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叶是蚕的饲料,是生产茧丝的物质基础.桑叶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蚕茧的产量、蚕造的稳定及茧质的优劣.因此,要取得蚕茧高产优质,必须首先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目前我国主要蚕区桑树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差异较大.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地区,种植密植桑,亩产叶高达8000~10000斤,大面积平均产量在3000斤左右,是我国桑园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一个地区,主要种植广东荆桑,叶片小、叶肉薄,质量较差,收获工效低;江浙桑树品种是湖桑和火桑两大类,叶质较好,但种植形式多为大树桑,亩产叶平均1500~2000斤;我区是个新区,主要利用河滩地、山坡地种植钦洲荆桑为主,亩产可达5000~6000斤,有些高产户亩产可达8000斤以上,但大面积平均产量只有1000斤左右.根据1983年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位于北纬43~53°,东径121~135°,是我国的最北部省份,属于寒温带干旱气候.本省幅员辽阔,南北相差10个纬度,无霜期短,气候严寒,栽植引进省外大叶型丰产优良桑树品种往往冻害严重甚至全部死亡.本省北部桑蚕生产多采用抗寒的实生桑树养蚕,由于实生桑树叶片小,产叶量低,限制着本省桑蚕业的发展.通过长时间对省内野生桑树资源实地考察,并搜集了30个优良野生桑树类型,通过一系列比较鉴定,选育出适应高寒地区极抗寒的桑树新类型"依兰16号",确认是高寒地区极抗寒桑树新类型.  相似文献   

3.
我队共有二百六十一人,一百一十个劳动力,水田一百六十五亩,分散在三个山岗五条冲,是一个人多、田少、土瘦、田地分散易旱的地方,过去是一个有名的穷队。一九七○年春我们利用荒芜的河滩地种上桑树九亩五分,同年六月开始养蚕。几年来,桑蚕生产不断发展。七四年养蚕五十七张,产茧二干五百三十七斤七两,收入现金二干九百六十一元七角五分,得奖售化肥近四千斤,平均亩桑产茧二百六十七斤一两,比七三年提高37%,亩桑产值三百一十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中期射洪县蚕桑生产始终在四、五万担左右徘徊,有些年份还有滑坡的趋势,当时全县虽拥有桑树8400多万株,但都是分散栽植的四边桑,粗放经营,管理不善,产叶量低,保存投产数差,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生产潜力。我县洋溪镇涪江村蚕桑生产搞得很好,该村位于涪江沿岸,纯属坝区,现有农户156户,552人,耕地307亩,人平0.556亩,1981年遭洪水淹没,损失严重。为了生产自救,他们大抓栽桑养蚕,至1990年全村已拥有桑树19.4万株,其中开垦河滩地、利用部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利用桑蚕生产副产物,促进桑蚕生产,降低桑园施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增加蚕农收入,同时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分别用天蚕优地有机无机复混肥和普通桑树专用复混肥在桑树上试验,调查天蚕优地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桑树上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与普通桑树专用复混肥相比,利用天蚕优地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桑树在枝条总长度上差异显著,在100片叶重指标上差异极显著,而每株枝条数、100 cm枝条叶片数和枝条总叶片数差异不显著。利用天蚕优地有机无机复混肥种植的桑树全年每667 m~2产叶量比普通桑树专业复混肥2 801.82 kg的产叶量增产930.69 kg;增幅为33.2%,显示天蚕优地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桑树上的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地埂栽桑是我县发展蚕桑生产中桑树栽培的主要形式,它对提高土地利用率、经济利用农田中的肥水和妥善解决粮桑争地的矛盾实现粮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78年底全县地埂桑达到了2000万株,蚕桑总产165万斤占全省蚕茧总产的一半以上,总收入达2,398,404元。地埂栽桑有很大优点,但也要采取合理管树技术措施,才能提高桑叶产量,增加蚕茧收入。下面综合我们的实践,谈一谈地埂桑树的管理技术与办法: 一、地埂桑树树型长势的要求与设想 1.首先要考虑到树冠大小均匀,树势强,生长旺,产叶量高。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发展我省蚕桑生产,桑地应以不占用粮田为原则。充分利用河滩地、五边地、丘陵山坡地、沟边、堤边或零星隙地种桑是发展蚕桑生产的正确方向。我省丘陵山坡地分布广、面积大。用以栽桑潜力很大。一般说来,栽植桑树以地势高爽,土层深厚,具有团粒结构,呈中性反应的土壤为最适宜。丘陵地的特点是:土壤多为红壤土,土层深厚但  相似文献   

8.
海丰大队位于北江下游,是没有堤围保护的沙洲及河滩地,全大队有十个生产队,人口1222,劳动力568总耕地面积1283亩,其中桑地占827亩,以桑蚕生产为主,由于地少人多,劳动力过剩,所以在近两年个别生产队向邻近大队的生产队租入河滩地124亩,也种上桑。一九八一年茧款320,789,00元,那么可获得超购奖金51,455,00元,合计收入是372,244,00元,平均每亩收入450.11元,还获得奖售化肥三十五万多斤,除本身消耗二十万斤以外,  相似文献   

9.
<正> 石泉县池河镇顺风村一组,有5亩河滩地无干密植桑园(亩栽600株),1982年秋承包给吴喜明等五户农民经营,每户一亩,一定五年不变。由于承包户精心管培,桑树枝繁叶茂,产叶量倍增。1983年五户养蚕18张,产茧1237.8斤,平均亩产茧247.6斤。1984年养蚕22张,产茧1338斤,平均亩产茧267斤,亩产茧值354元,加上桑条、蚕沙等,亩桑收入达400余元。其中吴喜明承包的一亩桑园,产茧310斤,蚕桑总收入450多元。他们经营的主要特点是: ①舍得投工、投资。在桑园管理上习惯  相似文献   

10.
正桑树是桑蚕生产的基础,桑叶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茧质的优劣和单位产茧量,以及蚕农的经济效益。俗话说:"只有管好园,才能养好蚕。"但在广大蚕区,因多种原因造成相当比例的桑园单位面积产叶量低的问题。1低产桑园产生的原因随着农村城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部分桑园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造成桑园荒芜。桑树病虫危害严重,使桑树未老先衰或整株死亡。同时没有及时进行补植,桑园缺株  相似文献   

11.
卢继球 《广西蚕业》2009,46(2):42-47
忻城县桑蚕业发展曾取得骄人成绩,为促进全县“三农”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蚕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严重影响蚕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因素,诸如:蚕农种桑养蚕技术水平低、桑树病虫害多、蚕病发生严重、蚕茧产量低和质量差等。认为采取加强桑因病虫害防控、提高桑园单位面积产叶量、做好蚕病防治、增加种桑养蚕效益、推广优良桑蚕品种、提高茧丝质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忻城蚕桑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四川的野生、地方、选育、引进的桑树种质资源。四川有桑属植物9种,资源丰富。野生桑种分布不重叠,对研究桑属的起源、演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且有特异性状,是桑树育种宝贵财富。地方桑树品种,种类繁多,长期在一个地区种植,具有明显的地区适应性。选育和引进的桑树品种,产叶量高,叶质好,推广时应注意引种适应性实验。  相似文献   

13.
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平 《蚕学通讯》2000,20(4):41-42
1988年以来,黔江县将蚕桑生产列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骨干项目之一,加大工作力度,增加科技投入,到1993年全县产茧52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科技兴蚕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近几年来不少地方出现蚕茧质量徘徊,产茧量下滑,已暴露出我县蚕桑生产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除近几年毁桑较多,栽桑建园较少的因素以外,桑树栽得多,管得差,良桑少,低产桑树多,效益低。以下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一探讨。1 产叶量低、叶质差的原因1.1 重视力度不够 我县在蚕桑生产上普遍存在重蚕轻桑、重育轻栽、重栽轻管的思想,缺乏科学…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公社是一个人多田少的丘陵公社,全社十一个大队,一百六十八个生产队,二万六千三百二十人,只有水旱田一万八千二百多亩。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我们遵照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教导,从七五年底开始协助生产队利用河滩地、山坡地发展蚕桑生产,均获成功。到目前止,全社一百六十八个生产队已有一百六十二个生产队种上了桑,面积达一千二百五十多亩。在去年只有四十六个生产队养蚕,产茧二百五十担的基础上今年发展到八十五个生  相似文献   

15.
三中全会以后,我县桑蚕生产已有所恢复和发展.全县现有桑园面积5000多亩,每年饲养量在15000—17000张,收购鲜茧2400担左右,由于蚕病严重,单张产量很低,一般徘徊在20斤左右,去年夏秋蚕在大塘、那陈两公社调查发病率高的达60%以上,那陈公社是我县养蚕最多的公社,年饲养量达2700张,收购鲜茧700多担,占全县收购茧量的三分之一,由于蚕病严重产量也很低,80年平均单张产鲜茧25.5斤,81年为24.6斤,有个别养户甚至只茧无收,挫伤了群众养蚕积极性,也影响了社员的经济收入,那陈大队那陈圩6个生产队有246户,有133户有桑,但由于养蚕失败,去冬今春就有50%的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挖桑现象,大大影响了桑蚕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蚕桑生产基本情况我县是一个“八成山地一成田,半分河道半分村”,人多田少的贫穷山区。我县人民很早就有利用河滩地、山坡地和五边地栽桑养蚕的历史习惯。在《西宁(郁南)县志——东西圳碑记》中载述“今农桑被亩,鸡犬声闻,郁然富蔗,顿成大观”。反映了我县在古远的年代都已有种桑养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摸索桑树高产的技术措施,在总结76—77年桑树高产栽培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大田生产、继续进行了桑树高产栽培试验、今年虽在长期低温阴雨、秋旱和寒潮来得早的不利条件下,但仍取得亩产桑12750斤,比七七年亩产12438斤有了新的提高,收到予期的效果,摸索了经验,促进了大田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乔木桑是湖北省黃岡专区的一种独特的桑树栽植形式。它主要是利用田埂地边、河畔路旁、村前村后等零星隙地栽植,在河滩地和旱地面积較多的地区,也有採用寬行稀株的形式栽植,发展桑树不影响粮棉生产。这种桑树树干較高,根深叶茂,一般一百株、高产的二、三十株就可以养一張春蚕种。  相似文献   

19.
在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指引下,我区的桑蚕生产发展很快,去冬今春,不少地方掀起了扩种桑树的热潮,平南、蒙山、横县、宜山等县桑苗供不应求,群众的积极性很高,令人欢欣鼓舞。“育蚕需先种桑”,几年来有的社队和蚕种场站,由于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桑,单产不断提高,有的平均亩产鲜叶达3000斤以上。但是极不平衡,有的地方产叶  相似文献   

20.
百色地区的蚕业生产一直难以搞上去,究其原因,主要是:一、蚕农对种桑养蚕的好处没有看到,缺乏养蚕经验、饲养技术差;二、桑园的选地不合理。桑树大多种植在贫脊的山坡地上,水肥条件跟不上,产叶量低,质量差,单位面积产茧量低;三、蚕房、蚕具等配套设施、设备简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