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根据陕西南北不同自然区气候特征和多年桑树品种栽植的表现和新推广良种桑的特性,提出了以秦巴山地、关中渭北、陕北丘陵沟壑区和长城沿线风沙区发展蚕桑的桑树品种选择的对象;根据蚕种生产用桑的特性和春伐区对桑品种的要求提出了选栽桑品种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32—35℃变温条件下,测定了7个桑树品种对桑红叶螨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明显影响桑红叶螨的存活率、生殖率。7个桑树品种对红叶螨的抗性强弱依次是:嘉陵16号最强,其次是油桑、嘉陵新9号、嘉陵9号、小官桑、桐乡青,而新一之濑抗性最弱。在螨害严重的蚕区推广抗性强的桑品种嘉陵16号、油桑等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桑树育种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桑树育种概况、概要叙述了日本新注册的桑农林1号至17号的基本特.走与区域适应性,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已通过鉴定和审定的应用各种方法有成的新柔品种,山东省在桑树品种方面的研究成效,以及桑树品种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4.
陕桑“305”是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育成的一个新的高产型多倍体桑树品种。该品种自2000年引入安康蚕区示范试验和推广以来,以其显著的丰产性(示范田平均667m^2产2000kg以上)深受广大蚕农欢迎。目前,全市已累计推广陕桑“305”桑树约0.67万hm^2,并不断扩大,该品种已成为安康市桑树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之一。为了促进陕桑“305”的生产应用,使优良桑树品种更好的服务于蚕业生产,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现就陕桑“305”的栽培与管理,提出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会东县地处四川省攀西优质蚕桑产业基地核心区,为选择适宜该地区气候特点,产量高、质量好、抗逆性强的桑树品种,改变当地桑树品种单一,桑树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现状。会东县在地处金沙江畔的鲁吉乡热水村建立桑树品种比较园,引进10个品种进行区域比较试验,经过比较试验,云桑1号、南1号、川桑98-1、丰田5号等桑树品种在当地表现较好,可逐步替代湖桑、油桑、充桑等老品种。  相似文献   

6.
桑树是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而桑品种又是栽桑养蚕的支柱、优良的桑品种对产叶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长期以来国内外同行都十分重视新桑品种的选育和开发。并把它作为增强蚕桑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蚕业经济效益,以实现传统蚕业向现代化蚕业转变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桑树品种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桑树种质资源和品种选育的研究成效,资源搜集、分类、生物学性状、细胞学、桑叶化学成分和饲料效率等鉴定;中国、日本、苏联、印度等国家应用各种育种法育成的新桑品种。以及桑树品种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8.
新疆沙漠桑树品种持水力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持水力是表征植物耐旱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以新疆当家现行桑品种--新桑1号为对照,以测定桑树中上部叶片每1h失水量的方式,对抗干旱性强的沙漠桑树品种--策沙1号失水过程进行了监测.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策沙1号叶片持水力比新桑1号强,可以确定其为荒漠植物中持水型较强的桑属品种.  相似文献   

9.
从2001年春蚕期开始,桐乡市在新一代桑品种对比园区进行了新桑品种的产叶量及抗病性调查,通过调查观察评定不同桑品种产叶量高低及抗病性,并依此筛选出产叶量高、桑树长势匀旺及抗病力强的新一代优良桑品种,以适应提高蚕业基础的需要,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站开展桑树品种选育研究已有40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桑树种质(品种)资源的收集、引进和创新;品种和杂交组合选育;优良桑品种和杂交组合的繁育和推广等方面先后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我站桑树育种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推动了广西桑树品种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1.
叶志毅  刘红 《江苏蚕业》2001,23(1):23-24
浙江和江苏地域相邻,气候相近,桑品种和桑苗交流频繁,了解浙江省的桑树品种和育苗体系,对江苏的蚕桑生产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9个桑树品种和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桑树各品种间叶片的含水量、持水能力,并在干旱条件下测定了桑树叶片的大小、电导率及游离脯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桑树对干旱的反应存在着品种间的差异,其中抗旱能力较强的为勺桑、9001和湖桑197,较弱的为湖桑199和育2号.  相似文献   

13.
30多午来收集和保存广西地方栽培的桑树种质资源250份、野生桑资源30多份;从省外、国外引进和保存桑树种质资源211份:用鲁桑、白桑等与广东桑杂交选育成的中间类型种质资源71份:用82个桑树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2万多株诱变创造桑树人工四倍体种质603份;从四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及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选育出多倍体种质120多份。利用桑树种质资源育成高产优质杂交桑“桂桑优12”、“桂桑优62”已推广种植130多万亩;新育成的优良三倍体杂交桑“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桑特优3号”均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正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韩建华 《北方蚕业》2006,27(4):50-51
蚕桑是陕北的一项传统产业,从延安南部的黄龙山、桥山,到榆林北部沙漠边缘,到处有桑树分布,其中子长县周围的各县,是目前蚕桑生产的主产区。在这里,散布着许多百年以上的大桑树,它们就是陕北地方特色品种——甜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些地方养蚕约80%的桑叶采自甜桑,现在仍有10%左右的产量。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笔者认为,甜桑适应性强,管理容易,生长旺盛,产量较高,是湖桑等其它引进桑树品种不可替代的,应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吴水明  吴巍 《中国蚕业》2001,22(3):66-67
桑是蚕业生产的基础,应用桑树良种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目前,桑园栽种的大都为20世纪70年代推广的桑树品种,某些优良性状逐步退化,丰产性能下降,亟待有更好的桑树新品种来更换.近年来各研究单位已选育了一大批桑新品种,但这些桑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面尚不广.  相似文献   

16.
四倍体桑研究和应用的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倍体特别是四倍体不仅是自然界植物种形成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人工合成物种和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手段。桑树多倍体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迄今已发现和培育了桑的1至18倍体和22倍体及混倍体。桑树栽培品种以二倍体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三倍体。由于生产上应用的三倍体桑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优良性能.引起了桑树遗传育种工作的密切关注。国内80年代以来,很多学把桑树多倍体研究和三倍体品种(含杂交组合)选育作为热门课题,现已取得重大进展。要选育三倍体品种(含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人工诱导加倍桑树染色体的方法,获得丰产性能更优的桑树多倍体品种。将鲁桑系二倍体杂交组合塔桑×农桑14号F1代的幼苗,用秋水仙碱处理诱导出人工四倍体植株,经过对优良人工四倍体株系的选择、扩大繁殖以及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强桑2号。该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在区域性试验中与对照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比较,桑叶增产18.93%,桑叶养蚕的万蚕茧层量提高3.03%,并表现出抗桑疫病、抗旱耐瘠等特点。新品种适合在长江流域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18.
雷扶生 《广西蚕业》2004,41(12):38-40
回顾我站40年来在桑树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广西桑树栽培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研究推广应用杂交实生桑优良组合(简称杂交桑)及其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改变过去广西以种植钦州荆桑地方品种为主的低产桑园的落后面貌,使广西桑园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显的提高,进而促进广西蚕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寒地桑树种籽的生产是进行改良桑的重要生产资料,利用其种籽繁育砧木,嫁接抗寒优良桑树品种,对提高抗寒性、产叶量、产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桑树种籽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陆建明 《江苏蚕业》2004,26(1):26-27
<正> 湖桑32号、桐乡青、育2号等一系列老桑品种是靖江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当家品种。近几年,我市从外地引进桑树高产品种育71-1,新栽近千亩,该品种与传统的桑品种相比,具有叶形大、产量高、叶质优等特点,因此,深受蚕农欢迎。一些蚕户看到育71-1的优良性状,很想更新老桑品种,但对成林老桑舍不得挖去,新拓桑园又需一次性投资购桑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