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菊黄东方鲀生长规律及摄食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水土池养殖条件下,菊黄东方鲀养殖早期生长速度比后期快,从季节上看,秋季生长最快,其他季节较慢,最适生长水温范围为23~29℃。体长与体重关系的幂函数方程W=0.05017L2.7866,R2=0.9739,生长近似等速生长。摄食高峰时的光照强度在1 900 lux左右,属于偏晨昏的白昼型鱼类。摄食响应时间短,摄食方式呈从底层向表层急冲吞食膨化饵料,有集群索饵特点,适宜定时定点进行投饵。  相似文献   

2.
盐度对菊黄东方鲀受精卵发育和仔稚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人工授精法获得菊黄东方鲀(Fugn flavidus)受精卵,并置于5、10、15、20、25、30、35、40和45九个盐度梯度的海水中充气孵化,观察其孵化率;仔鱼盐度梯度同受精卵梯度,观察其成活率;对均重169mg的菊黄东方鲀稚鱼进行5、10、20、30和40五个盐度梯度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①菊黄东方鲀受精卵在盐度5~40均可孵化,最适盐度为30~35.②仔鱼的适盐能力较强,在5~40盐度条件下皆可存活,存活率为12~33.5%.③低盐度对菊黄东方鲀稚鱼生长更有利,最佳生长盐度在10左右,其日平均增重为67.2mg,比盐度5的日平均增重54.5mg高18.9%,比盐度40的日平均增重33.8mg高49.7%.  相似文献   

3.
运用组织切片法,对菊黄东方鲀性腺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在40日龄前,原始性腺未分化。40日龄(21.60~24.71mm),约半数个体开始形成卵巢腔,分化为卵巢;其他约半数个体的性腺仍未分化。雌鱼在60日龄(35.51~43.60mm),形成封闭的卵巢腔;70日龄(46.30~54.75mm),卵原细胞形成卵母细胞;120日龄(94.83~107.29mm),产卵板充分发育,卵巢结构已近完善。雄鱼在60日龄(35.51~43.60mm),形成精小囊及精原细胞,开始分化;90日龄(71.59~80.54mm),形成精小管和精小叶;120日龄(94.83~107.29mm),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性腺分化基本完成。雌鱼性腺分化时期早于雄鱼。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菊黄东方鲀与脊尾白虾混养模式下鱼虾的生长、饲料系数、能量收支和利用效率等,进行了混养试验,并与菊黄东方鲀单养模式进行比较。试验设置3个处理组,分别为菊黄东方鲀单养组(C组),菊黄东方鲀与脊尾白虾混养组(A、B组),其中A、B组分别混养4、8 kg脊尾白虾,养殖试验进行139 d。试验结果:A、B、C组菊黄东方鲀的产量和成活率分别为4 623.3、4 325.0、4 722.8 kg/hm2和93.6%、98.0%、100%;脊尾白虾产量分别为352.9、882.4、0 kg/hm2;饲料系数分别为1.85、1.78、2.04。试验期间各系统接受的总太阳辐射能为1604.2 MJ/m2;单养组(C)的光能利用率、光合能转化效率、饲料能转化效率、总能转化效率、底泥沉积率、单位净产量耗饲料能、单位净产量耗总能分别为0.56%、0.46%、68.6%、30.3%、98.6%、38.9 MJ/kg、55.3 MJ/kg;混养A组的对应指标分别为1.01%、0.48%、75.7%、24.7%、62.2%、34.4 MJ/kg、49.7 MJ/kg;混养B组的对应指标分别为0.57%、0.49%、73.6%、32.3%、64.3%、33.6 MJ/kg、48.0 MJ/kg。研究结果表明,菊黄东方鲀与脊尾白虾混养可提高生物总产量和饲料利用率,降低沉积能,改善池塘底质。  相似文献   

5.
对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及其杂交后代的早期形态特征和生长速度进行了比较。在全长5 cm和10 cm时,形态上的主要差异是:(1) 菊黄东方鲀的尾鳍为浅黄色,无黑杂色;红鳍东方鲀的尾鳍为黑色,其杂交后代与菊黄东方鲀相似,尾鳍浅黄色,略带黑色;(2) 菊黄东方鲀背部皮刺无或极少超出侧线,超出部分与体背黑斑不相交;红鳍东方鲀背部皮刺超出侧线,超出部分与黑斑相交,向下延伸至腹部,其杂交后代背部皮刺超出侧线,与体背黑斑部分相交,向下未能延伸至腹部;(3) 菊黄东方鲀背部皮刺向前延伸至两眼连接线,红鳍东方鲀向前延伸至两鼻孔连接线,其杂交后代超过两眼连接线而未达鼻孔连接线。以尾鳍颜色和皮刺的分布特征可以区分幼鱼阶段的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及其杂交后代。在体长为5 cm及10 cm时分别选取了2个和4个框架参数建立判别函数,判别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及其杂交种的准确率达到96.8%和100%。经过110 d的饲养,红鳍东方鲀、杂交东方鲀以及菊黄东方鲀的平均体长分别达到(110.24±3.78)、(101.16±6.56)和(82.92±4.29) mm,体质量分别为(35.68±5.04)、(33.00±6.24)和(20.99±3.00) g,无论体长还是体质量,都是红鳍东方鲀>杂交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差异极显著。研究表明,菊黄东方鲀♀与红鳍东方鲀杂交,其后代早期形态与母本菊黄东方鲀相似,生长比红鳍东方鲀慢,而比菊黄东方鲀快,具有显著的经济杂交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饥饿胁迫下菊黄东方鲀仔、稚鱼期鱼苗摄食、生长和外部形态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菊黄东方鲀苗种培育过程中的营养调节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资料.结果表明,水温22.0±1.0℃时,投饲组菊黄东方鲀鱼苗在孵化后第3d开始摄食,初次摄食比率为40%,第5d初次摄食率达到100%.饥饿组鱼苗抵达饥饿不可逆点(PNR)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菊黄东方鲀仔稚鱼的生长、发育及行为生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大批量苗种培育条件下,通过对菊黄东方鲀胚后发育阶段的观察、测量和摄影,研究了菊黄东方鲀仔、稚鱼的生长、发育及行为生态特点。结果显示,仔稚鱼发育分为前期仔鱼、后期仔鱼、前期稚鱼、中期稚鱼和后期稚鱼5个阶段,每个阶段由若干个时期组成,总共为17个时期。在盐度10.0~13.5、温度20.5~26.0 ℃条件下,鱼苗历时35 d 完成了从初孵仔鱼至夏花鱼种的发育。期间,鱼苗食性经历了开口和转食配合饲料2个关键时期。食物转换依次为卵黄、轮虫、卤虫幼体、中型枝角类、大型桡足类和枝角类、底栖生物和虾类幼体、配合饲料。同时,鱼苗完成了由水体中上层向中下层活动区域的转变。游泳行为经历了平游、巡游和池塘觅食巡游3个模式。鱼苗在后期仔鱼阶段特定生长率最低,为3.18%/d,中期稚鱼阶段最高,达13.31%/d。全长与日龄及积温均呈指数函数增长相关(y=aebx)。肛前长和体高相对于全长均呈有拐点的、可分段的异速生长相关(y=axb)。拐点分别出现在鱼苗16~17日龄、全长10.0 mm和16~17日龄、全长10.5 mm。在拐点前,肛前长、体高生长优于全长(b>1)。拐点后则相反(b<1)。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当菊黄东方鲀仔鱼4日龄开口时,采用S型褶皱臂尾轮虫,并保持轮虫密度(5~7 ind/mL);及时分池,时间在10~12日龄为好;下塘时间为20日龄左右;在鱼苗转食配合饲料后(35日龄),及时过筛、分级养殖等,提高菊黄东方鲀苗种培育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对菊黄东方鲀的未受精卵、胚胎(出膜前,受精后80~85 h)、初孵仔鱼(0日龄)、开口前仔鱼(3日龄)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菊黄东方鲀卵和鱼苗的水分含量随着个体发育出现升高趋势,而鱼苗总脂含量随着个体发育显著下降。各发育阶段的干样中检出8种饱和脂肪酸(SFA)、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菊黄东方鲀未受精卵脂肪酸组成与其亲本卵巢非常相似;胚胎期的脂肪酸利用率高低顺序为SFA(15.08%)、MUFA(14.46%)、n6PUFA(10.20%)和n3PUFA(0.19%),以C16:0、C16:1、C18:1n9c和C18:2n6c为主要能量来源,n3PUFA被优先保存,特别是DHA得到完全保留;孵化后,在内源性营养阶段,仔鱼对n3PUFA利用迅速上升,仔鱼开口前的脂肪酸利用率高低顺序与胚胎期正好相反:n3PUFA(19.60%)、n6PUFA(16.98%)、SFA(13.50%)和MUFA(13.01%),以C18:2n6c、C22:5n3(DPA)、C20:5n3(EPA)、C22:6n3(DHA)、C18:1n9c和C16:0为主要能量来源,其中仔鱼对DHA实际利用量为最高(14.44 mg/g),仔鱼在开口前期n3PUFA(特别是DHA)被大量利用消耗。研究表明,菊黄东方鲀仔鱼发育需要消耗大量的n3PUFA(特别是DHA和EPA),并建议在菊黄东方鲀苗种培育开口阶段及时增加富含EPA和DHA饵料的投喂量,如海水的轮虫、藻类强化过的卤虫幼体,缓解苗种开口阶段成活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菊黄东方纯的补偿生长机制,发掘其生长潜力,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对体质量(128.23±16.67)g的菊黄东方纯进行饥饿0 d(对照)、5 d(F5)、10 d(F10)、15 d(F15)和随后恢复投喂25 d的处理,分别于饥饿开始前、饥饿结束及恢复投喂结束时进行采样,分析饥饿及恢复投喂对菊黄东方纯生长和血清生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饥饿期间,F15组菊黄东方纯的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F5组(P0.05);F10和F1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呈负增长,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低于F5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投喂后,F1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试验鱼的平均体质量、总增重率和总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F5组总增重率和总特定生长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6.68%和34.09%。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试验鱼的成活率呈下降趋势。受饥饿胁迫,试验鱼体内血糖、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呈下降趋势,饥饿至15 d时达显著水平(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无显著影响(P0.05)。恢复投喂后,除F15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10组的血清胆固醇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外,各处理组的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饥饿5 d的菊黄东方纯表现出超补偿生长能力.适当延长投饲间隔或减少投饲次数对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池塘空间的利用效率,通过斑尾复虾虎鱼与菊黄东方鲀的混养试验,对菊黄东方鲀混养和单养的养殖能效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以2龄、3龄的菊黄东方鲀作为主养鱼与斑尾复虾虎鱼混养,主养鱼产量可达300 kg/亩(15亩=1 hm~2,下同),每亩还能增收16.7~26.23 kg商品规格的斑尾复虾虎鱼;2龄菊黄东方鲀混养和单养的饲料系数分别为1.75和2.06,3龄菊黄东方鲀混养和单养的饲料系数分别为3.32和4.20,与单养相比,混养在饲料利用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菊黄东方鲀仔鱼的摄食节律和对丰年虫的消化时间,在盐度28,水温18~20 ℃条件下,对12日龄的菊黄东方鲀仔鱼进行了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菊黄东方鲀仔鱼对丰年虫的消化时间为2.5 h。持续光照组中,仔鱼的摄食强度和饱食量在5:00~17:00都较高,随后开始降低,而在21:00又出现一个高位;持续黑暗组中,24 h内的摄食强度均较低;对照组中,仔鱼摄食强度在9:00~17:00比较高,其后开始降低,23:00~3:00降低为0。持续光照组中,仔鱼的摄食强度在9:00达到最高,平均每尾23.6个丰年虫;对照组和持续黑暗组仔鱼的摄食强度均在15:00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4、11.2个丰年虫。仔鱼的摄食强度依次为:持续光照组﹥对照组﹥持续黑暗组,且对照组、持续光照组及黑暗组仔鱼白天的摄食强度比例分别为89.9 %、64.6 %、80.3 %。结果表明,菊黄东方鲀仔鱼属于典型的白天摄食类型。在菊黄东方鲀人工育苗过程中,应选择在白天投喂饵料,采用晚上适当开灯的方法增加光照强度,可以提高仔鱼的摄食活力,增强摄食强度,促进生长,缩短室内繁育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盐度对杂交东方鲀存活和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盐度骤变和渐变的方法,研究了盐度0、5‰、10‰、15‰、20‰、25‰、30‰、35‰、40‰、45‰、50‰、55‰、60‰共13个梯度对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杂交F1代存活和摄食的影响。研究表明,盐度从30‰骤变到15‰~50‰时,杂交F1存活率最高,显著高于盐度0、5‰、10‰、55‰和60‰梯度的存活率(P<0.05),其中盐度10‰的梯度中杂交F1代存活率约为33.3%,而盐度0、5‰、55‰和60‰梯度的存活率均低于1%;盐度5‰~50‰为杂交F1可摄食盐度,其中20‰~35‰是最佳摄食盐度。盐度渐变时,盐度5‰~50‰梯度中杂交F1代存活率最高,显著高于盐度0、55‰和60‰梯度的存活率(P<0.05),其中盐度0的梯度中杂交F1代存活率最低,约为12%;盐度0~60‰为杂交F1可摄食盐度,其中盐度20‰、25‰、30‰、35‰和40‰时,杂交F1摄食率无显著差异,在盐度30‰时摄食量和摄食率均达到最大。表明,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杂交F1代是广盐性鱼类,对盐度适应能力较强,而且适应盐度渐变的能力强于盐度骤变。  相似文献   

13.
4种常见水产药物对菊黄东方鲀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硫酸铜、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高锰酸钾、漂白精等4种常见水产药物对菊黄东方鲀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硫酸铜、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高锰酸钾、漂白精对菊黄东方鲀的24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05、14.10、3.49、10.66 mg/L;48 h LC50分别为4.07、5.99、3.38、6.31 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0.55、0.32、0.95、0.66 mg/L;毒性敏感程度大小依次为硫酸铜>高锰酸钾>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漂白精。在上述安全浓度范围内,这些药物均可用于菊黄东方鲀的常见疾病防治,但考虑到药物残留和对水环境的污染,在生产中尽可能采用生态防治方法,减少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红鳍东方鲀能量收支和生态转化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筋鱼为饵料生物和最大摄食水平条件下,采用室内流水式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13、16、19和25°C)红鳍东方鲀(平均体重为37.1±7.7g)的生态转化效率和能量收支各组分.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的最大摄食率、吸收率、排泄能和总代谢能均随温度上升呈增长趋势.以湿重计算的特定生长率(SGRw)和生态转化效率(ECEw)则呈现先随温度增长而后下降的趋势,其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二次方程描述.由回归方程计算出的特定生长率最大值出现在23.52℃,生态转化效率最大值出现在18.95℃.方差分析表明,红鳍东方鲀的能量分配模式随温度变化显著.排泄能分配率和代谢能分配率占摄食能的绝大部分67.8%~81.7%,随温度升高呈"U"形变化趋势,最低出现在16℃;生长能分配率则与之相反,最高分配率出现在19℃.不同温度下红鳍东方鲀的代谢能占了同化能的61.1%~73.5%,生长能占13.2%~23.2%.可见红鳍东方鲀基本上属于中等生长效率、中等代谢消耗型鱼类.  相似文献   

15.
膨化与非膨化饲料对湘云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同一批的膨化与未膨化的硬颗粒饲料饲喂湘云鲫,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膨化后,试验组IB、ⅡB、ⅢB湘云鲫的瞬时生长率下降了1.03%-14.34%,饲料系数增加了10.78%-25.41%;试验组ⅣB、ⅤB湘云鲫的瞬时生长率增加了1.46%-3.67%,饲料系数下降了3.32%-5.45%。而随着豆粕(膨化)比例的降低,湘云鲫的瞬时生长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豆粕含量为24%(膨化豆粕25%)时,湘云鲫的瞬时生长率达到最高,饲料系数最低。总之,湘云鲫对膨化饲料的利用并没有显示出优势性。  相似文献   

16.
李春海  薛敏 《科学养鱼》2000,(11):36-36
南美白对虾属海产经济虾类,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因为适盐范围广,故经驯化,也可以在淡水池塘中养殖。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在两广地区进行的淡水池塘和低盐度水域养殖已获得成功,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在北方地区进行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的养殖户很少,为在北方地区推广这一优良品种, 2000年我们在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小务村进行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试验,全程投喂友谊饲料公司生产的“三元”牌对虾膨化沉性饲料,最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生长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池塘条件   养虾池为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浮性膨化饲料、沉性硬颗粒饲料、浮性膨化饲料与沉性硬颗粒饲料混合三种不同方法培育鱼种的试验,进行了鱼苗的生长速度、水质情况、饵料系数、经济效益的比较,得出采用浮性膨化饲料培育在上述指标中较其它二种方法有明显优势的结论。生长速度:浮性膨化饲料>沉性硬颗粒饲料>浮性膨化饲料与沉性硬颗粒饲料混合;水质情况:浮性膨化饲料优于沉性硬颗粒饲料优于浮性膨化饲料与沉性硬颗粒饲料混合;饵料系数:浮性膨化饲料<沉性硬颗粒饲料<浮性膨化饲料与沉性硬颗粒饲料混合;经济效益:浮性膨化饲料高于沉性硬颗粒饲料高于浮性膨化饲料与沉性硬颗粒饲料混合。  相似文献   

18.
暗纹东方鲀对配合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于1998年初步研究了暗纹东方对配合饲料的表现消化率。结果表明:在水温22℃-23℃时,东方对饲料的消化率较28℃-30℃时高;东方对配合饲料中的脂肪的消化率最高,其次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用人工授精法获得菊黄东方鲍(Fugu flavidus)受精卵,并置于5、10、15、20、25、30、35、40和45九个盐度梯度的海水中充气孵化,观察其孵化率;仔鱼盐度梯度同受精卵梯度,观察其成活率;对均重169mg的菊黄东方鲍稚鱼进行5、10、20、30和40五个盐度梯度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①菊黄东方鲍受精卵在盐度5~40均可孵化,最适盐度为30~35。②仔鱼的适盐能力较强,在5~40盐度条件下皆可存活,存活率为12~33.5%。③低盐度对菊黄东方鲍稚鱼生长更有利,最佳生长盐度在10左右,其日平均增重为67.2mg,比盐度5的日平均增重54.5mg高18.9%,比盐度40的日平均增重33.8mg高49.7%。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盐度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生长和摄食的影响,将暗纹东方鲀幼鱼在盐度分别为0、10、17、26、40的水体中饲养6周,比较不同盐度下幼鱼存活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饲料系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当盐度为40时,暗纹东方鲀幼鱼的死亡率为100 %;各盐度组的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幼鱼的摄食率随着盐度的增高而下降。在淡水环境中,暗纹东方鲀幼鱼的摄食率最高,达5.02 %;在高盐度水体中最低,为3.75 %。暗纹东方鲀幼鱼的饲料系数随着盐度的升高逐渐升高,淡水组和26盐度组与10、17盐度组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