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过去,麦套花生采用传统单行种植栽培方式,平均亩产不足200公斤;针对传统花生种植栽培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产量较低的实际,结合农业科技合作致富项目,探索改变传统花生种植栽培方式,大力推广大垄双行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平均亩产350多公斤,个别地块达到500公斤,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采用大垄双行种植,俗称“隔垄种”。即在冬前种麦时,首先做垄,一般垄距70厘米,两垄之间的垄沟内种植一垄小麦(两行小麦,行距25厘米左右),其他为预留空白地,待第二年开春时再种花生。  相似文献   

2.
孙巍 《农业科技通讯》2014,(10):116-117
在风沙半干旱区设置四种花生种植模式(大垄双行覆膜、大垄双行裸地、大垄三行、单垄),以花生品种"阜花17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土壤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大垄双行覆膜种植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与蛋白酶的活性,大垄双行覆膜与大垄三行种植模式产量较高。因此,大垄双行覆膜与大垄三行种植模式较适宜本地区。  相似文献   

3.
在风沙半干旱区设置4种花生种植模式(大垄双行覆膜、大垄双行裸地、大垄三行、单垄),以花生品种"阜花17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土壤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大垄双行覆膜种植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与蛋白酶的活性,大垄双行覆膜与大垄三行种植模式产量较高。因此,大垄双行覆膜与大垄三行种植模式较适宜本地区。  相似文献   

4.
小麦、菠菜、花生、黄瓜四种四收立体种植模式,每667平方米(1亩)产小麦300千克,菠菜1000千克,花生350千克,黄瓜2000千克,收入达到6000元。1.种植模式:10月1日前后,起垄距90厘米的大垄,垄高10厘米,垄顶宽60厘米,垄底宽20厘米。在沟底播种2行行距17厘米的小麦,垄顶种4行菠菜。  相似文献   

5.
对花生缩垄增密,大垄三行,花生与玉米间作三个新的种植模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新的种植模式均比传统种植模式增产增效,缩垄增密种植模式每667m2花生产量为305.1 kg比对照增产39.15%,增效487.9元;大垄三行种植模式每667m2花生产量为293.95 kg比对照增产35.14%,增收415.7元;花生与玉米间作种植模式每667m2花生产量为224.75 kg比对照增产3.14%,玉米产量为244.8kg,增效435.7元。大面积应用也证明三种模式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大垄距麦套夏花生高产栽培技术高丁石,赵自勋,魏艳丽,尚红艳(滑县农业局,滑县456400)(滑县农技推广中心)夏播花生适时早播(套)是延长生育期的有效措施,但麦垄套播时间过早,与小麦共生期长,会与小麦争水争肥,使花生光照不足,前期发育弱,形成老小苗导...  相似文献   

7.
<正> 夏花生麦垄点种是黄淮海平原地区花生种植的主要方式。由于花生与小麦有一段共生时期,形成花生苗期生长弱、中期生长快、开花结果集中、后期低温影响荚果膨大充实,加之麦垄点种难以保证密度,因此,单产多徘徊在200公斤左右。为使夏花生产量跨上一个新台阶,几年来,我们推行了“种、早、密、防、肥、清、耕、灌”八字系列技术,使花生单产稳定在400公斤左右。综合栽培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植方式对冀西北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和引入的彩色花生为试验材料,研究覆膜双行垄种、单行垄种和平地直接条播3种种植方式对冀西北地区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双行垄种能提高花生出苗率,且使花生出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明显提前,与单行垄种和平地直接条播相比,覆膜双行垄种能显著提高花生的百果重和百仁重,并能增加花生的单株结果数,因此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子仁品质也有影响,覆膜双行垄种能显著提高花生蛋白质含量、油酸/亚油酸比值。同一种植方式下,彩色花生的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花生,在冀西北地区有更大的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大垄三行密植对花生种植密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垄三行密植较传统种植缩小了行距,扩大了株距,增加了种植密度,使植株群体根系分布均匀;由此引起叶绿素含量维持时间相对较长,叶面积指数增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虽然单株结果数、单株生产力、百果重、百仁重略有降低,但实收株数较多,大垄三行密植较传统种植增产34.9%,具有在大田生产中推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正>大沟麦套种,不但保证小麦面积,扩大秋粮、油料作物面积,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套种作物玉米、花生、西瓜等作物的产量。现介绍大沟麦套种的几种主要方式如下。1大沟麦套花生种植规格大沟麦套种覆膜花生应体现以花生为主的原则,套种方式为90厘米一带,种2行小麦,2行覆膜春花生。应实行高低  相似文献   

11.
对于花生的种植,除了掌握基本的种植技术之外,如何提高花生产量、改善花生品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介绍了花生大垄三行液体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整地起垄、适期播种、查苗补苗、合理施肥管水、中耕、化控、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 山东省科委下达的"夏花生小麦双高产栽培规律及其配套技术"研究课题,于1988年10月由山东省农科院组织花生科技界专家,对莒南、临沭、定陶、文登等协作基点县培创的夏直播覆膜,小垄宽幅麦套和大垄麦果播覆膜花生,进行了考察验收,结果超额完成了夏花生小麦一年两茬双高产高效益的预定指标,实现了夏花生小麦双400公斤,亩收入千元的高产方.  相似文献   

13.
淮河流域夏播花生规范化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商品生产基地。小麦、花生是该区域的主要大宗作物,然而,特殊的生态条件、小麦-花生一年两熟的种植制度、多雨易造成渍害以及较低的机械化生产程度已成为该区域特别是豫南地区花生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通过筛选和推广优良品种、改平播为起垄种植、大力推行机械化等,并集合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高产栽培技术,形成了以机械化起垄种植为核心的淮河流域夏播花生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增产增效效果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4.
小麦、油菜、棉花、花生间作套种是商丘市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一种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经济效益显著 ,一般年亩产小麦 40 0kg ,油菜 80kg ,皮棉 80kg ,花生 2 0 0kg ,亩产值达 2 0 0 0元以上。现将该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1 栽培模式选用“九二”式配套模式 ;3m一带 ,1 0月中下旬播种 9行小麦 ,占地 1 .8m ,留 1 .2m预留行 ;1 0月底~ 1 1月上旬 ,在预留行内移栽 2行油菜 ,翌年 5月上中旬 ,待油菜收后 ,在油菜茬带内栽种 2行棉花 ;5月 2 0~ 2 5日在麦垄内点种 6行花生。如附图。2 品种小麦选用适宜晚播早熟 (能在 6月上旬收获 …  相似文献   

15.
起垄覆盖秸秆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9):1287-1290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在花生起垄种植方式下,研究了秸秆覆盖方式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覆盖秸秆相比,秸秆覆盖降低了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减少了花针期、结荚期、饱果期花生叶片SPAD值的含量,不利于花生根瘤菌的形成,降低了花生不同部位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减少了花生对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其中,垄沟覆盖秸秆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较小,产量降低181.4 kg/hm~2,降低幅度仅为3.9%。试验条件下,小麦秸秆覆盖量为4 500 kg/hm~2,花生能获得较高的荚果产量和氮、磷、钾的积累量,分别为4 481.0,234.6,33.5,112.5 kg/hm~2;垄沟覆盖秸秆种植花生是既能够充分利用小麦秸秆资源,又能保证花生丰产的合理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6.
花生地膜覆盖标准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精细整地 起垄时底墒要足,做到有墒抢墒,无墒造墒.一般垄高12cm左右为宜,垄面55~60cm,垄距为85~90cm,垄沟宽30cm,花生小行距控制在30cm左右,保持花生种植行与垄边有10cm以上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以普通花生和引入的彩色花生为试验材料,研究覆膜双行垄种、单行垄种和平地直接条播3种种植方式对冀西北地区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双行垄种能提高花生出苗率,且使花生出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确立大垄双行种植模式下的合理种植密度,构建高产花生群体模式,研究大垄(90 cm)双行种植密度对花生植株性状、群体结构变化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半蔓生型花生品种‘四粒红’和直立型花生品种‘吉花 26’为材料,设置 6 个种植密度 M1(31.71 万株 /hm2)、M2(27.75 万株 /hm2)、M3(24.67万株 /hm2)、M4(22.20 万株 /hm2)、M5(18.50 万株 /hm2)、M6(15.85 万株 /hm2),以单垄(60 cm)双粒播种(11.93 万穴 /hm2)为对照(CK),测定不同种植密度下各花生品种的出苗率、植株生长情况、SPAD 值、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建立花生合理群体结构和不同类型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不同的花生类型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出苗和齐苗的时间不同,‘四粒红’早于‘吉花 26’出苗,播后 25 d‘四粒红’在 M3 密度下出苗率最高、达 100%,播后 30 d‘吉花 26’在 M3 密度下出苗率最高、达 100%,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密度。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两品种主茎高和侧枝长逐渐增高,SPAD 值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吉花 26’的干物质积累量先升高后降低,‘四粒红’的干物质积累量则逐渐升高。此外,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单株结果数、单株生产力和百果质量先增多后减少,‘吉花 26’在 M4 密度下最高,‘四粒红’在 M5 密度下最高,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同时,两试验品种的花生荚果产量不断提高,‘吉花 26’在 M4 时产量达到最高、为 7 956.67 kg/hm2,‘四粒红’在 M5 时产量最高、为 4 790.73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 96.14%、65.42%。【结论】大垄双行 + 单粒播种种植模式相对于单垄双粒种植模式可以增加花生株高、SPAD 值、干物质积累量,同时提高了产量。在密度一致的情况下,花生可以由双粒穴播改为单粒精播,以提高花生产量,应用大垄双行种植时,应根据花生品种类型选择适宜的播种密度,半蔓生型花生品种以 M5 密度最佳,直立型花生品种以 M4 密度最佳。  相似文献   

19.
花生是北京市密云县种植的主要油料作物,本研究通过分析3种不同花生种植方式(2年3种3收,即春播花生-小麦-夏播玉米;春播花生-小麦-夏播花生;2年2种2收花生)的产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现,春播花生-小麦-夏播玉米模式虽然经济效益不及2年2种2收花生的种植模式,但其防风固沙的生态效益显著,建议在密云县库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不同土壤质地及种植模式对花生品质的影响。[方法]设砂土、两合土、黏土3种不同土壤质地和麦垄套种、麦后起垄和麦后起垄覆膜3种种植模式。[结果]黏土上种植花生脂肪含量、亚油含量最高,砂土上种植花生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和O/L比值最高;不同种植模式中脂肪含量麦垄套种﹥麦后起垄﹥麦后起垄覆膜,蛋白质含量麦后起垄覆膜﹥麦后起垄﹥麦垄套种,且麦后起垄覆膜种植使花生的蛋白质含量和油酸含量增加,亚油酸含量下降,O/L比值提高。[结论]不同土壤质地和种植模式对花生品质的影响较大,应该根据不同的生产目标,选择不同的土壤质地及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