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原 病原体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又称d型魏氏梭菌或绵羊中毒杆菌,为大杆菌,革兰氏阳性,在羊体内能形成芽孢.一般消毒药均易杀死本菌繁殖体,但芽孢抵抗力较强,95℃需2.5小时方可杀死.  相似文献   

2.
<正>骆驼肠毒血症是以神经系统机能紊乱和痉挛为特征一种急性毒血症。病原体为产气荚膜梭菌,对骆驼致病的主要有A、C、D 3型。本菌繁殖体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可杀死。但芽孢抵抗力强,煮沸须经90 min方可杀死。2011年9月24日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依来克草场骆驼发病,经诊断为骆驼A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所引起。主要发生于绵羊,以发病急、病程短、肾软化为特征。(一)流行病学D型产气荚膜梭菌为土壤常在菌,也存在于水中,羊采食被病原菌芽孢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芽孢随之进入羊的消化道。当饲料突然改变,特别是从吃干草改吃大量谷类或青嫩多汁饲料  相似文献   

4.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D型产气荚膜梭菌在羊肠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故称肠毒血症;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又称为软肾病;临床症状与羊快疫相似,又称类快疫。本病可侵害各种年龄的绵羊,但主要危害羔羊。以突然发病、急性死亡和后肾脏软化为主要特征。1病原魏氏梭菌病又称为产气荚膜梭菌,分类上属于梭菌属。本菌为厌氧性粗大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在动物体内可形成荚膜,芽胞位于菌体中央。一般消毒药均易杀死本菌繁殖体,但芽胞抵抗力较强,95℃需2.5h方可杀死。本菌可产生、、等多种外…  相似文献   

5.
正绵羊肠毒血症为急剧进行的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可侵害各种年龄的绵羊,但主要危害羔羊。由于细菌毒素引起机体中毒,故可迅速致死。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本病又称软肾病;在临床上与羊快疫相似,又称类快疫。1病原病原体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又称D型魏氏梭菌或绵羊中毒杆菌。为大杆菌,革兰氏阳性,在羊体内能形成芽胞。一般消毒药均易杀死本菌繁殖体,但芽胞抵抗力较强95℃需2.5h方可杀死。  相似文献   

6.
羊肠毒血症又名(软肾病或过食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非接触性急性传染病.类似羊快疫,所以也有"类快疫"之称.如不及时治疗,会给养殖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1病原 病原体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又称D型魏氏梭菌或绵羊中毒杆菌.该菌能产生大量毒素使机体中毒,该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及病羊的肠道和粪便中.为大杆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在羊体内能形成芽孢.一般消毒药均易杀死本菌繁殖体,但芽孢抵抗力较强,能耐煮沸80~90min.本菌能产生外毒素,能引起溶血、坏死和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7.
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绵羊、山羊和其他动物的肠道疾病,不同毒素型的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等。产气荚膜梭菌对宿主通常具有破坏性影响,根据发病羊群的以往病史、临床病变和剖检病例变化是羊产气荚膜梭菌病初步诊断的基础,而该病的确诊还需实验室检测后方可确认。确定羊产气荚膜梭菌病最广泛被接受的方法是从患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病羊肠内容物检测到产气荚膜梭菌毒素。此外,大脑的组织病例理学检查对于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诊断中十分有用。本文对各种类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疾病的临床病变和组织病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发病急、病程短、肾软化为特征。1发病原因1.1羊只采食被病菌芽孢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芽孢进入肠道并繁殖进而产生大量毒素,高浓度的毒素改变了肠道通透性,毒素大量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毒血症并损害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神经元,发生休克而死。1.2过食,舍饲或放牧时间过长,牧草幼嫩  相似文献   

9.
羊产气荚膜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旧名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产气荚膜梭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土壤、污水、粪便、饲料以及人畜的胃肠道内等都有分布,在一定的条件下该菌可引发严重疾病[1].该病在绵羊多呈急性和最急性经过,发病不分性别和年龄,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春秋季和阴雨天气发病较多.发病率高,可呈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10.
为治疗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研究制备了产气荚膜梭菌多价高效抗毒素血清。试验采用C、D型产气荚膜梭菌标准菌株,制备了高浓度外毒素和灭活疫苗,作为免疫原多次免疫绵羊,通过间接ELISA法监测绵羊抗体水平变化,采用小鼠中和试验检验绵羊抗毒素血清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高效价抗C、D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血清每0.1 m L血清能中和400个C型毒素对小鼠的MLD和600个D型毒素MLD,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 肠毒血征,又称"软肾病",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发病急、病程短、肾软化为特征。 1 流行病学传染源为病羊及带菌羊。本病为经口感染。易感染动物为羊,不同品种、年龄的  相似文献   

12.
为研制更有效的预防家畜D型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的疫苗,本研究采用D型产气荚膜梭菌标准菌株增菌培养,经自制产毒培养基高效产毒,制备成D型产气荚膜梭菌氢氧化铝类毒素疫苗和白油类毒素疫苗。通过不同剂量疫苗免疫绵羊的攻毒保护试验和免疫绵羊的抗体水平监测,评估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D型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疫苗安全性良好,氢氧化铝苗和白油苗对绵羊有效免疫剂量均为4 m L(外毒素对小鼠半数致死量为2-6.4/m L),绵羊接种一个有效免疫剂量后,氢氧化铝疫苗免疫保护周期为6周以上;白油疫苗免疫保护周期为21周以上。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羊产气荚膜梭菌病旧称魏氏梭菌病是二类动物疫病。羊产气荚膜梭菌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细菌引起的一类急性羊传染病的总称,本文主要讲述一起疑似羊产气荚膜梭菌病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细菌学诊断及时处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羊肠毒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绵羊的急性毒血症,又称为“软肾病”“过食病”“类快疫”等,主要由D型产气芙膜杆菌引起,各品种羊均可感染,但绵羊发病率最高,主要侵害对象是15d以内的小羔羊。羊肠毒血症作为一种羊临床常见的传染病,该病主要会出现腹泻、惊厥、麻痹或者突然死亡现象。在实际的羊养殖过程中,如果羊群出现羊肠毒血症状,一旦防治措施不当,将会在整个羊群体中迅速传播,并威胁养羊户的经济利益。1发病原因D型产气荚膜梭菌是羊肠毒血症的病原体,该菌一般会出现在发病羊的粪便、肠道包括生存的土壤中,在一些健康羊的肠道中也有可能会出现。D型产气荚膜梭菌属于一种比较大的厌氧杆菌,它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这种细菌会大量的存活在病羊的消化道、粪便、所食用的饲料、以及被污染的土壤和污水中,并且这种菌有很多类型,可以分为A、B、C、D、E 5大类型,它可以在羊体内形成芽孢,通过消化道来引发该疾病的传播,这种菌对所有常见的消毒剂都特别敏感,但是芽孢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不是很容易就被消除。  相似文献   

15.
<正>羊肠毒血症又叫软肾病、过食病、类快疫,俗称血肠子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病原与传染羊肠毒血症的病原体是产气荚膜梭菌(又称魏氏梭菌)中的D型,是粗大的厌气性大杆菌,革兰染色阳性,无鞭毛,不能运动。产气荚膜梭菌在自然界中常存在于土壤、污水、饲料及病羊消化道和粪便中。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各种年龄的羊均可发生,但发病较多为两岁以下的幼龄羊,  相似文献   

16.
<正>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梭状芽孢属条件性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长期存在于土壤、污水、人畜粪便和饲料饲草中,同时也是肠道中的常见菌之一,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各种严重疾病。本菌能产生多种外毒素,A,B,C,D型都可引起羊的产气荚膜梭菌病,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羊均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给养羊业带来巨大的危  相似文献   

17.
民和县某养殖合作社从异地引进羊只,一周后发生死亡,经对病死羊剖检、实验室检验,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诊断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绵羊肠毒血症.  相似文献   

18.
<正>羊肠毒血症(即软肾病,俗称血肠子病)是畜牧生产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病急、死亡率高、非接触性的羊传染性疫病,其病原菌为产气荚膜梭菌D型菌,可侵害不同年龄段的羊,尤其以侵害青壮年羊为主,侵入机体后快速在肠道产生毒素引起羊只中毒死亡。羊肠毒血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病羊腹泻、惊厥、麻痹、突然死亡,典型的剖检病理变化是肾脏软化。羊肠毒血症对养羊业危害极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体羊肠毒血症病原产气荚膜梭菌D型菌即魏氏梭菌是一种  相似文献   

19.
<正>1病原羊肠毒血症的病原是D型魏氏梭菌,又称D型产气荚膜梭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及病羊的肠道和粪便中,在健康动物的肠道也有发现。该菌为无运动性的粗大杆菌,革兰染色阳性,在动物体内能形成荚膜。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这些毒素有引起溶血、坏死或致死的作用。2发病原因羊只采食被病菌芽孢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过食或采食高蛋白饲料过多,降低了胃里的酸度,导致病  相似文献   

20.
正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阳性菌,可以产生芽孢,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鹅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主要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偶见C型菌株。该菌可引起鹅肠道严重的出血和坏死,临床上又称为鹅出血性肠炎或坏死性肠炎。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之间,清远市太平、山塘和横荷等乡镇,多个养殖场出现种鹅散发死亡现象,经剖检和实验室诊断,分离鉴定为产气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