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陆羽《茶经·八之出》在叙述岭南茶区时说"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还特别注明"福州,生闽县方山之阴"。闽方山究竟在福州的什么地方?《茶经》中没有说明。并且也没有交代方山所产的是什么茶?研究表明,福州于唐朝有两种茶作为贡茶,即"腊面茶"与"方山露芽"。方山露芽又称"方山之芽"。  相似文献   

2.
方山露芽是唐时福州名茶。李肇《唐国史补》云:“福州大山有露芽。”《三山志》云:“唐宪宗元和间(公元806~820年)沼方山院僧怀晖德麟殿说法,赐之茶,怀晖奏日:茶不及方山茶佳,则方山茶得名久矣。”陆羽《茶经》(公元760年前后)亦注有:“福州生闽方山,山阴县也。”说明唐时方山茶称为“方山露芽”已出名久矣。至于“方山露芽”出于何地,产于何时,有必要加以考证。查《三山志)记:方山“山在南重江之外,九鼻东向,正北远望端方,直下数千尺,故名。”《闽都别记》云:“五虎山,在清廉里,一名方山,远望端方如几,故名,中…  相似文献   

3.
福建发展茶业的九大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区,是红茶与特种茶——乌龙茶、茉莉花茶、自茶的发祥地。福建产茶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早在东晋(公元376年)南安市丰州古镇的莲花峰就有“莲花荼襟太元丙子”摩崖石刻,是福建茶事最早的文字记载。这比睦羽《茶经》(公元780年)问世要早404年,距今已有1632年的历史。从唐代开始,福建就是贡茶的产地——福州长乐郡(福建福州),福州的方山露芽、“蜡面茶”,“福州柏岩极佳”。宋代以北苑贡茶和斗茶活动闻名与世。  相似文献   

4.
福州鼓山半岩茶在唐朝就负盛名。它的品质之优良如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所指,“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说明福州在唐代鼓山半岩茶与方山露芽一样,属当朝名荼,早已出名。见《李肇·唐国史补》。但是由于时间久远、地点变迁、史料的欠缺,福州这二处历史名茶早巳绝迹,至今要探寻其准确茶园地点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5.
一信一诗武夷茶出了山。茶史确认,茶始于唐而盛于宋.茶叶为福建名产之一.唐韩偓避乱入闽,福州荔枝已列贡品,而无茶品,他的诗中有“遐方不许贡珍奇,密诏惟教进荔枝.”(《吴评韩翰林集》)而李肇在《唐国史补》说:“当时风气重品茶,福州方山(原属建州,俗称五虎山,今属闽候)有露芽为第一”当时福建名茶之一种.《三山志》载:“元和间,诏方山院僧怀恽,至麟德殿说法,赐茶”.怀恽奏曰:“此茶不及方山茶佳,则方山茶得名久矣,盖建茶未盛前也.”  相似文献   

6.
林建志 《茶报》2004,(2):43-44
唐陆羽《茶经》之出:“福州生闽方山山阴县也”说明“方山露芽”茶在闽县方山。那方山在哪里?现全国多书载方山(五虎山附近),也有书指方山是在闽候县尚干的五虎山,如:《三山志》《闽书》《闽都别记》等志书载在闽县清廉里。《三山志》是宋淳熙九年(1182年)成书,因福州曾一度  相似文献   

7.
陆羽《茶经·八之出》中,提到"闽方山".闽方山就是闽县的方山.闽县,隋·开皇十二年(592年)改原丰县置,治所在今福建省福州市.闽县即今的闽侯县.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2000年)载:"方山,山名.位于福州南,以山形端方如几得名."闽侯县即位于福州南.现今的闽侯县确有一座叫方山的地名. 研究表明,方山位于闽江南岸,即今五虎山.五虎山又名方山.它位于闽侯东南部,地跨祥谦、南通两镇,古时隶属清廉里,是闽县、侯官两县的天然分界线.五虎山山脉南北长7公里,东西宽5~6公里,面积约41平方公里.五虎山因其5座主峰巍峨高耸,形似五虎盘踞而得名.  相似文献   

8.
一、福建茶叶的兴起我国茶叶盛于唐,产区遍及现在南方的十四省。《唐史》载:“风俗贵茶,茶之品益众,”此际茶叶已成为商品广为销售。当时品质首推阳羡,但局处边隅的福建“方山露芽”亦已崭露头角,《三山志》载唐宪宗赐茶给僧怀晖,怀晖说;“此茶不及方山茶佳,”可见  相似文献   

9.
蔡泉宝 《茶报》2004,(1):38-38
历代长乐人在中国茶文化中,有重要的贡献。南宗庄季裕著《鸡肋编》(公元1139年)记载:“从蔡襄《茶录》后韩岂知刚福州长乐人,尝监建溪茶场,采茶工匠几千人。”蔡襄是宋代书法家,福建转运使,茶学家,宋代贡茶小龙团的发明者,在长乐竹林寺右有“龟山”摩崖题刻。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产茶源于汉、兴于唐,而盛于宋。新石器时代,福建宁德就有彩釉陶茶具。有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市丰州古镇的莲花镇石上的摩崖石刻“莲花茶襟太元丙子”(376),这比世界最早的茶书陆羽《茶经》(780)间世要早404年。陆羽《茶经》记载:“福州、建州(今建瓯)所产之茶,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宋代以北苑贡茶和斗茶活动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1.
谈论闽茶 ,笔者非闽人 ,深入闽境不多 ,可以说是门外汉。然而出于对闽茶铁观音茶品味的爱好 ,居于二十多年从事茶业教学科技工作的亲身感受 ,故而有兴趣认知闽茶。在这里试从历史的角度 ,从品牌文化的观念 ,谈谈对闽茶铁观音等发展的见解。瞰古看今 ,笔者对闽茶今昔的看法是 :唐有闽茶宋代盛 ,明清创新未扬名 ,今日观音尚显贵 ,品牌文化再创兴。1 唐有闽茶宋代盛福建茶始于何时 ?准确年代有待考证 ,陆羽《茶经·八之出》 (公元 780年 )已有记载 :“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 (福州生闽方山。山荫县也 )”。由此可见 ,福建唐时已有茶叶…  相似文献   

12.
鼓山半岩茶     
昔日偶览《闽小记》,有福州鼓山产茶记载,云:“鼓山半岩茶,色香风味当为闽中第一,不让虎丘、龙井也。”然所记不详不知何出。近见刘湘如先生《鼓山的茶与诗》,引《鼓山志》云:“鼓山灵源洞之后,居民数十家种茶为业,地名茶园,产不甚多,而味清  相似文献   

13.
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八》茶之出记载:南岭茶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南岭即岭南,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北部和湖南、江西数省区交界处,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茶经》所指福州又名长乐郡,今福州、莆田一带;建州,又称建安郡,今福建建阳一带;韶州,又称始兴郡,今广东韶关、仁化一带;象州,又称象山郡,今广西象山县一带.四州中真正位于岭南的是韶州,韶州以州北有韶石山(仁化境内)而命名,韶州近五岭者,仁化又居其中心.  相似文献   

14.
英德古称英州,她是一个古老的而又现代化的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早在距今1200年前的唐代时就是韶州(今韶关市)三个产茶县(英州、曲江、仁化)之一,所产茶叶品质优异,据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记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从明初至清末均定为贡茶。明代以  相似文献   

15.
《茶叶》1990,(3)
长兴与宜兴接壤,顾渚山与唐贡山相连。唐贡紫笋茶,产于长兴之说,有《唐书·地理志》的记载;产于义兴(今宜兴)之论,有《唐国史补》的文章。再者,唐代紫笋贡茶,为何又要湖州、常州两刺史共同督制?历史烟云,扑朔迷离,笔者自不量  相似文献   

16.
茶叶历来为闽江上游山区的传统产品,武夷茶是茶中之精品.武夷茶生产可远溯唐代,至明代,茶叶生产虽有所停滞,但"(武夷)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转,鬻之四方"[1].降至清代,茶叶商品生产有较大发展,鸦片战争后走向鼎盛. 一、福建茶叶生产的兴衰沿革 福建茶叶大规模种植开始于唐代.肃、代年间,陆羽著《茶经》记:茶"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福建有武夷茶(建州茶)与福州茶,福州茶主要是方山露牙和正黄茶两种,《三山志》记方山茶:"唐宪宗元和间,诏方山院僧怀恽麟德殿说法,赐之茶,怀恽奏曰:‘此茶不及方山之佳’.则方山茶得名久矣……盖建茶未盛前也"[2].《膳夫经手钞》记正黄茶:"福州正黄茶,不知在彼味峭."直至唐末,建茶才开始出名,所谓"自建茶出,天下所产皆不复可数"[3].五代期间,建州茶生产更加兴盛,南唐统治建州时,还大规模组织人民种茶采茶于北苑,并制造团茶,用特制的龙凤模压印,谓之"龙凤腊面茶",简称"龙凤茶",为贡茶.作为建州茶中突起的名品——武夷岩茶也已普遍种植.福建茶叶除了茶品有名外,其产量也颇为可观.唐代时,福建茶叶产量已居全国第五位[4],为全国重要产茶区.  相似文献   

17.
福宁清水绿     
福宁清水绿,又叫龙首山清水绿。因龙首山主峰于福宁城北,属太姥山南支脉,此茶扬名于发源地龙首山巅的圣水寺,以及龙首山麓“百里诸山”,故近代人称龙首山清水绿。 福宁清水绿历史悠久,国内外久负盛名。早在唐代(公元618~907年)福宁(今之霞浦)已开始产茶。如《新唐书,地理志》福州(当时霞浦属之)土贡中就有茶的记载。宋代淳熙的《三山志》和清代《福建通志》四卷中云:……“《唐地理志》亦载福州贡蜡面茶,盖建茶未盛前也,今古田、长溪(即霞浦)近建宁界亦能采造,然气味不及。”又《乡土历史》上册30页中载:“福建是茶叶生产区,早在唐代,闽东、闽北已开辟了许多茶园……我  相似文献   

18.
(续)三、采摘天气陆羽《茶经》有“凌露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古人强调保持茶芽的鲜度,所以认为采茶必须在“日出之前”,如《北苑别录》说:“采茶之法,须是侵晨,不可见日,侵晨则夜露未晞,茶芽肥润,见日则为阳气所薄,使芽之膏腴内耗,至受水而不鲜明。故  相似文献   

19.
福建贡茶早在唐朝时期就有记载.当时福州方山、宁德天山、闽北武夷山.均有采造“腊面”贡茶;到宋代又有建州(今建瓯)北苑贡茶院制“龙团凤饼”、“小龙团”等贡茶品。名冠天下。明代以后,武夷山、福州、天山茶区等开始采制“芽茶”进贡朝廷,并一直延续到清朝。明末清初.福建除产绿茶外还发明创制了乌龙茶、红茶、白茶和花茶,出现了中国品类最多的名茶。目前,福建茶叶更是推陈出新,培育了19个国优品种、17个省(部)优品种。武夷岩茶名列中国十’大名荼之首,安溪铁观音也荣列中国十大名茶之列。还有不少由地方政府、茶叶主管部门、茶叶企业和茶农选送的名优茶叶,在国际和全国性茶事评比活动中屡获金奖,荣列榜首,为闽茶增辉添彩。2004年,福建更是连续多年蝉联茶叶总产、单产、良种数量、良种普及率、特种茶、名茶种类、茶叶发祥地、销售总额、市场占有率等8个单项全国第一。福建茶叶能有今天这样的骄人业绩,应该说名优茶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龙凤茶(亦称龙团凤饼茶),宋代驰名天下的御茶。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载:“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风饼,名冠天下”。 龙凤茶产于福建建州(今建瓯市)北苑,取名为原产地北苑有龙山和风凰山之意。北宋初年,宋朝废唐代顾渚山贡茶院至建安,设官焙,置龙焙精制贡茶,北苑开始成为宋代贡茶产制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