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辽西半干旱地区石质山客土袋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围绕影响辽西半干旱地区石质山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诸多因子中,"水分"这一主导因子,采用国内首创的"客土袋"造林新技术,进行不同树种适宜"客土袋"的选择、"客土袋"配方技术、"客土袋"苗木造林技术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不同树种适用的"客土袋"规格,"客土袋"最适基质配方以及"客土袋"系列造林技术,应用该项研究成果的造林成活率可以提高21.0%~58%。  相似文献   

2.
豫北石质干旱地区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豫北山区石质干旱地带退耕还林抗旱保成活造林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铺底盖天"造林技术能确保干旱地带造林成活率,当年造林成活率可达98%,成效远远高于其他一般造林技术,值得在干旱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在对"楠竹快繁和造林技术推广"项目实施4年的基础上,总结了:①楠竹小母竹繁育技术,包括母竹与园地选择、整地、栽植和苗期管理等;②小母竹造林技术,包括造林地与造林时间选择、苗木选择与处理、整地、栽植等;③小母竹造林后抚育管理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瓦勒拉尼系统"造林整地造林技术结果,对造林成活率、工作效率,成本和经济效益、植被盖度、多样性等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双碟圆盘夹分水梁"造林整地技术,从土壤含水量、水分入渗深度、改善局部生态环境、造林质量等方面比较分析其优势,为半干旱地区改进造林整地方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随着"长防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深入开展,铜都街道能造林的荒山已逐步绿化,当前从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密度及配置等是营林工程最关注的问题,铜都街道于2013年在达贝村黑马山人工培植清香木作为造林的配置树种。探讨了清香木荒山造林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百色市林业科技教育工作站在"十五"期间,营造西南桦示范林7 036.8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根据"十五"期间研究成果,对西南桦种子的采集及贮存、作床与播种、苗期管理、苗木质量及病虫害等关键环节技术进行介绍,并对西南桦造林技术中的关键环节:林地的选择、造林地的清理、造林密度、造林季节、造林地的抚育管理及西南桦人工林病虫害种类与重大虫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能对西南桦的生产经营者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柠条反坡鱼鳞坑直播造林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柠条反坡鱼鳞坑直播造林技术要点、柠条荒山造林个体承包责任制,比较、分析了反坡鱼鳞坑相对于其它常用整地方式的优点,认为以柠条反坡鱼鳞坑直播造林技术为核心的"陇西模式"值得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特殊立地条件下抗旱、抗寒、抗盐碱、抗瘠薄和抗风蚀等"五抗"造林实用新技术的内容和体系组成,包括长方坑整地方式、"一坑三株"混交造林模式,玉米秸杆覆盖保墒、土壤改良增肥技术、适时适量浇水管理和造林系统工程技术体系的集成等。并阐明了此技术的技术优点、先进性、适用范围、推广条件和注意事项等,为本技术的推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精准灭荒工程造林地的立地特点和影响造林成活的主要因素,以"水"为中心,从选用抗旱树种、集水整地、苗木处理、造林方法、林地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精准灭荒工程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1.
千阳县渭北丘陵区地膜覆盖造林技术及其效果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是林业工作者不断探索的实用技术之一。本文对当地采用的地膜覆盖造林技术进行了简要总结,介绍了具体操作方法,对同一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造林成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干旱少雨地区提高造林"两率"、降低造林成本提供了借鉴实例。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大重点造林工程的科技含量,淳化县林业站大力开展"三推广"、"两处理"、"一培训"活动.首先推广了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陕北毛乌素沙地推广樟子松"六位一体"造林技术,调查、观测半固定沙丘迎风坡、半固定沙丘坡顶、固定沙丘迎风坡、固定沙丘坡顶、丘间地等5种立地类型造林成活率、幼树新梢生长量和冠幅,结果为在5种立地类型"六位一体"技术造林成活率平均为92.1%,高于传统技术造林9.2百分点;栽植当年(2015年)"六位一体"技术幼树新梢生长量平均为10.8cm,高于传统技术1.3cm,栽植第二年(2016年)"六位一体"技术幼树新梢生长量平均为9.6cm,高于传统技术2.4cm;在栽植第二年(2016年)5种立地类型"六位一体"技术幼树冠幅平均为57.3cm,比传统技术高5.7cm;"六位一体"技术在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树高生长和冠幅生长的效果显著性尽管不尽一致,但都有一定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山西北部防治沙造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杨树局在实施防沙治沙造林工程中,一直遵循"改善林分结构,合理进行树种搭配,规范造林技术流程"的原则,为山西北部防沙治沙造林工作取得了宝贵经验。文章指出:造林要选择适宜的树种,采用优质壮苗,并辅之以切实可行的造林技术措施,才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珍贵树种山地造林新技术——丛植混交林营造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珍贵树种用材林经营周期长、良种使用率低、培育及经营技术欠缺,较多树种尚无法大面积山地造林的现状,本文在借鉴丛植造林法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应用目标树经营法等森林定向培育技术,推出了适合珍贵树种大面积山地造林的丛植混交林法,包括"针阔同丛混交法"、"阔丛针单混交法"和"阔叶异丛混交法",并介绍了此3种丛植混交法的树种配置技术及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6.
甘肃干旱区樟子松引种栽培及造林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樟子松在甘肃干旱区的引种现状、适应性、育苗和造林技术作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樟子松在甘肃干旱区育苗的"9适宜"技术要点和可借鉴的"一保,四改,两提倡"造林技术,指出了樟子松在甘肃的应用前景和推广范围。  相似文献   

17.
由省政府提出的三年(2018~2020)实施精准灭荒工程战略,是对习总书记"建设美丽中国"号召的最积极响应和最忠实的践行,必将加快生态立省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进一步提升湖北省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湖北省精准灭荒工程实用技术是在"鄂西北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成果基础上,经吸收整合当前常用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而成。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湖北省精准灭荒工程实用技术所包含的困难立地造林树种选择及苗木处理技术、困难立地林地清理及整地技术,以及多季节造林、覆膜造林、保水剂造林等困难立地主要造林技术等,旨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和支撑作用,以期为湖北省精准灭荒工程提供技术服务。该技术适宜在鄂西北地区及全省生态脆弱地区精准灭荒工程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1年开始,在桓仁县实施"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工程,结合项目造林,研究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建设的关键技术,突破常规造林模式,即严格选地,与周围天然林形成块状混交林,采用鱼鳞坑型整地,良种壮苗,造林前用ABT生根粉或高分子吸水剂浸根,及时抚育等措施.实践证明,采取速生丰产技术造林,造林后成活率、保存率以及胸径、树高生长量比常规造林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免耕法"造林技术,该法不仅可节约造林成本,更重要的是达到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目的,是一种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造林方法,林业主管部门必须大力提倡推广.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太岳油松"良种苗木繁育和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示范项目建设背景、技术来源以及项目建设内容及技术,该技术确定了用优质种源进行容器育苗,集成了不同立地类型区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