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杂交棉与常规棉在江苏区试中的产量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1996~2006年期间江苏省杂交棉及常规棉区域试验资料,采用通径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杂交棉与常规棉在皮棉产量表现、产量构成因素的贡献率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棉的皮棉产量、单株结铃数、铃重均显著高于常规棉,衣分显著低于常规棉。杂交棉与常规棉产量构成因素对皮棉产量的贡献率顺序均为株铃数〉铃重〉衣分,但杂交棉各产量构成因素与皮棉产量的关系更密切,单株结铃数、铃重和衣分之间的偏相关关系也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杂交棉皮棉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高效栽培途径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采用直线相关和通径分析方法, 对杂交棉皮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皮棉产量构成因素中以单株结铃数对皮棉产量的作用最大, 其次是单铃子棉重, 再次是衣分, 密度对皮棉产量的作用最小。据此结果提出了杂交棉高产高效栽培途径及相应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皮棉 1433kg·hm-2 产量水平下 ,测定了转B t基因棉花杂种F1、F2 、F3、F4 的产量竞争优势。结果表明 ,F1较B t棉增产 2 4 2 0 % (1 0 5 %— 44 74% ) ,较常规棉增产 2 6 91% (3 2 5 %— 47 89% ) ;F2较B t棉增产 10 2 8% ,较常规棉增产 12 6 8%。增产机理分析表明 ,F1、F2 较B t棉单铃重、衣分、绒重有显著改良 ;较常规棉结铃性有显著改良。F1、F2 、F3、F4 产量竞争优势递减 ,F3、F4 由于结铃性、铃重、衣分退化而出现负效应。生产上要积极研究应用抗虫杂交棉F1,稳妥地研究应用F2 。  相似文献   

4.
1 种植表现 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H9513)是山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最新育成的抗虫杂交棉品种.1998年开始在江苏省射阳县小面积试种,表现突出.此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现将该品种在射阳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两年品比试验结果平均,鲁棉研15号全生育期146.5天,株高100.9cm,果枝15.4个,单株结铃34.9个,单铃重5.62g,衣分为41.62%,公顷子棉产量4711.5 kg,皮棉产量为1962.3kg,比对照中棉所29增产达12.45%,霜前花率达85.13%.在参试的品种(1999年5个,2000年10个)中,鲁棉研15号子、皮棉及霜前子、皮棉产量均居第一位.大面积示范出现了不少公顷产量在2250kg以上的高产田块.  相似文献   

5.
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对四川十年来育成品种的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与皮棉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中常规格各种结构因素与皮棉产量均为极显著正相关而杂交棉仅衣分达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杂交棉的产量潜力比常规棉大。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密度对棉花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高肥水的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下单株铃数、单铃重、表分及皮棉产量的变化,并进行关联度分析,并确定各因素与密度之间的关联序。蛄果表明.在12000-57000株/hm^2的栽培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铃数逐渐减少.而单铃重、表分的变化很小,皮棉产量有下降的趋势,在12000株/hm^2栽培密度下皮棉产量最低。在21000株/hm^2的栽培密度下单株铃数最多、单铃重最大、皮棉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湖南省机采棉品种选育,对2020年湖南省机采棉区域试验10个品种(系)的13个主要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籽棉产量与生育期、株高、第一果枝节位、第一果枝高度、单株结铃数呈正相关,与单株果枝数、衣分、单铃重、籽指、衣指、僵瓣花率呈负相关,以籽棉产量与单株结铃数、僵瓣花率的关系最为密切(r=0.678,-0.712);皮棉产量与生育期、第一果枝高度、单株结铃数、衣分、籽棉产量呈正相关,与株高、第一果枝节位、单株果枝数、单铃重、籽指、衣指、僵瓣花率呈负相关,以皮棉产量与籽棉产量、单株结铃数、僵瓣花率关系最为密切(r=0.956,0.603,-0.710).通过产量对比,筛选出产量相对较高、适宜在湖南省种植的中棉所1606、中棉早183、中MB901、盐棉462和湘棉36机采棉品种(系).  相似文献   

8.
影响抗虫杂交棉皮棉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影响抗虫杂交棉皮棉产量的有关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单铃重是决定抗虫杂交棉产量的主导因素;而棉铃的构成因素对单铃重贡献率的大小依次为,子指>衣指>每囊种子数。其次,霜前花率和生育期对皮棉产量的贡献率超过了单株结铃数和衣分。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文章对抗虫杂交棉的选育提出了若干可供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棉花硅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年的试验研究表明,基施硅肥具有促进棉花早发的作用,施用硅肥能显著地提高棉花的单株总果节数、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和衣分,平均可增产皮棉11.68%。  相似文献   

10.
中棉所9712是202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转单价抗虫基因杂交棉品种,在2018―2019年河南省杂交春棉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07.5 d,株高112.8 cm,单株结铃18.6个,铃重6.8 g,籽指11.2 g,衣分39.7%,霜前花率94.8%;2年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84.6 kg、113.4 kg和107.7 kg,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Ⅱ型品种标准。主要介绍了杂交棉中棉所971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南农 98— 4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中早熟杂交棉新组合 ,生育期 1 2 6天 ,株高 1 1 0cm左右 ,塔型 ,结铃性强 ,上、中、下结铃较均匀 ,生长势一般 ,叶色浓 ,铃卵圆 ,通风透光性好 ,铃重 5 .2 6g,衣分 42 .32 % ,衣指 8g,子指 1 0 g,单株成铃 60个 ,霜前花率 90 %以上。该品种 2 0 0 2年 3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南农 98— 4在 2 0 0 2年全国棉花新品种展示的安乡县试点中 ,子棉产量为每公顷 665 6kg,皮棉产量为每公顷 2 75 0 kg,均居参试品种的首位 ,分别比对照品种湘杂棉 2号 F1增产 1 1 .36%和 1 1 .68%。2 …  相似文献   

12.
南农 98 - 7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抗虫杂交棉新组合 ,2 0 0 3年在本地试种 ,表现良好。1生育特性。植株呈塔形 ,长势稳健。生育期 1 30天左右 ,株高 1 5 0 cm左右 ,叶片中等 ,色深 ,皱折明显 ,结铃性强 ,铃卵圆形有铃尖 ,吐絮畅。2产量表现。经测定 ,2 0 0 3年平均种植密度为每公顷 2 .73万株 ,单株结铃 1 8.8个 ,铃重 4.6~5 .3g,衣分 40 %以上。公顷产皮棉 1 0 0 7kg,比中棉所 2 9( 941 kg)增加 66kg,增产 6.5 %。3抗性强。抗虫性较好 ,抗渍性、抗病性好。4栽培要点。 ( 1 )适期播种。播种期宜在 4月上旬双膜育苗 ,5月中旬移栽…  相似文献   

13.
早熟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湘棉37于202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夏播生育期102.9 d,单株结铃17.9个,铃重5.5 g,衣分40.9%;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 mm,断裂比强度34.8 c N·tex-1,马克隆值5.0;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适于轻简化栽培和机械采收。2020年湖南省棉花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湘棉37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13.4 kg、86.8 kg和86.8 kg,分别比对照省工棉2号增产2.6%、0.7%和0.7%;2021年湖南省棉花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湘棉37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73.5 kg、111.4 kg和110.4 kg,分别比对照湘棉早1号增产9.5%、9.4%和9.0%。主要介绍了湘棉3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在江汉平原地区,以杂交棉中棉1279 (F2)和黄河2号为试验材料,早熟常规品种中棉所50为对照,采用机械直播和采收模式(密度较大)种植,比较3个品种的棉花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变化情况.结果 表明,在相同的播种条件下,杂交棉中棉1279 (F2)和黄河2号单株结铃数多,单铃质量重.说明杂交棉在较高的群体时也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能为杂交棉机械化栽培高产打下基础,可以作为机采棉提高产量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黄萎病发病程度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生产上推广、示范的3个棉花品种,研究了黄萎病不同发病程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1)皮棉产量>子棉产量>单株结铃数>铃重>果枝数>株高>衣分;(2)不同发病程度使单株皮棉减产15.6%~83.2%,单株子棉减产19.5%~83.1%,单株结铃数减少9.2%~66.7%,铃重减轻8.9%~47.7%,衣分下降0.5%~4.9%,纤维长度下降0.7%~5.3%;(3)品种的熟性不同对黄萎病影响的反应不同;(4)建立了不同品种发病程度与结铃数、铃重、单株子棉、单株皮棉产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杂交棉皮棉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以2016年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11个杂交棉品种为材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杂交棉皮棉产量的11个主要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衣分(ri=0.52)单株铃数(ri=0.49)铃重(ri=0.44)黄萎病抗性指数(ri=0.41)始果枝着生节位=霜前花率=比强度(ri=0.36)生育期(ri=0.32)枯萎病抗性指数(ri=0.31)马克隆值(ri=0.27)纤维长度(ri=0.26),说明对杂交棉皮棉产量影响最大因素为衣分,其次为单株铃数、铃重;影响较小的因素为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在杂交棉组合的选育和高产栽培实践时,主攻方向为高衣分和结铃性强的品种,同时注重黄萎病抗性。  相似文献   

17.
抗虫棉R93-4产量构成与结铃规律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全生育期定点定株观察,结果认为,在不治虫或减少治虫情况下,R93-4顶尖被害率比对照低5%~13%,单株成铃比对照多6.9~9.3个,铃重比对照少0.25~0.38g,衣分高于对照0.64%~0.71%,霜前花率与对照相当,但霜前皮棉产量比对照多240.0~246.0kg·hm ̄(-2)。方差分析,抗虫棉子棉、皮棉及霜前皮棉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结铃时间和结铃高峰比对照早10d,单株结铃每旬以2.2~3.3个的速率增长。  相似文献   

18.
抗虫杂交棉杂种优势比较研究表明:主要产量及产量性状因子中,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的优势最为明显,衣分和单铃重的优势其次,籽指的杂种优势最弱;不同组合增产的原因各不相同,较高衣分或较大铃重是引起抗虫杂交棉增产的主要原因.品质性状中,各因子的杂种优势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9.
棉花杂交种与常规种主要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3、2004年30个杂交种、30个常规种的主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相对于常规种具有显著优势,籽棉产量提高11.37%;皮棉产量提高15.75%;单铃重提高0.32克;衣分提高1.78个百分点;绒重提高10.41%;单株铃数提高25.51%;每果枝结铃数高出16.81%.生长势、纤维品质、抗性也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个别常规棉综合性状超过杂交种的平均水平.新的棉花生产形势下,重点加强杂交棉育种栽培技术研究,同时也应重视常规棉研究.  相似文献   

20.
鄂杂棉12F1(原代号20-9)是湖北省黄冈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棉新品种。2003-2004年通过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鄂杂棉12植株高大,松散塔形,茎秆粗壮,叶中等大,色较淡。全生育期长势强,后劲足,不早衰。1.1丰产性。2003-2004年湖北省杂交棉区试,两年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3617.1kg,皮棉产量1540.2kg,分别比对照鄂杂棉1号增产7.12%和10.78%。其中2003年每公顷子棉产量3540.6kg,皮棉产量1469.85kg,均居第1位,分别比对照鄂杂棉1号增产7.3%和9.9%,皮棉产量较对照及参试品种增产均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