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兽共患病--莱姆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姆病 (Lymedisease,LD)是由蜱传伯氏疏螺旋体 (Borre liaburgdorferi)感染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 ,因 1975年首先发现于美国的莱姆镇而得名。该病能感染人和牛、马、羊、犬等多种动物 ,并在人畜间广泛流行 ,引起人畜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 ,对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 ,被称为“第二艾滋病”。1 地区分布莱姆病呈全球分布 ,近 30个国家有该病发生 ,目前已知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可分为北美东部、北美西部、欧洲和东亚 4大块 ,虽然澳洲和南美洲也有病例发生 ,但是否疫源地还有待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2.
衣原体病是由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可引起动物和人类的多种疾病.动物以表现流产、肺炎、肠炎、结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及脑脊髓炎等多种病症为特征。人类的衣原体病以发热、头痛和肺炎为特征,并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有关。1879年由Ritter在瑞士首次报告人类鹦鹉热以来.本病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3.
牛海绵状脑病(BSE),俗称“疯牛病”(MCD),属于可传播性神经退化性疾病(TSE)的一种。TSE是人和动物界中的一类遗传性、传染性和散发性的中央神经系统退行性脑病,最终可以导致患者死亡。动物的TSE除疯牛病外,还包括羊瘙痒病、水貂传染性脑病、猫科海绵状脑病及麋鹿慢性退行性疾病;人类的TSE则包括克雅氏病、库鲁病、吉斯综合征和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相似文献   

4.
金鑫  苏敬良 《动物保健》2005,(7):19-19,26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以蚊类为主要传播媒介,能引起人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在夏秋季节流行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本病因首次发生于日本,故又称日本乙型脑炎。此病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就已得到控制,90年代没有发生疫情,但近几年。尤其是2003年SARS过后.相继在广东、海南、广西、湖南等省出现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疫情报告,给人畜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5.
人兽共患病的现状与防制(五)——布氏杆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又称马尔他热或波状热,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本病常常引起动物流产,不孕布氏杆菌等症状,故又称之为传染性流产病。  相似文献   

6.
7.
人兽共患病是指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和感染的疾病。它是由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总称。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和寄生病共有250多种,其中较为重为严重的有89种,我国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约有90种。人兽共患病的分类方式,世界各国不尽相同,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从其病原、宿主、流行病学或病原的生活史等角度而有多种分类方法。人与动物共患的疾病,主要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这两大类。传染病是由病毒和细菌等病原体引起。当前最重要的人兽共患人兽传染病有狂犬病、炭疽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鼻疽、钩端螺旋体病、土拉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鹦鹉热、日本血吸虫病、日本乙型脑炎和流行性感冒等。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有囊虫病、旋毛虫病和肝片吸虫病等。  相似文献   

8.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后产生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破伤风在2000多年前已为人们所认识,1884年Nicolaier发现了破伤风梭菌。破伤风现遍布全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人兽共患病的概念、构成要素、分类、危害、流行特征及诊断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对人兽共患病要及时进行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迅速扑灭疫情,保证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强人兽共患病防制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兽共患病是指在人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和感染的疾病,即人类和脊椎动物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的一类疾病。这类病原体很多,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菌和寄生虫。易感动物广泛,包括人、家畜、鸟类、野生动物、水生动物和节肢动物等。传播途径复杂多样,有直接传播,也有间接传播。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不仅给畜牧业造成严重损失,而且给人民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1人兽共患传染病形势严峻目前,已知的人兽共患病有250多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其中流行范围广的,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有34种。随着新…  相似文献   

11.
金鑫  苏敬良 《动物保健》2005,(11):22-22
Q热(Q Fever)是由贝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burneti)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人一般以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为主要症状.动物感染多为隐性经过.但妊娠牛、绵羊和山羊感染可引起流产。1937年Derrick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发现并首先描述此病.因当时原因不明.故称该病为Q热(“Q”乃Query的第一个字母,即疑问之意)。  相似文献   

12.
金鑫  苏敬良 《动物保健》2006,(1):19-19,24
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is)是指由各种类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对人类.家畜以及野生禽兽不同形式的疾病总称。1885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茵,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沙门氏菌属有的菌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感染沙门氏茵的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食品,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多种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我国内陆地区也以沙门氏菌为首位。  相似文献   

13.
莱姆病作为一件新的人畜共患病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该病目前已遍及欧洲各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已有专项病例报道。因此莱姆病被有些学者称为全球性疾病。据美国报道莱姆病在流行季节发病病例占所有虫媒传染病的90%,在特纳沃州感染率竟高达10.6%,在康州,发病季节平均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个成员发病。因此在美国被称为“第二艾滋病”而受到普遍重视。国内的最早报道是1987年黑龙江海林县莱姆病的发生与流行。1990年有调查报告,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人均感染率5.33%,严重地区高达18.91%,1994年北京…  相似文献   

14.
金鑫  苏敬良 《动物保健》2005,(9):14-14,18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人家畜和野生动物共患的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因可引起皮肤等组织发生黑炭状坏死,故称为炭疽。炭疽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在我国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过该病的记载,1849年德国著名学者考克首先发现了炭疽芽孢杆菌.其后炭疽曾在世界各处多次散发或暴发。据统计.全世界目前每年感染炭疽的病人可达2万-10万人.我国近5年来每年炭疽发病数波动在400~1000人.主要集中在贵州、新疆、甘肃、四川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而家畜思此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邱腾芳 《动物保健》2005,(12):19-20
1、猪囊尾蚴病又名囊虫病.是绦虫的幼虫——囊尾蚴(Cysticercus)人畜共忠的一种寄生虫疾病。虫体为乳白色.体扁平.呈带状.形如大米,由600-1000个节片构成.节片分为头节.颈节、未成熟节成熟节和孕卵节。每个孕卵节片内含约3万-5万个虫卵孕卵节片时常数节同时脱离虫体.孕卵节片破裂后虫卵散布污染在自然环境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可生存数周,能感染猪、牛、羊、犬、骆驼及人体.是人畜共患的疾病.  相似文献   

16.
人兽共患疾病是指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在已知的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00多种寄生虫病中,约有160多种可以传染给人类。这类疾病不仅给畜禽业造成较大的损失,而且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应重视这类疾病。1人兽共患病的分类从流行病学角度,按病原体生活史可分为4种。(1)直接传播的人兽共患病。其指病原体的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通过直接接触,媒介动物或污染物而传播的疾病。如狂犬病、口蹄疫、流感、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炭疽、沙门氏菌病、鼻疽、类丹毒和钩端螺旋体病等。(2)循环传播性人兽共患病。其指病原体未完成其生…  相似文献   

17.
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8.
金鑫  苏敬良 《动物保健》2005,(10):16-16,41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以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和流产为主要症状的人兽共患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人畜共患病的暴发与流行不仅危及人类健康,还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给当前畜牧产业发展遭受严重的打击,甚至造成全球社会经济动荡.做好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不仅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减少畜牧经经济损失,更有益于更好更快的发展畜牧业.  相似文献   

20.
人兽共患病就是既能感染人类,又能感染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截至目前,全世界共发现人兽共患病439种,国内发现的人兽共患病也多达196种。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许多人将各种小动物(包括鸟类)作为宠物饲养与观赏,这无疑增加了许多人兽共患病由动物传播给人类的机会,也包括由人传播给动物,进而扩大蔓延的可能性。因此,在饲养宠物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和预防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及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