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大花序桉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花序桉是优良的实木锯材利用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着重论述大花序桉的引种栽培、苗木繁育、木材材性、生理等方面研究进展,提出了当前大花序桉研究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大花序桉研究的趋势和重点。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大花序桉木材干燥特性随树龄变化的规律,并依此为木材加工利用提供依据和支持,利用百度试验法对29 a生和35 a生大花序桉的木材干燥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9 a生和35 a生大花序桉的初期开裂、内裂、截面变形、扭曲变形、干燥速度等级分别为2级、3级、3级、3级、4级和4级、4级、3级、4级、5级;35 a生大花序桉干燥速度更慢,初期开裂以及后期开裂和截面变形更严重;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9 a和35 a大花序桉木材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3.
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26年生大花序桉木材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大花序桉木材初期开裂严重,缺陷等级达4级;截面变形程度2级;内部开裂程度中等,为2级;干燥速度较慢,为5级.根据木材干燥特性结果,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6年生大花序桉木材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大花序桉的遗传多样性,为大花序桉群体资源的保存和育种潜力的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14个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对大花序桉4个主要分布地区进行变异检测,分析位点多态性和群体多样性,计算地区间的分化系数和遗传相似性以及地区间和地区内的分子方差分量,基于遗传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4个SSR标记共检测到249个等位片段,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18个等位片段。基于所有标记,大花序桉各地区的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为1.785 4,观测杂合度平均为0.510 0,期望杂合度平均为0.788 2,表明遗传多样性较高。地区间平均遗传分化系数为0.071 6,分子方差分析(AMOVA)中群体间方差分量仅为6.8%,表明遗传分化水平中等、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非加权分组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将大花序桉4个主要分布地区划分为北部和南部2大类。[结论]种质资源保存要优先考虑多样性较高的地区。大花序桉遗传多样性较高,进一步选育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大花序桉家系生长(苗高、地径)性状,为大花序桉苗期遗传变异与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1年生大花序桉为材料进行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变异分析、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选择优良家系。大花序桉苗高和地径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其重复力为0.895和0.985。苗高和地径变异系数分别为44.01%和65.96%。苗高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894和1.605,地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985和2.93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一般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一般配合力高的家系差异较大,难以进行联合筛选,需进一步分析。大花序桉家系幼苗生长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且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大花序桉幼苗苗高和地径具有独立性,可进行单独定向选择。针对育种目标,利用隶属函数法最终选择出5个优良家系(39、19、38、25和13),其中家系39和19地径增益巨大,分别为254.47%和123.59%,可作为优良亲本选择或定向培育材料。  相似文献   

6.
6年生大花序桉不同种源木材纤维特性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西钦廉林场6年生9个种源的大花序桉为材料,通过解析木法,测量其木材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腔径,比较9个种源6年生大花序桉的木材纤维特性。结果表明,种源间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存在显著差异;种源的纤维形态(宽度除外)与树高、胸径生长性状相关关系不显著,据此可对各性状进行独立选择,可望培育出木材性状好又速生的种源;树高、纤维宽度与种源地的经纬度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性;9个大花序桉种源作为中大径材培育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大径级大花序桉人工林的基本木材性质,采用排水法对35年生大花序桉人工林木材的生材密度、基本密度、树皮率、心材率以及生材含水率等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35年生大花序桉的树皮体积百分率为8.92%,树皮质量百分率为12.35%,生材密度为1.12g·cm^-3,基本密度为0.76g·cm^-3,生材含水率为44.79%。各部位含水率差别不大,各指标表现都很好。  相似文献   

8.
2014年以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九龙岭国有林场12年生的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并以乡土树种23年生的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人工林为对照,对大花序桉和火力楠木材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进行比较测定.结果 表明,大花序桉、火力楠的木材气干密度分别为0.78、0...  相似文献   

9.
采用质量法和体积法测定了5 a生大花序桉树皮体积百分率、质量百分率、心材率、含水率、生材密度、基本密度等基本木材性质,旨在为大花序桉的人工培育及木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为,5 a生大花序桉的树皮体积百分率为23.23%,树皮质量百分率为19.89%,心材率为19.91%,含水率为101.64%,生材密度为1.12 g·cm^-3,基本密度为0.54 g·cm^-3。  相似文献   

10.
由云南省澄江县14年生桉树实生种子园保留的育种群体4个区组内,从蓝桉和直干桉中各抽30个家系对它们的纤维长度、木材密度、树高和胸径4个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和遗传增益作了估算。蓝桉纤维长度和木材密度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6745±0.0746和0.3546±0.1010;直干桉两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3416±0.1011和0.0670±0.0850。两树种的纤维长度与其余3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均为正值,而木材密度与树高和胸径的遗传相关系数均是负数。提出以纤维长度和树高作为蓝桉、直干桉的主要选择性状,并提出了选择方法和标准。蓝桉的选择指数方程为I1=Fr+9.9146H;直干桉的为I2=Fr+0.9809H。为下一步高世代育种应注意的事项作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对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木材进行开发与利用,采用百度试验法对5年生和17年生大花序桉木材的干燥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5年生和17年生木材的初期开裂、内裂、截面变形、扭曲变形和干燥速度等级分别为3、1、2、5和1级以及3、2、4、4和5级.5年生木材扭曲变形较严重;17年生木...  相似文献   

12.
正1983年引种3个大花序桉种源施肥实验·1989年引种11个大花序桉种源建立种源试验·2001年建立大花序桉第一个家系试验·高达30-35米·平均胸径达30-42厘米·最大胸径达58.8厘米·木材光泽明显,无特殊气味和滋味·沉重坚固,硬度高·纹理通直,结构均匀,非常耐久·耐干旱贫瘠,抗病虫能力强  相似文献   

13.
大花序桉木材顺纹抗压强度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8 a生的11个大花序桉种源木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种源间、单株间、树干高度上的木材顺纹抗压强度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大花序桉部分种源间、株间及高度间木材顺纹抗压强度均有显著差异,B85号种源的顺纹抗压强度最大,为83.4 MPa;12195号种源的最小,为69.8 MPa,并显著小于B85、17008等6个种源.各种源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沿树干高度的变化并不相同,有的呈递增趋势,有的呈递减趋势,有的先增后减,有的先减后增.因此,在种源选择基础上,应进一步进行单株选择,以便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大花序桉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改良效果.大花序桉种源木材顺纹抗压强度和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相关性不明显,可相互进行独立改良,因而可望同时获得生长快和木材顺纹抗压强度高的改良成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广西国有东门林场25年生大花序桉种源生长与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筛选优良种源及单株,为大花序桉良种繁育及中大径材培育提供优质遗传材料。[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构建性状选择指数方程综合分析等方法,对11个大花序桉种源进行生长与形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及选择。[结果]表明:大花序桉胸径(DBH)、树高(H)、单株材积(V)、树干通直度(ST)和树干圆满度(SF)在种源间呈极显著差异;上述5个主要性状的种源遗传力(H2)为0.634 0.895,单株遗传力(h2)为0.136 0.342;以DBH、H、V、ST和SF 5个性状指标构建大花序桉种源/单株选择指数方程,按标准选择出4个优良种源和13株优良单株,优良种源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11.2%,优良单株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29.7%,选择效果尚好。[结论]大花序桉5个主要性状遗传变异在种源水平受中度至较强遗传控制,在单株水平受弱度遗传控制。优良种源D47、S14127、B47和S12195生长材性兼优,可用作培育优质中大径材。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黄冕林场的几个桉树树种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树种生长、立木材性以及林分密度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各树种的生长(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冠幅、树皮厚度)和材性(立木Pilodyn值、应力波波速、基本密度)性状均差异显著。比较3种不同林分密度的邓恩桉发现,林分密度对其生长、材质形成等产生显著影响,适宜的林分密度有利于林木生长和材性形成。对各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树种评价,结果表明:巨桉林木生长量大,大花序桉和本沁桉生长量相对较少,但木材材质相近,表现为坚硬,而粗皮桉、柳桉、邓恩桉均低于对照尾巨桉。从林木生长、立木材性方面看,适合于该地区发展的树种有巨桉、大花序桉和本沁桉,其中巨桉最适宜。  相似文献   

16.
广西桉树大径材培育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桉树天然分布于澳大利亚,是广西主要速生丰产造林树种。桉树中的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斑皮桉(E.maculata)、柠檬桉(E.citriodora)等树种的木材密度更大、硬度更高,适合培育大径材,是广西近年来重点研究的桉树种;一些国家已利用桉树培育大径材,加工成锯材,制作家具、木地板等,大径材价值高,市场需求大;此外,广西桉树发展的基础雄厚,培育桉树大径材前景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市面上大花序桉苗木来源不清、较为混乱的情况,选取部分大花序桉实生苗、组培苗以及种源试验林、母树林单株进行了AFLP分子标记,以期验证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弄清苗木来源,为大花序桉良种有序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组培苗和实生苗造林幼龄林分进行连续15个月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同等立地条件和同样抚育经营措施下,大花序桉组培苗林分胸径、树高的平均值均大于对照实生苗林分,且胸径、树高的极差和变异数均小于实生苗林分。大花序桉组培苗林分具有生长快、长势均匀、变异小、稳定性好等特点,能保持优树原株的遗传特性,优良性表现显著。  相似文献   

19.
韦塔桉与大花序桉在粤中地区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韦塔桉6个种源和大花序桉4个种源进行生长与形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韦塔桉种源各年度生长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形质性状差异不显著。大花序桉除早期树高生长外,其他性状的年度生长指标在种源间并无明显差异,干形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分枝性状差异不显著。韦塔桉种源17835生长表现最好,其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5.01m、15.03cm和0.1133m3,是平均值的115.82%、116.78%和153.94%。大花序桉种源9901生长表现最好,其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0.88m、12.95cm和0.0617m3,是平均值的106.35%、106.15%和117.97%。韦塔桉与同地区尾叶桉相比无显著差异,可在本地区作为重要的速生桉属树种育种资源;大花序桉作为珍贵实木用材树种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大花序桉种源木材纤维特性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年生大花序桉(Eucaplyptus cloeziana)种源试验林的纤维特性进行研究,从树干方向和径向上分析纤维特性的变异规律,为该树种林木改良,定向培育和木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花序桉种源纤维长度在沿树干高度上相差不大,规律不明显;1.3 m高度纤维长度与长宽比随生长轮呈递增趋势,而腔径比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