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开设诱导孔的方式诱导鹿角灵芝(Ganoderma amboinense)形成原基的方法,结果表明:鹿角灵芝在菌丝完全发满菌包或发满菌包至3/5以上时可以通过在菌包肩部下方1~2cm处开2个诱导孔诱导原基形成,这种诱导方法较常规方法可使菌丝未发满的菌包提前20~30d形成原基;还可将原基形成率从52%提高至82%~94%,增产55%~186%;使用诱导孔处理未完全发满菌丝的菌包还可加速菌丝发满菌包、加强菌丝长势,增强子实体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
初步研究发菌温度(15、20、25、30和35℃)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菌丝生长、耳芽发生及耳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发菌处理的菌丝长势好,出芽率高,耳质好,产量高,相对于常规发菌(25℃)产量提高37.9%。适当低温发菌有利于黑木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平菇菌丝后熟管理,即菌丝的后期再培养,指菌丝发满菌袋后,创造条件使之继续进行营养生长,延长发菌时间,增加产量。主要措施如下: 1)严格避光培养。自装袋播种开始,即应严格避光,尤其进入发菌棚以后,许多菇农为方便观察,习惯将棚内光照调整至明亮,大约在1000勒克斯左右,或者调至2000勒克斯以下,每次进棚观察时即掀开草苫,人走“光”灭。  相似文献   

4.
香菇袋栽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菌筒脱袋后转色不好香菇菌筒在正常季节的温度条件下培养,一般经过60天左右就可以脱袋,通常是掌握在菌丝已长满菌筒,培养基已开始有点收缩发皱,并有褐色斑痕出现,有的菌筒表面有原基纽结时,这表明菌筒已经成熟,可以开袋。然而撕开塑料袋使菌丝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环境条件对香菇菌丝  相似文献   

5.
木条菌种比木屑菌种有以下优点: 一、缩短发菌时间,菌令上下一致木条菌种空隙多,通气性好,菌丝吃料快,生长旺盛;母种接种到木条原种上,20天菌丝就渗透木条而长满全瓶,比木屑培养基培菌时间缩短4天左右。用木条原种接入栽培种上,培菌时间更可缩短:750毫升玻璃瓶只要15天就可长满全瓶,比木屑栽培种缩短15天;塑料袋20天就发满全袋,时间可缩短25天以上。木条菌种长12厘米,接入培养料中间,发菌时上下左右一起长,菌丝纵横延伸。因此发菌时可大大缩短。二、菌种利用率高,杂菌污染少木条菌种作原种,一根木条接种一袋,没有接多接少和浪费现象。接种到培养基后,由于吃  相似文献   

6.
我市每年10月到翌年5月,蔬菜供应紧张。为了解决部分群众“吃菜难”的问题,1980年,我市几个单位进行了纯棉籽壳栽培平菇试验,于10~12月播种,面积250m_2,由于气温低(5~13℃),发菌时间长,普遍在80~120天才现蕾,霉菌感染率达20~90%。笔者认为,发菌时间长的原因是:菌种用量太少(在2%以下),纯棉籽壳菌丝吃料慢,培菌温度太低(平菇菌丝生长适温为20~27℃,而当时仅10℃左右)。如果利用加温  相似文献   

7.
1)螨类。多在双孢菇上发生,部分平菇也有发生,表现为“发菌难、退菌”,有的40多天仍未完成发菌,且菌丝越来越少,生产中往往当作病害而被忽视。  相似文献   

8.
栽培平菇要获丰收,在栽培的品种、季节等闲素确定后,科学的水分管理便成为决定的因素。在水分管理上若能正确运用“准、稳、巧”的方法,平菇产量可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一)配料时加水要准 正确掌握培养料的含水量,是培养粗壮菌丝的关键,因它直接影响到发菌速度、菌丝密度,从而会影响到后期产量。水分偏高,培养料内空气相对减少,菌丝由于缺氧生长速度减慢,并易发生如鬼伞之类的杂菌,导致菌床污染,表层易长菌皮,菌丝易老化、发黄,产量明显降低;水分太少,菌丝生长速度减慢,菌丝纤细、弱,菌丝密度低、松,出菇迟,产量低。实践证明,平菇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最适宜。100kg干料加110~120kg水即可。拌好料后,手抓料用力挤,见指缝内有水但又不下滴为准。 (二)发菌期水分要稳 平菇发菌时的水分管理原则是要“保”水,使水分不易失掉,而不是失掉后重新补水。拌料时60%的水分要能长久维持,这样菌丝才能发得好,干干湿湿对发菌极为不利,另外发菌时补水还易造成污染。床栽保水的办法用地膜,防止水分蒸发。袋栽是利用塑料袋来保水。有些初栽者,由于不注意发菌阶段的保水,干了就补水,常使培养料干湿交替,结果导致平菇菌丝发不好而失败。  相似文献   

9.
以传统菇房发菌料为对照,从菌丝生长及培养料降解角度研究了隧道发菌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发菌料的菌丝生长速度比菇房发菌料快13.6%,基因拷贝数是菇房发菌料的3.7倍;在菌丝生长阶段,隧道发菌料中的蛋白酶、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滤纸酶、酸性木聚糖酶活性显著提高,是菇房发菌...  相似文献   

10.
双孢菇抓料垄栽及添加辅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菇通常采用培养料平铺栽培、常规发菌管理。本试验旨在探讨发菌过程中抓料、添加辅料,以及改变铺料方式:整床起垄对双孢菇产量和转化率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麦秸65%(长15cm左右),干鸡粪35%,过磷酸钙1%,石膏2%,石灰1%。采用二次发酵。菌种F62。1.2方法开始投料全部平铺,厚20cm左右,投料30kg/m2,待菌丝发料至料层1/2时,对培养料进行五个处理:A.平铺料不动;B,对平铺料进行抓料,一方面松动培养料并拉断一部分菌丝,另一方面使长入菌丝培养料与未长入菌丝培养料进行一定混…  相似文献   

11.
在工厂化生产金针菇过程中,选择发菌程度不同的栽培种进行搔菌出菇,结果表明:发满菌丝的栽培种较留1cm未发满菌丝及留2cm未发满菌丝的栽培种,菌丝恢复快、原基形成早、子实体整齐度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近两年来,利用种过银耳的废棉籽壳培养料来制作平菇栽培种,取得了较好效果,具有发菌快,菌丝浓白粗壮,比一般培养基早5天左右发菌到瓶(袋)底,经使用出菇整齐,菇体肥厚,生物效率可达120%左右。现将具体制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正飞 《食用菌》2009,(6):45-45
蘑菇发菌阶段因管理不当,常出现不发菌,菌丝不向下扎等现象。菌种播后不发菌、原因有以下四种。①菌种老化、菌丝活力不强。②培养料变没腐熟或水分过大,而菌丝不吃料。③培养料中氨有害物质多影响菌丝生长。④螨虫为害严重,菌丝萎缩不发。  相似文献   

14.
国外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问答(续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良 《食用菌》2010,32(4):73-74
第14问:蘑菇栽培的发菌温度多高为适? 蘑菇菌丝的生长速度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是否适宜。图23是蘑菇菌丝在堆肥上生长的典型曲线,其生长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加快,24℃左右最适宜;高于27℃,生长速度急剧下降;32℃以上蘑菇菌丝很快死亡。  相似文献   

15.
以生产上常用的棉籽壳、木屑、玉米粒、麦粒、木条为原料制作平菇栽培种,比较发菌速度、菌丝形态、菌丝活力及接种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麦粒种发菌速度快,菌丝健壮,菌丝外观形态及扫描电镜1 000倍下的微观形态均优于其他菌种;玉米粒菌种次之;木条种发菌速度较慢,菌丝较细,但接种效率高,用种量少,所接菌袋16天即可长满。  相似文献   

16.
平菇栽培成败的关键在发菌期,菌丝在短时间内长满料,则表明栽培成功有了一定的把握。如何加速菌丝生长,提高菌丝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平菇快速发菌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菌丝培养温度对菌丝生长生理的影响及出耳期耳片的高温抗性,提高黑木耳出耳抗性和产品品质,实验设计5组不同发菌温度,对黑木耳菌丝培养温度、菌丝生理与出耳期耳片耐高温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5℃、20℃发菌菌丝生长速度较对照组(25℃)慢,但菌丝粗壮,培养期感染杂菌少,酶活性高。低温培养的菌丝出耳期抗杂菌污染能力强,耳片不易流耳。低温发菌有利于提高黑木耳出耳耐高温性。  相似文献   

18.
我站于1988年在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天台峰北麓采到一株重达9550g的特大平菇,经贵池市科委鉴定为粗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并由本站分离驯化栽培成功,编号九华191,现将其特性简介如下.(一)发菌特点菌丝体生长温度3~38℃,最适25℃左右.发菌较一般粗皮侧耳快4~6天,菌丝粗壮浓密,气生菌丝少,抗杂菌能力强,适宜pH6~7.5.在  相似文献   

19.
经过生产实践证明 ,在姬菇菌袋播种后 8~10d ,发现大批菌袋有明显污染 ,严重抑制了正常菌丝生长。于是及时用 0 5~ 0 7cm的木棍或铁棍 ,在污染的菌袋四周扎 5~ 7cm深的孔 ,然后把菌袋按原来形式排起 ,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合时 ,经3~ 5d的培养 ,正常菌丝才开始向前吃料 ,生长速度加快 ,再过 10~ 15d ,姬菇菌丝逐渐淹没袋内霉菌落 ,最后菌袋发满变成洁白。以上处理措施 ,打破了常规单纯依赖化学农药治疗的方法 ,既节省了药品投资 ,又避免了菌袋报废的经济损失。在我们当地栽培姬菇多用袋栽 ,它属保护性栽培 ,因两端封闭严密发菌…  相似文献   

20.
(七) 出菇管理五项技术措施菌袋经过室内发菌培养25天左右,菌丝生理成熟,便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也就是进入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猴头菇通常出现菌丝尚未走满袋,就开始现原基分化成子实体。因此要及时根据栽培方式,分别把菌袋搬到室内栽培房或野外荫棚畦床上。根据古田县成功经验,野外栽培比室内生态条件好,长菇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