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之一,旅游扶贫效率是衡量旅游扶贫工作的核心指标,旅游经济强度是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二者彼此关联性对于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湖北大别山区16个县(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2011至2017年各县(区)旅游扶贫效率,并通过修正传统引力模型,构建各县(区)旅游强度关系矩阵,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16个县(区)2017年旅游经济强度空间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大别山区旅游扶贫综合效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均值0.776),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县(区)之间旅游联系强度较弱,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网络密度呈现“大分散,小聚集”的空间格局,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连接密度较低,联系不够紧密,旅游经济联系地域空间格局分为东南,西北和中部三个主要派系。旅游扶贫效率与旅游经济强度呈现负相关性,边缘区旅游扶贫效率远比核心区旅游扶贫效率高,具体呈现高效率高强度、高效率低强度、低效率低强度、低效率高强度四种模式。提高旅游扶贫效率,优化旅游扶贫和旅游发展之间内生关系是当务之急,从改进旅游扶贫手段,优化扶贫管理模式;科学把握旅游规模,有效配置旅游资源;加强旅游经济联系,提升旅游扶贫效率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旅游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巍 《甘肃农业》2007,(3):28-29
近几年来我国旅游外汇收入虽然增加幅度比较大,但旅游消费结构并没有明显改善,作者通过分析我国在入境旅游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入境旅游消费结构的对策应是继续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产品的多元化程度;加强旅游商品开发,提高旅游商品质量;加强行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我国沙漠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漠旅游在国内外都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本文在分析我国沙漠旅游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沙漠旅游的特点,针对沙漠旅游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沙漠生态旅游,实施沙漠经济战略,发挥沙漠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等发展思路,以实现沙漠旅游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体验性旅游需求的日益增长,茶文化旅游成为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热门旅游方式。文章以日照市为例,分析了茶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条件,指出了茶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茶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策略,以期为日照市茶文化旅游商品高质量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靠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治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青岛大虾”事件暴露出我国旅游市场存在已久的价格欺诈、政府价格监管不作为、多头价格执法等问题。为防控旅游市场主体“经济人”的本性弱点,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社会公益,保障政府获取旅游经营收益和旅游税收收入,必须对旅游市场价格进行有效的政府监管。针对旅游产品的多元属性、旅游市场的空间依赖和旅游产业的地方保护的监管困难,通过制定旅游价格政府执法的裁量基准,实施旅游市场价格监管的综合执法,构建依据商业公序良俗形成价格的政府裁决机制,落实旅游价格及执法的信息公开等治理措施,旅游市场价格乱象的治理定会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基于湖南省张家界市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乡村振兴成效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算,分析其演变特征,挖掘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障碍因素,并提出差异化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市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缓慢上升-稳定增长”的趋势,两者朝着较佳的耦合方向发展;影响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人均旅游消费、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旅游总收入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等,张家界市乡村旅游发展属于经济障碍型。进而提出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张家界市要立足旅游资源,提高乡村旅游集聚发展能力;做好旅游规划和监管,激发乡村旅游市场潜力;聚焦耦合协调要求,推动乡村产业深度融合等建议,以期为张家界市及同类型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国家加大对旅游业的重视,我国乡村旅游不断发展,休闲旅游也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全国各地都以乡村旅游为主体,发展起乡村观光、美食“农家乐”、农事体验、果园采摘、度假养生等旅游项目,人们对旅游体验的需求越高,市场竞争也越激烈。乡村旅游品牌竞争影响力不足、吸引力不够、定位模糊、品牌特色不鲜明、群众对品牌效力没有认可度等,都对乡村旅游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当前,面对拜城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希望可发挥拜城县旅游优势构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体系,并针对不足提出对策建议,用于提升拜城县乡村旅游经济现状。  相似文献   

9.
武汉地区女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武汉地区女大学生旅游行为的调查研究,与其它地区女大学生旅游行为进行比较,发现其在符合大学生整体旅游特征的前提下,与其它地区相比在旅游动机、旅游决策行为、旅游消费行为以及旅游感知方面呈现出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梁焱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7):102-104+114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中的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更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陕西作为西北部拥有较多体育旅游资源的大省,可以通过重视旅游人才培养,吸引高质量复合型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到基层就业;发挥政府在体育旅游产业中的宏观管理职能;注重环境保护与发展体育旅游相结合,搭建乡村体育旅游数字平台;加强体育旅游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安全预警法律法规等方面实现乡村体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黄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33-10434
从淡水资源这一限制性因子出发,计算了南麂列岛的旅游生态容量和大沙凹、三盘尾景点的旅游物理容量及南麂列岛的设施容量,最后得出了南麂列岛的合理容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旅游真实性理论和旅游产品模式的研究,以及对实践应用的分析,提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策略,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促进旅游目的地及当地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孙卫喜  孙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774-10775,10973
以陕西省华山乡村"农家乐"为例,分析了"农家乐"的现状,了解了其发展状况,预测了其发展趋势,并发现"农家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诸如从业人员素质、卫生条件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家乐"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相关政策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应在乡村旅游发展思路上,塑造品牌,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旅游"农家乐"的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热带休闲农业旅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符国基  揭秋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65-5367,5376
介绍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热带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了海南热带休闲农业旅游的SWOT分析,提出了其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采用SWOT法分析了福建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通过比较《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签订前台湾游客赴闽旅游的预测数据和签订后的实际数据,结果认为协议的签订对台湾游客赴闽旅游有一定的影响,但协议的签订对台湾游客在闽逗留时间影响不大;最后促进台湾游客赴闽旅游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6.
以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开发规划为依据,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矩阵法对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开发对旅游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行识别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与提升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庆来  徐秀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56-5358
针对78份安徽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情况调查问卷,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安徽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不足,据此提出了提升安徽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传统旅游城市工业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希芸  沙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57-2058,2097
以南京为例,重点分析南京市工业旅游的开发条件,并且提出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完善农村旅游的行业产业链,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客观评价了我国农村旅游业的现状,发现农村旅游业的发展难题,通过引导、扶持农村旅游走产业集群之路,发挥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效用,使农村旅游企业分工协作,联合竞争,才能改善区域基础设施,促进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安徽旅游非优区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663-6665
[目的]总结3类旅游非优区的特点,探索其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以期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所贡献,也希望能为其他旅游非优区的开发提供借鉴。[方法]以安徽省作为进行旅游非优区旅游开发研究为例,通过对安徽省旅游非优区类型进行区划,找出具体县(市)并对其进行旅游资源丰富性评价和区域发展水平评价,利用SPSS软件,计算出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值后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结果]对于安徽Ⅰ类旅游非优区应采用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及品牌经营模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对于Ⅱ类旅游非优区应采用旅游开发扶贫模式;对于Ⅲ类旅游非优区应采用适度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