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木麻黄采伐迹地上开展了木麻黄大叶相思行状混交造林试验,以木麻黄纯林作为对照。对造林8年的试验林进行了生长量、防风效能以及土壤肥力测定,结果表明:木麻黄与大叶相思混交林其生长量大于木麻黄纯林,混交林的蓄积量高于纯林,木麻黄大叶相思1∶3混交林中木麻黄生长量和林分总蓄积量最大;木麻黄大叶相思混交林防风效能大于木麻黄纯林,木麻黄大叶相思按1∶3比例混交的林分防风效果最好;木麻黄大叶相思混交林土壤肥力高于木麻黄纯林,木麻黄大叶相思1∶3混交林土壤肥力最高。沿海沙地营造木麻黄大叶相思混交林时建议单行木麻黄与多行大叶相思混交。  相似文献   

2.
沿海木麻黄基干防护林带多树种配置改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木麻黄分别与刚果 12号桉树、厚荚相思单行配置 ,木麻黄纯林为对照 ;湿地松分别与刚果 12号桉树、厚荚相思单行配置 ,湿地松纯林为对照进行木麻黄基干林带改造试验。对 2年生幼林观测表明 ,防风固沙能力大小依次为木麻黄与刚果 12号桉树混交林 >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林 >木麻黄纯林 ;湿地松与刚果 12号桉树混交林 >湿地松与厚荚相思混交林 >湿地松纯林。木麻黄的生长量表现为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 >木麻黄与刚果 12号桉树混交 >木麻黄纯林 ;湿地松的生长量表现为湿地松与厚荚相思混交 >湿地松纯林 >湿地松与刚果 12号桉树混交。湿地松与刚果 12号桉树单行配置受到刚果 12号桉树的挤压  相似文献   

3.
在东山县低山丘陵马尾松林采伐迹地上开展木麻黄与尾巨桉8∶2不规则混交林、木麻黄与厚荚相思2∶3行状混交林和木麻黄纯林对比试验,以此比较马尾松林迹地更新木麻黄不同造林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中木麻黄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与木麻黄纯林相比分别提高了10.0%、11.1%和32.7%;木麻黄纯林与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中木麻黄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9.1%、12.5%和34.6%。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土壤的通气度和总孔隙度最大,容重最小;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土壤的通气度和总孔隙度最小,容重最大。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土壤肥力最高,木麻黄纯林土壤肥力其次,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土壤肥力最低。东山县低山丘陵区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造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在东山县低山丘陵马尾松林采伐迹地上开展木麻黄与尾巨桉8∶2不规则混交林、木麻黄与厚荚相思2∶3行状混交林和木麻黄纯林对比试验,以此比较马尾松林迹地更新木麻黄不同造林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中木麻黄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与木麻黄纯林相比分别提高了10.0%、11.1%和32.7%;木麻黄纯林与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中木麻黄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9.1%、12.5%和34.6%。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土壤的通气度和总孔隙度最大,容重最小;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土壤的通气度和总孔隙度最小,容重最大。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土壤肥力最高,木麻黄纯林土壤肥力其次,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土壤肥力最低。东山县低山丘陵区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造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湿地松、木麻黄混交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闽东南沿海防护林基本上是营造木麻黄纯林,而且有些地区出现木麻黄二代更新困难等突出问题,用筛选出抗风力强、生长快、材质好的湿地松与木麻黄混交造林。通过5年的观测表明,混交林中的木麻黄平均树高、胸径分别超过木麻黄纯林(对照)的11.9%和26.9%,其混交林的立木蓄积量超过木麻黄纯林(对照)的44.5%~73.8%。该试验研究成果为沿海防护林建设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6.
沙质海岸木麻黄混交林防护效能和改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木麻黄分别与厚荚相思、刚果 12桉、湿地松混交造林研究表明 :木麻黄混交林与木麻黄纯林相比能有效提高防风固沙效能和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 ,其中以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表现得最明显 ;木麻黄与刚果 12桉混交次之 ;木麻黄与湿地松混交第三。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是沿海地区沙质海岸理想的防护林类型  相似文献   

7.
闽南山地巨尾桉与木麻黄混交造林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闽南山地桉树人工林经营中存在易受风害的问题,开展了巨尾桉与木麻黄混交造林试验研究。采用巨尾桉与木麻黄分别按照3∶2和4∶1两种比例种植,巨尾桉纯林为对照,5年生的试验林调查结果表明:巨尾桉与木麻黄按照3∶2比例种植时,巨尾桉的单株生长量有所提高,两种混交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略小于巨尾桉纯林,不同类型林分中巨尾桉生长量和林分总蓄积量差异不显著。巨尾桉与木麻黄混交林的抗风性和土壤结构及肥力状况均优于巨尾桉纯林。巨尾桉与木麻黄混交以3∶2的比例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薛杨  李学广  林之盼  宿少锋  冯杏 《热带林业》2013,41(1):37-38,27
以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海口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营造木麻黄海防林纯林和混交林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类型木麻黄海防林森林土壤养分、凋落物养分差异状况,以此探求指导海南人工海防林的经营改造工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沙质海岸后侧木麻黄台湾栾树混交造林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台湾栾树与木麻黄多行混交可以提高台湾栾树的树高、胸径生长量,而且台湾栾树木麻黄多行混交林防风效果较好,但台湾栾树纯林生长较差,防风效果也不理想。建议在沿海沙地台湾栾树造林以木麻黄稀疏林带下套种或与木麻黄等其它树种多行混交为宜。  相似文献   

10.
在闽南沿海沙地引进3种桉类树种、3种松类树种进行试验,并营造木麻黄与湿地松、马占相思、乌墨、柠檬桉混交林。经4年观测认为,柠檬桉、巨尾桉、刚果桉3种按树在沿海沙地适应性强、生长量大小分别为巨尾桉>刚果桉>柠檬桉;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3种松类树种只有湿地松在砂质海岸适应性强,火炬松和加勒比松长势弱;木麻黄与湿地松、柠檬桉混交效果比木麻黄纯林好。  相似文献   

11.
沿海丘陵马尾松马占相思混交林生产力和改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年在马尾松林采伐迹地上开展马尾松马占相思混交林 (1∶1和 1∶2 )和马尾松纯林对比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 :马尾松马占相思 1∶1和 1∶2混交林生长快于马尾松纯林 ,经方差分析 ,混交林与纯林之间马尾松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达显著水平。马尾松马占相思 1∶1混交林单位面积生物量高于 1∶2混交林 ,1∶2混交林生物量又高于马尾松纯林 ,林木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表现出干 >枝 >叶 >根 >根桩 ,而枝叶生物量总和大于主干生物量 ;马尾松马占相思混交林土壤容重低于马尾松纯林林地土壤 ,而持水量、孔隙度、通气度均高于纯林林地土壤 ;混交林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纯林土壤。  相似文献   

12.
桉树与厚荚相思混交林的生物量及对土壤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雷州林业局营造桉树与厚荚相思混交林进行生物量测定及对土壤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尾叶桉与厚荚相思混交林6年生地上部分群体生物量比尾叶桉纯林多36.6%以上,单株叶量,细根行间混交的尾叶桉分别比纯林的尾叶桉多38.4%,82.8%,带状混交的尾叶桉比纯林的尾叶桉分别多19.5%,4.7%,林分叶量带状混交林比纯林大4.9倍。4年生时混交林凋落物干重比纯林多31%以上。混交林0-39cm土层有机质,全氮  相似文献   

13.
对福建东山赤山林场木麻黄防护林现存的主要配置模式进行了筛选。选取对海岸带防护林体系建设有重要影响的生态防护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3大类8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性分析、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策略层各评价因子中,生态防护功能依然占首位,社会经济价值指标也占了较高的比例。在综合效益上,各配置模式排序为:木麻黄与相思类混交(D1)>林果复合经营(D6)>木麻黄与多树种混交(D4)>木麻黄与桉树类混交(D2)>木麻黄与其他树种混交(D5)>木麻黄与灌木(D7)混交>麻黄与松树类混交(D3)。并根据海岸带立地条件的差异对各模式的梯次配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海岸带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物量及水源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政 《防护林科技》2004,(1):6-7,26
对马尾松火力楠行状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及火力楠纯林乔木层生物量、地上部分持水量、土壤渗透性能及贮水能力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物量大于马尾松纯林和火力楠纯林,混交林地上部分持水量大,土壤渗透性和贮水能力强,其综合水源涵养力强于马尾松纯林和火力楠纯林。  相似文献   

15.
沙岸木麻黄林带更新采用木麻黄与湿地松不同比例混交配置,木麻黄等树种单行和多行混交造林。结果表明:木麻黄与湿地松带状混交效果较好,但需适时适量疏伐;木麻黄与刚果12^#桉、厚英相思分别单行混交造林种间关系协调,湿地松与刚果12^#桉、厚英相思行状混交易受压;不同树种采取多行配置树种间关系良好,木麻黄与刚果12^#桉处于同一林层,厚英相思分布于木麻黄之下,而湿地松与厚英相思多行混交免遭挤压,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6.
沙岸木麻黄林带更新采用木麻黄与湿地松不同比例混交配置 ,木麻黄等树种单行和多行混交造林 ,结果表明 :木麻黄与湿地松带状混交效果较好 ,但需适时适量疏伐 ;木麻黄与刚果 12 # 桉、厚荚相思分别单行混交造林种间关系协调 ,湿地松与刚果 12 # 桉、厚荚相思行状混交易受压 ;不同树种采取多行配置树种间关系良好 ,木麻黄与刚果 12 # 桉处于同一林层 ,厚荚相思分布于木麻黄之下 ,而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多行混交免遭挤压 ,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7.
海岸带湿地松木麻黄混交林营造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抗风力强的木麻黄优良无性系(水培苗)与湿地松进行混交造林试验,6年的试验观测表明:混交方式以带状混交效果最好,其立木蓄积量分别超过木麻黄、湿地松纯林的13.4%和89.8%;林分结构比较稳定;带状造林时,木麻黄带在前,湿地松带在后而形成一道道防风屏障。  相似文献   

18.
金佛山方竹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佛山方竹(Chimonbambusa utilis)不仅是材、笋两用竹种,而且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优良竹种,但以往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为了较系统地揭示方竹蓄水保土的功能。本次对金佛山方竹的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土壤层的蓄水保土功能加以调查;同时为了便于比较还结合调查其它的林分。通过研究其结果: 1.林冠截留量: 方竹>针叶混交林>针叶纯林 2.枯枝落叶层蓄水量亮叶水青冈—方竹林>方竹林>针叶混交林>针叶林 3.土壤层的蓄水功能方竹林>亮叶水青冈—方竹林>马尾松林>枫香×麻栎林从而,本研究将为防护林建设中重视竹子的功能与作用,为适地适竹,合理选择与配置树种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