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陈山红心杉[Cunninghamia lanceolate(Chenshan-red-fir)]无菌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无性系、基本培养基、生长素、有机添加物等因素对芽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组培苗生根诱导率有差异,有机添加物对诱导生根影响不大,陈山红心杉组培苗诱导不定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0.5mg/L+IBA 1.0mg/L+20g/L蔗糖+7g/L卡拉胶,其不定根诱导率达88.3%,平均生根数4.12条。  相似文献   

2.
陈山红心杉木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不同树龄陈山红心杉和江西省不同产地普通杉木的木材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了红心杉木材化学成分的特点,结果表明,:红心杉的红色物质与木质素,1%NaOH抽提物和苯醇抽提物有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GC-MS检测方法分别研究了20年生、30年生红心杉和普通杉木中边材及心材乙醇抽提物化学成分组成. 研究表明,醇提物中主要化学成分为:柏木脑和香紫苏醇. 醇提物中柏木脑百分含量范围:29.11%~52.54%,香紫苏醇百分含量范围:3.57%~24.77%. 红心杉和普通杉木心材中柏木脑含量均高于边材中柏木脑含量. 红心杉边材和心材中柏木脑含量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加,且柏木脑在木材中的横向分布,随树龄的增加呈同步增长趋势.红心杉和普通杉木,心材中香紫苏醇含量均高于边材中香紫苏醇含量.红心杉边材和心材中香紫苏醇含量均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心材中香紫苏醇含量约为边材中含量5倍.  相似文献   

4.
发展商品林首选红心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山红心杉木是江西具有地方特色的杉木优良种源,随着国家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对发展红心杉前景进行了预测,并提出发展红心杉商品林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山红心杉速生丰产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山红心杉(Cunninghamia lanceolata)因其近髓心木质部相当大的比例成油亮的栗褐色而得名。主产江西省安福林区,是江西特产的优良杉木种源,被誉为"皇上木"。通过对陈山红心杉幼林进行施肥对比试验并进行总结,为其速生丰产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山红心杉优良无性系组培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陈山红心杉20个红心比例达70%以上的优良无性系基部萌条为外植体,建立了组培高效繁育体系。优化条件筛选结果表明:MS BA2.0mg/L(单位下同) NAA0.5为最佳诱导培养基;1/2MS BA1.5 NAA0.5 适量有机物为最佳增殖培养基,苗木叶色嫩绿,生长正常,增殖系数可达4.5;1/2MS NAA0.2 IBA0.5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89.3%。  相似文献   

7.
优质速生树种陈山红心杉造林区域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山红心杉是江西特有的地方杉木优良品种,材质优良,红心比例高,生长迅速.经持续多年的中试推广试验,陈山红心杉在江西得到了大规模地推广示范,现已列入江西省实施的造林绿化工程主推品种,并推广至福建和广东等省区.总结了陈山红心杉良种推广与丰产栽培技术转化工作的成绩与做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山红心杉发展现状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陈山红心杉(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对其市场开发前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陈山红心杉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陈山红心杉杂交授粉种子品质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1年进行的陈山红心杉杂交试验种子进行室内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间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组合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的变异幅度分别为4.35~7.65 g和26.0%~72.0%,平均值分别为5.93 g和48.6%。初步筛选出千粒重和发芽率两个指标均高于均值的杂交组合12个,分别为组合1、2、8、11、12、14、17、20、23、24、42、45,且组合11、42、45千粒重和发芽率高于陈山红心杉二代种子园种子。筛选出的12个杂交组合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平均值分别为6.96 g和58.5%。  相似文献   

10.
陈山红心杉胚性愈伤组织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未成熟陈山红心杉胚胎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2,4-D,研究胚性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2,4-D是胚性愈伤细胞分化和生长的关键因子,最佳培养条件是:MS+6-BA 0.5mg/L+2,4-D 1.0mg/L,继代周期4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1.
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是植物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包含许多复杂的生理过程。微丝是细胞骨架重要组成成分,很多研究表明微丝在花粉萌发、花粉管内原生质流动(Justus et al.,2004)、花粉管顶端生长(Li et al.,2001)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花粉管  相似文献   

12.
对来自广西、湖南的28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具有较大的广义遗传力,林龄为17年生时,广义遗传力达0.9以上;以材积作为主要性状指标,筛选出柳46、柳300、柳88等6个优良无性系,入选的优良无性系其单株材积遗传增益最高达23.12%;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在3个年份测定中均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13.
杉木种源地理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1、第2次杉木种源试验林进行生长量、开花结实、木材密度、冻害等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杉木种源的材积与地理经纬度、海拔高呈显著负相关,树高与枝盘数、胸径与冠幅相关极为密切。不同种源生长期有差异,变幅在190~220d。杉木优良种源大多来自中心产区,产地分布自我国西南到东南。中心产区种源结实率和结实量明显小于南北两亚热带种源,其地理变异呈“V”形趋势。杉木种源冻害程度与地理纬度是密切负相关。木材密度同地理纬度相关极显著,从北到南呈纬向下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1990年从开化、龙泉等地引进14个优良无性系苗木至武义县陶村林场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引种2年各无性系生长量逐年增加,至第3年起,其生长量趋于稳定,以后生长快慢随立地条件而异:(2)引种的各无性系间其生长量差异较大,通过综合分析,以龙15和3号无性系最适合本地生长。  相似文献   

15.
施肥对连栽地杉木针叶NR活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 个不同施肥处理的连栽地杉木针叶硝酸还原酶( N R) 活力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N 肥对 N R 活力作用显著, 但与 P配施如 N P、 N P K、 M (氮磷钾加微量元素混施) 效果更好; K 肥对 N R 活力作用不大, 在没有配施 P肥的情况下, N K 肥反而使 N R 活力下降。在施 N P K 的基础上, 配合施入由多种微量元素组成的复合微肥, 对提高杉木多代林个体组织 N R 活力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省杉木主产区的17个种批的新鲜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优良度与发芽率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间里显著线性相关,即y=-5.03+0.98x(r=0.97,x为种子优良度,y为发芽率)。研究证明所叙述的种子优良度方法较为可靠,对生产中快速评价种子质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探求不同光照和温度对杉木种子萌发的影响,该研究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为试验对象,设置红光、蓝光、白光3个光照处理条件,每个光照处理条件设0,5,20μmol/(m2·s)3个光量梯度,并测量了萌发率、萌发指数和发芽势.结果表明:白光5μmol/(m2·s)、红光20μmol/(m...  相似文献   

18.
以采自浙江庆元巾子峰森林公园、庆元白岭头、庆元左溪、江西安福县陈山林场的4个杉木群体的17~25年龄段木材圆盘为试样,对其进行木材管胞性状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杉木的管胞长度大多数分布在1100~2700 μm,管胞宽度大多数分布在27~ 57μm,壁腔比在0.1~0.6;杉木4个群体间管胞长度和壁腔比的差异不显著,而管胞宽度差异显著;杉木种群内个体间管胞性状遗传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9.
杉木微晶纤维素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杉木木材为原料,对杉木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正交试验,选出了最佳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3%Na2SO3、4%HCl、90℃下水解60min时得率最高;1%Na2SO3、6%HCl、94℃下水解30min时200目的通过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杉木幼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由粉砂员岩坡积母质发育而成的硅质黄红壤上,经不同施肥量及配比12个处理、不同施肥时间10个处理5年试验研究表明,杉木幼林施氮肥和钾肥无显著效应,施磷肥效应显著。造林当年及第3年各施钙镁磷肥50g/株,与对照比较,杉木幼林地径、胸径、树高、蓄积分别增加15%、18%、15%、53%,取得生长效应与经济效益的最佳水平。配比施肥效应以造林当年与第3年每株各施尿素30g、钙镁磷肥,100g最佳,但配比施肥效应仍以磷肥效应为主。施肥时间以造林当年与第3年隔年施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