷敏感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牙鲆胚胎较适宜的显微注射剂量为750pl。2、几种抗冻剂注射牙鲆胚胎后的毒性大小相对排列为PVP>蔗糖,DMSO > MeOH > PG,其中注射PG获得的胚胎成活率和孵化率最高,注射PVP获得的胚胎成活率和孵化率最低,而PG与MeOH组成混合抗冻剂PM毒性更低获得的胚胎成活率和孵化率更高。而任何一种抗冻剂均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毒性随之增加。3、另外,在冷敏感实验中,显微注射6M的PM的胚胎胚胎,应用程序化法处理,以2℃/min的速率降至-20℃,平衡10min后解冻处理,发现注射PM的胚胎低温处理后成活率为25.07±1.57%,而6M的PM五步平衡法同步处理的对照组胚胎成活率为20.88±2.84%,说明显微注射的胚胎冷敏感性一定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