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青松  闵华  周胜乐  庄洁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16-14117
[目的]研究用含有丰富营养的菠萝皮代替蔗糖对栽培黑木耳的影响。[方法]采用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比较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黑木耳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9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黑木耳菌丝均能正常生长。配方7、8、9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与配方6、5、4、3、2、1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配方7、8、9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当配方中的菠萝皮达到杂木屑的12%时,不添加蔗糖也可使菌丝的生长速度达到最快。配方7、8、9的培养基中黑木耳平均产量最高,与其他6种配方的差异极显著。配方7、8、9的培养基中黑木耳平均产量无显著差异。当配方中的菠萝皮达到杂木屑的12%时,不添加蔗糖也可使黑木耳产量达到最高。[结论]用菠萝皮代替蔗糖栽培黑木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台蘑小香蕈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葡萄糖、蔗糖、马铃薯汁、无机盐等常用碳源与氮源对台蘑液体发酵菌丝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台蘑小香蕈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蔗糖3.0%、麸皮汁3.0%、玉米粉5.0%、马铃薯汁30%、植被汁10%、NaNO_3 0.3%、K_2HPO_40.1%、KCl 0.1%、FeSO_4 0.001%,pH 7。[结论]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能明显提高台蘑液体发酵的菌丝生物量,配方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3.
菠萝皮部分替代棉籽壳对几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传统的食用菌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对培养基的组分进行了调整,简化培养基组成,用菠萝皮进行棉籽壳的部分替代性试验.结果表明,从菌丝生长状况来看效果明显,猴头菇在40%菠萝皮培养基上生长状况最佳,菌丝生长速度1.13 mm/d,且菌丝纯白,杂菌感染率低;香菇在60%菠萝皮培养基上生长状况良好,菌丝生长速度1.68 mm/d,菌丝纯白浓密;平菇在60%菠萝皮培养基上生长发育明显,菌丝生长速度3.64 mm/d,而且菌丝色泽、密度俱佳,感染率低.因此,菠萝皮可以适量替代棉籽壳,且在合适的比例下,可以促进菌丝生长,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液体菌种已在黑木耳菌包工厂化生产中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但提高黑木耳液体菌种发酵生产效率仍是菌包生产企业的重要技术需求。为深入探究发酵营养条件、环境条件及其交互作用对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效率的影响,为黑木耳液体菌种高效生产提供有益参考。试验以国家认定品种黑木耳2号为试验菌株,以发酵醪中菌丝量为响应值,采用经典的响应面法对液体菌种发酵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基质营养与环境条件对黑木耳菌丝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试验范围均出现影响峰值;基质营养条件中的碳源浓度、环境条件中与溶氧水平密切相关的装液量和摇床转速都与其他发酵条件有很强的交互作用。结合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分析和验证试验,确定最佳配方为葡萄糖22.3 g/L、蛋白胨2.7 g/L、KH2PO4 2.0 g/L、MgSO4·7H2O 1.5 g/L,同时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3 g/L,菌丝生物量达13.22 g/L,与预测值13.05 g/L相比,相对误差为1.3%;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时间7 d、摇床转速165 r/min、装液量105 m...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平菇菌丝液体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方法]以平菇为试材,以菌丝干重为检测指标,筛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和氮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供试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供试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马铃薯淀粉4%、酵母粉0.100%、硫酸镁0.15%、磷酸氢二钾0.2%。[结论]供试菌株在优化培养基配方条件下,菌丝干重有显著提高,为平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和规模化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阿魏菇的液体制种技术。[方法]采用一种自制的简易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研究了阿魏菇液体制种技术,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阿魏菇的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比。[结果]不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配方中的菌丝生物量有明显差异,蔗糖(碳源)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最大,一定量的蛋白胨(氮源)能够促进菌丝生长,少量的K+和Mg2+有利于菌丝生长,但它们对阿魏菇菌丝生长速度影响较小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最优培养基为:3.00%蔗糖+0.50%蛋白胨+0.10%KH2PO4+0.05%MgSO4。用该培养基在自制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阿魏菇液体培养,10 d后菌丝生物量达到25 g/L。空气流速在0.08~0.12 m3/h有利于菌丝的迅速生长且形成的菌丝球大小均一。栽培实验表明,通过气升式反应器生产的液体菌种可以正常出菇。[结论]阿魏菇液体菌种具有菌丝生长快、制种和生产周期短等优点,是实现阿魏菇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以Au.793菌株为材料,研究了8种营养物质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深层培养黑木耳菌丝的适宜培养基配方:葡萄糖0.5%,麸皮4%,黄豆粉0.2%。同时确定了深层培养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工艺条件:温度28℃,培养基pH值6~6.5,罐压0.6kg/cm~2,通气量0.25~0.5v/v/m,搅拌速度500rpm,接种量10~15%,种龄48小时。用液体菌种进行代料栽培,结果表明:液体菌种比传统的固体菌种迟缓期短,污染率低,生长快,可提前10~12天出耳。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提高杏鲍菇528发酵物的麦角硫因含量,筛选杏鲍菇528培养的营养配方,以期为开发高含量的麦角硫因杏鲍菇深层液体发酵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固体培养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形态探讨杏鲍菇528菌丝生长的适宜碳氮源;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发酵物干重、沉淀物情况和初始pH值为指标,研究杏鲍菇528液体深层发酵菌丝生长的营养配方,探究不同氨基酸对深层液体培养发酵物麦角硫因含量的影响;最后通过L_9(3~4)正交试验分析提高杏鲍菇528发酵物麦角硫因含量的深层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杏鲍菇528固体培养菌丝生长的适宜碳、氮源分别为玉米糁粉和蛋白胨;在杏鲍菇528液体发酵培养中,玉米糁粉2.0%和蛋白胨2.0%组合碳氮源培养基液体培养的发酵物干重值达33.30±0.81 g·L~(-1),显著高于其他浓度比例的碳氮源组合,且沉淀物情况和初始pH更适宜杏鲍菇528液体培养;天冬氨酸、半胱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谷氨酸这5种氨基酸均可明显提高杏鲍菇528发酵物麦角硫因产率,其中组氨酸诱导培养的杏鲍菇液体发酵物中麦角硫因含量最高,是对照组的3.73倍,且明显高于其他氨基酸。【结论】杏鲍菇528深层发酵生物合成麦角硫因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糁粉2.0%、蛋白胨1.5%、组氨酸0.15%、麦麸细粉1.0%、KH_2PO_4 0.1%、MgSO_4 0.1%、谷氨酸0.1%和维生素B_6 0.1%,在此条件下,杏鲍菇发酵物麦角硫因含量达20.50±1.80 mg·L~(-1)。  相似文献   

9.
母种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不同母种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在不同配方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配方B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最旺盛,长势最强,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可以达到4.64 mm/d;其次是配方C、配方A、配方D;添加麦粒的配方E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为1.23 mm/d,但其菌丝长势较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大球盖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研究了碳氮源不同添加量及不同培养条件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球盖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葡萄糖1%,米糠3%,KH_2PO_40.20%;最适培养条件为pH6.5,接种量8%,摇床转速130r·min~(-1),培养周期为7d。  相似文献   

11.
邓庆华  赵志宇  张中振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380-7381,7384
[目的]探索黑木耳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理化特性与抑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黑木耳子实体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多糖的理化特性及其对细菌、霉菌的抑菌活性。[结果]黑木耳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2.5 h;在该条件下,多糖得率为7.3%,多糖含量为77.81%。黑木耳多糖在水中可溶,其中含有醛糖、直链淀粉;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霉菌更为明显,对细菌、霉菌的最小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7、7.9 mm。[结论]该研究为黑木耳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L-乳酸对湿木耳保鲜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优保鲜条件。[方法]以经处理的湿木耳在37℃下贮存7 d后细菌总数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保鲜剂种类、L-乳酸浓度、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对湿木耳保鲜效果的影响。以L-乳酸浓度、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保鲜条件。[结果]双乙酸钠、山梨酸钾、L-乳酸3种保鲜剂对湿木耳均具有保鲜作用,其中以L-乳酸的保鲜效果最好,其保鲜效果随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强。正交试验表明,影响湿木耳保鲜效果的因素依次为:L-乳酸浓度〉灭菌温度〉灭菌时间;最适保鲜条件为:L-乳酸0.40%、灭菌温度80℃、灭菌时间4 min,此时细菌总数为950 cfu/g。[结论]L-乳酸完全能够对湿木耳进行合格、安全的保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桉树木屑为原料,筛选适合平菇、毛木耳等常规食用菌菌种的培养基配方,为广西利用桉树木屑制作食用菌菌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比较桉树木屑与桑枝屑、棉籽壳的不同配比培养基对平菇、毛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及各配方菌种的使用效果。【结果】平菇、毛木耳菌丝在添加不同比例桉树木屑的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其中在配方b(桉树木屑18.00%、桑枝屑36.00%、棉籽壳36.00%、麸皮7.00%、石灰2.00%、石膏1.00%)、c(桉树木屑12.80%、桑枝屑38.60%、棉籽壳38.60%、麸皮7.00%、石灰2.00%、石膏1.00%)、桉树木屑30.00%、桑枝屑45.00%、棉籽壳15.00%、麸皮7.00%、石灰2.00%、石膏1.00%)、(桉树木屑33.75%、桑枝屑33.75%、棉籽壳22.50%、麸皮7.00%、石灰2.00%、石膏1.00%)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快,菌丝洁白、粗壮、浓密,转接效果好。【结论】经合理搭配,以桉树木屑作为主料生产平菇、毛木耳菌种完全可行,广西各地可利用桉树木屑和桑枝屑比例较高、棉籽壳较低的配方f和i进行菌种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殷浩  佟万红  刘刚  黄盖群  危玲  张剑飞  郑继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261-1262,1287
[目的]探讨食用菌对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ONJ)的富集作用。[方法]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银耳、姬菇、黑木耳、灵芝、猴头菇9种食用菌对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的富集能力。[结果]供试食用菌种均不能自我合成DNJ,但黑木耳、灵芝和猴头菇对DNJ有富集作用,而且其菌盖的富集能力远远高于菌柄。随着培养料中桑枝屑比例的增加,灵芝和猴头菇菌盖中DNJ含量也随之增加,在50%桑枝屑时达到最大分别为0.070 4%和0.047 2%,再增加桑枝屑比例,则其菌盖中DNJ含量下降,当桑枝屑比例为80%时,其菌盖中DNJ含量分别降为0.047 4%和0.032 7%。[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具有降血糖功效的桑枝食用菌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氨苄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制霉菌素和卡那霉素对黑木耳外观特征及显微结构的影响,寻找适合的遗传筛选标记,同时又不降低黑木耳的产量与品质。[方法]以黑木耳黑29为试验材料,采用平板插片培养法、显微镜观察法测定菌丝生长速率、菌落形态特征和锁状联合菌丝数量。[结果]适宜浓度的青霉素和硫酸链霉素对黑29菌丝生长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制霉菌素和卡那霉素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制霉菌素和卡那霉素对菌丝色泽、密度影响较大,菌落隆起现象明显,偶尔出现褐变现象;随着4种抗生素浓度的升高,锁状联合菌丝比率先升高后降低,抗生素在50μg/mL时该比率升高显著。[结论]一定浓度的制霉菌素或卡那霉素较适合做遗传筛选标记,又不影响锁状联合菌丝的比率。该研究对黑木耳的遗传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菠萝皮渣酵素的发酵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乳酸菌发酵菠萝皮渣制备菠萝皮渣酵素。[方法]以蛋白酶活性为指标,运用Box-Behnken Design 8.0.5v响应面法优化制作菠萝皮渣酵素的工艺参数。[结果]菠萝皮渣酵素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3℃,酵母菌接种量0.3%,发酵时间16.5 h。按上述工艺制得的菠萝皮渣酵素颜色均匀,酸甜适口并伴有发酵香味,有光泽。[结论]研究可为菠萝副产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广西百色云耳野生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广西百色地区采集23个云耳野生菌株,进行人工栽培,期间观察测定其农艺性状;采用酯酶同工酶技术分析不同云耳菌株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多态性,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23个云耳野生菌株中,子实体朵形为单生的菌株有16个、簇生的7个;耳片边缘平滑的菌株13个,波浪状的菌株10个;耳片背面筋道脉纹明显或较明显的有15个,不明显或无脉纹的有8个;耳片颜色为浅黄褐色的菌株4个,黄褐色的8个,黑褐色的11个;耳片大小(长×宽)为30.1~51.6 mm×20.5~41.7 mm,厚度0.95~1.44 mm,表明百色云耳的形态特征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原基形成时间26~59 d,杂菌感染率0~51.1%,耳片干湿比10.1~14.1,第一潮产量8.2%~50.5%,表明不同菌株的原基形成时间、抗杂性、干湿比和产量等方面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23个云耳野生菌株共检测到19条谱带,有18种谱带类型,谱带的迁移率(Rf)为16.6~88.6,分布频率为4.3%~100.0%,其中有3条带是百色云耳酯酶同工酶的特征谱带.23个云耳野生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8~1.0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8时,可分为两大类群,其中大部分菌株的聚类结果与其地理位置吻合.[结论]广西百色云耳野生菌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蕴含着较多的优异遗传性状,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用菌对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的富集作用。[方法]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银耳、姬菇、黑木耳、灵芝、猴头菇9种食用菌对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 jimycin,DNJ)的富集能力。[结果]供试食用菌种均不能自我合成DNJ,但黑木耳、灵芝和猴头菇对DNJ有富集作用,而且其菌盖的富集能力远远高于菌柄。随着培养料中桑枝屑比例的增加,灵芝和猴头菇菌盖中DNJ含量也随之增加,在50%桑枝屑时达到最大,分别为0.0704%和0.0472%,再增加桑枝屑比例,则其菌盖中DNJ含量下降,当桑枝屑比例为80%时,其菌盖中DNJ含量分别降为0.0474%和0.0327%。[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具有降血糖功效的桑枝食用菌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添加MgSO4、NaCl、CaCO3、KH2PO4四种无机盐对木耳菌丝在90 d内的长势及老化指标的研究,探讨不同无机盐对木耳菌种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gSO4对木耳菌丝的老化和长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抗老化效果不显著;NaCl虽抗老化效果显著,但也严重抑制木耳菌丝的生长,不利于生产;CaCO3虽有促进菌丝生长的作用,但也促进木耳菌丝老化的进程,且菌丝长势稀疏,再生能力差;KH2PO4既能抑制木耳菌丝老化,又不影响其生长速度,且添加浓度为0.3%的KH2PO4处理效果最显著,90 d时菌丝依然较白,无黄水和酸腐气味,长速也不低于对照组,菌丝更加浓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