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规模化猪场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步懂得了消毒的重要性。在生产中使用消毒剂消毒,已经成为消毒的一种主要方式,然而在许多猪场如何正确地选用消毒剂,一些业者尚不十分清楚,同时在消毒剂市场由于生产和销售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情况,鱼龙混杂,也给养猪生产者的选择带来困惑。目前兽用消毒剂按其成分可分为碱类消毒剂,酸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卤素类消毒剂,氧化剂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挥发性烷化剂和复合型消毒剂等十类。(见表1)  相似文献   

2.
猪场消毒是猪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消毒可以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消灭在猪场外,起到杀灭病菌或预防疾病的作用,事关猪场的健康发展和生产效益。消毒时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消毒设备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常见的消毒设备、消毒范围、消毒方法及消毒剂。  相似文献   

3.
赵晶 《猪业科学》2013,(1):79-80
规范消毒生猪规模养殖场的发展,除生猪养殖技术猪场管理、市场行情和防疫免疫以外,技术运用是其重要的因素。随机选取3个规模猪场,采用选定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通过监测使用消毒剂前后选定规模猪场中空气自然菌的数量得出结果表明:使用消毒剂后空气自然菌的数量明显减少,可见消毒剂对空气消毒效果明显,可提高消毒效率,给养殖场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非洲猪瘟防控压力的加大,猪场的生物安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如何对规模化猪场进行全面有效的消毒成为保障猪群健康、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详细阐释了醛类、过氧化物类、卤素类、酚类、碱类和醇类等化学消毒剂的特点,从配伍搭配以及具体使用等方面对规模化猪场常用化学消毒剂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猪场科学合理选择消毒剂提供积极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消毒是农村中小型猪场主要的生产环节,也是预防猪场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之一。农村中小型猪场大都会制定详细的消毒制度并积极实施,但是仍有猪场经常消毒,疾病却还会发生。这与猪自身的免疫状态、猪场保健、病毒毒力大小、猪场及猪舍的环境卫生有关,但消毒效果不佳也是造成猪场疾病流行的原因之一。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消毒剂的选择、消毒的方法、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环境中有机质的多少、消毒剂的浓  相似文献   

6.
正消毒是中小型猪场主要的生产环节,也是预防猪场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之一。中小型猪场大都会制定详细的消毒制度并积极实施,但是仍有猪场经常消毒,疾病却还会发生。这与猪自身的免疫状态、猪场保健、病毒毒力大小、猪场及猪舍的环境卫生有关,但消毒效果不佳也是造成猪场疾病流行的原因之一。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消毒剂的选择、消毒的方法、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环境中有机质的多少、消毒剂的浓度、作用时间等。在冬季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北方牧业》2013,(2):16-17
随着规模化猪场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步懂得了消毒的重要性。在生产中使用消毒剂消毒已经成为猪场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然而对如何选用消毒剂,许多猪场尚不十分清楚,同时在消毒剂市场由于生产和销售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情况,消毒剂产品鱼龙混杂,也给养猪生产者的选择带来困惑。对此,我刊整理了一些有关猪场消毒方面的文章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消毒是猪场防疫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严格而良好的消毒可以很大程度减少猪场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但很多养殖户对消毒不够重视,或者管理操作不当,达不到消毒的目的。为更好的发挥消毒的效果,消毒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在养猪一线走访中发现,猪场在非洲猪瘟防控中存在诸多消毒问题,比如要么过度或者无效,究其原因是对消毒作用机理的认知不足。笔者撰写此文,旨在希望大家尽快走出或避免进入消毒误区,同时为猪场制定科学消毒程序提供一些参考。1了解消毒机理,明确消毒剂抑杀效果的影响因素和适用范围消毒主要分为物理和化学两种方式。物理消毒指用热蒸汽、紫外线、过滤和超声波等物理方式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杀灭;化学消毒指通过消毒剂与病原体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杀灭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0.
消毒是控制猪场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是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发生和蔓延。本文针对猪场常用的消毒方法、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猪场消毒是预防猪病发生的重要措施,日常生产中生产者也都十分重视消毒工作,有好多养猪场也都制定了消毒制度,消毒成为日常化、制度化,但在消毒剂选择上较为随意,缺乏针对性。如何做到有效消毒,消毒剂选择至关重要,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玉杰 《中国猪业》2022,17(6):90-92
消毒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主要手段,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重要途径。文章重点从消毒剂的作用机理、猪场常见场景消毒方法及消毒剂的选择等方面阐述了规模化猪场如何科学、规范、高效地做好消毒工作,以期为养猪场选择消毒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猪场消毒是猪场管理的一部分,其目的及重要性在于消灭传播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猪场传染性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但在现实生产中往往不被重视,存在走过场、消毒不彻底或者消毒方式不正确等情况,从而导致猪场疾病不断,给养殖场户带来经济损失。一、合理制定猪场消毒制度1.生产区消毒。生产区是猪场的核心区域,消毒工作要做到全面和彻底。每栋猪舍入口处应设置消毒设施,并保证消毒剂的及时更新,防止浓度过低而达不到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4.
猪场消毒是切断疫病传播的常用手段,消毒本质是杀灭环境或动物体表携带的病原体,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临床工作中应正确使用消毒剂,结合本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品类,建议消毒剂轮换使用;对人和家畜有危害,对环境可造成污染的消毒剂尽量少用;消毒是疫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在消毒方法上更应该讲究规范和科学.  相似文献   

15.
CELA水装备及其消毒剂属于绿色、环保、安全、对人畜无害的新型含氯消毒剂,可实施养猪场水线生物膜、饮水过腹、环境喷雾、物体喷淋喷雾和浸泡消毒。CELA水装备及其消毒剂的安全性和杀菌效力均优于二氧化氯、季铵盐类、戊二醛类、次氯酸钠等。采用5 mg/L的CELA水对猪饮水过腹消毒、10 mg/L浓度水线生物膜消毒;50 mg/L浓度喷雾消毒猪场环境、生活区及员员,50 mg/L浓度喷雾消毒门卫进出车辆、100 mg/L浓度喷洒消毒生产工具等物,均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6.
1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 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病原体,猪的分泌物、排泄物、土壤、用具、猪舍都要定期进行消毒。规模化猪场应每星期消毒1次,周围猪场有疫情发生时,每3d消毒1次。应用2种以上消毒剂交替使用,避免病原体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7.
发生过非洲猪瘟的猪场要想成功复养,必须消灭猪场内ASFV,同时杜绝外面的病毒进入猪场。首先,对猪场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选用合适的泡沫清洗剂和消毒剂;完善清洗和消毒流程。其次,对消毒后的车辆、猪舍60℃烘干1 h;在猪场干燥40 d后,采集样品,荧光PCR检测ASFV阴性后再试养哨兵猪(不低于40 d)。哨兵猪试养成功后该猪场可以复养。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不同消毒剂对猪场消毒的效果,采用ATP荧光检测法对三种消毒剂(戊二醛、复合酚和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戊二醛和复合酚差异不显著,但均对二氯异氰尿酸钠差异极显著,戊二醛和复合酚对产床、墙面的效果优于二氯异氰尿酸钠。对猪场地面的消毒效果复合酚优于戊二醛,而戊二醛优于二氯异氰尿酸钠,三者之间差异均极显著。说明不同消毒剂对猪场不同场地及设备的消毒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孙其龙 《中国猪业》2019,14(3):63-65
猪场的清洗、清洁和消毒是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是猪场生物安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国内当前非洲猪瘟疫情不断传播的大环境下,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指导猪场选择消毒方案和消毒剂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从新建或改建猪场圈舍使用前的清洁与消毒、猪舍生产中的清洗、清洁和消毒以及猪个体的消毒等3个方面阐述了猪场在防疫消毒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法,旨在为养猪场在生产中选择适宜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消毒在规模化猪场养殖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消毒已是养殖生产实践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保护环境卫生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均起着重大作用。目前,常使用化学消毒剂对规模化养猪生产全过程进行消毒。市面上可供生产者选用的消毒剂产品也日益增多,科学合理地选择消毒剂对猪场进行有效消毒至关重要。文中介绍规模化猪场常用消毒剂消毒的作用机理、种类以及影响效果的因素,以对实际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