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优化施肥提高晚稻肥料利用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晚稻优化施肥与习惯施肥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晚稻优化施肥比习惯施肥产量增加7.1%;缺素均造成减产,缺氮区减产最严重;优化施肥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5.37、6.66、6.3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广东省恩平市晚稻种植生产过程中施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晚稻平衡施肥提供参考,该研究通过农户抽样调查,对恩平市20户(样本)晚稻种植户晚稻施肥状况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恩平市晚稻生产的施肥次数为1~3次,施用肥料以15-15-15颗粒复合肥料为主,用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补充氮、磷、钾,未施用有机肥。氮(N)、磷(P_2O_5)、钾(K_2O)的平均施用量为186.55kg/hm~2、61.84kg/hm~2、131.51kg/hm~2,肥料施用量N∶P_2O_5∶K_2O=1.00∶0.33∶0.70。由此可见,广东省恩平市晚稻生产中肥料施用量偏高,特别是氮肥投入偏高,忽视有机肥,重追肥轻基肥,应通过测土配方后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3.
紫泥田是长沙县典型的水稻土类型。为探究紫泥田晚稻利用率现状,在湖南长沙县开展了晚稻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设置配方施肥区、无氮区、无磷区和无钾区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紫泥田晚稻配方施肥处理株高、穗长、有效穗、总粒数、实粒与千粒重显著高于缺素处理(P<0.05),配方施肥处理较缺素处理晚稻增产15.16~24.79%,效果显著(P<0.05)。晚稻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2.19%、11.69%、49.47%,其中氮钾肥料利用率高于《中国三大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研究报告》中氮、钾肥利用率(35%、41%)。由此说明,紫泥田晚稻配方施肥不仅能够提高晚稻产量,还能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双季晚稻配方施肥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明胜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78-78,82
通过双季晚稻田间测土配方施肥比较试验,综合比较肥料投入、双季晚稻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  相似文献   

5.
杂交晚稻肥水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总结了杂交晚稻肥水管理的技术,包括苗期水肥管理和大田施肥、水分管理等内容,以期为杂交晚稻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2007年度天台县单季晚稻施肥状况调查,发现单季晚稻施肥中存在有机肥施用比例低、化肥用量偏高、氮磷钾比例失调、肥料品种结构不合理、施用方法不当、肥料利用率低等许多问题。针对水稻施肥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2011年晚季在广西田阳县基点进行了2个晚稻品种3种肥料5个处理(含对照)的肥料试验,比较和分析了各处理对晚稻生理特性与农艺性状的影响,探讨了晚稻各处理的吸氮特性及施肥技术,并提出了小番茄—晚稻种植方式下的晚稻施肥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8.
该文阐述了比较配方肥、按方施肥、习惯施肥及不施肥4种水平在双季晚稻上的肥料效应,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应用配方肥、按方施肥效应高于习惯施肥和不施肥。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并完善安徽省青阳县双季晚稻肥料大配方,减少配方批量生产和大面积应用中存在的风险,以双季晚稻为试验对象,用氮、磷、钾单质肥料进行试验,对比配方施肥增产效果,校验并改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验证最适宜的双季晚稻用肥水平,为水稻栽培提供科学施肥依据,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进行晚稻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产量、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各方面优势明显,建议在奉新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耒阳市双季晚稻氮、磷、钾肥利用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耒阳市常规施肥下晚稻的氮、磷、钾利用率现状,以及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氮、磷、钾利用率的效果,以湖南省主导双季晚稻品种T优272为供试品种进行了大田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可提高化肥当季利用率2.23~3.97个百分点,是提高化肥当季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3414配方施肥试验,探索中产类型晚稻最佳施肥水平。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中产类型晚稻的植株高度、田间苗数、有效穗数和产量随之增加,中N水平以上的施肥处理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直播晚稻在栽培过程中存在的施肥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等问题,笔者开展了直播单晚稻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适合桐乡市直播单季晚稻的最佳施肥配方为N15.19kg/667m^2、P2O32.02kg/667m^2、K204.71kg/667m^2。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晚稻对氮、磷、钾的需求规律,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设,更好地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于2011年开展了晚稻"3414"肥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晚稻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9.5kg/667m2、P2O53.9kg/667m2、K2O7kg/667m2。  相似文献   

15.
通过探索晚稻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施肥时期,不同施肥量对产量和群体结构的影响实验,确定了兴国县种植的最佳种植密度,施肥方法及施用量,为晚稻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新香优80为材料,研究了烟田杂交晚稻的肥料施用。结果表明:合理施肥(施N60kg、K2O 30kg/hm2加烟秆还田)的晚稻产量为7068 kg/hm2,比两种烟农习惯施肥分别高产1831kg/hm2和2021kg/hm2,分别增产35.0%和40.0%。合理施肥节省化肥N50%,N肥产投比为1.37,比两种烟农施肥分别高101%和108%;N肥偏生产力为70.7kg籽粒/kgN,比两种烟农施肥分别高116%和124%。晚稻合理施肥的稻蓟马、纵卷叶螟、纹枯病、稻飞虱等主要病虫害明显比两种烟农施肥轻,稻米的外观品质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在东至县进行双季晚稻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区整个生育生长态势良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比不施肥区增加44.2%,比习惯施肥区增产6.6%。习惯施肥区比不施肥区增产35.3%。  相似文献   

18.
王晓宏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29-130,138
通过"3414"试验,综合比较各处理肥料投入、双季晚稻产量、经济效益和肥料利用率等指标,研究探索双季晚稻高产栽培精确定量施肥模式,建立砂泥田土壤的肥料效应方程,为进一步优化双季水稻施肥模式、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平衡配方施肥对晚稻产量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埭田晚稻平衡配方施肥研究表明,N、P、K肥对晚稻产量的影响顺序是N>P>K肥。N是限制晚稻产量的主导因子。建议N、P、K肥适宜用量为165、64.5、88.5kg/hm2。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田间试验,在高、中两种肥力稻田中研究不同配比施肥对晚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和CK相比,不同配比施肥显著提高晚稻产量,中产田晚稻产量NPKZn处理>-Zn处理>-P处理>-K处理>习惯施肥处理>30%M+70%F处理>CK处理>-N处理,高产田NPKZn处理>-Zn处理>习惯施肥处理>-P处理>-K处理>30%M+70%F处理>-N处理>CK处理;与不施氮肥和CK相比,不同配比施肥有利于提高水稻株高和有效穗,但对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明显影响;除不施氮肥处理外,各配比施肥处理净收入均高于不施肥处理;农民习惯施肥处理获得的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