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选用十二个性状各异的小麦品种,配成4×4×4共64个组合,采用Wolf(1988)方法研究了复交中几个主要性状的遗传成分及亲本配合力效应,并对复交亲本及组合进行了具体评价.结果表明,复交群体的各主要性状遗传变异中仍以基因的加性效应占主要地位,三亲特殊配合力的变异度显著高于两亲特殊配合力的变异度.在注意亲本农艺性状水平的基础上,选用配合力好的亲本进行复交是创造较大遗传变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8个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双列杂交的F1及其亲本,以赤霉病病粒率为抗性指标,研究了小麦赤霉病抗性的遗传。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存在3~4对赤霉病抗性基因的差异,苏麦3号、宁麦9号和扬麦158具有较多控制赤霉病抗性遗传的显性基因,对于减少它们杂交后代的病粒率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小麦赤霉病抗性符合加性-显性模型。赤霉  相似文献   

3.
李世平  许钢垣 《小麦研究》1996,17(4):14-15,5
以6个冬小麦亲本按安全双列杂交第三种方法配制组合30个,进行杂种优和势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穗粒重,株高,穗长,穗粒数均表面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千粒重只有平均优势,没有超高亲优势;F1较亲本抽穗期平均提早两天,成熟期退后一天。评价一个亲本组合优势要结合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组合表现三方面来评价。  相似文献   

4.
曹Yang  严建民 《作物学报》1997,23(1):102-106
用^14C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6个小麦品种叶片的RuBP羧化酶活性对孕穗期湿害逆境的响应能力及其产量性状表现;用完全双列杂交法测定了9个小麦亲本耐湿性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在孕穗期湿害逆境下,不同品种间的RuBP羧化酶活性下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与主茎绿色叶片数和产量性状的变化相一致,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亲本之间一般配合力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组合间特殊配合力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小麦品种的耐湿性受  相似文献   

5.
由小麦卷曲螨自然传播的小麦花叶病毒是小麦的一种重要病害。选育抗性品种仍是控制该病毒病的有效方法。试验材料为9个对花叶病毒有不同应用的基因型,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本研究旨在确定花叶病毒抗性的配合力。  相似文献   

6.
小麦蛋白质含量遗传规律及品质改良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在F1及F2代中的表现情况。结果表明,控制蛋白质含量的基因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存在非加性效应;F1代子粒蛋白质含量与双亲平均值高度相关,F2代中子粒蛋白质含量分离呈正态分布,且正态分布的峰值蛋白质含量也接近双亲平均值。蛋白质含量的一般配合力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在优质育种的亲本选配上,一般配合力更重要一些,应重视蛋白质高配合力亲本的鉴定应用,并计算了蛋白质含量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同时对蛋白质数量改良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小麦收获前种子发芽敏感性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肖文言  徐风 《作物学报》1993,19(6):501-508
选用5个收获前穗发芽敏感性不同的白皮小麦亲本品种,进行双列杂交,研究了发芽敏感性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小麦收获前种子发芽敏感性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影响,而加性基因效应起主导作用;亲本品种发芽敏感性的一般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方差则有时显著,有时不显著;白皮小麦杂交当代种子,以  相似文献   

8.
普通小麦和轮回选择后代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亲本的配合力,根据配合力选择亲本对于杂种优势强优势组合选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亲本之间配合力的差异以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来进一步评价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以及50个杂交种的主要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9.
利用5×4格子方的20个小麦杂交组合(F1)及相应的亲本,研究了株高、千粒重等6个性状的杂种优势、显性程度、配合力及遗传力,结合本研究结果,重点对蚰包、农林10号衍生物冬协2号和G/230以及矮变一号等几个矮秆亲本及其组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小麦茎秆特性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用8个亲本组配成一套双列杂交组合,研究了普通小麦茎秆特性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基部第1节间茎粗的GCA差异极显著,但SCA差异未达显著,为加性模型遗传;其余节间茎粗和所有节间长的GCA和SCA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均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的共同作用,但以加性效应为主。各性状亲本的GCA效应与表现型值都呈正相关;同一性状中SCA效应大的杂交组合,一般至少有一个亲本的GCA效应最大或接近最大;相反,同一性状中SCA效应小的杂交组合,一般都有一个亲本的GCA效应为负且绝对值较大。节间长的hB2为98.5%-99.7%,hN2为63.9%-90.0%;茎粗的hB2为79.3%-92.4%,hN2为59.9%-73.4%。节间长的选择响应依节位自上而下递减,而茎粗则相反,依节位自上而下递增。最后,依据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评价了亲本。依据性状的遗传特点讨论了后代选择、育种目标和亲本选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选育抗赤霉病且籽粒毒素含量低的小麦品种以减轻赤霉病危害,在对我国南方麦区地方品种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的基础上,选用8个籽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含量水平不同的小麦品种作亲本,按8×8半双列杂交配制28个杂交组合,以接种后成熟籽粒中DON含量、病小穗数、病小穗率和病粒率为指标,进行赤霉病抗性、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遗传分析,以及不同鉴定指标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8个品种中籽粒DON含量以苏麦3号最低(0.5715 mg kg-1),Alondra’s最高(13.5560 mg kg-1),各组合F1的籽粒DON含量均低于感病品种Alondra’s。品种间GCA和SCA存在显著差异,籽粒DON含量以加性效应为主,存在部分显性效应。苏麦3号、望水白和翻山小麦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以苏麦3号为亲本的5个组合、望水白为亲本的4个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较大。扬麦158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小,但有4个组合表现较好的特殊配合力效应。籽粒DON含量和病小穗数、病小穗率、病粒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感病品种Alondra’s和绵阳8545的各个抗性鉴定指标的一般配合力在8个品种的排序中表现一致,抗病品种各个抗性指标的一般配合力在8个参试材料间的排序有所差异。DON含量的狭义遗传力为74.54%,因此以抗DON积累为指标的赤霉病抗性育种,可以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通过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种间杂交,分析了普通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各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种间存在较强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亲本或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有明显差异,同一性状不同组合或同一组合不同性状间特殊配合力也存在明显差异.双亲一般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及F1性状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双亲都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或产量构成因素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互有高低,而且能互补,产生强优势组合的概率较高.杂种优势并非完全由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所决定,有些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较小,仍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3.
小麦蛋白质含量和优质亚基遗传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和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及其互作关系。结果表明,控制蛋白质含量的基因作用主要是以加性效应为主,也存在非加性效应,F1的蛋白质含量与双亲的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高度相关,蛋白质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F2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分离呈正态分布。在优质育种亲本选配上,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更重要一些。普通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受遗传控制,不受环境影响,具有品种特性;其在F1中呈共显性和倾母遗传现象,在F2中遗传行为遵从孟德尔的基因独立分配和自由组合规律。在小麦品质改良中既要重视蛋白质的含量,更应重视蛋白质的质量,即数量和质量改良途径并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新疆AL型三系杂交小麦亲本间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关系,利用稳定不育系8份,恢复力强的恢复系9份,按照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8×9)设计配制72个F1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效应和杂种优势分析,再根据亲本性状和一般配合力划分杂种优势类群。结果表明,三系小麦杂交组合中普遍存在产量和产量性状杂种优势,针对强优势组合的亲本选择,双亲之一一般配合力(GCA)或双亲GCA之和为正值且相对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中亲优势与父本和母本GCA值之和呈极显著正相关,父本和母本的GCA相关性大于特殊配合力(SCA)相关性。针对6个性状的GCA效应值和性状表型值分别进行聚类分析表明,配合力距离远的亲本组配可能出现强优势杂交组合的几率较大,性状表型值距离较远的两个亲本同一性状之间的优势互补也可以在后代中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将17个亲本划分为4个和5个类群,为后续AL型杂交小麦强优势杂交组合的配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麦白粒种质资源抗穗发芽性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国梁  陈兆夏 《作物学报》1998,24(4):491-496
用我国抗穗发芽性显著不同的21个白粒小麦品种(系)及1个红皮品系为材料,分别配成5×6、4×7和7×5三套NCⅡ交配设计,以穗发芽率为指标对杂种F_1及亲本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方差亦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抗性亲本对杂种抗穗发芽性表现的作用显著大于敏感亲本,其平均穗发芽率与其一般配合力效应间相关较高,平均相关系数为0.816。穗发芽抗性遗传力较高,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平均分别为83.30%和58.96%,可以在杂种早代-中代对其进行选择。涪陵须须麦、万县白麦子、遂宁坨坨麦、万雅M120E6、丰产3号等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可作为优良白粒抗源在育种中利用。  相似文献   

16.
测定研究了14个品系和用其做的15个杂交组合沉降值的杂种优势。证明:小麦品质性状沉降值在杂交F1代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15个组合F1代的沉降值平均为63.7ml,较其14个亲本沉降值平均55.57ml高8.13ml,杂种优势率为17.74%表现极显著。不同品系的沉降值配合力有差异,选择性沉降值配合力高的品种做亲本,可以选出沉降值特殊配合力高的优质组合,杂交小麦利用品质优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矮秆大穗多粒小麦亲本百泉3380和郑州86115与6个小麦品种(系)组成双列杂交。配合力分析表明,百泉3380和郑州86115的矮秆性和多粒性的一般配合力高,宜作为小麦高产、超高产杂交育种的矮秆大穗多粒亲本使用  相似文献   

18.
选用6个小麦亲本材料.按照Griffing方法Ⅱ组配了一套双列杂交组合,研究了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谷蛋白大聚合体的遗传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以加性效应为主。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亲本的GM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的排列顺序呈现完全一致的趋势。大部分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为负值.GMP含量遗传力很高.可通过常规育种提高杂交种的GMP含量。  相似文献   

19.
小麦旗叶离体叶片持水力是鉴定品种抗旱性的理想指标之一。该性状属于数量性状遗传,由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效应是不容忽视的。不同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都存在显著差别。进一步研究该性状的遗传机制,探索与其他性状及抗旱性指标的关系,制订科学合理的选择模式,有可能选育出抗旱性能强的优良小麦新类型。本文对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的根系活力亦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普通小麦抗白粉病配合力及其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用6个亲本组配成双列杂交设计,对普通小麦抗白粉病的配合力及基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粉病病情指数属于数量性状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由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且以加性效应为主。低病情指数为部分显性。不同亲本之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及含有的有利显性基因数存在明显差别。因此,选配杂交组合应在一般配合力高的基础上,注重其特殊配合力的选择。研究还表明,感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