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蒋志农 《蜜蜂杂志》2019,(3):I0001-I0001
前些年,曾有蜂友因用大香熏蜂发生火灾报道。2018年夏,我地蜂友又犯大错,烧毁十多箱蜂,后被邻居及时发现才没有全场覆没。该蜂友在自家3楼顶上养蜂超过50箱,因操作时用大香驱蜂,刚好其间家中来客人熄灭,只好灭了香火接待客人。  相似文献   

2.
安图县位于长白山下,山多林密,是椴树蜜主产区,全县蜂存箱6万多群。因蜂场多系山陵,常用马车拉运,有时不慎会造成马匹因蜂蜇而中毒。  相似文献   

3.
康龙江 《蜜蜂杂志》2006,26(1):18-18
双王群出现一侧蜂多,一侧蜂少的现象叫做群势偏集。有偏集就得纠偏,否则,会强则愈强,弱则愈弱,将影响发展和生产。1导致偏集原因蜂王因素:1)老少王同箱,老王产卵力差,蜂群发展慢、群势弱;新王产卵力强,蜂群发展快,群势壮。2)优劣王同箱,优质王产卵快,蜂多群壮;劣质王产卵慢,蜂少群弱。群势因素:春繁一开始群势就不平衡,蜂多的一侧繁蜂速度快,蜂少的一侧越繁蜂越少。季节因素:实践证明,晚秋蜂群偏集尤其突出,哪一侧蜂多,蜜蜂愈是喜欢往哪一侧密集,结果导致蜂多的一侧4框蜂还有余,蜂少的一侧3框蜂也不足。巢门因素:因双王群巢门间距近(8cm左右…  相似文献   

4.
江名甫 《中国蜂业》2009,60(1):22-22
蜂群越冬时间长,由于种种原因常在“大寒”前后会有蜂群因饲料短缺而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管理越冬蜂群经验,综合为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秋季没喂足越冬饲料。这时外界蜜粉源缺乏,常因盗蜂干扰而无法饲喂充足,也因天气突变,寒流早至,低温喂不进饲料等;二是因管理不当越冬蜂群耗蜜多。有的蜂群虽并群,但并人的蜜脾多,蜂少,巢箱内常形成多个小蜂团,耗蜜多,损蜂多;  相似文献   

5.
杨玉成 《蜜蜂杂志》2009,29(9):46-46
因蜜蜂放养的特殊性,我国的蜂农多以转地放蜂为主,蜂农付出的劳动力、运输费用都远高于其他养殖业.自然灾害、蜜蜂自身的病虫害、庄稼施用农药使蜜蜂中毒、运蜂费用等制约了养蜂业的发展,大大降低了蜂农的养蜂收入.  相似文献   

6.
孙群 《中国蜂业》2014,(6):40-40
我地有位蜂友,养了几十群中蜂,去年秋末,有十多群蜂相继逃亡。他是用土法饲养,随便打开蜂箱一看,几乎脾上贮满了蜜,蜜脾大小平均约30厘米宽,30厘米长,共有9张,从这种迹象看,应该是群强蜜足,且无病。我又看了几群,都是蜜脾多,应该是蜂多群强,然而蜂却不多,实为弱群。上午看的蜂,下午1点多看到这几群蜂相继出逃。这是因为春、夏的群势强贮蜜多,后来因干旱,蜂王老化或有其他原因使蜂群渐弱。  相似文献   

7.
肖慧 《蜜蜂杂志》2006,26(8):29-29
1961年5月,3辆马车自天门县多宝镇幸福村运蜂至沙洋农建村采瓜花,卸蜂时一车夫恐轮渡船下班难过汉江,人、马、车食宿难,强硬地不给马解套、松绑。后来因一箱蜂坠地,多只蜂螫马而导致马狂跳,车、蜂、马一齐翻入路旁深沟中,造成难以收拾的大乱。1965年7月中旬,一汽车连一拖车运蜂150多个高箱,从京山县到潜江县采芝麻、棉花蜜源,因汽车机械故障,抛锚长达160min,造成12个高箱中的蜜蜂被闷死。1968年9月,在天门县多宝镇鲍咀村大堤外的芝麻、棉花蜜源场地,我蜂场正用一大型拖拉机运蜂,准备转地去采荞麦。当机头爬上堤面时,插销突然脱掉,车厢自陡坡…  相似文献   

8.
养蜂生产,因追花夺蜜的需要,中、长距离的转地放牧多是用火车运蜂。由于采用开巢门运蜂、蜂箱不严和停、靠等原因,火车运蜂的结果总要使一些蜜蜂散落在铁路沿线。这些散落蜜蜂因无“家”可归,终日在铁路线上盘旋飞舞,甚至胡乱螫人,影响了  相似文献   

9.
王俊辉 《中国蜂业》2005,56(10):29-30
2004年11月11日,湖南津市市19家蜂农因澧县湖洲管理所用飞机对管辖地芦苇喷洒农药致蜜蜂死亡的索赔案终于以蜂农胜诉而告结束,19家蜂农1000多群(3935框)蜂获得8万多元的赔偿.听到这一消息,关心此案的人们心情得以平静.  相似文献   

10.
<正>每年3月上旬至4月上旬是越冬蜂交替期,也是调整群势的关键时期。许多养蜂人调整群势时不考虑天气因素,有的在气温低时仍在检查蜂群,有的在上午气温未回升前开始工作,其结果是引起爬蜂。笔者观察,查蜂次数多的蜂群引发爬蜂的比率较高。开始出现爬蜂时为"中风型"爬蜂病,不排除老龄工蜂腹部积有大量病菌,因养蜂人开箱调整蜂群,巢内温度降至35℃以下,蜜蜂为了提高巢温需要多消耗蜂蜜。春季爬蜂并  相似文献   

11.
沈育初 《蜜蜂杂志》2007,27(9):33-33
《数控养蜂法》第三版第3页"调节虫蜂比例原则"认为:尽量使蜂群的虫蜂比例处于最佳.难以恰到好处时,要"喂虫宁少勿多".我在《间虫是虫多蜂少的伤热》一文(详见《蜜蜂杂志》2007年第8期)中说过:间虫必伤热,伤热不一定间虫.如单脾开繁伤热,因本身巢内蜂多虫少所以绝不会发生间虫,可是蜂群伤热,内外勤蜂均会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12.
中蜂与意蜂春繁都要包装.因我们所见的意蜂多为长龙式布场排列,包装形式是10~20箱挨近打成条形.中蜂认巢记忆力不如意蜂,如果按意蜂的形式布场、包装,中蜂将会乱场、打架,后果不测.  相似文献   

13.
李家柱 《蜜蜂杂志》2011,31(10):23-23
近几年糖价居高不下,有些养蜂员因无多大收益,忍痛弃蜂改行。但尚有不少蜂友,出于对养蜂的热爱,开始改养起中蜂。 改养中蜂的蜂友,大多利用原有的意蜂标准箱,但时间长了,就会发现不少毛病。如何将意蜂标准箱改一改,来养中蜂呢?笔者养蜂50年,其中单纯养中蜂20年,中意蜂同时饲养4年,也曾做过一些试验。现就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看法,供蜂友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何卫星 《蜜蜂杂志》2007,27(7):30-30
本人定地饲养十多群中蜂,因近几年天旱、蜜粉源短缺,加之病虫害猖獗、自然分蜂减少,蜂群数逐年下降,最少时只剩下3箱蜂,于是被迫进行无王分蜂增群.  相似文献   

15.
从几方面看G型塑础是贵还是贱 :1 从使用寿命看 ,买 4 1× 1 9 5cm面积蜡础得 1 4元 张 ,木框 1 1元 ,铁丝、洋钉加人工共 3 3~ 3 5元 ,7元买 2框只能使用4年 ;而塑础可使用 2 0年 ,价格是蜡础 1 5。 2 从繁蜂速度看 ,塑础脾每张能多 2千个巢房 ,每 2 1天多出房 1框蜂 ,北方年繁殖 1 0代 ,南方可繁殖 1 5代 ,可多繁 1~1 5箱蜂。 4~ 7月出的蜂还要多哺育后代、分蜂、繁殖 ,所以繁蜂特快。多出一箱蜂就值 2 0 0元。 3 从蜂产品看 ,因繁蜂特快 ,易形成强群 ,强群采蜜和出的蜂产品就多。 2 0年多繁多少蜂 ,多采多少蜜 ,是有帐可算的…  相似文献   

16.
李福洲 《蜜蜂杂志》2005,25(11):11-12
秋末冬初,是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极易引发盗蜂的季节,许多蜂场总会或重或轻地受到盗蜂的干扰,每年该季节各地常有蜂场因盗蜂而垮场,然而也有许多蜂场多年未受到过盗蜂的危害。易发盗蜂的蜂场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3种:一是人为引起盗蜂,二是因场地、气候引起的盗蜂,三是蜂种原因引起的盗蜂。表2因场地、气候引起的盗蜂盗蜂的起因预防和制止的方法1)蜂场饲养群数超过80个继箱群的小转地蜂场和定地蜂场,因蜂场过大、蜜粉源条件太差引起的盗蜂。定地和小转地蜂场,由于没有很好的相连接的繁蜂蜜粉源,故应在80个继箱群以内为一个单位建一个蜂场,超过…  相似文献   

17.
1961年5月,3辆马车自天门县多宝镇幸福村运蜂至沙洋农建村采瓜花,卸蜂时一车夫恐轮渡船下班难过汉江,人、马、车食宿难,强硬地不给马解套、松绑.后来因一箱蜂坠地,多只蜂螫马而导致马狂跳,车、蜂、马一齐翻入路旁深沟中,造成难以收拾的大乱.  相似文献   

18.
<正>在长白山区,因冬季高寒多雪,蜂群越冬后,群势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近两年,越冬蜂群死亡率较高,而越冬蜂死亡率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早春蜂群繁殖的好坏。在长白山区,蜂群多以黑蜂及其杂交种为主,黄色蜂较少。相较而言,黄色蜂比黑蜂越冬死亡率更高,饲料消耗更多,这是我们都熟知的,但对于同一品种蜂群,在未发生下痢、鼠害、饥饿等外部因素的情况下,有的越冬蜂死亡率低,饲料消耗少;有的则大量死亡,饲料消耗殆尽,严重者群势削  相似文献   

19.
晚秋繁殖是指“立冬”节气前后利用野菊花等辅助蜜源进行的繁蜂行为。1 哪些蜂场适宜晚秋繁殖地处长江流域的丘陵或半丘陵地带 ,由于各种原因夏秋蜂群垮得厉害的蜂场。如 :芝麻、棉花后期摆放在干燥地方严重缺蜜少粉 ,子脾很差 ,或因受农药中毒致使群势下降至不足 5脾蜂的蜂场 ,均适宜进行晚秋繁殖。山区、丘陵地区定地养蜂户 ,种田多仅附带养点蜂的农户 ,也有必要进行晚秋繁殖。因为外界继续有蜜粉源刺激 ,如采取控王不产卵的办法 ,而蜜蜂出勤率又高 ,势必导致老蜂死亡快 ,中青年蜂提早衰老 ,却无子脾接替。至于转地放蜂的大场 ,因 9月份…  相似文献   

20.
<正>蜂群发生逃蜂多因自然分蜂、蜜粉源缺乏或群势过于弱小、盗蜂骚扰等,应做好防范措施:一是蜂尽量放在蜜源充足的地方,对弱群进行勤喂,以增强群势;二是勤换老脾,多造新脾,保持箱内清洁卫生;三是巢虫、胡蜂等危害时要及时防治。一旦发生逃蜂,应立即关闭飞迁群和邻近各群巢门,防止受蜂群声音影响,发生共鸣而外逃。蜂王随迁、飞向远处需用水泼浇或用泥沙扑打蜂团,迫使其下降结团。结团高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