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1月26日,由南京林业大学施季森教授主持的“百合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分析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项目,在南京通过了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该项成果系统开展了百合野生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研究,共收集了我国野生百合35个种,1 000多份种质资源;具有育种价值的商  相似文献   

2.
百合(Lilium spp)为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的鳞茎植物,产北温带及寒带,约有100种,原产我国的有30种以上。在生产上,繁殖方法主要以增殖子球繁殖为主,为使百合能周年供应市场,只有进行种球贮藏,这样才能分批栽种,实现百合切花或盆花的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3.
<正>麝香百合花是麝香百合科麝香百合属(Lilium)植物,全球花卉业对于麝香百合生产和研究投入的力量在球根花卉中占首位,我国每年进口麝香百合鳞茎要花去很多资金。而麝香百合苗出瓶后的移栽技术不成熟,是麝香百合鳞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之一。本文利用麝香百合组织培养苗,进行微型鳞茎生产技术,是麝香百合生产中的新技术,其栽培技术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2011年7~8月对云南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的宝兴百合(Lilium duchartrei Franch.)种群进行了传粉生物学研究实验,以期找到这种花朵开放初期雌雄异位的植物传粉生物学特点。结果表明,记录到的178次昆虫对宝兴百合的访问中能触碰到柱头的仅有蝴蝶类1次,有效传粉者传粉频率严重不足;单花期5.5~6.5 d,花开放的前3天,柱头远离花药,从花开放的第二天起花柱缓慢向上偏转,第四天将柱头从远离花药位置送到刚好可以接受自花花粉的位置,利于早期没有昆虫传粉的花朵延迟自交,自花授粉发生在花期末期,自交之前仍然保持异交传粉机制;自然状态(92.3%)及完全套袋处理(90%)的结实率接近,说明宝兴百合传粉存在花柱偏转促进的延迟自交,但2种处理的每果实种子数自然状态(121)显著高于完全套袋处理(78),又说明由昆虫传粉的异交更利于宝兴百合结实。延迟自交避免了自交与异交竞争造成的花粉或者种子的折损,为宝兴百合在有效访花昆虫不足导致异交失败时提供繁殖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采集保存林草植物种子是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藏的重要途径,也是植物多样性保护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采集高质量的种子及采用规范的程序将种子放入低温保存库中保存起来,是林草植物种质资源长期保存和后续利用的关键。本文介绍林草植物种子采集、接收登记、初步干燥、清选、数量测定、质量检测、含水量测定和装瓶入库保存等技术要点,为开展林草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藏的单位或个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林木育种采用的繁殖材料.合理的收集保存和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林木种质资源,是提高林业生产建设的基础.林木种质资源,根据种质资源的来源、特点和利用状况,又分为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和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岷江柏木最佳的种质资源保存方式,以马尔康市天然起源岷江柏木为对象,从岷江柏木移植试验入手,结合已有的岷江柏木种质资源保存方法,进行了两方面研究:1)探讨了不同移植时间、不同树龄、不同修枝比例对岷江柏木移植的影响。试验共移植216株个体,1 a后成活8株,成活率3.70%。主根发达、须根偏少,土壤贫瘠且砾石含量多,移植施工的直接伤害、移植地环境难以完全相似等因素,直接影响到岷江柏木移植的成活率。2)比较了原地保护、异地移植、采种育苗、存入种质资源库等岷江柏木种质资源保护方式。提出在原地保存不可行的情况下,应优先采取采种育苗,结合入库保存等方式保护岷江柏木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野生百合种质迁地保存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上海、南京简单栽培设施条件下对毛百合、轮叶百合、宜昌百合、川百合、野百合、大百合等野生百合种质进行迁地保存。试验结果表明,除轮叶百合外,其他几种野生百合对华东气候具较强适应性。从物候期来看,东北来源的种质毛百合、卷丹物候期提前;西南来源的种质略有提前;华东种质与原生地物候基本一致。从生长发育来看,株高生长除轮叶百合外,均保持了原生性状;除轮叶百合外,开花正常,自繁情况较好;部分种能自然结实。笔者认为在华东地区有选择地迁地保存百合种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正火力楠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乡土珍贵阔叶用材和多功能高效益树种,是培育大径材的优质速生树种,在我国华南至长江一带均有广泛种植,具有适应性强、人工纯林生长优良等优点。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团队通过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的实施,全面系统的收集各天然和次生分布区种质资源,进行保存和评价,开展播种育苗,营养诊断和无性繁殖等繁育技术研究,形成并获得了火力楠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种子贮藏、苗木繁育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植物种质资源设施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主要有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3种方式。设施保存是当前最有效、最安全的保存方式,它包括种子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及种质离体保存等方法。文中综述了植物种质资源设施保存3种方法的原理与技术特点,设施保存技术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中的应用,以及当前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2种百合科植物离体鳞茎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和龙牙百合(Lilium brownii)作为实验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不同鳞片部位、激素组合和培养基类型对其鳞茎诱导的影响,以探究2种植物最佳的鳞茎诱导方案。结果表明:大百合作为外植体的最佳材料来源为中层鳞片的近鳞茎盘部位,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A 5.0mg/L+NAA 0.1 mg/L+ZT 0.08 mg/L;龙牙百合作为外植体的最佳材料来源为中层鳞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S+BA 3.0 mg/L+NAA 0.2 mg/L+ZT 0.01 mg/L。  相似文献   

12.
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陕西及山西北部、辽宁省西部等干旱、半干旱地区收集强旱生、旱生、半旱生乔灌木(草)种质资源,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解放滩,建立了规模为2 hm2的抗旱植物种质资源库(圃),繁殖保存了乔、灌(草)植物23个科,36个属,78个种,含不同种源(产地)、家系(无性系)213份植物材料。该圃具收集、保存和研究测定功能,为"抗干旱优良种质筛选"研究提供了物质材料和研究场所。2007-2010年在该资源圃进行了抗旱植物生长特性观察、生理生态特性测定及主要树种优良种源筛选研究等科研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百合(Lilium brownii)在植物学分类中属百合科,百合属。全世界有100多种。我国原产30余种,最常见的有百合、川百合、兰州百合、湖北百合、卷丹(南京百合)、麝香百合、王百合等7种。 一、百合的种植、价值及用途  相似文献   

14.
<正>火力楠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乡土珍贵阔叶用材和多功能高效益树种,是培育大径材的优质速生树种,在我国华南至长江一带均有广泛种植,具有适应性强、人工纯林生长优良等优点。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团队通过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的实施,全面系统的收集各天然和次生分布区种质资源,进行保存和评价,开展播种育苗,营养诊断和无性繁殖等繁育技术研究,形成并获得了火力楠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种子贮藏、苗木繁育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云南竹亚科珍稀种质资源及其开花结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云南竹亚科种质资源的基本特点,并对云南珍稀特有种质资源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按属、种排序提出了不同保护等级的保护竹种名录。竹子开花周期较长,许多竹子结实率低,种子的收集、保存和繁殖较为困难,探讨了一些重要竹类开花、结实及采集、保存和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组织培养是指把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植物组织,放入含有合成培养基的瓶中,于无菌条件下使之生长或发育成新植株的方法。近年来,国内外以植物组织培养为主要手段来发展林业的新技术发展迅速,诸如试管苗的繁殖,作物品种的改良,次生物质的大量生长和珍贵种质、种源的保存等,都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有些领域(工厂化育苗,花卉生产等)已形成了新的产业,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形成了较完整的生物工程技术。组织培养在医学和生物学各个领域中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林业生产存在着生产周期长,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等特点。一些不易结实、扦插成活率低,或是珍稀优良树种的种质资源,传统的生产方式很  相似文献   

17.
正火力楠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乡土珍贵阔叶用材和多功能高效益树种,是培育大径材的优质速生树种,在我国华南至长江一带均有广泛种植,具有适应性强、人工纯林生长优良等优点。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团队通过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的实施,全面系统的收集各天然和次生分布区种质资源,进行保存和评价,开展播种育苗,营养诊断和无性繁殖等繁育技术研究,形成并获得了火力楠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种子贮藏、苗木繁育和栽培技术成果。成果适用于我国南方各省区推广应用,对进一步优化和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濒危植物云南梧桐进行人工繁育表明:云南梧桐枝条扦插,生根率可达20%,种子育苗成苗率可达31.9%。种子育苗可成为云南梧桐大量繁殖、扩大云南梧桐种质资源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9.
1994~ 1995年 ,台湾农业研究所的试验农场进行盆栽试验评价鳞茎大小和切花对亚洲杂交百合Elite和Jolanda生长、开花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茎的长度、节数和叶面积与鳞茎圆周呈正相关 ,鳞茎越大 ,花茎越长越粗、花愈多。母鳞茎与子鳞茎的周长和重量间也存在正相关。切花后的子鳞茎比未切花的小 ,两个品种的鳞茎周长分别大于 12cm和 16cm才有商品价值鳞茎大小和切花对亚洲杂交百合Elite和Jolanda生长、开花和繁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百合繁殖及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合(Lilium dauricum Ker-Gawler)为百合科植物,别名,渥丹、卷莲百合、山百合。多年生草本,鳞茎短球形,白色直径5cm左右,鳞片广披针形长2~3cm,宽1.5cm。茎直立高0.7~1m,平滑叶散生,互生披针状条形,长7~14cm,宽5~9cm,边缘有疏稀绒毛,具3~5条叶脉,花为多生,吊灯形,橙红色,外轮花被,片状披针形;雄蕊比花被片长,花丝长约6cm。平滑叶间有珠芽、红褐色,7~8月份产生。丛生于草甸、林间草地,林、灌丛及山坡草地。产于黑龙江省大部份地区,有家庭种植。鳞茎中含20%~30%淀粉及皂式。药效味甘、性平,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