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超高产小麦株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试验结果,提出超高产小麦株型是“立体株型”。即穗层,叶片不在同一层次,而在群体中呈立体分布,使植株群体具有良好的受光姿态;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充分光能,使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2.
超高产小麦株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试验结果,提出超高产小麦株型是“立体株型”.即穗层,叶片不在同一层次,而在群体中呈立体分布,使植株群体具有良好的受光姿态.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充分利用光能,使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3.
淮北稻茬超高产小麦碳氮代谢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研究了淮北稻茬超高产小麦植株碳、氮代谢特征 ,分析了不同器官的碳、氮变化动态 ,表明超高产小麦氮含量生育前期较低 ,返青~拔节期达峰值 ,开花后较低 ,但碳含量、C/N中后期显著高于高产和中产群体。超高产小麦开花前叶片氮含量变化较小 ,茎鞘中以拔节期高 ,不同蘖位养分量的高低是导致各蘖位分蘖成穗率高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高产小麦不同生育期C、N指标  相似文献   

4.
水稻超高产株型栽培和松岛株型栽培的效应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杂交梗稻甫优1号为材料,对超高产株型栽培和松岛株型栽培的效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高产株型栽培单位面积内更易达到必要的和充足的颖花数,且秆更矮,基部节问更短,粒叶比更适宜,抽穗后的吸氮量与于物质生产量更多,谷草比更大,氮肥利用率更高,土壤依赖率更低,后期病害也轻,因此更易发挥品种、气候、土壤的生产潜力;同时还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指出单季中晚稻以调整改善茎生叶配置为突破口比提高成穗率可更有效地提高群体质量。  相似文献   

5.
水稻超高产模式株型栽培概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水稻株型是水稻形态特征的概称。水稻要高产更高产,株型是决定丰额产量的关键。水稻株型既决定于品种,也决定于栽培。同样的品种,栽培方法不同,株型也完全不同,以致产量相差悬殊。株型栽培,就是在不同的生育时期,采取相对应的技术措施,使株型朝着事先设计好的,有利高产形成的目标方向转化,达到增产增收的一种理论与技术体系。对株型栽培研究较早又较系统的,首推日本的松岛省三,他从高产稳产角度提出了“理想株型”概念,认为只要能培育出近乎“理想株型”的水稻,在任何地方,任何土壤,都可获得丰额的产量D’。(-)超高产栽…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下游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给长江中下游稻茬小麦超高产(>9 000 kg·hm-2)生产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20为材料,通过氮素运筹(氮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比例)和基本苗调控建立稻茬小麦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研究超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合理调控拔节期至孕穗期及适量增加孕穗期至开花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适量的基础上,重点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是长江中下游稻茬小麦实现超高产的关键。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为12 800~13 600 kg·hm-2,花后及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达7 200、20 000 kg·hm-2以上。开花期群体叶片干物质积累量与花后、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呈抛物线关系,茎鞘、穗干物质积累量与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表明开花期叶片干物质积累量达到3 300~3 400 kg·hm-2,茎鞘、穗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达7 500、2 000 kg·hm-2以上,有利于提高群体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邮地区近几年小麦超高产实例及其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小麦产量超过600 kg/667 m~2的产量三要素指标:穗数30.9~35.3万/667 m~2,每穗粒数45.2~52.2粒/穗,千粒质量38.7~43.1 g。同时,在稳定每穗结实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高邮市小麦实现超高产的前提。通过对超高产小麦群体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应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华南双季超高产水稻抽穗期理想株型结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华南稻区新育成的超高产杂交稻组合粤杂122、丰优428、泗优998、培杂67和超高产常规稻品种广超3号、胜泰1号等6个材料抽穗期的主要形态性状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测验及对产量的通径分析,提出了华南双季稻超高产育种抽穗期理想形态指标分别为:早季株高90~105 cm;每蔸茎数11~12条;剑叶长35~40 cm;剑叶宽2.1~2.2 cm;倒2叶长、宽为46~50 cm和1.8~2.1 cm;倒3叶长、宽为59~64 cm和1.4~1.9 cm;剑叶开张角7~14;倒2叶、倒3叶开张角为18 和20~33。晚季株高95~100 cm;每蔸茎数9~15条;剑叶长30~41 cm;剑叶宽1.8~2.0 cm;倒2叶长、宽为53~61 cm、1.3~1.8 cm;倒3叶长、宽为52~58 cm、1.2~1.5 cm;剑叶开张角9 ~19;倒2叶、倒3叶开张角为15~37、16~49。同时测定了参试材料的主要生理性状,并对华南双季稻超高产育种抽穗期的适宜生理指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给长江中下游稻茬小麦超高产(>9 000 kg·hm-2)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20为材料,通过氮素运筹(氮肥使用量、施用时期和比例)和基本苗调控建立稻茬小麦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研究超高产小麦群体磷素积累、分配与利用特性.结果表明,不同产量水平小麦群体整个生育期磷素积累动态变化均可采用Richards方程拟合.超高产群体拔节期至开花期、开花期至成熟期、开花期、成熟期磷素积累量分别达28、22、46、68 kg·hm-2,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高产群体.超高产群体磷素吸收高峰出现在拔节期至开花期,其次为开花期至成熟期.开花期茎鞘、穗及成熟期颖壳+穗轴、籽粒中磷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分别达21、8、9和45 kg·hm-2以上才有利于实现超高产.花后叶片磷素转运量与籽粒产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茎鞘磷素转运量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叶片磷素转运量低于9 kg·hm-2,茎鞘磷素转运量高于15 kg·hm-2才有利于实现超高产.超高产群体百公斤籽粒吸磷量为0.84~0.88 kg,磷素利用效率为113.60~118.93 kg· kg-1,磷收获指数为0.64~0.67.  相似文献   

10.
油稻稻三熟制区培两优特青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油稻稻熟制条件下,通过对两系杂交稻先锋组合培两优特青不同育秧方式、不同播期、秧龄弹性、品种搭配特性及超高产条件下需肥特性、群体特征及病虫发生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油稻稻熟制稻区培两优特青超高产栽培的主要配套技术,并创造了油稻稻制每公顷11.20t的晚季高产纪录,实现了大面积(44.7hm2)平均单产8.52t/hm2的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不同施肥方式(纯施化肥、有机肥配施化肥、秸秆还田配施有机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稻麦两熟制区农田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的影响,本研究在南京农业大学的江苏金坛试验基地,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农田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几种施肥方式均显著提高了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秸秆还田施肥措施下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呈上升趋势;增施有机肥会导致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的提高;相同种类、相同施肥量情况下,肥料早施可以降低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追施拔节肥有提高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的趋势。各处理区均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农田的养分生境,导致作物生长、土壤微生物和农田生物多样性出现差异。因此,合理、科学施肥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赤霉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2.
小麦超高产研究浅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纵观小麦超高产实例。认为:从超高产小麦群体结构看,建成大密度一小株型群体结构似有一定优势。提高收获指数应成为小麦超高产研究的主攻方向。在品种选择上宜以小叶、大穗、矮秆、多抗、高粒叶比与高收获指数作为主要育种目标。在栽培上当以稳叶控株增穗作为现阶段实现超高产的途径。为确保超高产麦田沿着稳叶控株增穗途径稳健发展,除选用合适的品种外,还应为此创造合理的土肥水条件并加强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3.
炭基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及麦季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少生物质炭在农田应用的农事操作工序,探讨生物质炭与畜禽粪便混合堆肥产品——炭基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及麦季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以施用炭基有机肥为处理,以施用商品有机肥与不施有机肥为对照,共计3个处理,探讨了炭基有机肥对小麦产量、甲烷(CH_4)与氧化亚氮(N_2O)排放通量及单位产量的全球增温潜势(GWP)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基有机肥有促进小麦产量提高的趋势,但与商品有机肥、不施有机肥相对而言,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炭基有机肥处理的小麦千粒质量显著大于商品有机肥及不施有机肥处理;增施有机肥处理的麦田土壤甲烷排放总量低于不施有机肥处理,而氧化亚氮的排放总量则高于不施有机肥处理;与商品有机肥相比,施用炭基有机肥处理的全球增温潜势降低了36.48%、单位产量的GWP下降了37.3%,但不同处理之间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适宜河北山前平原高产限水区冬小麦节水稳产的种植模式,于2014-2015年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最大叶面积指数、群体变化、表层土壤水分含量、耗水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秸秆覆盖(微喷灌)、全膜覆土穴播(不灌水)、垄上覆膜(膜侧条播,淋灌)、免耕沟播(每沟淋灌)、免耕沟播(隔沟淋灌)、微喷灌对照、畦灌对照共7个处理,畦灌对照灌水量为150mm(越冬水和拔节水各75mm),各微灌处理灌水量均为30mm(拔节水)。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处理较微喷灌对照增产2.1%,差异不显著,水分利用效率二者相同;秸秆覆盖处理冬前、返青期、拔节期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均高于微喷灌对照。秸秆覆盖处理、微喷灌对照较畦灌对照分别减产0.6%和2.6%,差异不显著,而水分利用效率同为31.7kg·hm-2·mm-1,较畦灌对照增加32.1%,差异极显著。秸秆覆盖处理成穗率显著高于微喷灌对照,微喷灌对照成穗率显著高于畦灌对照;秸秆覆盖处理冬前0~20cm土层含水量较微喷灌对照、畦灌对照分别增加6.36%和5.92%,差异均显著。秸秆覆盖处理下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消耗量略低于膜侧条播处理,而高于其他微灌处理,说明秸秆覆盖模式在降水量偏少的年份有利于冬小麦利用0~2m土壤贮水。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 夏玉米两熟制下不同类型氮肥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小麦 玉米轮作中适宜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无污染及可持续生产的氮肥类型,以小麦品种豫麦49和玉米品种浚单20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在施氮量240 kg·hm-2条件下研究了尿素(N1)、普通碳铵(N2)、多元素长效碳铵粉肥(N3)、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N4)、有机肥+普通碳铵(N5)在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系统中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N1和N4的肥效最好,与不施肥对照相比,能显著提高小麦干物质、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经济效益,并通过增加氮收获指数,使得氮肥利用率提高。从各种肥料后效来看, N1和N4对后茬玉米的后效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氮肥。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尿素差异不明显,但其经济效益较高,对环境更友好,因而作为一种高肥效、低投入的新型氮肥,在今后农业生产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超高产春玉米品种不同密度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4个超高产春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5个密度进行超高产春玉米品种光合生产特性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超高产春玉米品种不同密度下叶绿素含量在8月17日时最高,8月3日次之,9月30日的叶绿素含量最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7月30日前随着生育进程逐渐增加,8月21日之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逐渐下降趋势;生育后期随着种植密度加大,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7.
小麦玉米不同种植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了小麦玉米不同种植模式的优劣,以期探讨种植模式对小麦玉米农艺性状及小麦生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群体产量表现为20 40(cm)模式>120 80(cm)模式>沈单10号玉米单作>唐抗5号玉米单作>复种>小麦单作,不同种植模式间产量差异极显著;通过对不同种植模式下小麦和玉米农艺性状的分析,20 40(cm)模式、120 80(cm)模式小麦的生物产量、株高、节间长、茎基宽、穗长、小穗数、粒重、粒数高于小麦单作;套种玉米株高、穗位高、茎基宽、穗重、穗粒重低于单作玉米。小麦群体生态效应测定结果表明,20 40(cm)模式的通风透光条件优于120 80(cm)模式和单作,不同种植模式温度的高峰期均出现在12:00~14:00之间,而20 40(cm)模式(cm)、120 80(cm)模式的顶层温度>活动层>基部,单作小麦基部温度>活动层>顶层。  相似文献   

18.
小麦边际效应与种植方式规范化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田间小区、池栽和大田生产试验三种方法,通过对不同带型小麦边际效应的研究,理论模拟了间套条件下小麦产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间套优势的概念和对小麦种植方式进行优化评价的思路。即间套优势(RIS)=相对产量/相对占地面积,它是边行优势大小和边行优势在总产量中所占比例的综合反映,利用RIS是否大于1可作为间套种植是否合理的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20 40cm”(畦麦行距25cm,小麦小行距即沟宽20cm,大行距即沟宽50cm)小麦种植模式具有间套通用性强、适应性广、夏秋双高产的特点,对于实现小麦间套种植方式的规范化和机械化,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给稻套麦的高产栽培和秸秆科学还田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小区和网室水泥池微区的3年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稻麦两熟条件下免耕套播秸秆覆盖、免耕套播高茬、翻耕秸秆还田、翻耕秸秆不还田(CK)4个耕作方式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期同量播种条件下,免耕套种小麦穗数较少,千粒重较高,第一年实际产量略低.但随着连续免耕时间的延长,残留秸秆较多,稻田水绵严重,影响套种小麦出苗,免耕处理产量明显降低,免耕秸轩覆盖还田比翻耕不还田平均降低7.27%,因而必须改变播种方式或轮耕.耕翻秸秆覆盖还田在麦季的产量有增有减,比翻耕不还田平均减产1%左右.免耕与秸秆还田条件下虽然小麦容重降低,但出粉率提高,小麦的加工品质改善.在土壤肥力较低时,免耕处理小麦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有降低趋势;而秸秆覆盖还田可提高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有利于改善中强筋专用小麦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超高产杂交稻茎秆特征与抗倒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个超高产杂交稻组合,对其茎秆特征与抗倒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蜡熟期(成熟前15~20 d)为倒伏发生的敏感始期;株高、短轴直径、倒2节间长度和倒4节间长度与茎秆承载能力的偏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株高的增加虽然能增强茎秆的承载能力,但挫折重并没有增加;短轴直径对增强茎秆的承载能力较长轴直径更重要;缩短基部节间长度(特别是缩短倒2节间和倒4节间的长度)增加顶部节间长度能增强茎秆承载能力。在超高产水稻抗倒伏育种中,宜选择和培育中秆、圆秆、基部节间短、倒1节间长的亲本和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