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5年临清市棉花种植面积2.8万公顷,发生早衰棉田达0.91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2.6%,超过了往年的发生水平(平均占播种面积的18.7%)。早衰地减产幅度一般在一至二成,重衰地达到三成以上。早衰棉花不仅严重减产,而且其铃重、衣分和纤维品质都有明显程度的下降,严重制约着棉花产量进一步提高和品质的改善。1早衰原因1.1因品种致衰。2005年临清市棉田全部种植的是抗虫棉,部分抗虫棉品种苗期生长迟缓,而进入蕾期后,现蕾早且多,结铃集中,负荷过重,后期易早衰;另外,一些品种抗病、抗虫特性差,发生病虫害严重,以致后期出现早衰。1.2与耕作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棉花是山东德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0万公顷左右。自2000年全面推广种植抗虫棉以来,有30%~40%的棉田在中后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早衰现象,致使棉花产量、品质下降,重发年份减产严重,给当地棉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成为阻碍鲁西北棉区提高棉花产量和实现高产的制约因素。自2003年起,经过长期对抗虫棉田早衰现象的观察、记载、研究,找到了大量抗虫棉发生早衰现象的原因,提出了控制和解决抗虫棉田发生早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庞金柱 《中国棉花》2009,36(8):32-33
棉花是德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0万公顷左右。自2000年全面推广种植抗虫棉以来,有30%~40%的棉田在中后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早衰现象,致使棉花产量、质量下降,重发年份减产严重。为此,自2003年起,对抗虫棉田早衰现象进行观察、记载、研究,找到了大量有关抗虫棉发生早衰的原因,提出控制和解决抗虫棉田发生早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河南省周口市棉田棉花早衰的现象普遍发生,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据调查,一般早衰棉田减产10%~30%,个别严重地块减产达50%以上.棉花早衰已成为制约棉花高产的重要因素.现将河南省周口市棉花早衰的原因及预防技术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抗虫棉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使棉花产量、植棉效益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广大棉农对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的特性还不是十分了解,大多仍然采用传统的栽培技术,生产上常造成棉花后期早衰、减产。因此了解抗虫棉早衰的表现和导致抗虫棉早衰的原因及控制措施,以充分发挥抗虫棉的优良种性,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棉花产量和品质产生了飞跃性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出易倒伏、烂铃和早衰的三大弱点。尤其是近几年推广抗虫棉以来,早衰现象有所加重。究其原因,除个别抗虫棉品种特性外,主要是关键配套技术没有应用好。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棉花生产的实践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麦盖提垦区棉花后期早衰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涛 《中国棉花》2008,35(8):26-27
根据四十五团农业工作者的大量调查和对周边团场的了解,近几年来,棉花早衰已成为生产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减产幅度达到15%~20%,甚至高达30%.早衰不仅减产严重,并且导致种子和纤维品质全面下降.另外,随着杂交棉的推广种植,早衰现象亦更为明显,面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可见,棉花早衰已成为制约本团棉花产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技术障碍,必须及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棉田黄萎病发生特点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从1998年开始推广应用转基因抗虫棉,至2007年,转基因抗虫棉的面积已占棉花总面积的69%。其中,黄河、长江流域和新疆棉区转基因抗虫棉的面积分别占98%、70%以上和30%左右。不少研究和报道表明,转基因抗虫棉黄萎病、红叶茎枯病及早衰发生严重,尤其是黄萎病近年在上述3个棉区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如2003年我国长江、黄淮流域棉区大面积发生危害,损失惨重,一般减产20%~30%,部分棉区严重的减产达60%以上,甚至绝产,年经济损失约12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9.
棉花早衰是指棉花生长后期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叶片过早衰老、脱落,秋桃结铃少,棉铃瘦小、不充实,纤维变短、拉力下降,严重影响棉花产量的提高.引起棉花纤维品质变劣,造成棉花产量下降,经济收入减少,棉田经济效益下降,棉农减收.由于棉花的早衰可造成减产1成~3成.  相似文献   

10.
江美珍 《江西棉花》2004,26(6):36-37
由于1998~1999年棉铃虫在长江流域棉区暴发,自2000年以来江西省大量引种抗虫棉。可通过连年调查证实,抗虫棉在生长后期常出现早衰。主要表现是:9月上、中旬叶片变黄脱落,根系活力差,根表皮腐烂,植株衰弱,造成减产,棉花品质差。  相似文献   

11.
安阳县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全省主产棉区之一,棉花是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抗虫棉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棉花产量、植棉效益大幅度提高。同时在部分棉田,早衰制约了棉花产量的提高,针对这一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1导致棉花早衰的原因1.1营养失衡。抗虫棉增  相似文献   

12.
棉花早衰指棉花提前衰亡或北方棉区棉花不能充分利用生产季节、光热资源过早死亡的现象。山东省是我国的传统棉花产区,近年来由于地力下降等原因棉花早衰现象日趋严重。据调查和田间观察,目前鲁西北植棉区一熟棉田早衰面积占当地棉田面积的70%,鲁北盐碱地和鲁西南两熟棉田也有20%左右出现早衰,全省发生早衰的棉田占棉田总面积的3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李玉生 《江西棉花》2003,25(1):32-33
近年来,抗虫棉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使棉花产量、植棉效益大幅度提高。同时棉花生产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棉田早衰制约了棉花产量的提高。针对导致抗虫棉早衰因素的研究分析,应实施若干防治对策。1 导致早衰的若干因素1 1 传统施肥,造成养分失衡 抗虫棉增产潜力大、需肥量大,其中钾肥需求量尤为重要。钾不但能延长叶龄,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生理性红叶茎枯的发生。减轻棉叶早落、增强后发潜力、减轻枯叶病的发生。一般情况下,转基因抗虫棉氮、磷、钾的需求量为3∶1∶4 5,而大多农民在传统施肥过程中,氮、磷、钾投入比例为3∶0 5∶1 8,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抗虫棉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 ,使棉花产量、植棉效益大幅度提高。同时在河北、河南、山东等省部分棉区生产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棉花早衰制约了棉花产量的提高。针对导致抗虫棉早衰因素的研究分析 ,应采取若干防治对策。1导致棉田早衰的若干因素1 .1传统施肥、造成养分失衡。抗虫棉增产潜力大、需肥量大 ,其中钾肥需求量尤为重要。钾不但能延长叶龄 ,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生理性红叶茎枯的发生。减轻棉叶早落、增强后发潜力、减轻枯叶病的发生。一般情况下 ,转基因抗虫棉氮、磷、钾的需求量为 3∶ 1∶ 4.5 ,而大多农民在传统施肥过…  相似文献   

15.
新疆棉花早衰原因分析及防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红霞 《中国棉花》2007,34(6):41-42
棉花是新疆兵团的支柱产业,棉花生产集约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可观。但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连作年限的延长,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加重,早衰棉田大量发生,已成为制约棉花综合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棉花早衰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建议,对垦区的棉花生产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1棉花早衰的发生特点棉花早衰即“未老先衰”是棉花生产长期存在的问题,近两年有不断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地膜棉田问题尤为突出。根据本区近几年技术调查统计,一般正常年份,早衰棉田占20%左右。受灾年份,如:2003年北疆棉蚜大发生,造成北疆片区40%棉田早衰,200…  相似文献   

16.
棉花早衰是指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温度条件能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前提下,由于营养供应不足致使棉花提前衰老、死亡的一种现象.近年来,新疆塔里木垦区每年都有一定面积的棉田发生不同程度的早衰现象;尤其是2001年,自8月中旬开始,暴发早衰极为严重的,造成棉花减产和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库尔勒市许多棉田于7月下旬-8月出现大面积的叶片发红,致使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减弱,棉花早衰,铃重减轻,棉花减产,品质下降。为此,笔者对此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多点的调查、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进一步优化完善库尔勒地区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保持当地棉花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徐淮地区雨量充足,光照资源丰富,温光水资源对棉花生长较为有利,土壤系黄泛冲击平原,适宜发展棉花生产,棉花单产一直在全国处于较高的水平。近几年来抗虫棉特别是杂交抗虫棉的引进,使棉花生产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但易早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直接影响着棉花品质和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如何预防早衰已成为广大农技工作者和棉农迫切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苗情考察和试验比较,结合高品质杂交抗虫棉科棉1号在邳州市种植3年来的表现,初步探明了杂交抗虫棉早衰的原因,并提出其预防措施。1早衰原因1.1土壤耕层变浅。由于生产中使用旋耕犁及其它原因,土壤…  相似文献   

19.
杨淑玺 《江西棉花》2006,28(5):37-37
所谓早衰就是指在棉花开花结铃最好时期,因生育不良、营养失调、病情危害,棉叶过早脱落,导致铃轻、子秕、纤维成熟差而大幅度减产的一种现象。根据调查,近几年各地棉花早衰面积越来越大,对产量和品质的损害也越来越大,减产幅度达到20%~30%,重衰地达到40%,严重田块绝收。  相似文献   

20.
江汉平原杂交棉早衰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抗虫棉特别是杂交抗虫棉的选育和引进,使江汉平原棉花生产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但易早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直接影响着棉花品质和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如何预防早衰已成为广大农技工作者和棉农迫切需要解决的爿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