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8,(6)
青海省称多县某牦牛养殖户的1~2月龄犊牦牛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率达到34. 5%。为弄清病因,采集10份犊牦牛腹泻样本,采用PCR方法对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o V)、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沙门氏菌(Salmonella)、安氏隐孢子虫(C. andersoni)等6种常见腹泻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10份犊牦牛腹泻样本中,检出7份BRV阳性样本,其他病原均未检出。结合临床症状,可确诊此次犊牦牛腹泻是由BRV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青海地区是我国牦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地区.牦牛养殖已经成为当地牧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但是因为受到气候条件和自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牦牛犊牛出生之后很容易出现腹泻疾病,影响牦牛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4.
5.
6.
7.
牦牛犊腹泻,是指正在吃奶的小牛肠蠕动亢进,肠内吸收不全或吸收困难,致使肠内容物与大量水分被排出体外,粪便呈稀汤或水样,脱水、酸中毒等一种病症。他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2010年5-8月曾一度流行牦牛犊腹泻病,以出生一个月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病初立即采取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并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
9.
牦牛犊腹泻症是目前尖扎县主要危害当年牦牛犊的疾病之一,其病的临床特征是异嗜,排水样、糊状的白色粪;病理变化主要是在消化道,以肠道粘膜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水肿,肠系膜淋巴结充血、出血、坏死为典型病理变化。自2000年以来,全县及其邻近的地区普遍流行。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县新生犊牛10390头,发病7290头,发病率为70.16%,死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
<正>犊牦牛大肠杆菌病是由特定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犊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病症包括败血型、肠毒血型、仔猪白痢等。临床呈急性败血病或排白色稀便为主要特征,轻者影响犊牛生长发育,重者造成犊牛死亡。1病原体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可随着乳汁、饲草、饮水等进入犊牦牛胃肠道。初生犊牦牛抗病力弱,如果未及时获取初乳,没有得到母源抗体,或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等均可诱发犊牦牛大肠杆菌病。此外,各种不良应激,如,母牛运动不足、牛舍卫 相似文献
12.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1)
犊牦牛副伤寒为沙门氏菌感染诱发的人畜共患病,典型症状为败血、肠胃炎、母畜流产等等。相比较成年牦牛,犊牦牛感染此病的几率尤高,一经感染后可迅速传播开来,多数呈流行性经过。此症诊断,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的观察,基本可确诊。在此基础上,综合阐述此病的防治要点,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和分析口服凝胶剂对治疗犊牦牛腹泻的效果。方法:选择玛多县畜牧兽医站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受治疗的20例腹泻犊牦牛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10头。其中常规组采用一般方法对犊牦牛腹泻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口服凝胶剂对犊牦牛腹泻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口服凝胶剂的总治疗效果大到了90%,常规组总治疗效果达到了70%,相对而言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犊牦牛腹泻采用口服凝胶剂可取得显著的效果,同时具备用药方便的优势,可作为治疗犊牦牛腹泻的首先药物,并建议在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我县勒乌、周山联办牧场,每年的4—8月,牦牛犊均发生拉稀病,其中有30%的牦牛犊死于该病。经现场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艾希氏大肠杆菌病。现将笔者于1985年3—8月在两牧场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2008年5月份,果洛州班玛县56头牦牛出现以高热、腹泻、急性死亡等为主要特征,疑似犊牛副伤寒的疫病,且犊牛发病较多。经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发病情况的观察和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犊牛副伤寒。经过对疫区所有动物采取紧急免疫接种和圈舍消毒等有效防制措施,运用土霉素、盐酸恩诺沙星长效注射液、痢菌净(0.2%乙酰甲喹粉)等敏感药物对发病动物进行治疗,除发病严重和急性发病的19头牦牛死亡外,其余患畜均痊愈,治愈率达到 67%。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