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等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既要学生懂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劳动技能与职业素质。饲料检验化验员是农业行业特有工种之一,按照《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规定,饲料生产企业必须配备与所生产饲料相适应的专职技术人员、检验人员等。饲料检验化验员必须通过国家技能认证后,方可从事饲料的原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检验、化验分析。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饲料分析与质量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
工种定义依据国家或行业标准,运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对饲料原料、中间品及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化验分析并出具报告。适用范围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饲料中间产品及产成品的各种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高君 《中国饲料》2022,1(12):146-149
本文研究高职院校饲料专业学生的特点、短板及人文素养对该人群职业生涯的影响,分析提升高职院校饲料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及所面临的困难,提出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具体路径,即明确提升目标、促进人文教育和饲料专业教育的融合、改革高职院校饲料专业传统教学理念和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使人文教育潜移默化贯通于学生培养当中。 [关键词]高职院校|饲料专业|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饲料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主要介绍了饲料分析的理论知识及检测技术,具有实践性强、知识面广、内容较复杂、内容间相互独立的特点。该课程的学习必须以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工业生产、饲料原料学等课程为基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饲料研究》2004,(2):15-16
工种定义 依据国家或行业标准 ,运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对饲料原料、中间品及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化验分析并出具报告。适用范围  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饲料中间产品及产成品的各种理化指标及有关微生物指标的检验化验。技术等级线 初、中、高。学 徒 期  2年 ,其中培训期和  相似文献   

6.
工种名称:饲料检化验工工种定义:依据国家或行业标准,运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对饲料原料、中间品及最终产品的各种理化指标及有关微生物指标进行检验化验分析并出具报告。适用范围: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饲料中间产品及产成品的检验化验。  相似文献   

7.
过去,人们对隐藏于饲料原料和产品中的塑化剂束手无策,饲料原料和产品中塑化剂检测技术的问世结束了这一局面。据悉,这一检测技术是由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饲料安全加工与检测技术研究团队利用液质联用技术研发成功的。它可以检测出饲料中的DMP、DEP、BBP、DBP、  相似文献   

8.
要应用条形码技术实现饲料质量安全可追溯,对饲料原料、产品、中间品进行条形码编码是基础。文章分析了条码技术在饲料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的作用,比较了条形码常用种类并选择了128码进行编码设计,根据饲料原料、产品追溯信息和条形码的编码设计原则,参考《饲料原料目录》、中国饲料数据库分类及编码方法,以及部分企业的饲料产品分类及编号,研究制定了饲料原料、产品及中间品的条形码编码规则,供饲料生产企业利用条码技术建立饲料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西饲料》2011,(6):43
过去,人们对隐藏于饲料原料和产品中的塑化剂束手无策,饲料原料和产品中塑化剂检测技术的问世结束了这一局面。据悉,这一检测技术是由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饲料安全加工与检测技术研究团队利用液质联用技术研发成功的。它可以检测出饲料中的DMP、DEP、BBP、DBP、DHeP和DEHP6种塑化剂,可应用于豆粕、鱼粉、  相似文献   

10.
过去,人们对隐藏于饲料原料和产品中的塑化剂束手无策,饲料原料和产品中塑化剂检测技术的问世结束了这一局面。据悉,这一检测技术是由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饲料安全加工与检测技术研究团队利用液质联用技术研发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北方牧业》2011,(22):10
<正>过去,人们对隐藏于饲料原料和产品中的塑化剂束手无策,饲料原料和产品中塑化剂检测技术的问世结束了这一局面。据悉,这一检测技术是由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饲料安全加工与检测技术研究团队利用液质联用技术研发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自然状态下,畜禽可根据自身营养需要和适口性进行食物选择。而在规模饲养条件下,则要根据动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进行饲料配制,因此饲料原料质量的好坏是决定饲料产品质量的基础,只有合格的原料,方能生产出合格的饲料产品;有合格的饲料产品,才能有动物健康的物质基础。专家指出,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些养殖、饲料企业经常反映的饲料原料产品质量或者配方使用效果问题,往往是由于没有对饲料原料产品的质量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进行相应检测引起的。目前,我国饲料产品市场中,饲料原料产品的合格率仅为70%-80%,这意味着饲料企业必须通过对原料产品的质量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进行相应检测,才能有效淘汰不合格、质量低的原料产品,提高饲料原料产品质量。而饲料企业只有加强原料产品质量管理,生产出高质量的饲料原料产品,才能在养殖业中树立品牌,以占领更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13.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微生物技术及应用这一工科专业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建设具有绿色饲料类发酵产品制造特色的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实践,探讨了如何构建和实践基于工作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高职院校饲料分析实训室是培养学生饲料质量检测能力的场所,为进一步发挥实训室作用,使其更贴近实际生产,高校应积极探索实训室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沧州百信进出口有限公司共建饲料分析实训室为例,进行校企共建饲料分析实训室的必要性及合作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15.
美国农业部农业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研制的饲料及饲料原料辐射防霉技术,已开始在农牧水产饲料部门推广应用。该技术只需利用1×10~ 6Radγ-射线对粮食类原料、饲料原料或预混料进行辐射后.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80%以上的环境中存放45-55天也不会发霉,提高了饲料和饲料原料的保质期。美国饲料辐射防霉技术  相似文献   

16.
刘岩 《中国饲料》2021,(9):153-153
饲料不仅可维持畜禽的生命,还是影响我国畜牧业生产状况的主要因素。只有质量过关、营养价值充足的优质饲料,才能为畜禽的健康生长和繁殖提供保障。由张国华和卢建雄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饲料质量检测与营养价值评定技术》一书,从饲料的质量检测与营养价值研究两方面着手,借助经典化学实验分析、仪器分析等手段对动物饲料及其营养成分作了具体的研究阐述,并对饲料原料的真实价值进行评价,为我国畜禽饲料产品的质量与营养价值组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评定方法。《饲料质量检测与营养价值评定技术》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饲料原料质量检测部分,介绍了饲料原料质量检测的方法,并从定性检测三个方面对快速试验和点滴试验的特定分析方法作了具体阐述,该章节还针对常见饲料的掺假检测情况作了全面的分析论述,以提高养殖人员的饲料质量安全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和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心。饲料检测在饲料行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养殖业近两年来发展不景气,畜产品消费低迷,加之国外畜产品的准入,环保的高要求,一些养殖企业关门倒闭,使饲料行业陷入了低谷。饲料检化验就是对饲料进行检测。可以分为感官物理检测和化学检测。感官检测是直接对饲料原料及产成品的色泽、气味、形状、大小等根据经验进行初步判断。理化检测则要对饲料原料及产成品进行规定指标的测定。一般的常规分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弄清农业高职院校农学类专业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选取农学类专业中的烟草栽培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从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师资情况、学生来源及毕业生就业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高职院校办好农学类专业应从把好教师入口关、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学习借鉴历史办学经验、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注重办学效益等方面为出发点。通过研究,为农业高职院校开办农学类专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豆 《中国饲料》2023,(14):150-153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早已不再局限于技术掌握层面,而要更加重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国饲料行业发展迅猛,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样需要与饲料行业密切结合。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高职饲料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以及目前饲料专业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困境,然后立足“互联网+”时代背景提出几点培养饲料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以期为饲料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20.
红外光谱(IRS)分析技术是将光谱测量、计算机和化学计量学等技术有机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在饲料营养价值评估方面,IRS 分析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和多组分同时检测等优点,已逐步成为饲料生产领域日常检测手段。本文综述了利用 IRS 技术在饲料及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元素分子结构解析及其与营养特性相关性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影响 IRS 分析技术测定准确性的因素及在饲料工业领域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为丰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理论与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