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猿叶虫(见图1)主要为害十字花科作物,近年发现在油菜上(见图2)为害。猿叶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分大猿叶虫、小猿叶虫,成虫俗称乌龟虫、黑壳虫,幼虫又称癞虫、弯腰虫,大、小猿叶虫的共同特点是成虫虫体呈椭圆形,蓝黑色略带光泽,具硬的外壳,鞘翅上有刻点,后翅折叠在鞘翅下面。大猿叶虫能飞,小猿叶虫不能飞。幼虫虫体上长黑色肉瘤,  相似文献   

2.
巩艳 《农村科技》2020,(6):40-42
近几年,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吉木乃县自入春以来气温较历年同期偏高,由于春季雨水较少,干旱导致虫害发生较重,通过危害叶片进而影响蔬菜正常生长,严重者可导致减产绝收。2019年发现小猿叶虫开始在吉木乃县危害蔬菜并展开了调查。本文总结吉木乃县小猿叶虫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以供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猿叶虫     
蒋玉文 《新农业》2001,(5):38-38
大猿叶虫俗名乌壳虫,幼虫又叫肉虫,主要为害白菜、油菜、萝卜、雪里蕻、芥菜等。此虫近年在我省一些地区发生较多,尤其春白菜、油菜受害严重。幼虫、成虫均可为害,初孵幼虫仅啃食叶肉,形成许多小凹坑,或透明斑,大幼虫和成虫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只剩叶脉。  相似文献   

4.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吡虫啉对秋季十字花科蔬菜上常发性害虫小猿叶虫、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效。二虫并发时,用10%可湿性粉剂1250倍液喷雾,药后7天、14天校正防效分别为98.8%、99.8%和93.1%、97.6%,明显优于速灭杀丁1500倍液。如单独防治蚜虫,用2500~5000倍液,即可有效地控制危害  相似文献   

5.
危害蔬菜的猿叶虫主要有两种,大猿叶虫和小猿叶虫,均属鞘翅目叶甲科,常混合发生,其成虫和幼虫不仅啃食叶片,而且伴随着虫粪对蔬菜的污染,严重影响蔬菜质量和产量.为筛选防治猿叶虫的高效药剂,我站今年在猿叶虫2、3代盛发期间引进了1.5%正大乳油进行田间药剂试验,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猿叶虫有大猿叶虫和小猿叶虫两种,多混合发生,主要危害十字花科中薄叶型的蔬菜,以秋季在油菜、萝卜、白菜、芥菜上危害最重,还可危害甘蓝、花椰菜、黄花菜等。猿叶虫的成虫和幼虫均危害蔬菜的叶片。初孵幼虫仅食叶肉,造成小凹斑痕。成虫和大龄幼虫把叶片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 :锐劲特与阿维菌素桶混防治菜青虫、猿叶虫 ,具有击倒快、防效高、持效期长等特点。 5 %锐劲特SC 10 0~15 0ml/hm2 +0 .5 %阿维菌素EC 43 3 .5~ 64 9.5ml/hm2 对蔬菜菜青虫、猿叶虫防效分别达 96.6%、98.6%以上 ,持效期 10d以上 ,极显著优于阿维菌素和乐果单用。  相似文献   

8.
苏云金芽孢杆菌Ba9808防治小猿叶虫和酸浆瓢虫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苏云金芽孢杆菌Ba9808对小猿叶虫和酸浆瓢虫的室内和田间药效.结果表明,Ba9808对2种害虫的实验室药效均为100%,田间药效为70%左右.  相似文献   

9.
大猿叶虫微孢子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从哈尔滨市郊区大猿叶虫 Colaphellus bowringeBaly 成虫体内分离出的一种微孢子虫。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其形态和各发育阶段,并对寄主范围及侵染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孢子呈长卵圆形,大小5.38±0.45μm×2.65±0.23μm。孢子外壁厚约6.25nm,内壁厚约156nm。极丝管状,外径约108.8nm,绕核13~15圈。长约为孢子长的10~15倍。该孢子虫主要侵染寄主的马氏管、脂肪体、血细胞和气管基质等组织。自然寄生率达61%。实验室条件下尚可感染草地螟和马铃薯瓢虫,并在体内完成各阶段的发育。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大猿叶虫成虫的过冷却点、低温生存能力和越冬情况。结果表明:大猿叶虫成虫的过冷却点在越冬前期降低,后期升高,1月份降至最低值-22.3℃。Lt50和Lt95均随温度的降低而缩短。越冬后期,成虫的死亡率达24.6%。  相似文献   

12.
在15~30℃范围内的6个温度下测定了温度对小猿叶虫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猿叶虫卵期、幼虫期、蛹期及卵至成虫期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直线关系,卵、幼虫、蛹及卵至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66℃,7.24℃,7.33℃,7.21℃;各虫态的有效积温分别为80.78,188.61,68.29,342.81日度.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小猿叶虫3龄幼虫和蛹期的存活率在20~25℃下较高,在15℃和30℃下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结果表明:大猿叶虫为聚集分布且具密度依赖性,其分布的个体成分是个体群。引起幼虫聚集的原因是其本身的生活习性,成虫聚集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田间抽样调查成虫应取“Z”字型,幼虫应取五点式。统计调查数据得出Iwao的线性回归式m=α βm中的α,β值,再将其作为参数进行计算,得出大猿叶虫种群密度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14.
小猿叶虫发生与若干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猿叶虫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之一,宁波地区以成虫和幼虫越冬,世代重叠,年发生不完整6代,以春菜上的 第1代与秋冬菜上的第4、5代为害最烈。经饲养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代各虫态的历期与温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文中还就该虫的若干生物学特性作了记述。  相似文献   

15.
孙雪梅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179-179,183
不同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和猿叶虫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8%毒死蜱乳油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600倍液及5%氟虫腈悬浮剂1 500倍液对黄曲条跳甲防治效果较好,可较好地控制其危害;5%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和5%氟虫腈悬浮剂1 500倍液对猿叶虫的效果较为理想。生产上对于黄曲条跳甲和猿叶虫的防治,建议在青梗菜出苗后3~5 d防治1次,以后每隔7 d防治1次,收获前14 d停药,共防治2~3次,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光周期和温度对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龙南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在不同恒温条件下系统研究该虫的光周期反应。结果表明,该虫的光周期反应为典型的短日照类型,光周期反应高度依赖于温度。所有的成虫在温度≤18℃时无论光周期如何均进入滞育。高温能强烈地抑制长日照诱导的滞育,短日照的滞育抑制作用仅在高温(≥18℃)下才能表达。将幼虫在长日照条件下处理不同天数后转到短日照条件或反相进行,结果显示该虫的光敏感阶段出现在幼虫期,并且一个长光照的滞育诱导效应要强于一个短光照的滞育诱导效应。该虫的温度敏感阶段包括整个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  相似文献   

17.
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Baly)是一种重要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夏和越冬。在恒定条件下,将滞育持续期不同的滞育后成虫配对饲养,部分滞育个体能够在产卵后再次进入滞育;在自然条件下,非滞育成虫经过一段时间的产卵后,部分个体被诱导进入滞育。结果表明,较低的温度是大猿叶虫二次滞育和非滞育成虫产卵后滞育的诱导因子。最后,讨论了大猿叶虫二次滞育和非滞育成虫产卵后滞育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光周期、温度和食料对大猿叶虫哈尔滨地理种群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周期对大猿叶虫的存活率无影响,温度对大猿叶虫的各虫态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适于大猿叶虫生长发育温度22~25℃,大于28℃的高温对大猿叶虫的生长和存活不利。食料种类对大猿叶虫完成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在哈尔滨地区,最适于大猿叶虫生长的食料是独荇菜和雪里蕻,其次为白菜和油菜,萝卜对大猿叶虫的生长极其不利,存活率仅为7.5%。哈尔滨地理种群的大猿叶虫的食性发生了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研究光周期和温度对大猿叶虫3个不同地理种群及其杂交F_1代滞育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哈尔滨种群无明显温度和光周期反应,滞育率91.8%~100%;山东泰安种群和江西龙南种群光周期反应明显,给定温度和光周期下其滞育率分别为10.7%~100%和1.1%~100%。温度和光周期对大猿叶虫哈尔滨种群与泰安、龙南种群杂交F_1代诱导反应与亲本哈尔滨种群显著不同,具有明显温度和光周期反应,与亲本泰安种群和龙南种群温度和光周期反应相似,短光照抑制滞育,长光照诱导滞育,温度与光周期可协同诱导滞育发生,低温和长日照诱导大猿叶虫滞育,而高温和短日照则不利于滞育发生。两地理种群雌雄虫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F1代滞育率差异均不显著,但均显著低于亲本哈尔滨种群,大多数温度和光周期下滞育率显著高于亲本泰安和龙南种群。研究结果预示大猿叶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现象复杂,对光周期和温度反应存在种内变异,滞育发生受雌雄基因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实蝇的防治原理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蝇是水果和蔬菜类作物的重要害虫,控制这类害虫的发生和对农作物的为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实蝇类害虫的主要发生发展规律和生物学持性,制定实蝇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具体措施包括行政管理、诱杀、化学防治、收集和处理落果以及释放雄性不育实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