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棉花油后直播、油后基质育苗移栽、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以及油棉营养钵育苗套栽四种种植方式下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对棉花产量有显著影响,以油后营养体育苗移栽产量最高;在总投入上.油后基质育苗移栽最少,油棉营养钵育苗套栽最多;在纯收益和除人工成本收益上均以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最高。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棉区棉花不同种植方式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以中棉所53为试材,设置油后直播、油后基质育苗移栽、油后营钵育苗移栽和油棉营养体育苗套栽4种种植方式,进行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效益的分析.结果表明: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可获得较高的收益和纯收益;基质育苗移栽投入较少,纯收益较高;油棉营养钵育苗套栽与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相比并没有优势;油后直播方式虽然产量低,但人工投入少,生产成本低,适合劳动力缺少的家庭或农场应用,但要考虑天气因素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3.
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麦棉花套栽种植模式为对照,设置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方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的棉花产量和两熟效益。结果表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麦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均最高;走后基质育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低于套栽棉,但略高于走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麦后中熟直播棉产量和效益均最低,走后早熟直播棉产量与走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相当、但效益与营养钵育苗走套移栽棉相当。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的形势下,走棉套栽种植方式必将会被生产淘汰,麦后棉适宜于机械化与轻简化,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赣北棉区设置棉花小拱棚基质穴盘育苗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方法的比较试验,分析其移栽质量和效益的差异,旨在探索适用赣北丘陵地区种植棉花的最简育苗方法。结果表明,小拱棚基质穴盘育苗方法虽然比营养钵育苗方法省工、省力、效率高,但相对棉农分散种植育苗来说,并不是一种简单经济的育苗方法,而结合工厂化育苗,实行产业发展,才能降低成本,实现其应有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早熟品种JX0010为材料,在湖南益阳大通湖区研究了直播、漂浮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移栽三种方式下的18000、36000和54000株/hm2三种密度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种植密度下,生育期以直播棉最短,营养钵育苗最长,株高、果枝数、单株成铃数、籽棉产量以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最大;在同一种植方式中,吐絮期、生育期随密度的增加而推迟,株高、果枝数、单株成铃数随密度增高而降低;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皮棉产量、籽棉产量随密度增高而提高;不同处理对棉花霜前花率、单铃重、衣分、籽指、衣指、纤维品质等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密度与种植方式对棉花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JX0010为试验材料,在湖南常德澧县澧东试验区研究了三种种植方式(直播、漂浮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移栽)和三个密度(18000株/hm~2、36000株/hm~2、54000株/hm~2)对棉花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棉花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较大,对棉花经济性状、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小。同一种植方式不同密度下,生育期随密度的增加而延长,株高、始果枝着生高度、单株果枝数、单株成铃数均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或减少),单位面积总铃数、籽棉和皮棉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密度下,生育期以直播方式最短;单株成铃数和籽棉产量以漂浮育苗的最高,营养钵的最低;在高密度下,直播与漂浮育苗的籽棉产量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复合肥在不同种植方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棉花专用配方缓释复合肥在棉花直播不盖地膜、直播盖地膜、营养钵育苗移栽不盖地膜、营养钵育苗移栽盖地膜、基质育苗移栽不盖地膜、基质育苗移栽盖地膜做基肥一次性施用和直播不盖地膜定苗后一次性施用7个处理中对棉花的生长发育进程、铃重变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直播盖地膜处理生育期最早,株高相对其它处理最高,平均单产最高,其铃重变化最大,递减加速;盖地膜的比不盖地膜的产量高,定苗后施肥处理产量低于做基肥施用处理。  相似文献   

8.
棉花种植方式和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JX013为材料,在湖南浏阳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8000、36000、54000株/hm2)、不同种植方式(直播、漂浮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移栽)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种植方式中,生育期随密度的增加而延长,株高、果枝数、单株成铃数随密度增高而降低,单位面积总铃数、籽棉产量随密度增高而增加;在同一密度下,生育期以直播棉最短,株高、果枝数、单位面积总铃数、籽棉产量以直播棉最大;不同处理对棉花铃重、衣分、衣指、子指、纤维品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种植方式下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油后直播在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一直比其它种植方式缓慢,产量也最低;油后基质育苗移栽前期的生长发育缓慢,虽然后期逐步赶上,但产量仍然不是很高;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在前期生长发育仅次于油棉营养钵育苗套栽,且在后期表现了良好的生长发育劲头,晚秋桃相对较多,产量最高;油棉营养钵育苗套栽在生育前期一直处于领先优势,但到后期这种优势逐渐减弱,导致其最终的产量并不是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该棉区传统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和配套栽培技术存在的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问题,基于麦(油)棉两熟种植制度,研究形成了轻型育苗、机械化移栽和麦(油)后直播棉种植方式;并开展了新型种植方式下配套的增密和减肥技术研究,建成了适于长江流域棉区麦(油)棉两熟种植制度的棉花增密减肥轻简高效技术体系,为轻简高效植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新疆植棉区2019年棉花生产和育种情况、种业情况的调研,阐述了2019年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现状、品种审定推广情况、种业发展现状.从棉花品种"多乱杂"情况依然是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地方堡垒保护主义较严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市场监督与规范种子生产加工力度不够等方面分析了棉花生产中品种的困境;从机采棉种质资源匮乏、创...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适宜长江流域棉区棉田间作栽培的模式,以增加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比较了棉花间作大豆、棉花间作玉米和棉花间作甘薯三种模式的经济效益、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三种间作模式较单作棉花可增加纯收入,棉花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及单位面积成铃数均增加;马克隆值变优和断裂比强度提高;在棉花盛蕾期棉花叶面积指数三种模式均比对照提高,在棉花盛铃期及以后的棉花叶面积指数因模式不同而有差别。棉花间作甘薯和棉花间作大豆模式的籽棉产量较高、经济效益好,纤维品质较优,其生产优势较为明显,适宜在长江流域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棉花生产由于受国际国内棉价下降、人工成本上升、生产资料价格提高等因素的影响,种植效益连年下滑。作者通过对浙西棉区棉花生产节本增效技术的调研,提出优化品种结构、合理间作套种、推广工厂化育苗技术、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棉花分级收售等对策措施,以提升浙西棉区棉花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对18个陆地常规非抗虫棉品种铃壳重与7个产量性状、6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铃壳重与全铃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铃子棉重、衣指、整齐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伸长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皮棉产量、纤维品质综合分值无显著相关。铃壳重较轻与光合产物较多的提供给棉子和纤维的生长发育、促进子棉产量的提高和纤维品质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两个棉花品种5个种植密度试验,系统观察了不同密度条件下棉花个体、群体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建成情况。结果表明:以种植密度75000株/hm2,棉花个体发育比较充分,成铃数在975000个/hm2以上,10月20日吐絮率在80%以上,11月10日前达到95%,皮棉产量水平接近1500 kg/hm2。密度过低时,群体难以达到较高产量;密度过高时,个体发育不充分,结铃部位上移,吐絮期明显推迟,不利于正常收获和作物茬口衔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汉平原棉花生产轻简化实践,分析了当前江汉平原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近年来该区轻简化(机械化)实践情况和发展棉花生产轻简化有利环境,提出了"集中种植、产业化经营、科技带动、市场保障、政府引导"等适合江汉平原棉花轻简化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通过选择多点调查,对棉花与马铃薯连作与当地常年的习惯栽培模式(油棉、麦棉)作效益比较。结果表明:棉田冬闲时种植马铃薯是较为理想的复种模式,其棉田效益达71190元/hm2,比油棉和麦棉分别增加收益35160和35880元/hm2,有利于稳棉增粮,适合在赣北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棉花田间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的增大,棉盲蝽近几年来演变为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并且其发生和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简述了近年来我国棉盲蝽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棉盲蝽发生日趋严重的原因、发生程度的特点、防治策略、防治指标与防治适期,以及简单介绍了防治棉盲蝽各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为棉田棉盲蝽的防治技术及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其应用于棉花育种的前提是建立高效的组织培养诱导再生植株体系.本文简要综述了棉花离体诱导植株再生研究的现状,重点讨论了棉花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表现、利用方法及机理,提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棉铃空间分布传统分析展示不直观问题,运用SAS/Graph模块,可视化地展示棉铃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中部果枝第一节位是成铃的关键区域,其次为中部果枝的第二节位;棉铃空间分布试验的3种密度均表现为中部果枝成铃率较高,下部果枝和上部果枝随密度增加成铃率降低,且随着密度增大成铃集中区域的主茎节位数下移.因此,为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