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膜下滴灌棉田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滴灌在节约水资源,提高棉花产量的同时,也改变了棉田生态环境,但也使棉田病虫的发生有了新的特点.新疆滴灌棉田主要病害有枯、黄萎病,虫害有棉铃虫、棉叶螨、棉蚜等,病虫害发生的变化使棉花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严重影响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2.
滨州市地处黄淮平原,棉花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万公顷以上,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棉花病虫害发生的特点有了新变化。1发生种类的变化目前,棉田病虫害已由90年代初的几种主要病虫发生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多种病虫害相提并发的存在形式。原来的主要虫害有棉铃虫、棉蚜,病害主要是棉苗病。而现在棉田发生的主要病虫害除有以上种类外,美洲斑潜蝇、烟粉虱、棉盲蝽、棉蓟马等已上升为现在的主要虫害;棉花红叶茎枯病、轮纹病等也已成为现在的主要病害。2发生特点原来棉田病虫害主要以棉铃虫发生为主,虫害重于病害。因此在防治上主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量种植,棉田病虫害发生了一些变化,抗虫棉对二代棉铃虫有优良的抗性,但在棉花生育中后期多种病害发生严重。为控制棉花中后期病害发生,笔者对本市棉田进行了调查研究。1病害的种类根据调查,在本市棉田中后期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棉花褐斑病、棉花轮纹病、角斑病、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铃红腐病等。2为害症状及发病规律2.1枯萎病。发病时剖视棉株茎秆可见茎内有褐色条纹,破坏输送水分的维管束组织,使根部吸收的水分不能向上输送,造成叶片萎蔫或黄化至全株枯死。枯萎病菌主要在种子…  相似文献   

4.
张特  赵强  李广维 《中国棉花》2021,48(4):8-12
缩节胺是棉田化控的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株型塑造及产量提升方面有显著作用。近年来,随着对缩节胺研究的深入,其作用机理、调控效果等已较为明晰;同时随棉花种植技术变化,缩节胺应用技术研究也日益增多。归纳总结了缩节胺的研发与应用历史及不同棉田应用技术,重点探讨了常规缩节胺化控技术的发展及侧重点,并对缩节胺相关研究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杜红  路红卫 《江西棉花》2008,30(1):15-16
棉花苗期发病由多种病菌引起,主要为真菌性病害,病菌随种子所附病残体传播,对棉苗具有严重的危害。为确保棉田齐苗,健苗,早发,应重视对棉花种子的健康检测,砂床法是检测棉花苗期种传病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豫东棉粉虱大暴发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以来,随着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对曾经为害棉花十分猖獗的棉铃虫等鳞翅目类害虫的防治不太担心,棉田用药量大幅度减少。但棉蚜、棉红蜘蛛、棉蓟马、盲蝽象等次要害虫已成为棉田主要害虫及防治对象,棉粉虱过去对棉花生产并未有多大影响,而最近几年对棉花的为害却逐年加重,豫东棉区2008年已呈大暴发趋势。现已成为棉花生长中、后期的一种主要害虫,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那么棉粉虱暴发的原因是什么?现将如何防治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陈红 《中国棉花》2006,33(8):21
近几年新疆棉田大面积采用滴灌技术,此技术推广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滴灌棉田病害又是棉花高产的主要障碍,为有效防治滴灌棉田病害的发生与危害,掌握滴灌棉田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特点十分必要。1材料和方法2003-2005年在新疆农垦科学院实验场,以当地棉花主栽品种新陆早13号为试验调查材料。选择环境条件一致、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滴灌棉田和常规沟灌棉田各两块进行试验调查。病害调查方法:每7天调查1次,每块田采用双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20株,两类棉田各调查200株,分别记载病害的种类、发生时期及发病株率。2结果与分析2.1棉花黄萎病发生期。20…  相似文献   

8.
棉田立体种植的方法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敬 《江西棉花》2002,24(6):28-29
随着棉花市场的放开,棉花的价格将随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而上下浮动,植棉的风险增大,植棉的经济效益不稳。为提高植棉的经济效益,促进棉田增产增收,扬州市各地近几年通过大力推广棉田间套马铃薯、大蒜、洋葱等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的高效立体种植技术,一般可增产值(7500~9000)元·hm-2,增加纯收入(3000~4500)元·hm-2较好地稳定了扬州市的棉花生产。1 棉田立体种植的方法由于棉花生育期长,适宜于搭配多种作物,从间套时间上,扬州市棉田立体种植方式可分为三种:(1)秋冬套。利用棉花成熟后到来年春这段时间,套种一些耐寒作物,主要有:大蒜、…  相似文献   

9.
棉花枯萎病镰刀菌是危害棉花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本区植棉面积的扩大,重茬率加大.各植棉单位盲目地从全国各地引种,加速棉田病害侵染及传播,引起本区棉田病害逐年加重,给棉花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随着栽培制度的改革和气候的变化,四川省棉花蕾铃期害虫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棉红铃虫呈下降趋势,棉铃虫频繁偏重发生,玉米螟危害加重,棉田用药水平不断提高,害虫的抗药性问题、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严重制约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态调控为中心,科学用药为重点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防治棉枯黄萎病的健身栽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扬 《江西棉花》2007,29(4):42-43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简称"两萎病"),属植物检疫性病害之一.它是棉花病害中致病性强,危害损失较重,也是限制老棉区重病田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由于自从推广杂交棉或抗虫杂交棉以来,农业推广单位放松了思想警觉,忽视对棉花"两萎病"的检疫制度,频繁引调种子(特别在病疫区引调),致使带病种子迅速传播蔓延,特别是长期连作的老棉田,"两萎病"已上升为棉花高产稳定的主要限制因子,严重影响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棉花早衰的原因及表现、总结棉花高产栽培经验,对2014年河北威县3块早衰棉田的土壤养分状况、棉花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表明:棉田起土、复耕棉田由于起土或持续失耕造成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降低导致棉花早衰;前茬为苜蓿的棉田由于苜蓿的固氮作用,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增加,能够减缓棉花早衰的发生。棉花早衰在冠层上表现为株高降低、棉株变细、叶绿素含量降低、果节数减少和最长果枝长度减小等方面,根系上表现为主根长和最长侧根长度变短、侧根数目变少,与相应对照棉田相比,本调查早衰棉田棉花主根长度和最长侧根长度分别降低9.7%和31%,一级侧根数减少36.4%。早衰棉花产量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早衰棉花单株成铃数和铃重降低,起土棉田、复耕棉田和前茬棉花棉田棉花理论产量与相应对照棉田相比分别低29.3%,13.2%和4.3%。本调查说明土壤养分状况变差是造成棉花早衰的主要原因,棉田持续耕作可能造成棉花早衰。  相似文献   

13.
如何夺取棉田油菜丰收刘新稳(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我省棉花种植面积已达133.3hm2(240万多亩),棉田套(间)种油菜约占70%,如何夺取棉田油菜丰收,笔者根据多年来的试验摸索和大田观察在此谈谈体会.1.选择良种培育壮苗为了不影响来年棉花生产,油菜籽...  相似文献   

14.
冬瓜是我市传统种植的经济作物.近几年来由于经济效益好,栽培已开始转向棉田,实行棉田套种。目前我市棉出套种冬瓜面积已达134公顷,特别是我市小港镇北港村23公顷棉田已全部实行棉田套种冬瓜。棉田套种冬瓜一般棉花亩产100~125公斤、冬瓜亩产3000~3500公斤,高的超万斤;如小港镇北港村李寿根家1.2亩棉田冬瓜产量达7800公斤,亩产达6250公斤,棉花亩收。达160.1~2000元.冬瓜亩收入在3000~3500元,扣除亩总投入750~800元,亩纯收入在4000~4500元;同时棉田由于套种冬瓜,棉花蕾肥免施,投入减少,经济效益可观,是棉农增产增收的…  相似文献   

15.
祝微  段荣梅 《中国棉花》2009,36(9):36-36
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模式及滴灌技术的不断更新等棉田生态环境的改变,棉田害虫有加重的趋势。棉叶螨是棉田主要害虫之一,今年来对棉花生产构成较大威胁。怒狮——丁醚脲·哒螨灵是一种新型硫脲杀虫、杀螨剂,施用后可破坏害虫神经和呼吸系统,阻止能量转换,通过触杀、胃毒、渗透及熏蒸作用使虫麻痹至僵死。  相似文献   

16.
山东棉区棉花低产原因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山东省棉花单产起伏变化。相关分析和专家评估表明,单产的起伏变化是综合因素造成的,但就近几年而言,除了自然灾害发生严重之外,棉田转移和投入不足引起棉田素质下降以及耕作制度改革也是重要的原因。品种素质虽不是造成单产下降的直接原因,却是进一步提高单产的重要限制因素。综合分析指出,山东省已具备获得平均单产900kg·hm ̄(-2)的实力,通过提高单产发展棉花生产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赣北棉田土壤水分变化的一般规律傅双喜(江西省应用气候研究所330046)棉田土壤水分是棉田土壤体和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棉田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必须溶解于土壤水中才能为棉花所吸收,而且棉田的有机无机物质的合成分解、积累转化和移运,以及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江西棉花》2009,31(6):61-61
近年来,病害的危害已成为制约棉花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些病害,刚开始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待到严重时再采取措施为时已晚。特别是重茬地块,棉农对一些常发病害、土传病害很是头疼,常有束手无策之感。为此,对于棉花病害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棉花的病害比较多,但最让棉农感觉到头痛的主要有两个病害:一是出苗后立枯病引起的死苗问题,二是黄枯萎病。  相似文献   

19.
提起棉花枯萎病.棉农们常有“谈病色变”之感。我省棉田枯萎面积近些年正不断扩大,现已达100余市一般感染枯萎病的棉田.棉花要比无病棉田减产20~30%,高的减产达50%以上,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项顽疾。80年代以来,由于抗病品种的逐步推广,棉花枯萎病的为害程度有所减轻,也棉花抗病品种的抗病能力和抗病时间是有限度的。这是因为.抗病棉种只能抑制土壤中部分枯萎病的生理小种,当抗病品种及其抗性发生退化、新的生理小种产生之后,抗病品种的抗病能力就.会不断消失。除了逐年更换抗病品种、增强棉花抗枯萎病的能力外,近几年随着生…  相似文献   

20.
谈谈我省棉区耕作制度杨磊,曹美娥(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九江332105)随着我省棉田面积不断扩大,而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粮、油、棉主要农作物争地的矛盾日渐突出。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是棉区实现棉花、粮食、油料及其它作物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