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为明确锥栗杂交子代果实性状变异规律,并进行综合评价和优良单株选择。[方法 ]以锥栗杂交F1代143个单株为材料,对其果实表型7个外形特征性状和12个数量性状分别进行遗传多样性与变异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所有单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杂交F1代坚果形状等6个外形特征性状多样性指数大于0.8,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2个数量性状中,变异幅度较大的为栗苞总质量、坚果总质量与单果质量,变异幅度最小为出仁率,单株间果实表型各性状差异极显著(P <0.01),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12个果实数量性状间共存在42组极显著相关(P <0.01)与6组显著相关(P <0.05)关系,可开展联合选择;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中单株综合得分最高均为G-98,2种方法综合评选出G-98等10个优良单株。[结论 ]锥栗杂交F1代果实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与相关性,综合选优结果重合度较高,研究结果为锥栗新种质创制和优良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丰富和创新成县核桃育种材料,改良现有核桃品质,以当地品种陇南15为母本,陇南755、香玲、薄丰、辽核2号、辽核3号等品种为父本,开展核桃杂交育种试验,对F1代的开花与结果习性、果实表型性状等指标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同时对不同核桃杂交种F1代果实性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早实性和雄先型的核桃为父本与陇南15杂交,可以获得结实期提前和雌花开花期推迟的杂交种;不同杂交组合,所得杂种后代果实表型性状差异显著(P<0.05),各杂种果实果壳表面特征整体表现较好;不同杂交组合所得杂种F1代果实性状存在多样性,变异最大的是果壳厚度,其次是出仁率和单果重,果实大小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3.
2015年在昆明树木园核桃资源圃内,对深纹核桃2个著名品种漾濞大泡核桃、三台核桃,以及普通核桃2个优良品种强特勒、哈特利进行种间人工杂交授粉,设计了8个杂交组合并对其结实率、落果率和果实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深纹核桃与普通核桃种间杂交时不同杂交组合之间的结实率和落果率差异较大,结实率变幅2%~67%,变异系数107%,落果率变幅33%~98%,变异系数33%。杂交F1代坚果的平均单粒重、种子大小及刻纹深浅等性状均与母本相似,表明核桃果实坚果性状主要受母本遗传控制,受父本花粉作用的影响不明显。证明在核桃生产管理中选择亲和力强、结实率高的品种作为授粉树,能显著提高核桃产量而对其坚果性状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柿杂交F1代果实重要表型性状和品质指标的遗传变异规律,为利用杂交育种进行柿果实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36份‘富有’ב赤柿’杂交F1代单株为材料,对其4个表型指标以及8个果实品质成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其遗传变异多样性,并运用Person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性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柿F1代单株之间的离散性。【结果】1)柿杂交F1代果实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0.80%~165.97%,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可溶性单宁变异系数最大,为165.97%;果实横径变异系数最小,为10.80%。2)12个性状产生的66对相关性中分别有9对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和9对达到显著水平(P <0.05),不溶性单宁与总单宁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总单宁与总酚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3)12个性状主成分分析缩减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3.42%;聚类分析将F1代的36份单株分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为种质资源收集、优选、改良提供理论支持,为大别山山核桃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从19个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中选取198个单株,测定其果实和叶片的表型性状共16个,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法(UPGMA)等方法揭示大别山山核桃表型性状与地理分布的关系及其变异规律。[结果](1)大别山山核桃的16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大别山山核桃的表型多样性非常丰富;(2)各表型性状的变异范围为1.64%-26.59%,平均变异系数为9.63%;果实表型与叶片表型的种群内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6.16%和15.42%,果实表型平均变异系数较小,性状相对稳定;(3)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性状间达极显著相关的有60对,达显著相关的11对;(4)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平均方差分量百分比分别为49.28%和17.53%,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66.25%,表明大别山山核桃表型变异主要来自种群间;(5)当距离系数为0.04时,19个种群被分为4类,聚类情况基本与经度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6.
对国兰的春兰、墨兰、建兰、寒兰等22个品种,分别进行了种内和种间杂交。杂交授粉后果荚的生长发育情况、杂交组合结实率和坐果率、杂交果荚成熟期等研究结果表明,几种国兰杂交授粉后,子房均有不同程度的膨大,正常发育的果荚在授粉60 d后生长迅速,到180 d后果荚生长减缓或停止,果实进入成熟期,此时采收进行无菌播种即可获得较好的杂交后代。国兰的种内和种间的杂交结果显示,国兰的杂交成功率与杂交亲本之间的亲和力有关,种内杂交的亲和力强,其杂交的结实率和坐果率则高,春兰×春兰、寒兰×寒兰、建兰×建兰、墨兰×墨兰的种内杂交结实率可达70%以上,坐果率可达60%以上;反之,由于种间杂交亲缘关系较远,其杂交的成功率则较低,其中寒兰×建兰的杂交结实率只有20%,建兰×寒兰的杂交坐果率为0。因此,在国兰杂交育种中选择亲缘关系近的品种进行杂交,并根据杂交果荚生长情况进行适时采收播种,可大大提高杂交后代的获得。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源的核桃楸种子性状变异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8个种源的核桃楸种子为试材,对其外观形态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了不同种源的核桃楸种子性状和遗传变异情况,并进行了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核桃楸种子的外观形态各指标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果实大小和单果重差异较明显,长白山种源的核桃楸种子最大(36.730 8 mm),单果重也最重(11.824 0 g),白家单株种源的核桃楸空仁率较高;核桃楸种子的腹径和缝径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875),缝径大的一般种子也较重(相关系数为0.823);对种子外观性状各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显示,白家单株和铁岭的亲缘关系最近(欧式距离为2.510),长白山单独一类,且和苗圃单株的亲缘关系最远(欧氏距离为17.753)。通过研究了解核桃楸种子形态的变异规律,揭示其性状变异与不同种源的相关性,为优良种源的划分及沙地引种栽培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大理州5个核桃主产区39份核桃坚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坚果表型性状特征进行变异性、聚类性统计分析,初步探讨了大理核桃坚果表型特征丰富多样性状况,为该地区核桃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数量性状以单果重、核壳厚、出仁率的变异系数相对较高,分别为26.61%、27.91%、16.54%,单果重和出仁率上分别占参试样本总数41.03%和25.6%达到国家特级标准。质量性状以露仁情况、取仁难易、核仁饱满度和果形均匀度4个表型特征变异较大,变异系数介于18.27~38.29%。对12个坚果表型质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表明,其Simp-son指数为0.077~0.826,Shannon-Wiener指数为0.122~1.854,其中以果形性状的两项指数最高,分别为0.825和1.854;缝合线性状的两项指数最低,说明循化产区各性状的变异程度总体最大,以漾濞产区的表型变异程度最高,遗传多样性最丰富。5个核桃主产区的39份核桃资源可划分为两大类,并可按坚果形状进行区分,这充分说明了按果形划分核桃种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即将YB(漾濞群体)、YP(永平群体)、YN(云龙群体)和WS(巍山群体)4个聚为1类,EY(洱源群体)单独聚为1类,这充分说明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的自然气候与降雨量直接影响了核桃表型变异程度和遗传资源丰富程度。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省生长状况较佳的油橄榄品种以及‘金叶佛犀榄’为亲本进行连续4年杂交试验,对结实状况和种实性状进行统计分析,为油橄榄品种培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油橄榄不同品种间及与‘金叶佛犀榄’杂交亲和力处于较高水平,23个杂交组合中17个组合获得杂交果实,成功率达到73.91%,但平均结实率较低,最低仅为0.78%。杂交果实坐果率随着授粉时间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在15~60d这个时间段,下降比较明显;授粉后150d,结实率最高为9.65%,最低为2.60%。17个结实杂交品种组合的F1代,在果实、种核主要性状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所有组合的F1代中,果实重量0.55~8.28g,种核重量0.12~3.54g,果实纵径12.27~31.87mm,种核纵径9.87~23.43mm,果实横径7.95~22.11mm,种核横径4.91~10.15mm。17个结实组合中‘金叶佛犀榄’为父本和母本、‘佛奥’为母本、‘科拉蒂’为母本时均有4个或以上的组合收获到成熟果实,对这4组亲合力高的亲本的F1代种实性状10个指标做相关性分析,发现果实重量与肉果重量的相关性最高,另果实重量与果实横径、果肉重量与果实横径、种核重量与种核纵径间的相关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5个无性自然授粉观察,并开展无性系控制授粉试验,初步了解无性系的自然坐果率和人工控制授粉技术。初步试验结果如下:5个无性在自然授粉条件下坐果率变化范围在57.79%~86.49%,坐果率最低的无性系为天雹2号,坐果率最高的为武宣3号,而在落果率武宣2号最高,为28.89%,桂皱27号最低,为14.67%;采用不同雄株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坐果率也存在差异,桂皱27号×Ⅲ号雄株、武宣2号×Ⅳ号雄株、武宣3号×Ⅲ号雄株、天雹2号×Ⅲ号雄株和吴圩4号×Ⅳ号雄株等组合的坐果率较高;通过分析杂交果实的经济性状,筛选出的优良杂交组合是桂皱27号×Ⅲ雄株、武宣2号×Ⅱ雄株、天雹2号×Ⅲ号雄株和吴圩4号×Ⅰ号雄株。  相似文献   

11.
为完善腾冲红花油茶杂交技术,选择不同种群类型的5个典型林分50株样株2 898朵样花,采用胶布隔离柱头授粉技术,在样花开花前1~3、7~10、15~20 d用相同的异源花粉对其人工授粉,在坐果稳定后的6月上旬统计坐果率,研究腾冲红花油茶在花蕾露红期人工授粉的可行性及最佳授粉时期。结果显示:不同时期授粉的坐果率差异极显著(P0.01),以开花前1~3 d授粉效果最佳,单株最高坐果率达100%,平均坐果率达(58.35±3.64)%;腾冲红花油茶种内杂交可以选择在开花前1~3 d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杂交选育效率,提高南缘油茶的产量,改良其品质。【方法】选取高州油茶4个优树无性系,小果油茶、普通油茶和香花糙果茶各1个无性系,开展5×7的人工控制授粉试验。检测参试亲本染色体倍性,统计杂交试验的授粉花朵保存数量、保存率、坐果数量和坐果率,采用混合线性模型估算不同无性系间亲和性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等遗传参数,综合评估各组合的杂交亲和性,最终确定杂交优势亲本。【结果】参试亲本中,小果油茶是六倍体,普通油茶是八倍体,高州油茶和香花糙果茶是十倍体。40株母树共授粉套袋1 866个,保存1 465个,坐果713个,保存率在母本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02),坐果率在父本间(P=0.002)和母本间(P <0.001)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CG2和♂CG1组合的坐果率在不同组合间的二维交互效果最好。父、母本间平均坐果率最高的分别是香花糙果茶(♂CF1,63.92%)和高州油茶(♀CG2,55.14%)。保存数量和坐果数量配合力混合模型中母本加性效应值高于父本;高州油茶坐果数量的母本一般配合力表现最高的是CG3(0.157),父本一般配合力最高的是CG1(0.137)。坐...  相似文献   

13.
以红火箭、红火球和红叶3个美国紫薇品种和四川粉花紫薇、四川白花紫薇两个四川本地紫薇品种为亲本进行种内杂交,调查坐果率、结实率和种子萌发率等3个种实性状,测定了3个种实性状的遗传力,性状之间的相关遗传力和相关系数;采用孢子悬浮液侵染法对子代进行了病菌接种,根据子代病情分级筛选抗白粉病的杂交组合。结果表明:(1)杂交组合子代的种实性状均在显著性差异,且均显著低于自由授粉子代。(2)12个杂交组合收获了种子,其中只有8个杂交组合种子能萌发,因此紫薇杂交设计需充分考虑亲本搭配。(3)三个种实性状的遗传力均在0.99以上,坐果率与结实率、萌芽率的相关遗传力均在0.8以上,采用坐果率性状提前选择结实率和萌芽率性状的效率分别达88.37%、84.47%。(4)8个杂交组合子代白粉病抗性试验发现,部分“美中”组合杂交子代的抗性表现好,而部分表现很差,其中“红火箭×四川粉花紫薇”杂交组合F1代抗性表现最佳,参试子代均为抗病类型,抗性表现次佳的为“红火箭×四川白花紫薇”杂交组合,而“四川粉花紫薇×美国红叶紫薇”杂交组合F1代抗性表现最差。本地品种杂交子代表现均衡。(5)初步筛选出8株免疫株,25株高抗株。...  相似文献   

14.
采集经营管理相似的4个不同海拔(410、630、810、980 m)漾濞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果实,测定漾濞泡核桃果实相关性状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漾濞泡核桃果实性状在凤山县不同海拔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4个海拔漾濞泡核桃变异幅度最大的性状是单果核仁质量(范围为2.72~10.01 g,变异系数为24.59%),三径值变异幅度最小(3.03~3.78 cm),其次是单果质量(9.12~17.98 g),壳厚(0.86~1.44 mm),出仁率(42.12%~59.12%)。综合分析,随着海拔增高,核桃品质逐渐提升,海拔980 m的三径值最大(3.58 cm),单果平均质量最大(14.09 g)、单果果仁平均质量最大(7.14 g),平均果壳厚最薄(1.10 mm),果实平均出仁率最高(54.73%),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锥栗优系亲本的开花、结实特性及其杂交子代幼苗的生长特性,从而给湖南锥栗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杂交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以湖南4个锥栗优系为试材,对其亲本的花期物候、花序特征、结实特性及其杂交子代幼苗的生长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4个锥栗优系的雌雄花期均可相遇,其可相互用作授粉树。2)4个优系中,结果母枝上雌花数量最大的为'LYXJ-6'(19.33个),'HCHJA-1'的次之(16.40个);4个优系其结果枝上的雄花序与雌花的比值(1.73~3.26)均较小。3)4个优系中,自然状态下,单果质量最大的是'HJSY-1'(10.31g),单果质量最小的是'LYXJ-6'(8.32g);不同授粉组合的坐果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坐果率排名前三的授粉组合分别是'ZFPL-2'×'LYXJ-6'和'HJSY-1'×'HCHJA-1'与'LYXJ-6'×'ZFPL-2';不同父本授粉对母本的刺苞和坚果的性状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授粉组合'LYXJ-6'×'HCHJA-1'和'ZFPL-2'×'LYXJ-6'的单果质量均大于自然授粉条件下的单果质量。4)'ZFPL-2'×'LYXJ-6'和'HJSY-1'×'HCHJA-1'的杂交子代幼苗在苗高与地径上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而'LYXJ-6'×'HJSY-1'和'LYXJ-6'×'ZFPL-2'与'ZFPL-2'×'LYXJ-6'的子代幼苗在光合能力上更具潜力。根据不同授粉组合的杂交苗的坐果率及果实性状得出,'ZFPL-2'×'LYXJ-6'和'LYXJ-6'×'ZFPL-2'子代幼苗的坐果率高、单果质量大;根据杂交子代幼苗的生长特性得出,'ZFPL-2'×'LYXJ-6'子代幼苗的生长状况更具优势。综合分析认为,'ZFPL-2'×'LYXJ-6'不仅为最佳授粉组合,而且其杂交子代幼苗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6.
试验对沙地播种的不同种源、不同育苗方式的核桃楸苗期(1年生)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核桃楸沙地育苗苗期各性状有较大差异,辽东核桃楸苗木质量明显好于苗圃核桃楸,地径最高可达8.02mm,苗高可达21cm,但种源内变异较大;苗期各性状除根长外,其他各性状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其中地径和上径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887),苗高和根长之间呈显著性相关(P0.05);沙地核桃楸育苗采用容器杯方式育出的苗木根长明显大于裸根苗,且须根多。  相似文献   

17.
以甘肃定西文冠果人工种群的枝叶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了试验区内59株文冠果枝叶的5个表型性状,利用方差分析和变异系数研究了文冠果枝叶在分布区内不同个体间、不同枝条部位间和不同新梢类型间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文冠果复叶表型性状在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且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幅度,但各性状指标的变异幅度不一致,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小叶长(18.70%)﹥小叶宽(17.96%)﹥复叶长(17.04%)﹥小叶对数(14.14%)﹥小叶数量(13.07%);在不同枝条部位间(顶复叶和侧复叶)复叶特征差异不大且规律不一致,只有小叶宽、小叶对数和小叶数量3个性状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在不同新梢类型间(被毛枝条和无毛枝条)复叶特征差异也较大,除小叶对数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此外,文冠果新枝类型与植株的抗病虫能力密切相关,其中新枝朱红无毛的植株病虫害很轻,而新枝褐色有毛的植株病虫害非常严重,此特征可作为文冠果植株初步选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楸树与滇楸种间杂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开展楸树与滇楸种间杂交育种,对结实率、果实性状、千粒质量、有胚率、发芽性状及1年生株高、胸径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父本对结实率的影响不显著,母本对结实率影响显著;父本对果实性状的影响均不显著,母本对果实长度的影响显著;父母本对千粒质量的影响均不显著;父母本对有胚率、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显著或极显著。不同杂交组合间株高和胸径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组合8-12×滇3表现最好,其株高为2.09 m,胸径达到1.38 cm,杂交组合8-13×滇2和5-8×滇2表现也较好,依据株高、胸径进行苗期早期选择的潜力较大;表现最差的组合是8-14×滇2,株高1.69 m,胸径1.00 cm。  相似文献   

19.
油茶杂交育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油茶新品种选育及确定合理的杂交组合奠定基础,利用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山茶属种质基因库丰富的油茶种质资源,采用有性杂交技术,于2005年选用12个油茶优良无性系、优良农家品种、油茶物种作为亲本,进行了12个不同组合的杂交育种试验,并于2006年10月采收杂交果实83个。通过试验得出不同杂交组合的平均坐果率,初步确定了不同亲本材料之间的杂交亲和力。其中,白皮中子×赣无1组合平均坐果率最高,为90%,表现亲和。  相似文献   

20.
以长白山区210株核桃楸果实性状为材料,对其果实性状变异进行分析,编制了选优标准,并在进一步调查基础上筛选出优良个体。结果表明:核桃楸单果重、果仁和出仁率三个果实性状在单株间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核桃楸果实性状选优标准为单果重11.7 g,果仁重1.81 g,出仁率16.16%;筛选出59个优株,并营建了多点子代林,为其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