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对6龄斑Hu亲鱼采取依3^#、4^#西研制的亲鱼营养饲料进行产前强化培育试验,获得成功。结果表明:培育的雌鱼50%、雄鱼95%性腺发育成熟并符合人工催产要求。  相似文献   

2.
亲鱼春季培育是指从开春后至产卵前的这个阶段的培育。而所谓强化培育,就是说这一阶段是亲鱼性腺发育的关键时期,即要采取强化的措施进行培育。开春后亲鱼的食欲随着水温的回升而日益旺盛,卵细胞的发育随之加快,为了给亲鱼发育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亲鱼饲养池应加强投饵施肥,使得饵料充足,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3.
经过人工催产的亲鱼,其性腺已从Ⅱ期开始转化,到秋末冬初达到Ⅲ期,从此时起,亲鱼一方面需要积累大量脂肪准备越冬,另一方面,亲鱼卵巢卵母细胞也进入大生长期,卵黄开始沉积,需要大量营养物质,到次年春季即向Ⅳ期转化,性腺从Ⅲ期到Ⅳ期,雌亲鱼的成熟系数(性腺重量与鱼体重量之比)由3~6%猛增到20%左右,最后卵巢几乎占了整个体腔的三分之二。亲鱼发育的各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若一个发育阶段受阻,势必会对后阶段的亲鱼性腺发育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亲鱼既要有适宜的生活环境,又要有充足的养分来源让其吸收转化,才能确保性腺的正常发育和亲鱼的安全越  相似文献   

4.
鮸鱼亲鱼培育及其人工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自然苗培育成的1龄鱼,通过“春肥、夏育、秋繁、冬保”8字方针培育成亲鱼,性成熟率达到95%。经LHRH-A30.8~1.8μg/kg催产并放人产卵池自行产卵,获产率达到96.83%。获受精卵650万余粒,受精率达到52%。受精后21.8 h孵化出鱼苗,孵化率达到70%。  相似文献   

5.
小黄鱼亲鱼培育和催产技术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2015年对野生小黄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繁育技术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主要包括亲鱼的室内越冬、强化培育和人工催产技术。选取2000尾小黄鱼,体质量平均为67.24g,分别饲养于4m×8m×1.5m的越冬池,越冬池水温10~11℃,投喂少量配合饲料,进行亲鱼营养强化,亲鱼使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催产。经52d营养强化,小黄鱼体质量增至88.30g,营养强化组的卵巢质量和性腺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通过投喂冰鲜饵料并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显著促进小黄鱼的性腺发育和成熟,提高其性腺指数和相对怀卵量;使用1.2μg/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搭配500IU/k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雌鱼进行催产,催产效果最佳,人工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23.35%和80.56%。  相似文献   

6.
介绍澳洲宝石斑的生物学特性和亲鱼培育的管理技术。重点介绍日常管理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和疾病防治方法。其中水温能否维持在其最佳繁殖水温(23℃)是亲鱼能否快速性成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斑■ (Mystus guttatus)俗称■鱼,隶属鲶形目、■科、■属,是我国珠江水系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由于其肉嫩味美,又称“淡水之王”。斑体型较大,常见个体 4~ 5千克,生长快,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疾病少、价格贵,是最具研究和开发价值的优良品种之一。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内多家科研院所进行了大量关于斑亲鱼池塘驯化、生态、性腺发育、亲鱼促熟等方面的研究,试图在池塘养殖条件下获得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以达到人工繁殖及规模养殖的目的,但一直没有成功。本研究从斑亲鱼的营养需求出发,研制并筛选满足斑亲鱼性腺发育需…  相似文献   

8.
青蟹属(Scylla)有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拟穴青蟹(S.paramamosain),紫螯青蟹(S.tranquebarica)和榄绿青蟹(S.olivacea)等4个种。我国以拟穴青蟹占绝对优势,它有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已成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水养殖蟹类之一。  相似文献   

9.
(鱼免)鱼亲鱼培育及其人工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自然苗培育成的1龄(鱼免)鱼,通过“春肥、夏育、秋繁、冬保”8字方针培育成亲鱼,性成熟率达到95%.经LHRH-A3 0.8~1.8μg/kg催产并放人产卵池自行产卵,获产率达到96.83%。获受精卵650万余粒,受精率达到52%。受精后21.8h孵化出鱼苗,孵化率达到70%。  相似文献   

10.
圆斑星鲽的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圆斑星鲽的人工繁殖、育苗过程及结果,并比较了培育温度对仔、稚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等。使用自然海区捕获的亲鱼,注射HCG,在水温14℃条件下,效应时间为24-28hrs。受精卵在水温14℃条件下,经94-96hrs孵出。仔鱼经55天培育,共培育出平均全长23.3mm的幼鱼5.5万尾,其成活率为18.3%。  相似文献   

11.
青蟹属(Scylla)有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拟穴青蟹(S.paramamosain),紫螯青蟹(S.tranquebarica)和榄绿青蟹(S.olivacea)等4个种.  相似文献   

12.
斑鳢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斑鳢(Ophicephalus maculatus)属鲈形目,月鳢科,鳢属,俗称“草厉”、“厉鱼”。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如福建、广东、湖南、广西,云南等省区。斑鳢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医药上还有补血、收敛作用,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优化淡水养殖鱼类品种结构,满足人们对斑鳢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于2001年开展了斑鳢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取得初步成功,为斑鳢的规模化育苗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及其饲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综述了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及其饲料的研制。主要内容包括:(1)石斑鱼对饲料中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的营养需求。(2)石斑鱼饲料的研制概况。(3)针对石斑鱼营养学研究以及目前我国石斑鱼养殖还是以小杂鱼为主,配合饲料使用率很低的现状,对今后开展石斑鱼营养与饲料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营养对鱼类生殖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亲鱼阶段的营养不仅影响亲鱼的性成熟、配子产生、繁殖力、受精率、受精卵的孵化率和胚胎发育,而且还影响仔稚鱼的质量和存活率;适当的营养可促进鱼类的繁殖性能,而营养缺乏或者过量将降低其繁殖性能。本文总结了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和钙磷等矿物元素的含量和来源等因素对亲鱼生殖活动各个环节的影响,对饲料中一些关键营养素的供应提出了建议,并结合陆生动物的研究结果,对能量、脂肪及必需脂肪酸等调节鱼类繁殖性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概括和推断。  相似文献   

15.
亲鱼饲料的营养质量是影响生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脂类营养方面。本文主要综述了饲料脂类成分对亲鱼的产卵量、卵和仔鱼质量、胚胎发育、精卵的脂肪酸构成的影响,以及营养成分影响生殖性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围场坝下低海拔地区是否适宜开展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人工繁育,通过在坝上小滦河水系以河水作为水源和在坝下低海拔地区以泉水作为水源,在池养条件下进行细鳞鱼人工孵化和苗种培育对比试验,对比两者在采卵时间、后期是否催产、怀卵量、卵子质量、孵化率、苗种成活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表明,坝上河水条件略优于坝下泉水,坝下也可繁育细鳞鱼,但是必须打催产素。在同样条件下,坝上地区采卵时间从5月1日延续到6月20日左右,在不采取催产措施的情况下,完全能够实现人工采卵;坝下地区培育的亲鱼,在采取药物催产的情况下,产卵期从4月25开始,至5月30日结束,催产使产卵期更趋于集中,成批次集中产卵持续约21 d。坝上地区培育的亲鱼比坝下地区培育的亲鱼怀卵量平均高19.6%,优质鱼卵比例高13.3%,孵化率高10.5%,苗种成活率高5.3%。  相似文献   

17.
锦鲤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正鲇形目鱼包含35个科。其中斑点叉尾(Ietalurus puneta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长吻(Leiocassis longirostris)、斑鳠(Mystus guttatus)、胡子鲇(Clarias fuscus)等品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鲇形目鱼类的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有关鲇形目鱼幼鱼、成鱼等营养饲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其亲鱼和仔稚鱼营养素需求及配合饲料研究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9.
<正>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es Temminck et Schlegel)属鲽形目(Pleuronectifonnes)、鲽科(Pleuronectidae),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渤海、日本中部以南和韩国西南部的沿海海域。在我国北方虽然分布区域较广,但由于自然资源匮乏,捕获量始终寥寥无几。圆斑星鲽做为养殖新品种开发具有下列优点:①经济价值高,养殖效益好。日本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20.
河蟹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我国的淡水虾蟹养殖业发展很快,养殖面积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和集约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如在河蟹饲料的配制方面,对河蟹的营养需求配制研究不多;在河蟹饲料加工方面,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等。饲料是养殖成功的关键环节,目前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成活率低、性早熟、养成规格小等问题都与饲料有关。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除了加强对苗种种质、养殖环境、疾病等问题的研究外,对河蟹饲料的研究开发、加工技术等工作也急需加快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