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朝阳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选择当地造林常见刺槐、山杏、侧柏3种乡土树种开展了造林试验,通过对成活率、保存率、当年苗木新梢生长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树种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造林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同一树种在阳坡和阴坡上的造林效果也表现不同,整体上以阴坡的造林效果好于阳坡的效果,各树种以刺槐的造林成活率、新梢生长量最大,说明刺槐的适应能力强,适合在北方干旱地区荒山上作为主要造林树种。也可以根据当地造林时的实际情况进行造林树种的搭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半阴坡、半阳坡、阳坡11龄人工刺槐林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土壤含水量和刺槐的株高、冠幅、胸径、新枝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土壤肥力水平偏低,有效养分缺乏。(2)整个生长季内,三个立地条件的土壤养分含量是:生长初期>生长中期>生长末期,说明林地自肥能力弱,地力在逐渐的衰退;(3)不同立地类型之间,土壤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三个立地条件下的人工刺槐林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而三个立地条件下的刺槐生长量却有差异,因此认为,引起刺槐林生产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的缺乏,更加恶化了刺槐的生长条件。要想彻底改变刺槐生长“小老树”的局面,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工刺槐林的水肥条件;(4)三个立地条件之间,刺槐的生长量、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大小均为:半阴坡>半阳坡>阳坡,所以,在建造人工刺槐林时,在半阴坡、半阳坡、阳坡三个立地类型之中,宜选择在立地条件好的半阴坡进行。基于上述分析,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林草植被建设时,必须慎重考虑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和土壤养分背景。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侧柏人工混交林的生物量及8种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并与类似立地条件下的同龄油松和侧柏纯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的生物量和生长量均大于纯林;不同林分不同树种的营养元素吸收、归还、积累和生物循环不同,混交林有利于营养元素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人工混交林土壤肥力及混交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测定了沙棘+侧柏,刺槐+侧柏及其对应侧柏纯林土壤80 cm土层32个土样的8项肥力指标和人工林生长量,对2个混交林的土壤肥力特征及混交对侧柏的促生效应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供试混交林8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及其剖面变异和氮素贮量表现为沙棘>侧柏及刺槐>侧柏,沙棘、刺槐人工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大于侧柏;(2)沙棘+侧柏混交林不同树种根区土壤pH、碳酸钙、全磷及速效钾含量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施入不同物质组成的抗逆配方,对主要造林树种侧柏和油松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抗逆配方对侧柏和油松生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配方A13、A22、C3和C5在侧柏苗木成活率、生长量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均高于其他配方;配方B5在提高油松苗木成活率、生长量和地径等方面的作用普遍优于其他配方。初步说明上述配方可应用于林业生产中。  相似文献   

6.
延安不同立地人工侧柏林生长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侧柏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3种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初步揭示了人工侧柏林生长和立地条件间的关系,为侧柏人工林经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树种的水土保持效益及其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树种幼林的水土保持效益及其适应性。【方法】以草地为对照,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刺槐、油松、沙棘、侧柏纯林及其混交林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情况、土壤水分状况及各树种的生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造林初期,各树种及其不同造林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均比较差,处于水土保持功能低下阶段,土壤侵蚀的差异主要是由植被的不同覆盖度引起的,二者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回归分析表明,当覆盖度达53%时土壤侵蚀较为轻微。草地和各树种林下0~25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较大,其中以刺槐消耗土壤水分最多,其次是侧柏,油松、沙棘和草地之间差异不明显;刺槐纯林与其混交林下土壤水分的差异比较明显,而其他树种不同造林方式下的土壤水分无明显差异。各树种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侧柏>油松≈沙棘>刺槐,油松与沙棘混交造林后两者的水分利用效率都有显著提高;各树种叶片的蒸腾速率表现为刺槐≈沙棘>油松>侧柏,沙棘与油松或刺槐混交后,油松与刺槐的蒸腾速率均有所降低,而沙棘变化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树种的水保效益及其适应性可以发现,沙棘与油松混交可能是黄土高原沟壑区较为适宜的一种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8.
刘槐东 《农技服务》2015,(3):129+139
按照不同的立地条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榆阳区南部山区栽植的侧柏容器袋苗与裸根苗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立地条件下,侧柏容器袋苗造林成活率、幼树高生长量均高于裸根苗,不同坡位间容器袋苗造林成活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农田防护林是南疆三大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优化南疆防护林体系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防护效果,本研究以引种到南疆喀什地区的吴屯杨和新疆乡土树种新疆杨为研究材料,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两种杨树的树高、胸径、保存率和累积生长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试验样地中,吴屯杨的平均胸径值均高于新疆杨,两种杨树的平均树高值无显著差异。造林三年内两种杨树的树高累积生长量上升速度较快,栽植两年后,吴屯杨的胸径累积生长量高于新疆杨。在含盐量高达0.76%的伽师县,吴屯杨的保存率仍达到37.37%,高于新疆杨,说明吴屯杨的耐盐能力比新疆杨强,且吴屯杨的生长状况优于新疆杨。本研究为吴屯杨在南疆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黄土高原刺槐造林引起的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群落变异与其功能间的相关机制,以采自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流域的草地土壤(简称草地菌剂)和35 a生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根际土壤(简称刺槐菌剂)作为菌剂,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接种处理(刺槐菌剂:CH;草地菌剂:GL;不接菌剂的对照:Non)下刺槐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植株生长状况、菌根侵染率、土壤酶的活性、微生物量C、微生物量N、总球囊霉素及易提取球囊霉素的含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与对照植株相比,GL对刺槐植株生长无显著影响,而对侧柏植株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CH显著降低了刺槐植株的生长,而对侧柏植株则具有显著促生作用。(2)GL处理下刺槐根系丛枝侵染率较高;CH处理下侧柏根系丛枝侵染率较高。(3)GL增加了刺槐根际微生物量N以及侧柏根际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CH增加了刺槐根际微生物量N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以及侧柏根际微生物量C和球囊霉素的含量。(4)GL提高了侧柏叶片净光合速率、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陕西延安15种园林树种的叶片硫含量特征,评价其吸硫能力。【方法】在陕西延安城区、城郊分别设置空气污染程度不同(重度、中度、轻度污染和对照)的样区,采集15种园林树种叶片,采用比浊法、原子分光光度计法测定15种园林树种叶片的硫含量,并计算其相对吸硫量,分析其吸硫能力的差异。【结果】不同污染状况下,同一树种的叶片硫含量和相对吸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重度污染区中度污染区轻度污染区。同一污染状况下,不同树种叶片硫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在重度和中度污染区,垂柳、旱柳、刺槐、紫叶李的叶片硫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树种;在轻度污染区,垂柳、旱柳、紫叶小檗、臭椿叶片硫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树种。在相同污染状况下,不同树种相对吸硫量存在显著差异,在重度、中度和轻度污染状况下,垂柳、旱柳、刺槐的相对吸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树种。根据平均污染指数可知,旱柳、垂柳和刺槐平均吸硫能力显著强于其他树种,而云杉、臭椿和侧柏的平均吸硫能力较差。【结论】在陕西延安地区进行园林绿化时,可优先选择旱柳、垂柳、刺槐等吸硫能力较强的树种。  相似文献   

12.
北京山区造林树种耗水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扩散探针配合自动气象站于2004年度在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试验林场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油松、侧柏、栓皮栎等树种的水分运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之间、以及同一树种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的水分运移规律有很大差异;林木耗水量受到树种本身的遗传因素和外界气候因子的制约,其中太阳辐射、大气温度、风速与液流呈正相关,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对液流的影响表现为负向关系;不同树种间耗水量为:阳坡栓皮栎>阴坡栓皮栎>油松>侧柏。  相似文献   

13.
<正>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L.)原产美国东部的阿拍拉契亚山脉和奥萨克山脉一带,二十世纪初开始从欧洲引入我国。刺槐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育苗造林技术简单等优点,现在已成为我省黄土沟壑,浅山丘陵和沙荒造林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由于刺槐分布范围广泛,育苗种子来源不一,在极其复杂的生境因子作用下和长期演化过程中,在种内不同植株之间形成了在其形态特征,生长量,木材品质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的变异类型。据调查,在相同立地条件下,不同类型的刺槐,其生长速度和不材品质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选择刺槐优良类型和单株进行繁殖,并进一步建立母树林、采穗圃、种子园,早日实现刺槐生产良种化,使今后刺槐栽培向着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研究刺槐人工林无性繁殖与更新状况,为该地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试验站、纸坊沟和县南沟流域12个阳坡和阴坡刺槐人工林样地的林分特征、土壤含水量、外界干扰、无性繁殖和林下物种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阴坡样地不同深度土层的平均土壤含水率高于阳坡样地;生长在阴坡的刺槐人工林无性繁殖较阳坡旺盛,阴坡无性株萌蘖的数量和扩散范围明显大于阳坡;在相同坡向的刺槐林群落中,坡下部的根系萌苗量大于坡上部;影响刺槐无性繁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外界干扰,在立地条件差、人为践踏、砍伐和放牧的样地中,刺槐人工林的根系萌苗扩散程度大于无外界干扰或干扰较轻的样地;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的无性繁殖潜力趋势为:阴坡下部>阳坡下部>阴坡上部>阳坡上部。【结论】刺槐人工林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适生范围是阴坡下部及沟谷地区。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油松、侧柏、刺槐根际进行包埋处理 ,形成持续干旱环境 ,测定干旱胁迫条件下树木生理特性的变化和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干旱条件下 ,侧柏的净光合速率始终大于油松 ,而蒸腾速率则相反 ;在干旱胁迫的第 2年 ,油松净光合速率比第 1年降低了 5 1.1% ,侧柏降低了 4 1.2 % ,刺槐降低了 5 4 .4 %。侧柏水分利用效率较油松高约 34%。中度水分胁迫 1年后 ,油松、侧柏、刺槐的叶量分别为对照的76 .1% ,81.7%和 79.3% ,2年后分别为 5 5 .2 % ,6 1.3%和 2 4 .2 % ,第 3年刺槐叶面积已缩小为对照的 75 % ,并出现大量落叶 ,油松、侧柏也有此现象。同时 ,持续干旱 1年后 ,油松、侧柏的枝长分别为对照的 6 4 .4 %和 6 6 .7% ;持续2年后 ,分别为对照的 37.6 %和 4 0 .9%。试验表明 ,各树种忍耐长期干旱的能力不同 ,侧柏最强 ,油松次之 ,刺槐最差 ,表明各树种林分抗旱稳定性不同。  相似文献   

16.
王英 《甘肃农业》2013,(20):74-76
通过欧洲赤松30年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欧洲赤松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生长优势,在生长、抗落叶病性状上优于乡土树种油松。麦积植物园30年生欧洲赤松平均树高、胸径分别达13.60米和22.8厘米,生长量与乡土树种油松相当,已完成从种子到种子的引种过程,欧洲赤松在甘肃小陇山引种获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不同环境下植物进行着不同的生理生化反应,植物通过调节自身器官的碳、氮、磷的代谢和循环,使各个部位的含量和分布都有差异,最终表现出特定的元素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本文以黄土丘陵区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林叶片、根化学计量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揭示刺槐生长的养分限制状况,对了解刺槐的环境适应能力及生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乡土树种光合作用及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黄土高原乡土树种油松、刺槐、侧柏、山杏、连翘、辽东栎、文冠果、丁香、臭柏、金银花等10个树种的光合作用和抗旱性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丁香、侧柏和刺槐具有极强的利用太阳光的能力,耐荫性较差,金银花耐荫性最强。与侧柏和刺槐相比,油松的耐荫性较强。金银花、山杏、连翘、辽东栎、文冠果、丁香、臭柏、油松、侧柏、刺槐的耐荫性依次降低。另外,辽东栎、文冠果、臭柏和金银花对弱光的利用率较高,可以适应一定的较弱光照环境。丁香、刺槐和侧柏为典型的阳性树种,金银花为典型的阴性树种,辽东栎、文冠果、臭柏、油松、山杏和连翘既可以适应弱光条件,也可以在一定的强光照条件下生长。10个树种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电导率及水分特性上有差异,其抗旱机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适宜黄土高原干旱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9.
根据黄土高原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杨树、油松、侧柏等树干解析材积生长量资料,应用Verhulst模型,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材积生长量的计算值与实际值基本是一致的,而且符合这几种树木生长规律。该模型对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乔木材积生长量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生长与水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3种立地下的刺槐生长状况与土壤水分条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生长中期和生长末期3种立地刺槐的蒸腾速率及与其有关的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中期、末期3个时期半阴坡、半阳坡、阳坡3种立地间土壤水分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半阴坡的蒸腾与半阳坡差异不显著,与阳坡差异极显著,蒸腾速率与光强和土壤水分有明显的相关关系.3种立地条件下刺槐新枝生长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胸径生长与土壤水分显著相关,新枝生长与土壤水分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这说明土壤水分是影响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生长差异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