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肾炎病毒(ANV)能导致4周龄以内的SPF鸡出现间质性肾炎,并且在1日龄SPF鸡能引起肝脏重量降低。本实验室以前的一项研究首次在感染ANV的鸡中看到内脏尿酸盐沉积。1日龄SPF鸡接种ANV,在接种8—10天死亡鸡只中大约20%有内脏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肾炎是新发现的由鸡肾炎病毒(ANV)引起的主要侵害一日龄雏鸡,以间质性肾炎为特征的一种亚临床型传染病。本病在临床上暴发尚未见报道,因此其确切的发生率和分布情况目前也尚不清楚。然而,在北爱尔兰和日本,ANV抗体普遍存  相似文献   

3.
1976年日本学者由鸡粪便中分离到一株微小RNA病毒,用其接种健康鸡,可引起肾脏炎症,据此被认为是传染性肾炎的致病因子。自此发现报道以后,在世界范围内从鸡血清中检出了传染性肾炎技体。现在,此病毒被称作禽肾炎病毒(ANV)。病原特性禽肾炎病毒届肠道病毒属。肠道病毒寄居于肠道,能抵抗pH3,故不会被胃酸所破坏。ANV与其他一些重要的家禽病原体,如禽脑脊髓炎(AE)、鸭病毒性肝炎(DVH)及火鸡病毒性肝炎等病毒相似。尽管鸡群感染ANV后不表现明显的临诊症状(亚临诊感染),但它与发育不良及僵化综合症有关。在14日龄内的雏…  相似文献   

4.
禽肾炎病毒和其它小RNA病毒一段时间来,唯一被认为是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一员的病毒是禽脑脊髓炎病毒(AEV)(Calnek等,1991b)。禽病工作者对于认为是小RNA病毒和可能属于肠道病毒属的禽病毒又发生了兴趣,其中,得到极透彻研究的就是1976年首次在日本从外表正常的肉鸡直肠内容物中分离到的禽肾炎病毒(ANV)G 4260。该病毒容易传播,主要引起鸡亚临床感染,引起的肾脏的病变起初是近端小管变性,而后是间质性肾炎,形成痛风小结以及血浆中尿酸盐水平升高、(Narita等,1990a,b;Takase等,1990;Imada和Kawamura,1991)。有些鸡在内脏上或趾关节中有尿酸盐沉积。 ANV抗体普遍存在于鸡和火鸡甚至SPF鸡中(Connor等,1987;Nicholas等,1988)。ANV可能只是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日本1986~1987年自然暴发肾病-肾炎综合症的鸡肾脏分离7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通过眼、鼻接种于1日龄无特异病原(SPF)鸡,或经静脉接种于4~5周龄鸡,检查其肾脏致病力。有6株在接种10天内引起肾脏病变,与野外病例类似,但各毒株的肾脏病变发生率差异较大。用交叉中和作用测  相似文献   

6.
从云南省红河州猪繁殖障碍较为严重的部分地区大批死亡的新生仔猪和流产胎儿的内脏中分离到2株衣原体.将分离株鸡胚卵黄囊膜悬液接种7日龄鸡胚能致使规律性死亡;该分离株对磺胺嘧啶(SD)具有抵抗力;碘染色阴性;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对鸡胚致死毒价为10-8EID500.4 mL.用分离株接种豚鼠和小白鼠后,豚鼠在15d后出现流产,...  相似文献   

7.
4 禽肾炎病毒和其他微小 RNA 病毒以前认为微小 RNA 病毒科肠病毒属仅有一种病毒成员,即脑脊髓炎病毒(AEV)。但后来研究最详细的病毒是禽肾炎病毒(ANV),1976年首次在日本从外表似正常的肉鸡直肠内容物分离到,称为 G4260毒株。该病毒在鸡传播迅速并且呈典型的亚临床症状,初期引起肾脏病变(包括近端小管的变性),后期呈间质性肾炎、类痛风病的小结出现。在鸡和火鸡群(包括 SPF 鸡)常可检测到 ANV 抗体。ANV 属于禽微小 RNA 病毒科,在亲嗜性及致病性上与 AEV 有些差异。  相似文献   

8.
鹅副粘病毒强毒YNG-1株的分离及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鸡胚接种法从云南省某鹅场发生烈性传染病的鹅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HA,HI试验,鸡胚接种试验,血清中和鸡胚接种试验,确定所分离病毒为副粘病毒,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为10^-8.57/0.1ml。参照国际上规定的新城疫病毒毒力制定标准及其方法,测定该分离株的鸡胚是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54h,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灵敏(ICPI)为1.71,6周龄鸡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2.36。表明该分离株具有与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类似的毒力,为强毒株,命名为YNG-1株。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对6日龄鹅及16日龄鸡致死率均为100%,对6日龄肉鸭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9.
从现地肉鸡群分离出的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分离物接种SPF鸡制备的组织乳剂上清中的CIAV可在MDCC-MSB1细胞上增殖。接毒细胞培养物能耐氯仿和70℃15分钟处理;用以接种11周龄无CIAV抗体的SPF鸡,可诱导产生抗MSB1-TK5803株CIAV抗体;用以接种1日龄SPF鸡可产生CIA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证明该病毒分离物为CIAV。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确定引起鸡痛风的病原,本试验建立了同时检测鸡星状病毒(CAstV)、禽肾炎病毒(ANV)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多重PCR方法。针对IBV的N基因、CAstV和ANV的ORF-1b基因分别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退火温度等反应条件建立了多重PCR检测方法,并评估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后对临床痛风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多重PCR方法对3种病毒扩增产物的大小分别为1 600 bp(IBV)、794 bp(ANV)和350 bp(CAstV);该多重PCR检测禽马立克氏病毒、血清4型禽腺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和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均为阴性;病毒最低检测限IBV为1.96×10~2 copies/μL,ANV为2.10×10~2 copies/μL,CAstV为1.33×10~5copies/μL;多重PCR对临床病料的检测结果与单项PCR的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靠性,为临床鸡痛风的诊断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对我省几个暴发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的鸡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用9日龄的鸭胚从病鸡的输卵管和子宫内分离到两株EDS-76病毒(J.M-Ⅰ和J.M.-Ⅱ)。该病毒对鸡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可被EDS-76的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用分离毒接种189日龄产蛋母鸡6只,6/6发病。接毒后5天,可从血中测出HI抗体,15大时达最高峰,25天后开始渐渐下降。卵黄HI抗体与血液HI抗体呈正相关,只是卵黄HI抗体价比血液的高一个滴度。接毒鸡所产的蛋,EDS-76病毒的回收数为6/6。病毒可在鸡胚内复制,对鸡胚的致死数为3/30。  相似文献   

12.
速发性嗜内脏型新城疫(VVND)病毒对未接种鸡的气管上皮的影响,已有报道。在该项研究中,其电子显微镜的观察表明,出现的病变主要与纤毛细胞有关。在本实验中,为探明VVND 病毒如何影响接种鸡的气管上皮,用活的缓发性(UPM-AC/1)新城疫毒苗给21和42日龄的一群肉鸡滴鼻。在56日龄时,用 VVND 病毒对这些鸡进行攻毒试验,以接种过但未攻毒的鸡作为对照组。攻毒后每隔一天处杀4只感染鸡和2只对照组鸡,摘取其气管以分离病毒  相似文献   

13.
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强毒株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腺胃病变形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IBV-D971株接种1日龄SPF鸡,连续传10年代,培育出了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强毒株IBV-D971J株。IBV-D971J10对SPF鸡胚的致病力为10^-6.45ELD50/0.2mL,对1日龄SPF鸡的致病力为10^-1.5LD50/1mL,从死亡鸡的心,肝,脾,肺,肾,腺胃,肌胃,法氏囊等均能分离到IBV,IBV-D971J10不含鸡新城疫,禽流感,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网状内皮组绢增殖病等外源病毒,对SPF鸡可引起典型的腺胃炎,肌胃炎,间质性肾炎等是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禽脑脊髓炎(AE)病毒自分离流行毒株的生物学特性,以用于禽脑脊髓炎灭活疫苗的研制,以发病雏鸡脑组织为材料,进行SPF鸡回归试验、PCR检测、SPF鸡胚分离培养有限稀释纯化、特异性试验等,得到一株禽脑脊髓炎病毒,命名为HM08株,对该分离毒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毒株纯净、无外源病毒污染,E1代病毒含量达到10~(5.56)EID_(50)/0.2 mL,E2代至E15代病毒含量稳定在10~(7.0)EID_(50)/0.2 mL以上;100倍稀释的E1代毒种,经卵黄囊途径接种6日胚龄SPF鸡胚,12 d内,引起AE特征性病变的病变率达100%;用E1代毒按照500 EID50/只对1日龄、7周龄的SPF鸡脑内接种,出现AE特征性病变的病变率达100%;以该毒制成的疫苗0.3 mL/羽份免疫鸡,能获得100%保护。表明HM08株是一株较好的AE疫苗候选毒株。  相似文献   

15.
鸡病毒性肾炎(Avian Viral Nephritis)是由鸡肾炎病毒(ANV)引起的一种以侵害雏鸡肾脏并伴有生长迟滞的传染病。该病首先发现于日本(1987),并相继在英、美等国家发生。目前,对该病的研究已引起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从陕西某养鸟场发病鹦鹉幼雏体内分离到1株禽多瘤病毒(201808SX株),该病毒能在7日龄SPF鸡胚上繁殖,并呈现明显的胚体病变。通过克隆测序,获得了禽多瘤病毒(201808SX株)VP1基因全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201808SX分离株与不同地区不同时间APV分离株的VP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均较高,不低于99.4%,与2006年日本分离株、2009年中国潍坊分离株、2018年中国山东分离株和2018年中国C4-15分离株等同源性最高,均为100%。遗传进化分析表明,201808SX分离株在遗传进化上与2006年日本分离株、2009年中国潍坊分离株、2018年中国山东分离株、2018年中国C4-15株、2010年波兰分离株和2016年葡萄牙分离株处于同一小分支,均属于CladeⅡ分支。这是国内首次报道,将临床病料组织上清经卵黄囊接种7日龄SPF鸡胚成功地分离到APV,这为BFD的研究和防控奠定基础。试验结果也首次证实陕西地区虎皮鹦鹉中存在APV感染,丰富了国内APV流行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试验使用低剂量的鸡毒支原体(MG)培养液(液稀释至10~4CCU/mL)经卵黄囊接种5~7日胚龄SPF鸡胚,结果:鸡胚死亡高峰时间发生在孵化后期(17d以后),疫苗6/85株导致SPF鸡胚死亡情况及死亡鸡胚病理变化与MG强毒S6株和临床分离株无明显差异。从孵化后期死胚中采集不同样品进行MG分离鉴定,最终确定死胚最佳分离部位为卵黄囊膜。  相似文献   

18.
从山东地区发病的肉鸽群中分离到一株新城疫病毒,经测定,其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为107.8,10日龄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为52.5h,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1.8,6周龄幼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2.2,证明该NDV为强毒.将该病毒回归非免疫肉鸽,能产生典型的新城疫症状与病变.  相似文献   

19.
1997年笔者在江苏省发现一种新的鹅病毒性传染病——鹅副黏病毒病。鹅副黏病毒为禽副黏病毒Ⅰ型,根据国际上规定三项判定新城疫毒力的标准,即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非免疫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等加以评价,鹅副黏病毒分离株对鸡均具有与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似的毒力,属于新城疫强毒力毒株。用鹅胚和雏鹅参照鸡的标准,即最小致死量致死12日龄鹅胚平均死亡时间、1日龄雏鹅脑内接种致病指数和6周龄非免疫雏鹅静脉接种致病指数等加以评价,鹅副黏病毒分离株对鹅均具有与新城疫病…  相似文献   

20.
舒秀伟 《中国兽药杂志》2013,47(2):18-20,23
从辽宁省某鹅场病死鹅中分离到1株禽Ⅰ型副粘病毒.应用鸡胚传代、电镜形态学观察、红细胞凝集、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免疫保护试验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最小致死量平均死亡时间(MDT)、脑接种致病指数(ICPI)、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三项毒力指标的测定.参照新城疫病毒毒力判定的标准及其方法,分别测定该分离株的鸡(鹅)胚MDT、1日龄鸡(鹅)ICPI和6周龄鸡(鹅)IVPI为51.6/68.6 h、1.75/1.70和1.68/1.72.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鹅副粘病毒强毒株,命名为YF株.应用YF毒株制备的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实验鸡和雏鹅,结果表明有良好的保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