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雅安市农业产业依托自然生态资源,按照"美丽雅安,生态强市"的发展战略,走绿色(有机)农业发展之路。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为加快推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促进灾区产业提档升级,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四川省农业厅与雅安市政府签订了《共同推进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国家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合作协议》。雅安农业局大力推进传统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生态化、生态农业品牌化"三化"发展思路,坚持生态绿色、有机发展理念,以"绿、特、精"为农业产业发展方向,以建设国家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为载体,以雅茶、雅竹、雅  相似文献   

2.
近年,雅安市雨城区抓住灾后农业产业重建重大机遇,立足全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优势,坚持绿色发展、走"绿而美、绿变金"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以巩固提升"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切实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及绿色(有机)食品申报认证和证后监管抓牢抓实,在四川省、雅安市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不断探索"农业转型、产业融合、绿色和谐"的绿色农业发展新思路,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雅安藏茶"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农业区域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同频共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效果日益彰显,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3.
为激发群众节水动力、形成全民节水型社会,助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进行黄河流域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研究势在必行.采用调亏灌溉技术进行农业节水,通过计算农业节水量,建立节水量与生态绿币之间的转换关系,并初步设计绿色信用体系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对黄河流域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进行研究.在作物非需水临界期进行一定程度的调亏灌溉,可以得到生态绿币,用奖励所得的生态绿币兑换土鸡蛋、绿植等"绿色联盟"产品,甚至进行"绿币贷"能调动群众节水积极性.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第三方机构、农户等各方的努力,通过研究该绿色信用体系为水资源管理和水利改革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巴中市恩阳区在快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进程中,非常注重农产品供给由"量"的需求向"质"的需求转变,笔者分析了恩阳区农业绿色发展现状、问题,立足恩阳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按照环境友好,提出了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彰显农业绿色本色,走秦巴山区脱贫攻坚、绿色发展新路子,加速推动恩阳农业绿色又好又快发展,为解决恩阳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农业机械》2013,(9):29
据媒体报道,此次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案号"0001号"提案锁定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的建议》。该提案建议,必须改变粗放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因时因地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切实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该提案称,总体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的发展模式还很粗放,  相似文献   

6.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为进一步探明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方向,以南京市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为例,从支撑绿色发展能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广服务能力等3方面总结南京市"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效,分析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走高效绿色智能生态、高端农业科产融合、合作共赢协同、人才振兴支撑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生态硅谷等发展道路,为"十四五"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农业品牌是政府推进农业标准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四川各级农业部门以强质量、创品牌、拓市场、促消费为引领,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三品一标"绿色农业品牌,极大地促进了绿色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全省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266.13万hm~2,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701个,绿色食品1003个,有机农产品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以来,广元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融合发展为路径,大力构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旅文融合发展,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治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乡村振兴开局良好。本文总结了广元市特色农业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主要成效,分析了美丽宜居乡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立足新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坚持绿色兴农、环保固本、文化立魂,建设广元干净乡村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以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工作主线,聚焦稳定粮食、优化供给、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和法规建设,求进求精求绿,种植业供给体系质量效率显著提升。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扎实开展耕地  相似文献   

10.
正为深入贯彻黑龙江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战略,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势在必行。目前全省有机绿色水稻的种植主要以人工为主,劳动强度大、集中用工数量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有机水稻的生产。为降低有机水稻生产中的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数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绿色有机水稻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黑龙江省农委印发了《黑龙江省"质量兴农护绿增绿"专项行动方案》,通过强化监管擦亮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用农产品品牌,确保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安全,增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最终实现优势农产品优质优价。全省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省"3品1标"食用农产品认证主体、蔬菜水果标准园和水产品  相似文献   

12.
<正>"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农业品牌是政府推进农业标准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四川各级农业部门以强质量、创品牌、拓市场、促消费为引领,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三品一标"绿色农业品牌,极大地促进了绿色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全省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266.13万hm~2,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701个,绿色食品1003个,有机农产品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以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工作主线,聚焦稳定粮食、优化供给、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和法规建设,求进求精求绿,种植业供给体系质量效率显著提升。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扎实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突出抓好东北黑土地保  相似文献   

14.
越来越多的工业废弃物以及其残留物污染了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以及农产品,为了帮助农村地区或农产品减少污染,应采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农业农产品的污染,倡导有机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农产品,为我国环保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以加快推进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目的,分析了应坚持的原则,包括科技创新、绿色发展、质量导向、品牌引领、产业融合;并从建设科技创新型农业、建设绿色发展型农业、建设质量导向型农业、建设品牌引领型农业四项重点任务方向分别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达州市达川区(以下简称达川区)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四川省政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四川农业创新绿色发展"思路,狠抓"三大战略、五区目标"的战略布局,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现代农业"5+5"工程,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  相似文献   

17.
3月15日,由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主办,山西现代农机推广展示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四届北方现代农业装备展览会在山西省清徐县高花村隆重开幕。展会以"绿色、创新、协同、智慧、发展"为主题,结合山西省农机系统"六大体系建设,十二项行动推进,四项政策措施完善"战略规划精心布展。  相似文献   

18.
<正>绿色是农业的本色,绿色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农业清洁生产、节水工程、环境治理、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南省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提出"六化"的要求,以及建设冬季瓜菜基地、热带水果基地的现实需要,分析了农业机械化,特别是农机农艺融合对海南省农业绿色崛起的重大意义,并从作物品种、生产技术体系、多领域合作和技术培训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开展农机农艺融合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耕作技术与农业绿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作技术与模式影响农田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绿色发展息息相关。合理的耕作技术有利于农田保育,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并降低农业投入品施用和作业能耗,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本文辩证分析耕作技术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阐述我国不同历史阶段二者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关系,揭示影响我国耕作技术的主要因素及其内在联系,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现代土壤耕作技术构建方法与长效机制,形成与农业绿色发展相辅相成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体系,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