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胡蜂科和蜜蜂科蜂类分布广、资源丰富、经济价值高、生态效益好,但不同胡蜂相互捕食、胡蜂捕食蜜蜂导致了胡蜂养殖与蜜蜂养殖矛盾冲突,为指导山林农户科学养蜂,解决不同蜂类的混养问题,特此试验了不同胡蜂混养、胡蜂与蜜蜂混养。通过5年的研究探索,突破了胡蜂与胡蜂混养、胡蜂与蜜蜂混养的关键技术,解决了胡蜂之间相互捕食及胡蜂捕食蜜蜂的问题,促成了胡蜂和胡蜂、胡蜂和蜜蜂混养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胡蜂(大胡蜂属[Vespula])和小胡蜂(小胡蜂属[Vespa])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山区丛林中.胡蜂成熟雄体蜂毒腺中分泌的胡蜂蜂毒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表现多样、临床应用广泛.胡蜂幼虫、蛹、成虫体内含有18种氨基酸,特别是外源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可作为滋补及营养食品.胡蜂具有广泛的药用和食用价值,近年人工育种成功,...  相似文献   

3.
所有蜂类都是胡蜂资源,胡蜂资源种类多、分布广,民间叫葫芦蜂、吊包蜂、土蜂、老土甲、马蜂、杀人蜂等不同俗名。全国各地的山区农户祖祖辈辈都会用火烧的方式获取山林中胡蜂的蜂蛹食用,用胡蜂泡酒喝。胡蜂蜂蛹是山区老百姓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胡蜂酒是山区老百姓预防治疗风湿病的中医药之一。近年来胡蜂蜂蛹的营养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市场价格越来越高,在山区农贸市场形成了区域性产业行为;胡蜂保健酒、胡蜂蜂毒在预防和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等病痛方面的效果越来越明显,胡蜂资源系列产品的食用药用和保健作用已被人们广泛认可和接受。文章主要介绍科学养殖胡蜂产业、胡蜂系列产品产业、胡蜂除虫和胡蜂旅游产业等几方面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陕南地区3种袭人胡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陕南地区墨胸胡蜂、基胡蜂和金环胡蜂3种胡蜂的生物学特性,对其取食、取水习性、日活动规律、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胡蜂主要筑巢于乔木、灌木、杂草丛、石壁及居民房檐下等地方;日活动情况均呈"双峰"状,分别在8:00和18:00达到高峰,14:00左右取水频率最高;均有采蜜行为,8月份,墨胸胡蜂和金环胡蜂日捕食蜜蜂的高峰时间为11:00-14:00;墨胸胡蜂和基胡蜂的种群较大,金环胡蜂的种群小;8月份,3种胡蜂巢中各虫态数量所占比例相似,即蛹>幼虫>卵>职蜂.  相似文献   

5.
闽南、闽中和闽北捕杀蜜蜂的胡蜂常见的有6种:金环胡蜂Vespa mandari-nia,黑盾胡蜂V.bicolor,基胡蜂V.basalis,小金箍胡蜂V.tropica baema-todes,黑尾胡蜂V.ducalis和黄腰胡蜂V.affinis,其中捕杀力最强的是前三种。本文介绍了这些胡蜂的生活史及其越冬、营巢、群体组成、群势、出勤、食性、出击劫巢和弃巢逃亡等生活习性。防除试验表明,将蜜蜂场上捕捉到的胡蜂,人工敷上毁巢灵粉剂1~2克,然后纵其回巢污染全巢,是防除胡蜂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药用胡蜂是指胡蜂科的斑胡蜂和黑尾胡蜂,其全体、幼虫、蜂巢、蜂毒均入药。药材名大黄蜂(全体)、大黄蜂子(幼虫)、露蜂房(蜂巢)。主治风湿痹痛,是常用中药。胡蜂又是农林害虫的天敌。人工养殖药用胡蜂简便易行, 只要捕捉几只雌蜂驯养繁殖即可。  相似文献   

7.
中国袭人胡蜂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义的胡蜂包括蜾蠃科、马蜂科和胡蜂科的昆虫,袭人胡蜂则主要是胡蜂和马蜂类的种类。论述了我国对7种袭人胡蜂的生物学及胡蜂蜇人后的救治及有害胡蜂的预防和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已知的主要种类,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山区最古老、最丰富、最被误解的昆虫资源——胡蜂科蜂类资源产业现 状和发展前景,主要有以下内容:1、养殖胡蜂产业现状与前景;2、胡蜂资源系列产品研发现状及 前景;3、胡蜂除虫产业现状与前景;4、胡蜂蜂疗产业现状与前景。目的是变害为利,从源头、从顶 层设计等方面构建胡蜂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开辟山区农户就地取材、科学靠山吃 山,可持续增收的新途径,把山区丰富的胡蜂资源优势,变成可持续增收的产业优势,促成科技 型、网络型、惠农型胡蜂资源产业龙头企业的形成,构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产业示范模式  相似文献   

9.
1979~1986年,对福建省南、北和中西部地区胡蜂的种类、分布及捕食(寄生)或为害进行了调查、分类鉴定,并根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整理成名录。这些胡蜂包括:蜾赢科30种,胡蜂科17种,异腹胡蜂科3种,铃腹胡蜂科4种,马蜂科17种。  相似文献   

10.
药用胡蜂是指胡蜂科的斑胡蜂和黑尾胡蜂,其全体、幼虫、蜂巢、蜂毒均可入药。主治风湿痹痛,是常用中药。胡蜂又是农林害虫的天敌。人工养殖药用胡蜂简便易行,只要捕捉几只雌蜂驯养繁殖即可。一、建造驯养笼在田间用木条建造框架,即为驯养笼。下部埋在土中,用木桩和铁丝将笼固定  相似文献   

11.
郭云胶  高鹏飞  赵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06-10908
探讨了科学养殖胡蜂科蜂幼虫蜂蛹的复合技术,简要介绍了人工条件下蜂王交配、蜂王越冬、蜂王筑巢等技术难题的破解,并对我国胡蜂科昆虫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农林天敌昆虫区系及多样性的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吉林省农林天敌昆虫膜翅目的 2 4科 ,即小蜂科、蚁蜂科、巨胸小蜂科、广肩小蜂科、金小蜂科、姬小蜂科、跳小蜂科、平腹小蜂科、赤眼蜂科、柄腹金小蜂科、蚜小蜂科、长尾小蜂科、姬蜂科、茧蜂科、蚜茧蜂科、黑卵蜂科、青蜂科、土蜂科、蜾赢科、马蜂科、胡蜂科、螯蜂科、泥蜂科、蚁科 ,共 35 2种  相似文献   

13.
To learn the evolutionary trajectories of caste differentiation in eusocial species is a major goal of sociobiology. We present an explanatory framework for caste evolution in the eusocial wasp genus Polistes (Vespidae), which is a model system for insect eusocial evolution. We hypothesize that Polistes worker and gyne castes stem from two developmental pathways that characterized the bivoltine life cycle of a solitary ancestor. Through individual-based simulations, we show that our mechanistic framework can reproduce colony-level characteristics of Polistes and, thereby, that social castes can emerge from solitary regulatory pathways. Our explanatory framework illustrates, by specific example, a changed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insect social evolution.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健康对照组、患上皮瘤病较轻组和严重组异育银鲫Allogynogenetic crucian carp的上皮(瘤)组织、血浆、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溶菌酶(LSZ)活性进行测定和比较,研究了异育银鲫患上皮瘤病后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KP活性在上皮(瘤)组织、血浆和脾脏中除较轻组在血浆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严重组显著高于较轻组,而在肝脏和肾脏中较轻组和严重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严重组显著低于较轻组;ACP活性在上皮(瘤)组织、血浆、肾脏和脾脏中除严重组在上皮(瘤)组织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无论较轻组还是严重组患病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肝脏中却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肾脏和脾脏中严重组显著高于较轻组;SOD活性在上皮(瘤)组织和血浆中只有严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肝脏、肾脏和脾脏中除严重组在肾脏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无论较轻组还是严重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SZ活性在测定的5种组织中除较轻组在肝脏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较轻组和严重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异育银鲫患上皮瘤病后,测定的4种免疫相关酶活性在不同组织中发生了上升或下降的变化,变化幅度与患病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草鱼、鲤、鲢、鳙和尼罗非鲫脂肪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草鱼和鲤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明显比肠道的高(P<0.025);鲢和鳙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明显低于肠道的(P<0.025);尼罗非鲫肝胰脏和肠的脂肪酶活性几乎相等(P>0.05),而胃脂肪酶活性明显比肝胰脏和肠道的低(P<0.005)。五种鱼的肝胰脏脂肪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草鱼>尼罗非鲫>鲤>鳙>鲢;肠脂肪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鲢>鳙>尼罗非鲫>草鱼>鲤。结果表明:鱼类的食性与脂肪酶活性无明显相关。草鱼、鲢和鳙的肠脂肪酶活性,中肠略高于前肠和后肠;尼罗非鲫和鲤的肠脂肪酶活性由前往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了解公牛在自身免疫学反应中对其本身精液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应用Kibrick和F-D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公牛血液中抗精子抗体效价及对精子的凝集度。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4头同龄公牛血液中抗体效价和凝集度夏季高,冬季低。而精子顶体完整率则是夏季低,冬季高。从年龄上根据试验分析,老龄公牛血液中抗体效价和凝集度均高,青年公牛低,中年公牛介于中间,精液品质中的顶体完整率老龄牛最低(成不可逆的),中年和青年公牛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长豇豆品种对豇豆荚螟种群数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通过3a的田间试验,分别对长豇豆40个品种中豇豆荚螟花朵和豆荚上幼虫种群数量作了分析,揭示了不同豇豆品种的要和豆荚上的幼虫数量存在着显著差异。试验用的长豇豆40个品种中,新青豆角的花朵上和豆荚上幼虫数量都比其它品种的少,只有在1988年试验中,粤夏2号的虫数量比新青豆角的少但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在对相同长豇豆品种花朵上幼虫数量(x)与豆荚上幼虫数量(y)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桂南地区夏季单栋塑料大棚小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对单栋塑料大棚夏季小气候条件进行观测,并且对比分析棚内外小气候特征。[结果]棚内透光率为76%~79%,晴天相对较高,阴天较低;棚内日平均气温平均增温1.1~2.9℃,晴天增幅最大,阴天最小;晴天22:00~06:00棚内气温出现"温度逆转",降幅为0.2~1.1℃;最高气温晴天及多云天棚内明显高于棚外10℃,阴天则为5℃;最低气温晴天及多云天棚内出现"温度逆转",但不足1℃;3种典型天气棚内各土层平均温度增温2.2~4.2℃;晴天与多云天气地表最高温度棚内较棚外增温达15~16℃,最低气温增温则仅为1~2℃,日较差达13~14℃;3种典型天气平均相对湿度棚内均低于棚外3%,但8:00~18:00棚内湿度平均低于棚外8%,其他时次棚内湿度则平均高于棚外3%。[结论]该研究为农业工作者指导夏季大棚生产提供切实的小气候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